一种新型矿井紧急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6467发布日期:2019-07-19 23:2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矿井紧急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矿井紧急救援装置,属于矿井救援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矿产业是一种高危职业,在生产过程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在矿山的深入开采,矿井的长度不断增加,主矿井的种类有竖井、斜井、平硐,其中矿井较长的多为斜井;矿工下井和出井时乘坐矿山架空乘人索道,矿山架空乘人索道又名猴车;猴车是一根曲折的钢管上焊接有座椅和脚蹬,在矿工的上下班过程中方便快捷,但是在井下矿工受伤,情况较为严重时,由于乘坐猴车时是蜷缩状态,猴车就不能胜任运输情况严重伤员的任务,由于斜井的坡度,人工抬运伤员较为困难;因此研究一种新型矿井紧急救援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矿井紧急救援装置,该装置利用折叠担架和两辆猴车配合支撑担架,同时头板可以很好的提供头部支撑,可以方便快捷的运送紧急伤员,同时该装置在不使用时折叠在猴车底部,在使用时可以快速的打开担架,缩短运送伤员的时间,增加救治伤员的时间。

一种新型矿井紧急救援装置,其中包括猴车主杆、脚蹬杆、座椅、尾板、嵌槽、固定杆、固定铰接件、担架杆、折叠铰接件、移动铰接件、嵌块、担架布、头板、皮包海绵垫、L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猴车主杆中部固定有座椅,底部固定有脚蹬杆;所述尾板用固定杆连接在猴车主杆底部的后侧,尾板后侧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嵌槽,用于固定收缩时的担架杆;所述固定铰接件固定在尾板前侧上表面;所述担架杆前端铰接在固定铰接件;所述折叠铰接件把四节担架杆铰接固定,所述移动铰接件固定在担架杆后端,移动铰接件底部固定有嵌块;所述头板用L杆固定在猴车主杆前侧,头板前侧设有皮包海绵垫,头板后侧上表面设有嵌槽,用以固定展开时的担架杆,头板的高度高于尾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担架杆在人体腰部的位置设有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担架布在折叠铰接件处设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矿井紧急救援装置,该装置利用折叠担架和前后两辆猴车配合支撑担架,设有头板可以很好的支撑伤员的头部,同时该装置的折叠担架固定在猴车主杆的底部,使用时可以快速的打开折叠担架,缩短运送伤员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尾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担架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头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担架杆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猴车主杆1、脚蹬杆2、座椅3、尾板4、嵌槽5、固定杆6、固定铰接件7、担架杆8、折叠铰接件9、移动铰接件10、嵌块11、担架布12、头板13、皮包海绵垫14、L杆1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矿井紧急救援装置,其中包括猴车主杆1、脚蹬杆2、座椅3、尾板4、嵌槽5、固定杆6、固定铰接件7、担架杆8、折叠铰接件9、移动铰接件10、嵌块11、担架布12、头板13、皮包海绵垫14、L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猴车主杆1中部固定有座椅3,底部固定有脚蹬杆2;所述尾板4用固定杆连接在猴车主杆1底部的后侧,尾板4后侧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嵌槽5,用于固定收缩时的担架杆8;所述固定铰接件7固定在尾板4前侧上表面;所述担架杆8前端铰接在固定铰接件7;所述折叠铰接件9把四节担架杆8铰接固定,所述移动铰接件10固定在担架杆8后端,移动铰接件10底部固定有嵌块11;所述头板13用L杆15固定在猴车主杆1前侧,头板13可以支撑伤员头部,头板13前侧设有皮包海绵垫14,可以增加伤员头部的舒适度,头板13后侧上表面设有嵌槽5,用以固定展开时的担架杆8,头板13的高度高于尾板4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担架杆8在人体腰部的位置设有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担架布12在折叠铰接件处设有缺口。

实施例,使用时,打开担架杆,把移动铰接件的嵌块卡在头板的前槽内,把伤员台上担架,扣上固定带,即可运送伤员,在后边猴车的乘坐者可以简单照看伤员;使用完毕后,取出卡在头板上的嵌块,折叠担架杆,把嵌块卡在尾板的嵌槽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