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杆容积变量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135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塞杆容积变量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泵中的流量调整装置。
很多泵类如计量泵,目前大多采用调节活塞杆行程的方法达到流量调节目的,而调节行程的方法较多。一般如1、弓形架式。它是采用在活塞杆外端连接一弓形架,弓形架外端有一调节螺栓。使位于弓形架弓凹中的偏心轴转动碰撞弓形架的内侧面和调节螺栓的内端头,带动活塞杆来回移动。当调整调节螺栓与偏心轴间的距离,即可改变活塞杆的行程,从而达到流量调节的目的。
2、楔形轴式或N形轴式。它是在一空心轴中设置一个带丝杠的楔轴,空心轴的转动可带动连杆及活塞杆做直线往复运动,而当调整楔轴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连杆的偏心距,从而使连杆及活塞杆的行程发生变化,达到流量调节的目的。
以上方式都是通过同时改变活塞杆以及外连杆的行程来达到调节泵的流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连杆行程不变、能够方便调整泵的流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活塞杆容积变量调整装置包括泵体和活塞杆,泵体上有一个与活塞腔相通的储油室,储油室中有调整块,调整块连接有调节手柄。活塞杆内有空腔,空腔中有带有塞头的连杆,活塞杆壁上有透孔。
流量调整装置工作时,活塞杆的空腔中装有液体,当连杆向内移动时,活塞杆空腔中的液体通过活塞壁上的透孔被压入储油室中,储油室充满液体后,活塞杆便与连杆一起向内移动;当连杆向外移动时,其塞头拉动活塞杆向外移动。当调整储油室的容积时,连杆与活塞杆同时向内移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连杆行程不变,使活塞杆行程变化,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用于用固定行程装置去驱动需要行程改变的装置。如曲轴连杆机构可使连杆活塞产生固定往复行程,加入本装置后可使活塞行程可变,从而使泵的流量改变。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调整方便、无噪音、结构简单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为弓形架式计量泵流量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楔形轴式计量泵流量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活塞杆容积变量调整装置是在泵体3上设置一个与活塞腔相通连的储油室6,储油室6中有可上下移动的调整块5,调整块5上有密封圈与储油室内壁紧密接触,调整块5连接有伸出储油室6外的调节手柄4,转动调节手柄4时,调整块5即上下移动,使调整块5下面的储油室6容积改变。活塞杆2内部有空腔9,空腔9中有带有塞头7的连杆1,塞头7与空腔9的内壁紧密接触。空腔9外端有缩径,该缩径形成的一周凹肩与连杆塞头7的凸肩相适应,即当连杆1外移至该凸、凹肩相撞时,可拉动活塞杆2一起向外移动。活塞杆2外壁上有一段柱面凹进8,柱面凹进8的位置和长度与连杆1在活塞杆空腔9中的行程相适应,在该柱面凹进段的活塞壁上有透孔10。在流量调整装置工作时,活塞杆空腔9中充有油,当连杆1向内运动时,一部分油经透孔10被压入储油室6中,原储油室内的空气被压缩,储油室6充满油后,活塞杆2便与连杆1一起内移。此时连杆塞头7与活塞杆空腔9端壁的距离为L。连杆1向外移动时,开始活塞杆2暂不动,储油室6中的油回流到活塞杆空腔9中,当连杆塞头7凸肩碰撞活塞杆空腔9中缩径凹肩时,方把活塞杆2拉向外移。当调整调节手柄4,使调整块5上下移动,改变储油室6的容积时,连杆1还按照原来的行程往复移动,但此时连杆1向内移动带动活塞杆2运动的相对位置变了,即距离L发生变化,故活塞杆2的行程和原来不同了。从而可达到流量调节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活塞杆容积变量调整装置,包括泵体(3),活塞杆(2),其特征在于泵体(3)上有一个与活塞腔相通的储油室(6),储油室(6)中有调整块(5),调整块(5)连接有调节手柄(4);活塞杆(2)内部有空腔(9),空腔(9)中有带有塞头(7)的连杆(1),活塞杆(2)壁上有透孔(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塞杆容积变量调整装置,它是在泵体上有一个与活塞腔相通的容积可变的储油室。活塞杆内有空腔,空腔中有带有塞头的连杆,活塞杆壁上有透孔。本实用新型保持连杆行程不变,通过调整储油室的容积来调节流量,适用于用固定行程装置去驱动需要行程改变的装置。具有调整方便、无噪音、结构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F04B13/00GK2409350SQ9925084
公开日2000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8日
发明者马剑 申请人:马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