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风叶、风机及空调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1587发布日期:2018-08-17 21:1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流风叶、风机及空调外机。



背景技术:

轴流风机广泛应用在空调室外机散热系统中,由于空调外机经常需要连续在高温环境中运转,故叶片与轮毂之间的连接处经常损坏。

因此,提供一种轴流风叶、风机及空调外机,这对于空调行业的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轴流风叶,其能够保证叶片与轮毂之间的可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其采用了上述轴流风叶,故叶片与轮毂之间的连接比较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其采用了上述风机,故叶片与轮毂之间的连接比较可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轴流风叶,包括:

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均为圆筒状,所述外筒套设于所述内筒;

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套设于所述内筒上,所述内筒及所述外筒通过所述环形板连接;

多个叶片,所述叶片连接于所述外筒的外圆周表面;

每个所述叶片与所述外筒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及所述第二加强筋均沿所述环形板的半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内筋和第一外筋,所述第一内筋设置在所述环形板上,所述第一外筋设置在所述叶片上;

所述第二加强筋包括第二内筋和第二外筋,所述第一内筋设置在所述环形板上,所述第二外筋设置在所述叶片上。

内筒、外筒及环形板构成了轮毂,由于在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了第一内筋及第二内筋,在叶片与外筒上设置了第一外筋及第二外筋;并且第一内筋与第一外筋沿同一方向延伸,第二内筋与第二外筋沿同一方向延伸;因此叶片与轮毂的连接非常可靠。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尽量不影响风叶气动性能的前提下增大风叶强度,提高风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

所述风叶的起点与所述内筒的圆心确定了第一参考线,所述风叶的终点与所述内筒的圆心确定了第二参考线;

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夹角为5°-15°,所述第二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夹角为5°-15°。

通过理论仿真结果分析,上述设计能够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合理,从而使得连接处承载的应力更小,抗变形能力更强,稳定性更好,效果更好。

进一步,

所述第一外筋的长度最短为0.08*(风叶外径-外筒直径),最长为0.2*(风叶外径-外筒直径);

所述第二外筋的长度为第一外筋的长度的1-2倍。

通过理论仿真结果分析,上述设计能够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合理,气流更加均匀,防止风叶变形、破裂及轴向不平衡产生的晃动,从而增大风叶强度,提高风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从而使得连接处承载的应力更小,抗变形能力更强,稳定性更好,效果更好。

进一步,

所述第一外筋的高度等于叶片表面到外筒端面的距离,第二外筋的高度为第一外筋高度的2-5倍。

进一步,

所述第一内筋与所述第二内筋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筋板,所述筋板沿所述环形板的半径方形延伸;所述筋板与所述环形板、所述内筒及所述外筒连接。

进一步,

所述筋板的厚度为2-5mm。

进一步,

所述第一内筋还与所述内筒及所述外筒连接;所述第二内筋还与所述内筒及所述外筒连接。

进一步,

所述第一外筋及所述第二外筋还与所述外筒连接。

一种风机,所述风机包括输出轴及所述的轴流风叶,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内筒连接。

一种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包括输出轴、壳体及所述的轴流风叶,所述轴流风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叶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与轮毂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3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轴流风叶;110-内筒;120-外筒;130-环形板;140-叶片;150-第一加强筋;152-第一内筋;154-第一外筋;160-第二加强筋;162-第二内筋;164- 第二外筋;170-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流风叶100,主要包括轮毂、叶片 140、第一加强筋150及第二加强筋160。多个叶片140均匀地连接在轮毂的外圆周表面上,第一加强筋150及第二加强筋160均用于加强固定叶片140及轮毂。

具体地,如图2,轮毂包括内筒110、外筒120及环形板130,内筒110和外筒120均为圆筒状,外筒120套设于内筒110。环形板130套设于内筒110 上,内筒110及外筒120通过环形板130连接。

每个叶片140与外筒120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50和第二加强筋 160,第一加强筋150及第二加强筋160均沿环形板130的半径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筋150包括第一内筋152和第一外筋154,第一内筋152设置在环形板130 上,第一外筋154设置在叶片140上。第二加强筋160包括第二内筋162和第二外筋164,第一内筋152设置在环形板130上,第二外筋164设置在叶片140 上。

进一步,第一内筋152与第二内筋162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筋板170,筋板170沿环形板130的半径方形延伸;筋板170与环形板130、内筒110及外筒120连接。

如图2,第一内筋152的一端与内筒110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外筒120 的内壁连接,侧边与圆环板连接。第一外筋154位于第一内筋152沿轮毂半径延伸的方向上。第一外筋154的一端与外筒120的外壁连接,还有一个侧板与叶片140连接。

第二内筋162的一端与内筒110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外筒120的内壁连接;第二外筋164位于第一内筋152沿轮毂半径延伸的方向上。第二外筋164 位于第二内筋162沿轮毂半径延伸的方向上。第二外筋164的一端与外筒120 的外壁连接,还有一个侧板与叶片140连接。

进一步,如图1和图2,风叶的起点(前缘)与内筒110的圆心确定了第一参考线,风叶的终点(尾缘)与内筒110的圆心确定了第二参考线;

第一参考线与第一加强筋150的夹角为5°-15°,第二参考线与第二加强筋160的夹角为5°-15°。即第一加强筋150的中心线与圆心、风叶起点(前缘)组成连线的夹角为a1,第二加强筋160的中心线与圆心、风叶终点(尾缘) 组成连线的夹角为a2,结合风叶运转时应力分布规律,a1、a2取5~15°。

如图3和图4,第一外筋154的长度最短为0.08*(风叶外径-外筒120直径),最长为0.2*(风叶外径-外筒120直径);第二外筋164的长度为第一外筋154的长度的1-2倍。即如图2,第一外筋154能够增加风叶前缘与轮毂连接处的强度,为第一内筋152的延伸线,结合风叶气动性能规律,长度L1取 0.08~0.2*(D1-D2),其中D1为风叶外径,D2为轮毂直径,深度H1为最高平面至风叶面的距离。第二外筋164为第二内筋162的延伸线,长度L2取1~2 倍L1,H2取2~5倍H1。

本实施例中,a1及a2的为5°,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为10°、12°或 15°;另外本实施例中L1取0.08*(D1-D2),在其它是实施例中,可以取0.1* (D1-D2)、0.12*(D1-D2)或0.2*(D1-D2);本实施例汇总,L2=L1,在其它实施例中,L2可以为1.5倍或2倍L1;H2可以为H1的2倍、3倍、4倍或5 倍。

根据理论仿真结果分析,风叶与轮毂连接处周围仍有较多气流流过,同时靠近尾缘处气流较少,因此第一外筋154不能过大,否则阻碍气流流动,影响气动性能,第二外筋164影响气动性能较小,尺寸可以适当放大。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轴流风叶100应力周向分布范围更小,最大应力只分布在轮毂处,即承载的应力更小,抗变形能力更强,稳定性更好,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结合风叶气动特性设计风叶轮毂间合理的加强筋尺寸,同时根据强度分析和试验验证,确定轮毂内加强筋的合理尺寸及分布,最终提供较佳的设计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筋板17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风机包括输出轴及实施例1或其变形实施例中的轴流风叶100,输出轴与内筒110连接。

由于上述风机包括了改进后的轴流风叶100,从而提高了风机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空调外机包括输出轴、壳体及实施例1或其变形实施例中的的轴流风叶100,轴流风叶100与输出轴连接,并设置在壳体内。

由于上述空调外机包括了改进后的轴流风叶100,使得尽量不影响风叶气动性能的前提下增大风叶强度,提高了风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空调外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