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腔自冷却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259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子腔自冷却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腔自冷却水泵,属于水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泵在运转过程中,由于自身运行产生的热量以及外部水温的影响,导致水泵转子腔内温度升高,转子在高温状态下出现磁性能下降,降低了电机的启动性能;另一方面由于转子腔不具有自冷却的作用,水泵在运行过程中散热功能下降,降低了电机的温升性能。

现有行业中水泵转子腔冷却方式主要是将转子腔与水泵腔连通。此种方法虽能达到水冷降温的目的,但在水进入转子腔的同时,异物、泥沙也随着水进入转子腔,降低了水泵的防泥沙、防异物性能,而且异物、泥沙进入到转子腔内部,异物、泥沙与转子磨损,容易造成电机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子腔自冷却水泵,其转子腔既能自冷却,又能防泥沙、异物进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子腔自冷却水泵,包括电机壳和转子,所述电机壳内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转子的转子腔,所述转子位于转子腔内;在所述转子腔的开口处电机壳与转子之间设置有轴承座和轴承,在所述轴承座与轴承之间设置有轴密封,所述轴密封具有径向延伸部和周向配合段,所述周向配合段与所述径向延伸部垂直设置,并且所述周向配合段位于所述轴承座与电机壳之间,而且所述轴密封上的周向配合段与电机壳为过渡配合,该周向配合段上沿其圆周设置有至少一条密封筋,所述周向配合段上的密封筋与电机壳为过盈配合;在所述电机壳内壁上和/或轴密封的密封筋上开有用于连通转子腔的水通道,以使水泵中的水经该水通道流入转子腔,该水通道至少设置有一条。

进一步提供一种水通道的结构,所述水通道为设置在电机壳内壁上的一条或多条水槽,水槽位于电机壳的内壁与轴承座、周向配合段的接触面上,所述水槽沿电机壳内壁向转子腔方向延伸,经过密封筋所在的平面,并且止于周向配合段的底平面上方,即所述周向配合段位于水槽下方的部分与电机壳之间仍为过渡配合,以使水绕过密封筋的密封作用进入转子腔。

进一步,所述水槽从轴承座延伸到轴密封的周向配合段,所述水槽的形状与轴承座、周向配合段相适应。

进一步提供另一种水通道的结构,所述水通道为设置在密封筋上的缺口,所述密封筋上开有一条或多条上述缺口,以使轴密封不能360°完全密封转子腔。

进一步,所述缺口沿密封筋的轴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缺口沿密封筋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转子包括位于中部的电机轴和位于电机轴外周的永磁体,所述电机轴的一端支承在电机壳上,另一端支承在所述轴承上,所述轴承通过其外侧的轴承座安装在电机壳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轴密封的周向配合段与电机壳之间增设水通道,使轴密封不能360°完全密封转子腔,使水泵中的水能够经水通道进入转子腔,从而对转子进行冷却;水通道可以为开设在电机壳内壁上的水槽,水槽沿电机壳内壁向转子腔方向延伸,一方面水槽穿过密封筋所在的平面,可以有效的让泵腔内的水流入转子腔,达到冷却转子作用,提升水泵启动性能,另一方面水槽止于周向配合段的底平面上方,通过轴密封的周向配合段与电机壳内壁的过渡配合,阻止泥沙、异物等直接进入转子腔;水通道还可以为设置在密封筋上的缺口,泵腔内的水可以通过密封筋上的缺口进入转子腔,在水流经轴密封的周向配合段时,通过周向配合段与电机壳内壁的过渡配合,可以让水顺利进入转子腔的同时阻止泥沙、异物等直接进入转子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子腔自冷却水泵的实施例一的剖面图;

图2为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电机壳的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轴密封的主视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子腔自冷却水泵的实施例二的剖面图;

图7为图6的Ⅱ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轴密封俯视图;

图9为图8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一种转子腔自冷却水泵,包括电机壳1和转子2,所述电机壳1内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转子2的转子腔3,所述转子2位于转子腔3内;在所述转子腔3的开口处电机壳1与转子2之间设置有轴承座4和轴承5,在所述轴承座4与轴承5之间设置有轴密封6,所述轴密封6具有径向延伸部和周向配合段8,所述周向配合段8与所述径向延伸部垂直设置,并且所述周向配合段8位于所述轴承座与电机壳1之间,而且所述轴密封6上的周向配合段8与电机壳1为过渡配合,该周向配合段8上沿其圆周设置有一条密封筋7,所述周向配合段8上的密封筋7与电机壳1为过盈配合;在所述电机壳1内壁上开有用于连通转子腔3的水通道,以使水泵中的水经该水通道流入转子腔3。

如图2所示,为了描述方便,首先对方向进行定义,水槽9为上下方向设置,转子腔位于轴密封的下方,图中箭头具体说明上下位置关系。所述水通道为设置在电机壳1内壁上的水槽9,该水槽9位于电机壳1的内壁与轴承座4、周向配合段8的接触面上,所述水槽9沿电机壳1内壁向转子腔方向延伸,经过密封筋7所在的平面,并且止于周向配合段8的底平面6-1上方,即所述水槽9未达到轴密封6的底平面6-1,也就是图中的A部分,所述周向配合段8位于水槽9下方的部分与电机壳1之间仍为过渡配合,即图中的B部分为过渡配合,以使水绕过密封筋的密封作用进入转子。此实施例中,周向配合段8与电机壳1之间除去水槽9所在位置,其余位置均为过渡配合。

如图2所示,所述轴密封6的底平面6-1上还设置有倒角,当轴密封6的底平面具有倒角时,所述水槽9在设置时,应考虑倒角6-1所在位置,使水槽9的底部不能到达倒角6-1的位置,即水槽9的底部止于倒角上方,否则由于倒角6-1的存在,会增大水槽的直径,增大泥沙、异物进入的风险。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一,以一条水槽9为例,水从该水槽9进入,当水泵停止工作时,水仍然从该水槽9流出。实际使用时,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水槽9。当具有多条水槽9时,应保证至少一条水槽9进水,至少一条水槽9出水,从而形成一个水循环,多条水槽9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大转子腔的循环水量,提高冷却能力。

如图2所示,所述水槽9从轴承座4延伸到轴密封6的周向配合段8,并经过密封筋7所在的平面,延伸至密封筋7下方的周向配合段8,由于电机壳9与轴承座4、周向配合段8的配合面的轴向截面呈阶梯状,因此,所述水槽9的形状与轴承座4、周向配合段8相适应,也呈阶梯状。

如图1所示,所述转子2包括位于中部的电机轴11和位于电机轴11外周的永磁体,转子外周为定子(图未示),所述电机轴11的一端支承在电机壳1上,另一端支承在所述轴承5上,所述轴承5通过其外侧的轴承座4安装在电机壳1上。

当水泵处于负载、半载状态时,首先电机壳1内壁的水槽9一直延伸并经过密封筋7所在平面,泵腔内的水可以通过电机壳1内壁上的水槽9绕过密封筋7的密封作用进入转子腔3,其次水槽9截止于周向配合段8的底平面6-1上方,也就是说,水槽9未达到轴密封6的底平面6-1,在水流经轴密封6周向配合段时,通过周向配合段与电机壳1内壁的过渡配合,可以让水顺利进入转子腔3的同时阻止泥沙、异物等直接进入转子腔3,实现了转子腔冷却又能防止泥沙、异物直接进入转子腔。

实施例二

如图6~9所示,一种转子腔自冷却水泵,包括电机壳1和转子2,所述电机壳1内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转子2的转子腔3,所述转子2位于转子腔3内;在所述转子腔3的开口处电机壳1与转子2之间设置有轴承座4和轴承5,在所述轴承座4与轴承5之间设置有轴密封6,所述轴密封6具有径向延伸部和周向配合段8,所述周向配合段8与所述径向延伸部垂直设置,并且所述周向配合段8位于所述轴承座与电机壳1之间,而且所述轴密封6上的周向配合段8与电机壳1为过渡配合,该周向配合段8上沿其圆周设置有一条密封筋7,所述周向配合段8上的密封筋7与电机壳1为过盈配合;在所述轴密封6的密封筋7上开有用于连通转子腔3的水通道,以使水泵中的水经该水通道流入转子腔3。

如图6、7、8所示,所述水通道为设置在密封筋7上的缺口10,所述密封筋7上开有一条或多条上述缺口10,以使轴密封6不能360°完全密封转子腔3。此实施例中,周向配合段8与电机壳1之间除去密封筋7与电机壳1之间为过盈配合,其余位置均为过渡配合,密封筋7上的缺口10与电机壳之间也为过渡配合,也就是图中的C部分。

如图7所示,所述缺口10沿密封筋7的轴向设置。

本实施例二,以一个缺口10为例,水从该缺口10进入,当水泵停止工作时,水仍然从该缺口10流出。实际使用时,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缺口10。当具有多个缺口10时,应保证至少一个缺口10进水,至少一个缺口10出水,从而形成一个水循环,多个缺口10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大转子腔的循环水量,提高冷却能力。

当然所述缺口10还可以沿密封筋7的周向设置(此情况图中未示出),相当于整条密封筋7上均设置有缺口10。此种方案也能够满足使水经缺口10进入转子腔,对转子腔进行冷却的目的。

如图6所示,所述转子2包括位于中部的电机轴11和位于电机轴11外周的永磁体,所述电机轴11的一端支承在电机壳1上,另一端支承在所述轴承5上,所述轴承5通过其外侧的轴承座4安装在电机壳1上。

当水泵处于负载、半载状态时,首先泵腔内的水可以通过密封筋7上的缺口10进入转子腔3,其次在水流经轴密封6的周向配合段8时,通过周向配合段8与电机壳1内壁的过渡配合,可以让水顺利进入转子腔的同时阻止泥沙、异物等直接进入转子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轴密封6的周向配合段8与电机壳1之间增设水通道,使轴密封6不能360°完全密封转子腔3,使水泵中的水能够经水通道进入转子腔3,从而对转子2进行冷却;水通道可以为开设在电机壳1内壁上的水槽9,水槽9沿电机壳1内壁向转子腔方向延伸,经过密封筋7所在的平面,并且止于周向配合段8的底平面6-1上方,可以有效的让泵腔内的水流入转子腔3,达到冷却转子2的作用,提升水泵启动性能,水槽9止于轴密封6的底平面6-1上方,通过轴密封6的周向配合段8与电机壳1内壁的过渡配合,阻止泥沙、异物等直接进入转子腔3;水通道还可以为设置在密封筋7上的缺口10,泵腔内的水可以通过密封筋7上的缺口10进入转子腔3,在水流经轴密封6的周向配合段8时,通过周向配合段8与电机壳1内壁的过渡配合,可以让水顺利进入转子腔3的同时阻止泥沙、异物等直接进入转子腔。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