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及其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6997发布日期:2018-06-05 22:5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及其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及其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低温真空泵的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中稳定控制低温真空泵压缩机的电控柜或者电控箱设计的五花八门,但是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技术缺陷,总结起来如下:

1、现有的产品中采用了PCB复杂电路板;

2、现在市场所采用的技术较为老旧,多为10年以前技术;

3、目前为外资品牌垄断,存在技术封锁;

4、所采用内部元器件产地均为国外。

综上所述,维护维修比较麻烦,维护成本也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及其控制电路。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包括:底板1、箱盖2、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和工作电路装配盒10;

底板1下部安装若干万向轮,底板1一侧设置与底板1垂直放置的第一面板3,底板1另一侧设置与底板1垂直放置的第二面板4,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呈平行状态,箱盖2为倒“U”形,箱盖2罩扣在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之间,在箱盖2内侧放置工作电路装配盒10,工作电路装配盒10内部安装低温真空泵压缩机控制电路。

所述的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7、第三支架8和第四支架9;

第一支架5设置在底板1中心部位,第二支架7设置在底板1靠近第一支架5的位置,第三支架8和第四支架9相邻放置在底板1靠近第一面板3的位置。

所述的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优选的,还包括安装板6;

安装板6设置在底板1上,该安装板6靠近箱盖2侧板位置。

所述的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优选的,所述工作电路装配盒10包括:盒体11、上盖12、第一卡套13和第二卡套14;

盒体11一侧的侧壁开设方形孔安装第一卡套13和第二卡套14,盒体11另一侧侧壁开设若干过孔,该过孔用于穿过电缆线束,上盖12封盖在盒体11上端。

所述的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优选的,所述上盖12设置若干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的控制电路,包括:在工作电路装配盒10中设置为电源供电端连接第一启动开关CB1主回路一端,第一启动开关CB1主回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接触器主触点一端和电源相序检测器一端,接触器主触点另一端连接压缩机热继电器主回路一端,压缩机热继电器主回路另一端通过接口连接真空泵压缩机启动端。电源相序检测器状态输出触点与压缩机热继电器故障常开触点并联,两者同时连接第一启动开关CB1分闸线圈和第一变压器T1次边,形成故障分励回路;第一启动开关CB1主回路另一端还连接第二启动开关CB2主回路一端,第二启动开关CB2主回路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变压器T1原边端和第二变压器T2原边端,第一变压器T1次边端分别连接第一继电器K1常开触点一端和故障分励回路,第一继电器K1常开触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冷头接口、第二冷头接口和第三冷头接口;第二变压器T2次边端0V分别连接卸载阀一端和接触器常开触点一端,接触器KM1常开触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继电器K1线圈一端和控制电磁阀SOL1一端,第一继电器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电磁阀SOL1另一端和第二继电器K2常开触点一端,卸载阀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继电器线圈一端和冷头接触开关一端,冷头接触开关另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另一端,指示灯HL1、计时器和接触器线圈与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并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电控箱结构布局合理,搭载的电路实现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以及相应设备的启动和通电,电路的布图设计合理,控制成本的性价比,保证了低温真空泵压缩机性能发挥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A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3和5、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包括:底板1、箱盖2、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和工作电路装配盒10;

底板1下部安装若干万向轮,底板1一侧设置与底板1垂直放置的第一面板3,底板1另一侧设置与底板1垂直放置的第二面板4,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呈平行状态,箱盖2为倒“U”形,箱盖2罩扣在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之间,在箱盖2内侧放置工作电路装配盒10,工作电路装配盒10内部安装低温真空泵压缩机控制电路。

所述的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7、第三支架8和第四支架9;

第一支架5设置在底板1中心部位,第二支架7设置在底板1靠近第一支架5的位置,第三支架8和第四支架9相邻放置在底板1靠近第一面板3的位置。

所述的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优选的,还包括安装板6;

安装板6设置在底板1上,该安装板6靠近箱盖2侧板位置。

所述的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优选的,所述工作电路装配盒10包括:盒体11、上盖12、第一卡套13和第二卡套14;

盒体11一侧的侧壁开设方形孔安装第一卡套13和第二卡套14,盒体11另一侧侧壁开设若干过孔,该过孔用于穿过电缆线束,上盖12封盖在盒体11上端。

所述的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优选的,所述上盖12设置若干散热孔。

所述万向轮设置在底板下部,分为前后两排,前排能够自由转动,后排设置刹车功能。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低温真空泵压缩机专用电控箱的控制电路,包括:在工作电路装配盒10中设置为电源供电端连接第一启动开关CB1主回路一端,第一启动开关CB1主回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接触器主触点一端和电源相序检测器一端,接触器主触点另一端连接压缩机热继电器主回路一端,压缩机热继电器主回路另一端通过接口连接真空泵压缩机启动端。电源相序检测器状态输出触点与压缩机热继电器故障常开触点并联,两者同时连接第一启动开关CB1分闸线圈和第一变压器T1次边,形成故障分励回路;第一启动开关CB1主回路另一端还连接第二启动开关CB2主回路一端,第二启动开关CB2主回路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变压器T1原边端和第二变压器T2原边端,第一变压器T1次边端分别连接第一继电器K1常开触点一端和故障分励回路,第一继电器K1常开触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冷头接口、第二冷头接口和第三冷头接口;第二变压器T2次边端0V分别连接卸载阀一端和接触器常开触点一端,接触器KM1常开触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继电器K1线圈一端和控制电磁阀SOL1一端,第一继电器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电磁阀SOL1另一端和第二继电器K2常开触点一端,卸载阀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继电器线圈一端和冷头接触开关一端,冷头接触开关另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另一端,指示灯HL1、计时器和接触器线圈与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并联。

本设备专用于低温真空泵压缩机。包含了压缩机组的外壳和电控箱,电控箱固定在压缩机组外壳内,均为方形,采用钣金制作。

电控箱的电路部分,包含断路器、接触器、变压器、继电器、相序保护继电器、累时器、指示灯等,进出线皆采用航空插头。

断路器分为主断路器和控制断路器,主断路器上加装分励脱扣,电路短路和过载时两者跳闸。进线电源通过航空插头引至主断路器。

接触器+热继电器套装用于控制压缩机启停,通过端子台连接到压缩机,其中热继电器用来保护压缩机过载。相序保护继电器检测电源相序是否反相缺相,当压缩机过载热继电器动作或电源反相时,引发主断路器分励脱扣动作,引发主断路器跳闸。

电源电压380V时,内置一500VA变压器,用于将380VAC转变为200VAC,用于三相200VAC的COLD_HEAD冷头供电;当电源为220V/200VAC时,取消该变压器。COLD_HEAD通过航空插头连接。此外还内置一100VA的变压器,用于提供24VAC控制回路的电源。

控制回路中,需要连接3个外部温度开关作为启动条件,还有温度连锁动作。当外部温度不正常时,内部锁定无法继续运行设备。设置一REMOTE接口,通过该接口启动设备。当设备正常启动运行时,指示灯和累时器显示,同时启动外部的卸载阀。累时器显示总运行时间,提示运行一定时间后进行维护工作。卸载阀和温度开关共用一个航空插头,REMOTE也采用航空插头形式。

电源电压等级:380VAC针对国内,220VAV/200VAC针对国际,50/60Hz,3PH+PE;

压缩机负荷功率:5.5KW;

COLD_HEAD负荷要求:200VAC,50/60Hz;

控制回路电压等级:24VAC,100VA;

卸载阀负荷要求:24VAC。

经测试,能满足以上要求带载并能稳定运行。

压缩机外壳和电控箱均采用Q235A冷轧钢板,整体喷塑RL7015色。特殊要求下,可更改为其他材质的钣金,比如304不锈钢。

外壳部分底板钣金厚度为3.0mm,内部结构件厚度为3.0-5.0mm,其他厚度为1.5mm;电控箱钣金厚度为1.5mm,少量结构件厚度为2.0mm。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