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7231发布日期:2020-10-02 08:2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属于喷锚料卸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坡度斜井在开挖支护过程中,需要进行喷锚料的运输,斜井不同于平洞,坡度较大,运输方式一般为有轨运输,有轨运输工具为矿斗车,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喷锚料在装入到矿斗车之后,运送到掌子面附近之后,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可以方便的将喷锚料卸载下来。

目前大坡度斜井进行喷锚支护的现状,通常都是将喷锚料装入矿斗车,矿斗车将喷锚料运至工作面后使用挖机将喷锚料卸至地面(或者使用其他方法将料卸至地面),这样一来,在进行喷锚作业时,就需要使用人工或者机械(一般情况下为挖机)将地面上的喷锚料铲运至喷锚机里面,这种作业方法弊端较多,至少需要四个人工进行上料,浪费人力,工作效率低,而且还需要挖机配合,另外散落在地面上的喷锚料在于泥土等杂物接触后便不能使用,这也会造成材料的浪费,每个循环下来浪费1~2m³喷锚料家常便饭一般,长此以往,浪费喷锚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大坡度斜井在开挖支护过程中喷锚料运输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设置有螺旋传输结构和动力装置,在矿斗车运载着喷锚料到达了指定位置后,螺旋传输结构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将喷锚料搅矿斗车,直接将料运至喷锚机内,这样既节省了人工,又减少了二次装卸过程中喷锚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包括螺旋传输结构,螺旋传输结构一端连接有动力装置,螺旋传输结构另一端连接有矿斗车;螺旋传输结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主轴和若干螺旋齿,螺旋齿沿主轴均匀设置,外壳末端设置有出料结构,主轴与动力装置连接;矿斗车的车斗设有出料孔,出料孔处设有阀门;卸料系统使用时,螺旋传输结构插入出料孔内。

进一步地,螺旋传输结构的一端设有拉件,拉件还连接矿斗车尾部上方。

进一步地,动力装置包括减速机和电机,主轴、减速机和电机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矿斗车尾部固定有支撑螺旋传输结构的支架。

进一步地,出料结构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排料筒。

进一步地,外壳上设有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工序方面:当隧洞内在立拱架阶段,便可以将装置安装好,立架完成后,喷锚机到位,喷锚料便可直接运至工作地点,进行喷锚作业,简化了工作过程。

(2)要素配置方面:传统人工上料方式至少需要4人来上料,用此卸料系统后,可以至少节约2个上料工人,并且劳动强度也大幅下降;工人主要工作变成了添加速凝剂、在矿斗车内将料铲至尾部、挖机不在需要全程配合,只需要在安装此装置的时候进行配合;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3)材料方面:传统人工上料方法,需要将喷锚料先卸至地面,再倒运至喷锚机中,与地面接触的喷锚料便不能使用,每班都会造成浪费。但此系统能将喷锚料直接因送到喷锚机中,最大程度的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浪费,更能有效的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旋传输结构与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旋齿;2、主轴;3、盖板;4、减速机;5、电机;6、拉件;7、排料筒;8、排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进行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如图1或图2所示,包括螺旋传输结构,螺旋传输结构一端连接有动力装置,螺旋传输结构另一端连接有矿斗车;动力装置包括减速机4和电机5;螺旋传输结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主轴2和若干螺旋齿1,螺旋齿1沿主轴2均匀设置,主轴2、减速机4和电机5依次连接,外壳上设有盖板3,外壳末端设置有出料结构,出料结构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排料筒8,使用该卸料系统时,排料筒8出口对着喷锚机,可以将喷锚料分别输送到两台喷锚机中,螺旋传输结构靠近出料结构的一端设有拉件6,拉件6另一端连接矿斗车尾部上方,拉件6采用两根钢丝绞线,用来分担该卸料系统的自重;矿斗车的车斗设有出料孔,出料孔处设有阀门,矿斗车尾部固定有支撑螺旋传输结构的支架;卸料系统使用时,螺旋传输结构插入出料孔内。

螺旋传输结构采用加厚钢板制作而成,主要增加它的耐磨性,因为喷锚料不同于水泥,性质粗糙,石子、砂占比大。运输用的管道采用上部开口的方式,螺旋传输结构上方设有能够打开的盖板3,既可以保护工人安全,防止身体部位等被卷入,又能方便清理管道中残余的喷锚料。出料结构为两个倾斜设置的排料筒8,形成出料分支结构,可以将喷锚料分别输送到两台喷锚机中,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动力装置包括由减速机4和电机5,其中减速机4控制电机5转速,从而起到控制卸料速度的作用,电机5开关为手持开关,一旦有情况,随时切断电源,保证施工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矿斗车与现有技术普通矿斗车不同,需要进行一些改装,在矿斗车尾部靠下位置开设出料孔,大小为螺旋传输结构的管道大小,并在出料孔位置处设置闸门,防止矿斗车在进行出渣工序时渣土掉落,此外矿斗车尾部固定设定有支架,用来支撑螺旋传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当出渣工序完成后,人工将矿斗车里面的渣土清理干净,打开底部闸门,将螺旋传输结构的一端插入到孔洞中,将螺旋传输结构用螺栓固定在支架,如此一来,螺旋传输结构便可以随矿斗车上下移动,将喷锚机预先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因为轨道是固定的,所以每次矿斗车运料来到工作面时,排料筒8都能对准喷锚机。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传输结构,螺旋传输结构一端连接有动力装置,螺旋传输结构另一端连接有矿斗车;螺旋传输结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主轴(2)和若干螺旋齿(1),螺旋齿(1)沿主轴(2)均匀设置,外壳末端设置有出料结构,主轴(2)与动力装置连接;矿斗车的车斗设有出料孔,出料孔处设有阀门;卸料系统使用时,螺旋传输结构插入出料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传输结构的一端设有拉件(6),拉件(6)还连接矿斗车尾部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包括减速机(4)和电机(5),主轴(2)、减速机(4)和电机(5)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矿斗车尾部固定有支撑螺旋传输结构的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料结构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排料筒(8)。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外壳上设有盖板(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大坡度斜井喷锚料卸料系统,属于喷锚料卸料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螺旋传输结构一端连接有动力装置,螺旋传输结构另一端连接有矿斗车;螺旋传输结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主轴和若干螺旋齿,螺旋齿沿主轴均匀设置,主轴与动力装置连接,外壳末端设置有出料结构,螺旋传输结构靠近出料结构的一端设有拉件,拉件另一端连接矿斗车尾部上方;矿斗车的车斗设有出料孔,出料孔处设有阀门,矿斗车尾部固定有支撑螺旋传输结构的支架。本实用新型在矿斗车运载着喷锚料到达了指定位置后,螺旋传输结构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将喷锚料搅矿斗车,直接将料运至喷锚机内,节省了人工并减少了二次装卸过程中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邓伯科;阎晓锋;汤超;李晓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1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