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调速集成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835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衡调速集成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平衡调速集成阀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阀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衡调速集成阀。
技术背景[0002]一般的平衡或变速阀件,其多为独立设计,但是也有将这两种功能集成于一体 的液压阀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720070319.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调速阀》(公 告号为CN201047365Y)就是此类设计;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部的减压机构和节流机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部具有一开口向上的主孔,阀体下方具有一进油孔和一出 油孔,进油孔通过阀体内部一铸造流道连通主孔上端,主孔的下端具有一与进油孔相连 通的阻尼小孔,出油孔通过阀体内部一铸造流道连通主孔下端,节流机构和减压机构按 同一轴线分布,节流机构设置在主孔上端,减压机构设置在主孔下端。该设计虽具有节 流调整和减压平衡的功能,但是使用效果存在缺陷,即节流结构只是简单的流量节制, 减压结构也是压力的简单处理,对于执行机构需要更精确控制时,该设计不能更好的达 到使用目的。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操作便捷、驱动平稳、加载方便、拆卸方便及使用寿命长的平衡调速集成阀。[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平衡调速集成阀,包括有 阀体,阀体上部设置有变速阀组件,下部设置有平衡阀组件;变速阀组件包括有与阀体 上部阀孔内滑动配合的变速阀芯,变速阀芯一端面配有自调弹簧,该自调弹簧的另端经 螺塞与上部阀孔端口密封配装;上部阀孔另一端配有遥控口,且遥控口与变速阀芯另一 端面连通;平衡阀组件包括有与阀体下部阀孔内滑动配合的平衡阀芯,平衡阀芯中间配 装有两个单向阀,平衡阀组件底部配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顶部配有第一出油口 和第二出油口,且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别与变速阀组件上的第三进油口、第四进 油□连通。[0005]采取的措施还包括[0006]上述的平衡阀组件平衡阀芯两端分别配有第一驱动端和第三驱动端,上述的第 一驱动端内配装有第一复位弹簧,相应地,上述的第三驱动端内配装有第二复位弹簧。[0007]上述的第一驱动端经第一阻尼组件与第一进油口连通;上述的第三驱动端经第 二阻尼组件与第二进油口连通。[0008]上述的平衡阀组件为三位六通阀,其底部中间还配有第五进油口、顶部中间还 配有第三出油口;上述的平衡阀组件在中间位时第一进油口经单向阀与第一出油口连 通,第二油口经单向阀与上述的第二出油口连通,第五进油口与第三出油口连通。[0009]上述的平衡阀组件由第一驱动端控制时,上述的第一进油口经单向阀与第一出 油口连通、并同时还与第三出油口连通;上述的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而上述的第五进油口截止。[0010]上述的平衡阀组件由第三驱动端控制时,上述的第二进油口经单向阀与第二出 油口连通、并同时还与第三出油口连通;上述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而上述 的第五进油口截止。[0011]上述的阀体还配有第一控制口、第二控制口,且第一控制口、第二控制口均与 上述的第五进油口连通。[0012]上述的阀体上部阀孔另一端密封配装有接头体,接头体的外端制有上述的遥控[0013]上述的变速阀组件的自调弹簧型腔均与第一控制口、第二控制口连通;上述的 变速阀组件为二位五通阀,其还制有第四出油口、第五出油口、常控口;上述的常控口 与第一控制口、第二控制口连通。[0014]上述的变速阀组件由自调弹簧控制时,上述的常控口同时与第四出油口、第五 出油口连通,而第三进油口、第四进油口截止;上述的变速阀组件由遥控口控制时, 上述的常控口截止,而第三进油口、第四进油口分别与第四出油口、第五出油口一一连ο[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阀体,阀体上部设置有变速阀组件,下部 设置有平衡阀组件;变速阀组件包括有与阀体上部阀孔内滑动配合的变速阀芯,变速阀 芯一端面配有自调弹簧,该自调弹簧的另端经螺塞与上部阀孔端口密封配装;上部阀孔 另一端配有遥控口,且遥控口与变速阀芯另一端面连通;平衡阀组件包括有与阀体下部 阀孔内滑动配合的平衡阀芯,平衡阀芯中间配装有两个单向阀,平衡阀组件底部配有第 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顶部配有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且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 口分别与变速阀组件上的第三进油口、第四进油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配 置同一阀体,将两种功能阀芯同时集成,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在平衡阀芯的两端均 配复位弹簧,在两端油压撤消后能自动复位,结构合理,操作便捷性好;平衡阀芯由液 压驱动,配置阻尼减少控制油液的速度,提高阀芯驱动的平稳性;在阀芯中间内设单向 阀,结构体积小,设计合理;在阀体上同时配置不同的输出接口,其连接方便,加载方 便,整体操作性强;独立配置接头体,其拆卸方便,易更换,提高了构件的使用寿命。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0017]图2是图1的正面结构剖视示意图;[0018]图3是图1的背面结构剖视示意图;[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减速器的具体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1]如图1至图4所示,图标号说明如下阀体1,变速阀组件2,变速阀芯21,自 调弹簧22,螺塞23,接头体M,平衡阀组件3,平衡阀芯31,第一复位弹簧32,第二 复位弹簧33,单向阀4,第一阻尼组件5,第二阻尼组件6,第一进油口 Al,第二进油口Bi,第三进油口 A2,第四进油口 B2,第五进油口 P,第一驱动端A3,第三驱动端B3, 第一出油口 Cl,第二出油口 D1,第三出油口 X2,第四出油口 C2,第五出油口 D2,遥控 口 XI,常控口 X3,第一控制口 Li,第二控制口 L2,马达F1,制动器F2,减速器F3, 驱动器F4,先导阀F5。[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平衡调速集成阀,包括有阀体 1,阀体1上部设置有变速阀组件2,下部设置有平衡阀组件3 ;变速阀组件2包括有与阀 体1上部阀孔内滑动配合的变速阀芯21,变速阀芯21—端面配有自调弹簧22,该自调弹 簧22的另端经螺塞23与上部阀孔端口密封配装;上部阀孔另一端配有遥控口 XI,且遥 控口 Xl与变速阀芯21另一端面连通;平衡阀组件3包括有与阀体1下部阀孔内滑动配 合的平衡阀芯31,平衡阀芯31中间配装有两个单向阀4,平衡阀组件3底部配有第一进 油口 Al和第二进油口 Bi,顶部配有第一出油口 Cl和第二出油口 D1,且第一出油口 Cl 和第二出油口 Dl分别与变速阀组件2上的第三进油口 A2、第四进油口 B2连通。配置 同一阀体,将两种功能阀芯同时集成,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0023]平衡阀组件3平衡阀芯31两端分别配有第一驱动端A3和第三驱动端B3,第一 驱动端A3内配装有第一复位弹簧32,相应地,第三驱动端B3内配装有第二复位弹簧 33。在平衡阀芯的两端均配复位弹簧,在两端油压撤消后能自动复位,结构合理,操作 便捷性好。[0024]第一驱动端A3经第一阻尼组件5与第一进油口 Al连通;第三驱动端B3经第 二阻尼组件6与第二进油口 Bl连通。平衡阀芯由液压驱动,配置阻尼减少控制油液的速 度,提高阀芯驱动的平稳性。[0025]平衡阀组件3为三位六通阀,其底部中间还配有第五进油口 P、顶部中间还配有 第三出油口 X2 ;平衡阀组件3在中间位时第一进油口 Al经单向阀4与第一出油口 Cl连 通,第二油口 B经单向阀4与第二出油口 Dl连通,第五进油口 P与第三出油口 X2连通。 在阀芯中间内设单向阀,结构体积小,设计合理。[0026]平衡阀组件3由第一驱动端A3控制时,第一进油口 Al经单向阀4与第一出油 口 Cl连通、并同时还与第三出油口 X2连通;第二进油口 Bl与第二出油口 Dl连通,而 第五进油口 P截止。平衡阀组件3由第三驱动端B3控制时,第二进油口 Bl经单向阀4 与第二出油口 Dl连通、并同时还与第三出油口 X2连通;第一进油口 Al与第一出油口 Cl连通,而第五进油口 P截止。[0027]阀体1还配有第一控制口 Li、第二控制口 L2,且第一控制口 Li、第二控制口 L2 均与第五进油口 P连通。在阀体上同时配置不同的输出接口,其连接方便,加载方便, 整体操作性强。[0028]阀体1上部阀孔另一端密封配装有接头体24,接头体M的外端制有所述的遥控 口 XI。独立配置接头体,其拆卸方便,易更换,提高了构件的使用寿命。[0029]变速阀组件2的自调弹簧22型腔均与第一控制口 Li、第二控制口 L2连通;所 述的变速阀组件2为二位五通阀,其还制有第四出油口 C2、第五出油口 D2、常控口 X3; 所述的常控口 X3与第一控制口 Li、第二控制口 L2连通。变速阀组件2由自调弹簧22 控制时,常控口 X3同时与第四出油口 C2、第五出油口 D2连通,而第三进油口 A2、第 四进油口 B2截止;变速阀组件2由遥控口 Xl控制时,常控口 X3截止,而第三进油口A2、第四进油口 B2分别与第四出油口 C2、第五出油口 D2—一连通。[0030]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减速器的实施例。其说明如下[0031]配置马达F1、制动器F2、减速器F3、驱动器F4和先导阀F5,并与本设计的相 关油路连接,即可实现减速器F3的有效运行。[003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配置同一阀体,将两种功能阀芯同时集成,整体结构 紧凑,体积小;在平衡阀芯的两端均配复位弹簧,在两端油压撤消后能自动复位,结构 合理,操作便捷性好;平衡阀芯由液压驱动,配置阻尼减少控制油液的速度,提高阀芯 驱动的平稳性;在阀芯中间内设单向阀,结构体积小,设计合理;在阀体上同时配置 不同的输出接口,其连接方便,加载方便,整体操作性强;独立配置接头体,其拆卸方 便,易更换,提高了构件的使用寿命。[0033]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 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平衡调速集成阀,包括有阀体(1),所述的阀体(1)上部设置有变速阀组件O), 下部设置有平衡阀组件(3);其特征是所述的变速阀组件( 包括有与阀体(1)上部 阀孔内滑动配合的变速阀芯01),变速阀芯—端面配有自调弹簧02),该自调弹 簧0 的另端经螺塞与上部阀孔端口密封配装;所述的上部阀孔另一端配有遥控口 (XI),且遥控口(Xl)与变速阀芯另一端面连通;所述的平衡阀组件C3)包括有与 阀体(1)下部阀孔内滑动配合的平衡阀芯(31),所述的平衡阀芯(31)中间配装有两个单 向阀G),所述的平衡阀组件(3)底部配有第一进油口(Al)和第二进油口(Bi),顶部配 有第一出油口(Cl)和第二出油口(Dl),且所述的第一出油口(Cl)和第二出油口(Dl) 分别与变速阀组件⑵上的第三进油口(A2)、第四进油口(B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调速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平衡阀组件C3)平衡阀 芯(31)两端分别配有第一驱动端(Α; )和第三驱动端(Β; ),所述的第一驱动端(Α; )内配 装有第一复位弹簧(3 ,相应地,所述的第三驱动端(Β; )内配装有第二复位弹簧(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调速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驱动端(Α; )经第 一阻尼组件(5)与第一进油口(Al)连通;所述的第三驱动端(B3)经第二阻尼组件(6) 与第二进油口(Bi)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调速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平衡阀组件C3)为三位 六通阀,其底部中间还配有第五进油口(P)、顶部中间还配有第三出油口(X2);所述的 平衡阀组件⑶在中间位时第一进油口(Al)经单向阀⑷与所述的第一出油口(Cl)连 通,第二油口(B)经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二出油口(Dl)连通,第五进油口(P)与第三 出油口(X》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调速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平衡阀组件C3)由第一 驱动端(A3)控制时,所述的第一进油口(Al)经单向阀⑷与第一出油口(Cl)连通、并 同时还与第三出油口(X2)连通;所述的第二进油口(Bi)与第二出油口(Dl)连通,而所 述的第五进油口(P)截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调速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平衡阀组件C3)由第三 驱动端(B3)控制时,所述的第二进油口(Bi)经单向阀⑷与第二出油口(Dl)连通、并 同时还与第三出油口(X2)连通;所述的第一进油口(Al)与第一出油口(Cl)连通,而所 述的第五进油口(P)截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平衡调速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1)还配有第 一控制口(Li)、第二控制口(L2),且第一控制口(Li)、第二控制口(L2)均与所述的第 五进油口(P)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衡调速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1)上部阀孔另一 端密封配装有接头体04),接头体04)的外端制有所述的遥控口(XI)。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衡调速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变速阀组件( 的自调 弹簧0 型腔均与第一控制口(Li)、第二控制口 CL^)连通;所述的变速阀组件(2)为 二位五通阀,其还制有第四出油口(C2)、第五出油口(D2)、常控口(X3);所述的常控 口(X3)与第一控制口(Li)、第二控制口(L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衡调速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变速阀组件由自 调弹簧02)控制时,所述的常控口(X3)同时与第四出油口(C2)、第五出油口(D2)连通,而第三进油口(A》、第四进油口 C^)截止;所述的变速阀组件O)由遥控口(Xl) 控制时,所述的常控口(X3)截止,而第三进油口(A2)、第四进油口(B2)分别与第四出 油口(C2)、第五出油口(D2) —一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平衡调速集成阀,包括有阀体、变速阀组件、平衡阀组件;变速阀组件包括有变速阀芯,变速阀芯一端面配有自调弹簧,该自调弹簧的另端经螺塞与上部阀孔端口密封配装;上部阀孔另一端配有遥控口,且遥控口与变速阀芯另一端面连通;平衡阀组件包括有平衡阀芯,平衡阀组件配有进油口、出油口;配置同一阀体,将两种功能阀芯同时集成,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在平衡阀芯的两端均配复位弹簧,在两端油压撤消后能自动复位,结构合理,操作便捷性好;在阀体上同时配置不同的输出接口,其连接方便,加载方便,整体操作性强;独立配置接头体,其拆卸方便,易更换,提高了构件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5B13/02GK201810601SQ20102057582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1日
发明者吴赛珍, 高志明 申请人:吴赛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