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离心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0060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的离心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的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离心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离心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离心风机其出风口位置固定,调节方向困难,需拆卸整个离心风机,人力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旋转调节风向的离心风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旋转的离心风机,包括支架和主体,支架上设置有工作台,主体上连接有电机,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环形支撑板,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环形接触板,所述环形接触板套接在环形支撑板内,所述环形接触板与环形支撑板转动配合,所述环形支撑板与环形接触板重合部分上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拧紧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孔至少有四个且在环形支撑板圆周侧壁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支撑板圆心在电机转轴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底部连接有减震器。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底部连接有转台,所述转台下设置有定台,所述定台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转台与圆形凹槽转动配合,所述转台上设置有转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台上开设有与转动杆配合的通孔,所述转动杆两端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上设置环形支撑板,在支架上设置环形接触板,使环形支撑板与支架上的环形接触板转动配合,从而使主体可在竖直方向上旋转,实现改变离心风机的出风口方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的离心风机的支架和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的离心风机的侧视图。

附图说明:1、主体;2、环形支撑板;3、环形接触板;4、支架;5、出风口;6、转动杆;7、转台;8、定台;9、减震器;10、工作台;1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的离心风机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旋转的离心风机,包括支架4和主体1,支架4上设置有工作台10,主体1上连接有电机11,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环形支撑板2,所述支架4上设置有环形接触板3,所述环形接触板3套接在环形支撑板2内,所述环形接触板3与环形支撑板2转动配合,所述环形支撑板2与环形接触板3重合部分上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拧紧螺钉。

在进行改变离心风机出风口5方向时,首先拧开环形支撑板2上的拧紧螺钉,使环形支撑板2和环形接触板3可相对转动,接着转动主体1,使主体1在竖直方向旋转,从而调节出风口5的角度,调节完毕后拧紧拧紧螺钉,将主体1固定,使主体1不会受重力作用而旋转,从而使出风口5可朝向任一角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螺纹孔有四个且在环形支撑板2圆周侧壁上均匀分布,将四个拧紧螺钉均匀的设置在环形支撑板2上将主体1固定,可使拧紧螺钉作用于环形支撑板2的力相对一致,避免其中一个拧紧螺钉受力过大,而其他拧紧螺钉完全不产生力,从而使环形支撑板2与环形接触板3之间发生打滑的现象,更好的固定主体1。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环形支撑板2圆心在电机11转轴轴线上,在旋转主体1时,由于主体1不仅是绕着电机11转轴旋转,同时也沿着环形支撑板2旋转的,将环形支撑板2的圆心设置在电机11转轴轴线上可使主体1绕同一轴线旋转,方便工作人员旋转主体1。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支架4和工作台10底部连接有减震器9,由于离心风机工作时振动过大,容易使拧紧螺钉发生松动,从而导致主体1固定不稳发生打滑的现象,故在支架4和工作台10底部设置有减震器9,有效避上述情况,同时也能降低离心风机在工作时发出的噪音。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减震器9底部连接有转台7,所述转台7下设置有定台8,所述定台8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转台7与圆形凹槽转动配合,所述转台7上设置有转动装置,当需要离心风机在水平方向旋转时,可通过使用转动装置转动转台7,使转台7在定台8的圆形凹槽内旋转,从而调节离心风机在水平方向的出风口5位置。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杆6,所述转台7上开设有与转动杆6配合的通孔,所述转动杆6两端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当需要转动转台7时,可拿出转动杆6,将转动杆6穿入转台7的通孔内,根据自身所需要的力臂控制插入通孔的长度,然后控制转动杆6旋转,直到转到主体1上的出风口5所述需要的位置,然后通过螺钉穿过转动杆6圆周侧壁上的螺纹孔与定台8拧紧,从而固定转台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