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呼吸装置的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4811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带有呼吸装置的油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泵吸气、排油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有呼吸装置的油箱。



背景技术:

顾客对驾驶室液压翻转器举升油泵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及到在产品功能、可靠性等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下,对产品外观的清洁度也提出了高要求。顾客要求泵体表面在加油前后及行驶过程中,泵体表面无油污等。目前,驾驶室液压翻转器举升油泵普遍采用的是单向排气阀结构各双向呼吸塞排油结构。

单向排气阀结构和双向呼吸塞结构是当前驾驶室翻转器举升油泵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排气(油)的结构形式。单向排气阀在驾驶室翻转系统工作中,当油箱内气压超过单向排气阀打开压力时或油液加注过多时,作为排气(油)装置排气(油),排出多余的空气或油液,如驾驶室翻转器市场上举升油泵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就是单向排气阀结构;双向呼吸塞在驾驶室翻转系统工作中,当油箱内气压超过双向呼吸塞打开压力时或油液加注过多时,作为排气(油)装置排气(油),排出多余的空气或油液,以免油箱爆裂,当油箱内气压小于外面的空气压力时,吸气阀打开,吸入空气填补真空,以免内外压差过大油箱开裂,如驾驶室翻转器市场上举升油泵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就是双向呼吸塞结构,其存在的缺点是排油时,油液溢出流到泵体上,油渍、油污使顾客感观不舒服,且不易回收,污染环境,当油箱内压力过小或真空时,油箱易由于油箱内外压力差过大而引起爆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油液易回收、油箱内压力稳定的带有呼吸装置的油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带有呼吸装置的油箱,包括油箱本体和与油箱本体连接的泵体,泵体内设有第一油道,泵体上设有与泵体连接的直角接头,直角接头的一端设在泵体内,直角接头的另一端设有与直角接头连接的溢油管,第一油道的端部设有与第一油道端部相抵的钢珠,钢珠和直角接头通过第一压紧弹簧连接。当油箱内油液过多油液推动通过第一油道顶开钢珠向外排油,确保箱体内油压的平稳,通过设置直角接头和溢油管将油箱内溢出的油进行回收,避免油液流到泵体表面上甚到流到地面上,造成对泵体、地面的污染。

作为优选,第一油道的端部设有与第一油道相通的第二油道,第二油道的直径大于第一油道的直径,钢珠和第一压紧弹簧均设在第二油道内。保证钢珠和第一油道端部的密封性,方便油压推动钢珠在第二油道内滑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在泵体上的阀体,泵体与油箱本体相通阀体上设有与阀体配合的阀盖,阀体内设有第一吸气管道和与第一吸气管道相通的第二吸气管道,第二吸气管道临近油箱本体设置。当油箱内的油液减少时,造成泵体与外界气压的压差,空气通过第一吸气管道和第二管道进入到泵体中,进而平衡油箱和外界气压,避免造成油箱爆裂。

作为优选,第二吸气管道内由外到内依次设有钢球、第二压紧弹簧、弹性圆柱销,钢球与第二吸气管道相抵。在油箱与外界气压产生压差时,外界气压顶开钢球向油箱内提供气压,在油箱与外界气压产生的压差较小或者无压差时,钢球密封第一吸气管道,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到泵体和油箱内。

作为优选,弹性圆柱销内设有通孔,通孔分别与泵体和第二吸气管道相通。控制外界气压与油箱的进气管道,避免空气中杂质进入到邮箱内,同时也作为弹簧的支撑部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结构紧凑,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流出的油液回收方便、成本适中、泵体表面干净、美观、感观舒适、性能稳定,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泵与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阀体与油箱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油箱本体、2—第一油道、3—泵体、4—钢珠、5—第一压紧弹簧、6—直角接头、7—溢油管、8—阀盖、9—钢球、10—阀体、11—第二压紧弹簧、12—第二吸气管道、13—弹性圆柱销、14—第二油道、15—第一吸气管道、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带有呼吸装置的油箱,如图1、图2所示,包括油箱本体1和与油箱本体1连接的泵体3,泵体3内设有第一油道2,油箱本体1和泵体3之间设有油箱垫,泵体3上设有与泵体3连接的直角接头6,直角接头6的一端设在泵体3内,直角接头6的另一端设有与直角接头6连接的溢油管7,第一油道2的端部设有与第一油道2端部相抵的钢珠4,钢珠4和直角接头6通过第一压紧弹簧5连接,第一油道2的端部设有与第一油道2相通的第二油道14,第二油道14的直径大于第一油道2的直径,钢珠4和第一压紧弹簧5均设在第二油道14内,直角接头6的另一端设有与直角接头6连接的溢油管7,还包括设在泵体3上阀体10,泵体3与油箱本体1相通,泵体3内设有与油箱1相通的小孔,阀体10上设有与阀体配合的阀盖8,阀体10内设有第一吸气管道15和与第一吸气管道15相通的第二吸气管道12,第二吸气管道12临近油箱本体1设置,第二吸气管道12内由外到内依次设有钢球9、第二压紧弹簧11、弹性圆柱销13,钢球9与第二吸气管道12相抵,弹性圆柱销13内设有通孔16,通孔16分别与泵体3和第二吸气管道12相通。

油箱本体1的油液减少时,当油箱本体1内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甚至真空时,油箱本体1内腔与外界压力差增大,当压差大于第二压紧弹簧11的张力时,钢球9打开,外界空气通过阀盖8与阀体10间的间隙,穿过弹性圆柱销13、阀体10、泵体3的内孔进入油箱本体1,填补由于油液减少产生的空间,维持油箱本体1内外空气压力的平衡,避免油于油箱本体1内腔与外界压力差过大造成油箱本体1破裂,使油泵功能失效;油箱本体1的油液增多时,当油箱本体1内的压力大于外界空气压力时,随油箱本体1内腔压力的增加,油箱本体1内腔与外界压力差大于弹簧5的张力时,单向阀钢球4打开,油箱本体1内的液压油通过泵体3、直角接头6、溢油管7排出,以免油箱本体1内部与外界压力差过大造成油箱本体1破裂。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