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490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贴合后的鞋底与鞋面压紧的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



背景技术:

鞋子压合是保证鞋子质量的一道重要工序,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出现了压合鞋子的专业机械,如:授权公告号为CN2422848Y公开的压鞋机,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部的气缸组件,固定在支架中部的鞋底模块组件及固定在支架底部的连接气缸组件与鞋底模块组件的控制柜。

为提高压鞋机的工作效率,增加压鞋压力,市面上出现了多种采用油压组件取代气缸组件的新型压鞋机。如授权公告号为CN2422848Y公开了一种液压鞋类压底机,包括机座、工作台、压杆装置、液压器及电控装置,工作台设于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上,工作台上设有前、后束紧油缸和若干个压边油缸。改进后的压底机,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该种液压机构的液压油直接回流至油箱内,使得液压器的工作负载量大,随着压底机的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液压油会产生较高的热量,影响液压器的正常运转和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包括机架、压底台、压紧机构和液压组件,所述压底台和压紧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压紧机构与液压组件连接,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油箱、回油管路、冷却器、温度检测器和循环泵,该油箱通过管路与液压组件连接并向液压组件供油,该回油管路将油箱和冷却器组成一个循环的油路,该温度检测器设置于油箱上,该循环泵设置于回油管路上并与温度检测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液压组件连接的升降油缸,该升降油缸与压底台连接并驱动其升降。

进一步的,冷却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冷却管路和引风机,该冷却管路与引风机的冷风进口相对布置。

进一步的,壳体设置于机架上。

进一步的,循环泵与冷却器信号连接,该循环泵与冷却器同步联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温度检测器时时检测油箱内的温度,当油箱内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冷却器自动对油箱内的油进行冷却,以保证油箱内的温度适中在控制的范围内,且不影响液压组件的工作,该种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可保证压底机长时间工作时液压组件的正常运转,降低机器故障率,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的油路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的冷却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包括机架1、压底台2、压紧机构3、升降机构4、液压组件5和冷却系统6;

机架1包括顶盖11、工作台12和底仓13,该压底台2设置于工作台12上;

压紧机构3包括设置于压底台2上的压底装置31和压边装置32、设置于顶盖11上的压杆装置33;

升降机构4包括与液压组件5连接的升降油缸,升降机构4设置于底仓13内并与压底台2连接以驱动其升降;

液压组件5分别与压底装置31、压边装置32、压杆装置33和升降油缸连接,并分别向其供油;

冷却系统6包括油箱61、回油管路62、冷却器63、温度检测器64和循环泵65,该油箱61设置于底仓13内,通过管路与液压组件5连接并向液压组件供油,该回油管路62将油箱61和冷却器63组成一个循环的油路,该温度检测器64设置于油箱上,该循环泵65设置于回油管路62上并与温度检测器64信号连接、且循环泵65与冷却器63信号连接,该循环泵65与冷却器63同步联动控制,冷却器63包括壳体631、设置于壳体631内的冷却管路632和引风机633,该壳体631设置于顶盖11上,冷却管路632与引风机633的冷风进口相对布置。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上述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工作时,液压组件5与油箱61连接,分别向压底装置31、压边装置32、压杆装置33和升降油缸供油,使用后的液压油回流至油箱61中;

温度检测器64时时检测油箱61内的液压油温度,当油箱61内的液压油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向循环泵65发送控制信号,循环泵65与冷却器63同步工作,对油箱61内的液压油进行冷却,以保证油箱1内的液压油温度适中在控制的范围内,且不影响液压组件5的工作,该种具有冷却系统的油压压底机可保证压鞋机长时间工作时液压组件的正常运转,降低机器故障率,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