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声空调冷却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4514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噪声空调冷却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流风机,特别是一种低噪声空调冷却轴流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大力发展和能效标准的大力普及,风机厂家对产品的性能、效率及噪声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现有的中央空调室外机冷却轴流风机的要求更高,大多数的中央空调室外机冷却轴流风机使用的轮毂为传统圆筒型,而风机运行的噪声是由叶轮旋转和附件部件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叶轮则是由叶片及轮毂组成,当传统圆筒型轮毂处于风机进风口处时,会影响进风口的气流,产生进口涡流,使气流流速不均匀,从而导致噪声变大,且轮毂比较大,导致气流经过进风口及轮毂时的有效面积减小,容易造成风机效率较低的结果。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专利号201310614282X(一种低噪高效的中央空调室外机冷却轴流风机),其采用的轮毂包括轮毂内衬板,该轮毂内衬板四周延伸出若干均匀分布的轮毂连接板,且轮毂为空间扭曲结构,使轮毂呈螺旋桨状,通过该结构有效地改善了固定在轮毂连接板上的叶片根部处的流场,更缩小了传统风筒式轮毂端壁附面层,使气流噪声得到了有效降低,且风机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采用该结构,风机叶片与气流相直接接触,分机运行时,仍会产生噪音,同时为了防止叶片与风筒的筒壁间发生摩擦,导致叶片发生磨损,一般情况下叶片与风筒间会留有一相对较大的间隙,然而间隙的存在给风机的气动性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目前,聚脲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柔韧性、耐老化、耐介质、耐磨等性能,通常用于钢绞线上,如申请号为2015100843596的一种填充或涂覆有聚脲材料的钢绞线,通过在钢绞线上涂覆或填充聚脲材料,不仅大大提高了钢绞线的防腐性能,延长了钢绞线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不影响钢绞线的物理性能。但是,目前还没有将聚脲材料用于风机叶片上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运行效率高、气动性能好、低噪音的低噪声空调冷却轴流风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噪声空调冷却轴流风机,包括风筒、安装在所述风筒上方的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中心位置处的电机、中心固定安装在电机旋转轴上的轮毂、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毂上的若干叶片,所述风筒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直径相同,每片所述叶片的后沿和外沿上均喷涂有聚脲弹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叶片的后沿的厚度向后逐渐变薄且后沿的边缘呈锯齿状。

优选地,所述轮毂包括轮毂本体、焊接在所述轮毂本体中心位置处的与所述电机旋转轴相匹配的轴套,所述轮毂本体的外边沿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叶片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其根部边沿呈反向扭曲,所述安装板所在面与所述轮毂本体所在面间的夹角为15°。

优选地,每片所述叶片上均设有多条呈弧形设置的积叠线,所有所述积叠线由内向外间隔的分布在所述叶片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叶片的形状为外宽内窄、前掠前弯,每片所述叶片上的所有所述积叠线也由内向外逐渐变宽设置。

优选地,所述风筒的进风口的直径与由所述轮毂与所述叶片所组成的风叶轮在旋转时所形成的外直径的比为1.06~1.08:1。

优选地,所述电机与风筒的出风口相匹配,所述电机支架的截面呈M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低噪声空调冷却轴流风机,通过在叶片的外沿上涂抹聚脲弹性材料,有效地减小了叶片与风筒筒体间的间隙,提高了风机的运行效率及气动性能,且即使叶片外沿与筒体间发生接触也不会造成叶片本体的磨损;而在叶片的后沿位置喷涂聚脲弹性材料,使得叶片与空气间形成软接触,更为有效地降低了风机的运行噪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噪声空调冷却轴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噪声空调冷却轴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3为轮毂与叶片装配的示意图;

其中:1、风筒;2、电机支架;21、加强筋;3、电机;4、轮毂;41、轮毂本体;42、安装板;43、轴套;5、叶片;51、叶片外沿;52、叶片后沿;6、积叠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种低噪声空调冷却轴流风机,参见图1至3所示,包括风筒1、安装在风筒1上方的电机支架2、安装在电机支架2中心位置处的电机3、中心固定安装在电极旋转轴上的轮毂4、固定安装在轮毂4上的若干叶片5。

本例中,在叶片5的后沿52和外沿51上均喷涂有聚脲弹性材料,通过在叶片5的外沿51上涂抹聚脲弹性材料,可有效减少叶片5与风筒1筒体间的间隙,从而提高了风机效率及气动性能。这里,风筒1的进风口的直径与由轮毂4与叶片5所组成的风叶论在旋转时所形成的外直径的比为1.06~1.08:1,减少了风筒1的筒体与叶片5间的间隙,即使风机运行过程中叶片5外沿51与风筒1的筒体间发生摩擦,也不会对叶片5造成磨损。

而在叶片5的后沿52上喷涂聚脲弹性材料,使风机运行过程中,叶片5与气体间形成软接触,更为有效地降低了风机的运行噪音。这里,为了进一步减小涡流,叶片5后沿52的厚度向后逐渐变薄且后沿52的边缘呈锯齿状,参见图3所示,从而增加了叶片5后缘的紊流度,同时因其厚度是逐渐变薄的,使得叶片5与气体间的接触更为缓和,大大降低了气流对叶片5的磨损,延长了叶片5的使用寿命。

本例中,该风筒1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直径相同,且风筒1的上端角与下端角均为90°圆弧角,在安装尺寸允许的条件下,允许风筒1的出风口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进风口的直径。采用90°圆弧角的进气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进气损失,使进气气流组织得到了优化。

本例中,该轮毂4包括轮毂本体41、焊接在轮毂本体41中心位置处的与电机3旋转轴相匹配的轴套43,该轮毂本体41的外边沿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叶片5的安装板42,安装板42沿其根部边沿呈反向扭曲。这里该安装板42所在面与轮毂本体41所在面间的夹角为15°。该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通过缩小安装板42与轮毂本体41间的夹角角度,进一步缩小了轮毂比,同时进一步缩小了传统风筒式轮毂4的端壁附面层,控制了变换量径向压力梯度,减少了径向二次流损失,配合叶片5的后沿52上喷涂聚脲弹性材料,可进一步降低气流所产生的噪声,同时提高了风机的效率。

本例中,在每片叶片5上均设有多条呈弧形设置的积叠线6,每片叶片5上的所有的积叠线6由内向外间隔设置。这里,因叶片5的形状为外宽内窄、前掠前弯,这里,该叶片5上的所有积叠线6也由内向外逐渐变宽设置,通过该设置方式,有效减少了噪声谐波分量的相位差,通过叶片5的弯角与前列叶栅粘性尾迹的谐波相匹配以形成合适的相位差有效的减小周期性非定常力干涉噪声。

本例中,该电机3与风筒1的出风口相匹配,该电机支架2的截面呈M型,这里的电机支架2为网罩式,叶轮旋转所产生的气流从电机支架2的网罩流出,而采用中间低两侧高的电机支架2能够有效地降低出风口的气流附加阻力。而在电机支架2上设置有多根由内向外延伸的加强筋21,可有效增加电机支架2的刚性强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