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油螺杆空气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458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油螺杆空气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在螺杆压缩机运行中,需要不断向机体中注入空气和用于降温的冷却水,机体内会保持较高的压力,为了保证压缩机稳定的运行,目前是通过减压阀来控制压缩机的进口压力,但是减压阀的调节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螺杆压缩机的降压需要,而且一旦减压阀发生故障,会使压缩机内的压力骤增,容易引起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油螺杆空气压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油螺杆空气压缩装置,包括水箱、反渗透水处理器、水泵、截止阀、第一节流孔板、第二节流孔板、第一减压阀、螺杆压缩机、空气过滤器和第二减压阀,所述反渗透水处理器、水箱、水泵、截止阀、第一节流孔板、第二节流孔板、第一减压阀以及螺杆压缩机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第二减压阀以及螺杆压缩机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节流孔板的孔径为40~41mm,所述第二节流孔板的孔径为48~49mm。

作为优选,还包括止回阀、水压力容器、气体冷却器和水气分离器,所述螺杆压缩机的出口、止回阀、水压力容器、气体冷却器以及水气分离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节流孔板的孔径为40.7mm,所述第二节流孔板的直径为48.5mm。

作为优选,所述螺杆压缩机的出口与止回阀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温度计和第一压力表,所述水气分离器的出口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温度计和第二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无油螺杆空气压缩装置在进水管路中前后设置了两个节流孔板,并且它们分别具有特定的孔径,逐级降压,使螺杆压缩机的进水口保持降低的压力,保证螺杆压缩机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油螺杆空气压缩装置的最优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油螺杆空气压缩装置,包括水箱、反渗透水处理器、水泵、截止阀、第一节流孔板、第二节流孔板、第一减压阀、螺杆压缩机、空气过滤器和第二减压阀,反渗透水处理器、水箱、水泵、截止阀、第一节流孔板、第二节流孔板、第一减压阀以及螺杆压缩机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空气过滤器、第二减压阀以及螺杆压缩机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一节流孔板的孔径为40.7mm,第二节流孔板的孔径为48.5mm;无油螺杆空气压缩装置还包括止回阀、水压力容器、气体冷却器和水气分离器,螺杆压缩机的出口、止回阀、水压力容器、气体冷却器以及水气分离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螺杆压缩机的出口与止回阀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温度计和第一压力表,水气分离器的出口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温度计和第二压力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