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电吊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544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率电吊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吊扇,特别是一种低速长扇叶电吊扇,其主要附加功能是可在吊扇吊筒下悬掛灯饰。
现在人们使用的吊扇,基本结构如


图1所示,通常是外转子电机。有关特征是(1)定子铁芯2与吊简1配合,(2)扇叶5连接在转子外缘套环4上,(3)整体为全封闭结构。由于定子铁芯2直接与吊筒1配合,约有1/3体积的硅钢片由导磁功能降格为结构功能,极为可惜;由于扇叶5连接在转子外缘,使无效功率占总功率1/3以上;又由于封闭结构,散热效果差,绝缘材料快老化,使设计电磁线平均载流量时达到下限。由于以上原因,使克服笨重和耗能过量问题,成为吊扇业几十年来一直渴望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开发了木质扇叶,使应用这种扇叶的灯饰吊扇机身有所缩小,但这只是发生了量变,由负荷减少导致电机功率减少,而上述基本特征仍旧存在,本质上仍在不断浪费社会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有扇叶(负荷)不变而电机空、薄、轻的吊扇,实现综合利用钢材,充分运用电磁力学原理以减少能耗,实现中空散热,或以塑代铁,最终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经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首先,将定子铁芯原用作结构功能部分挖空,并代之以一个轭框。和现有技术比较,这样做有以下优点1,提高了板材利用率,因为冲切出的钢片可作台扇电机铁芯坯料(或者说,一举冲制出两套电机芯料);2,可在该空间装上扇叶片强行散热;3,减轻整机重量。
其次是采用了单边转轴结构。现有吊扇的转轴是分体的,即分别由上下边轭框的内缘组成。本方案的转轴是一个整体构件;轴承动圈整体与转轴配合,再经轭框与转子铁芯配合。效果一是比现有吊扇节省了一个边轭框,实质上是减少了负荷转矩,因为转子及附在其上的元件都算负荷;效果二是由此造成开式散热系统。
最后是将扇叶与电机的连接关系合理化。传统见解大约误将驱动力作用点作支点,所以扇叶连接在转子外缘被看作是增加砝码一样理所当然,这是欠缺力学理论基础支持的。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差别之一在于,在电磁力学理论指导下重新设定扇叶与电机之间的连接点,并且强调此点的位置对电机功率消耗的影响极大。特作力学分析如下

上图(A)反映了附
图1(市售56英吋吊扇)等效受力状况,上图(B)是将该扇改用本方案后等效受力状况示意。O是支点,即轴承6,A是驱动力作用点,由气隙7发出的电磁力M形成。上图(A)中F1代表由上下轭框、转子铁芯3及套环4合成的负荷转矩相应的假设作用力,作用于B点;F2代表扇叶5连接在转子外缘时的负荷转矩相应的假设作用力,作用于C点。距离数据接近实测。
设F1=1.5公斤,F2=3公斤(含空气阻力),当电磁转矩等于负荷转矩时,得稳定转速,由平衡条件,有M×8=F1×9.2+F2×10(正力偶矩=负力偶矩)8M=1.5×9.2+3×10M=5.48(公斤)可以等效地认为,拖动负荷4.5公斤(F1+F2),需电磁力5.48公斤。机械效益小于1,(4.5÷5.48=0.82)。在上图(B)中,设定子2直径不变,回转体质量因减少上轭框及减少套环4而有所减少,且重心前移少许,扇叶5移至距轴承1厘米处,即F1=1.2公斤,F2=3公斤(不变),同理可得M×8=F1×9+F2×18M=1.2×9+3×1M=1.73(公斤)
拖动同样扇叶,只须电磁力1.73公斤已够,机械效益4.20÷1.73=2.43,盈馀电磁力(5.48-1.73)÷5.48=68%,若将扇叶外移,C点离O点为5厘米,得M=3.23(公斤),盈馀电磁力41%,效果仍显著。设电磁转矩等于负荷转矩,且机械效益为1,这时C点称为平衡点Q。上图(B)的平衡点可由上式算出设M=F1+F2=4.20(公斤),代入关系式4.20×8=1.2×9+3×QQ=7.6(厘米)平衡点的意义是在平衡点以内连按扇叶5,才有可能实现本方案的基本效果。显然,OA与OC的比值越大则效果越好,即应该增大前者和减小后者。
上述盈馀电磁力等效值可换算成(或由试验近似求得)电机功率,导致设计功率大幅削减,达到空、薄、轻的效果,而且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当实现上述效果,使得铁芯叠层薄到例如1.2厘米以下时,更显出本方案结构的优越性,因为轭框同时在轴向和径向管住铁芯叠片,且不受其厚度影响,而附
图1结构则难以保证太薄的定子叠片挤压装配后的平直度。
本方案的另一益处,是动态平衡效果优于现有技术,理由是回转元件的质量相对减小和重心更接近几何中心。
由於前述优点,令本方案的主体结构用工程塑料件取代铁件成为可行。明显效果是可以使得制造工艺更简化。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方案的一些实施例。

图1是现有技术的吊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示意图--铁构件,扇叶直接连接在转子轭框上。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铁构件,扇叶借托架连接在转子轭框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塑料构件,扇叶借托架连接在转轴上。
参照图2、图3、图4,在定子铁芯2和吊筒1之间设有一个金属轭框10,其内缘与吊筒1配合而外缘与中空定子铁芯2配合,由此换取一套台扇电机铁芯的坯料。所以在取值时应统筹考虑,即铁芯2的中空部份尺寸要合适。若中空部份为圆形取其直径值而若非圆形则取其内切圆直径值,均应在30毫米以上。例如图2取值80毫米,约是普通台扇电机铁芯外径值。如果取值过小,有可能会失去应有的技术经济效果。至于上限,仅受特定的铁芯2的直径约束。容量一定时,铁芯2直径大当然效果好,可调整叠厚来满足截面积需求。金属轭框10是冲压件,除了用来托住定子铁芯2之外,还可附带作灯具支架用途(如图2中所示)。而材料可选用例如铁、铜、铝或其合金等等。本例为铁制件。
转子铁轭框8的外缘与转子铁芯3配合而内缘与转轴9配合,组成单边转轴结构,包括单边轭框8和单边转轴9。单边轭框是指比现有技术中的吊扇省了一边,在减轻负荷的同时,还形成开放式散热系统。单边转轴是将两个轴承6的动圈安装在单结构件转轴9上,并可在其上附加密集型扇叶以强行散热,大大提高了电磁线的平均载流量。
扇叶5由叶片和铆接在叶片端部的叶托组成,它与电机的连接关系,以前述的机械效益恒大于1为技术基础,即以不超过平衡点半径为原则。实际上,确定一个“经验平衡点”已可满足实施要求。其参照点取为气隙7,以吊筒1的轴心为圆心。即扇叶5连接在轭框8上的半径范围应不超过气隙7半径的90%。例如图2的气隙7半径是6.50厘米,则在半径5.85厘米以内的轭框8上连接扇叶5,应能实现本方案的基本效果(实际取值4.50厘米)。显然,将扇叶5连接在转轴支点上效果可达极限。但这时扇叶托(多达5个)不能全部挤在中央,所以可借一托架81实现其功能延伸。因此增加效果就得增加构件81,各有利弊。归纳起来,针对扇叶与电机的不同连接方式,可以有三项不同的成品第一项,扇叶5借托架81连接在转轴9上,如图4所示;第二项,扇叶5借托架81连接在转子轭框8上,如图3所示;第三项,扇叶5直接连接在转子轭框8上,图2所示。
若金属轭框10和吊筒1,铁轭框8和转轴9及托架81用工程塑料构件取代,就是全塑结构吊扇;而扇叶与电机的连接方式也和铁结构一样有三个选择。最好是采用一次成型工艺,如图4所示,其中电源线预埋成型有利于吊筒1的抗拉强度;材料可选用例如碳纤维塑料、玻璃纤维塑料、尼龙或环氧树脂类等等。
如前所述,本方案的总目标是提供一种空、薄、轻的吊扇,从而大辐度降低成本。但为了减轻小企业一次性模具投资负担和实现工艺平稳过渡,也可采用折衷方案。例如只采用空心结构,其它工艺照常,实现空和轻的效果及节省铁芯材料;或只改变扇叶连接方式,其它工艺照常,亦具有薄和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适合于用多种电机制作的吊扇,例如罩极式、永磁同步式、电容分相及运行式电机等等。灯饰的悬掛,通常是在吊筒1之下端连接(连同电器附件),因与主题无关,附图已省略;豪华灯饰吊扇通常有一个装饰外壳,在图3图4中有示意;唯图2的灯饰具有新意,因定子轭框在下而转子轭框在上,有一个较大静止面积供作固定灯具用,使吊扇体积小,灯具与吊扇浑然一体。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率电吊扇,包括电动机、扇叶和电器附件,电动机主体由铁芯、绕组、吊筒及轴承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定子铁芯(2)和吊筒(1)之间设有一个金属轭框(10),所述轭框(10)的内缘与吊筒(1)配合,外缘与中空定子铁芯(2)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吊扇,其特征在于,定子铁芯(2)的中空内切圆直径在30毫米以上。
3.一种高效率电吊扇,包括电动机、扇叶和电器附件、电动机主体由铁芯、绕组、吊简及轴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5)借托架(81)连接在转轴(9)上或转子轭框(8)上或直接连接在转子轭框(8)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吊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5)连接在转子轭框(8)上的半径范围不超过气隙(7)半径的90%。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吊扇,其中金属轭框(10)和吊筒(1),铁轭框(8)和转轴(9)及托架(81),用工程塑料构件取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率电吊扇,包括电动机、扇叶和电器附件,电动机主体由铁芯、绕组、吊筒及轴承组成,在定子铁芯和吊筒之间设有一个金属轭框,所述轭框的内缘与吊筒配合,其外缘与一中空定子铁芯配合,这种吊扇省材料,重量轻,所需驱动力矩小,节省能量,制造成本低,实为一种新型的产品。
文档编号F04D25/02GK2197490SQ94202178
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5日
发明者邝志城 申请人:康之星技术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