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耐腐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880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钢耐腐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耐腐泵,属离心式液体泵类。
现行的同类泵,主要由泵壳体、双轴承装配于支架上且于泵轴前部装配叶轮而构成。由于叶轮为在盘形骨架前面设置叶片结构,高速旋转时产生的轴向推力较大,又由于叶轮与泵轴的配合断过短,使叶轮的动平衡性不好,加之泵体支架为两点支撑结构,使泵在运行过程中稳定性差,容易引起振荡,造成泵体损坏。又由于对双轴承支撑结构的轴承稳定设计不足,更增加了泵体运行的不稳定性。上述因素造成泵的密封性差,强腐蚀性介质的渗漏易损坏泵的传动部件,直接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行同类泵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叶轮工作轴向推力小、泵轴及泵支架稳定性高、防渗漏密封性能好进而使泵的可靠工作寿命长的玻璃钢耐腐泵。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玻璃钢耐腐泵,它具有前面设置进口侧面设置出口的泵壳、后部双轴承装配于支架中的泵轴、由螺母锁紧于泵轴前部的叶轮;其叶轮由具有带大直径长后座轴的锥面骨架盘前、后设置渐开线叶片构成,后座轴通过内孔与泵轴前部固定并嵌入一套形泵盖内,该泵盖的外径向带有凸环台镶装于支架前端与泵壳后面对接所构成的环槽内;在后座轴的后面于泵轴上装配有轴套,该轴套与套形泵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填料;在支架后部的轴承孔内于两轴承之间设置有定位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泵轴前端用于锁紧叶轮的螺母为侧锥面顶球面形的轴头螺母。支架的固定支撑点为四角布置的四脚固定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与输送介质直接接触的部件采用玻璃钢制成,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使泵的耐腐蚀性大大提高;而将叶轮设计成具有大直径长后座轴的锥面骨架盘前、后均设置叶片式结构,使其在工作时产生的轴向推力大大减小,加之支撑轴承间的通长定位套设计及支架的四脚固定结构,使泵轴的轴向窜动量极小,泵的运行稳定性大大增加,既避免了泵体因振荡而造成的损坏,又使泵的密封性能得以改善,减少了因强腐蚀性介质的渗漏而带来的泵体损坏,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
是本玻璃钢耐腐泵整体结构主视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给出的,本玻璃钢耐腐泵具有一前面设置进口测面设置出口的泵壳3,泵壳3的后端与泵支架9的前端对接。该泵支架的固定支撑点设计成四角布置的四脚固定面结构,以使整个泵体更加稳固。泵支架的后部设置有轴承孔,一对轴承11装配于孔的两端,在两轴承之间装配有定位套10,两轴承的外侧设置固定于支架上的轴承压盖12,用于轴承11的内圈定位。泵轴8穿装于两轴承11上,泵轴8的前端为带有螺纹的轴头,叶轮2通过键装配于泵轴前部,由侧锥面顶球面形的轴头螺母1锁紧。叶轮2具有带大直径长后座轴的锥面骨架盘,在骨架盘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置渐开线叶片,其叶轮2的后座轴嵌入套形泵盖4的内孔中,该泵盖的外径向设置凸环台镶装于支架9与泵壳3对接所构成的环槽内。轴套5装配在叶轮后座轴后面的泵轴8上,在轴套5与泵盖4之间设置有密封填料6,填料后面有压兰7联接在泵盖4上。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钢耐腐泵,具有前面设置进口侧面设置出口的泵壳(3)、双轴承(11)装配于支架(9)中的泵轴(8)、由螺母(1)锁紧于泵轴前部的叶轮(2);其特征是叶轮(2)由具有带大直径长后座轴的锥面骨架盘前、后设置渐开线叶片构成,其后座轴通过内孔与泵轴(8)前部固定并嵌入一套形泵盖(4)内,该泵盖的外径向带有凸环台镶装于支架(9)前端与泵壳(3)后面对接所构成的环槽内;在后座轴的后面于泵轴(8)上装配有轴套(5),该轴套与套形泵盖(4)之间设置有密封填料(6);在支架(9)后部的轴承孔内于两轴承(11)之间设置有定位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耐腐泵,其特征是设置于泵轴(8)前端用于锁紧叶轮(2)的螺母(1)为侧锥面顶球面形的轴头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耐腐泵,其特征是支架(9)的固定支撑点为四角布置的四脚固定面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玻璃钢耐腐泵,属离心式液体泵。它包括泵壳体、后部双轴承装配于泵支架中的泵轴、螺母锁紧于泵轴前部由具有带后座轴的骨架盘前、后设置叶片构成的叶轮;其叶轮的后座轴与泵轴前部固定并嵌入套形泵盖内,泵盖外径有凸环台镶入支架与泵壳对接所构成的环槽内;在泵轴前部设有轴套和密封填料;在支架后部两轴承间有定位套。本泵体运行稳定;与介质接触部件采用玻璃钢制作,且密封性能好,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F04D1/00GK2311636SQ9722527
公开日1999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4日
发明者赵长城 申请人:赵长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