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管路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7780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液压管路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液压系统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液压管路卸油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尤其是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的特点是:液压管路复杂、管径较大、硬管较多。这些设备拆卸维修难度大,对管路中液压油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在液压管路低处打开放油球阀,将油放至废水坑,再在拆卸处用容器接余油,有些难以放、接油的管路在拆卸时,其中的液压油直接排放至地面,既造成液压油的浪费,又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管路卸油装置,以解决液压系统在检修时管路内的液压油无法全部回收,造成浪费,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压管路卸油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液压管路与储油箱之间,它包括油泵,油泵的出油管与储油箱相连接,油泵的进油管与密闭油箱的出油管相连接,密闭油箱的进油口设有数个进油接口,进油接口通过输油软管与安装在液压管路最低位置处的排油阀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泵的出油管上设有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密闭油箱由耐压钢板焊接而成,其侧壁上设有液位计。

优选的,所述液压管路的最高部设有进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液压系统检修作业泄油前,在每一段液压管路的最高处预装进气阀、最低处预装排油阀。液压系统泄油作业时,先将输油软管与液压管路的排油阀连接牢靠,打开排油阀,液压管路中的油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经输油软管流向密闭油箱,液压管路开始泄压;作业人员观察液位计,待密闭油箱的液位基本稳定,即液压管路中的不再自动流出油液后,再打开液压管路上的进气阀,启动油泵抽吸密闭油箱内的油液,油泵在高速运转时吸油口处会形成局部负压,液压管路中剩余油液在大气压及自重的作用下流向密闭油箱中;与此同时,油泵所抽吸的油液经过过滤器过滤后回收至储油箱中。当密闭油箱中的液位处于低液位不再变化后,关闭油泵,液压管路中的油液被抽吸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输油软管将油泵、密闭油箱连接至可拆卸或难以拆卸的液压管路中,利用油泵工作时在吸油口处形成的局部负压,将液压管路中的油液快速抽吸至储油箱中,节约了液压系统泄油时间,加快了检修速度;同时油液被全部回收,避免了油液的浪费,不再污染工作环境,排除了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在密闭油箱上设置液位计,通过观测密闭油箱内的液位来判断液压管路中油液的量,操作便捷,省时省力;

(3)本实用新型在油泵的出油管上设置过滤器,可将回收的油液经过过滤后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密闭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泵,2、密闭油箱,3、进油接口,4、输油软管,5、排油阀,6、进气阀,7、液压管路,8、过滤器,9、储油箱,10、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液压管路卸油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液压管路7与储油箱9之间,它包括油泵1,油泵1的出油管与储油箱9相连接,油泵1的出油管上设有过滤器8,油泵1的进油管与密闭油箱2的出油管相连接,密闭油箱2的进油口设有数个进油接口3,进油接口3通过输油软管4与安装在液压管路7最低位置处的排油阀5相连接。

密闭油箱2由耐压钢板焊接而成,其侧壁上设有液位计10。

液压系统检修作业泄油前,在每一段液压管路7的最高处预装进气阀6、最低处预装排油阀5。液压系统泄油作业时,先将输油软管4与液压管路7的排油阀5连接牢靠,打开排油阀5,液压管路7中的油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经输油软管4流向密闭油箱2,液压管路7开始泄压;作业人员观察液位计10,待密闭油箱2的液位基本稳定,即液压管路7中的不再自动流出油液后,再打开液压管路7上的进气阀6,启动油泵1抽吸密闭油箱2内的油液,油泵1在高速运转时吸油口处会形成局部负压,液压管路7中剩余油液在大气压及自重的作用下流向密闭油箱2中;与此同时,油泵1所抽吸的油液经过过滤器8过滤后回收至储油箱9中。当密闭油箱2中的液位处于低液位不再变化后,关闭油泵1,液压管路7中的油液被抽吸干净。

本实用新型采用输油软管将油泵、密闭油箱连接至可拆卸或难以拆卸的液压管路中,利用油泵工作时在吸油口处形成的局部负压,将液压管路中的油液快速抽吸至储油箱中,节约了液压系统泄油时间,加快了检修速度;同时油液被全部回收,避免了油液的浪费,不再污染工作环境,排除了安全隐患;在密闭油箱上设置液位计,通过观测密闭油箱内的液位来判断液压管路中油液的量,操作便捷,省时省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