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9096发布日期:2018-10-26 19:0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其生产与运行都要求产品具有灵活的装配性,以使其满足快速装配的生产需求,在后期维护过程中可以快速拆卸、维修。而作为空调器的核心零件:风叶和电机,两者的装配灵活性直接影响到空调器的装配效率。传统空调器的风叶与电机主要采用以下连接方式:电机轴伸入风叶轴内,通过紧固螺钉紧固风叶轴与电机轴,实现电机带动风叶转动。

然而,上述连接方式导致风叶与电机的拆卸较为不便,造成后期风道部件与整机分离清洗、电机与整机的分离维修等拆卸工作较为困难,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叶与电机的安装或者拆卸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包括风叶及电机,风机组件还包括:风叶轴套,与风叶的风叶轴可拆卸地连接;电机轴套,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电机轴套与风叶轴套可拆卸地连接,移动风叶轴套或电机轴套以使风叶与电机连接或分离。

进一步地,风叶轴套与风叶轴螺纹连接;和/或电机轴套与电机轴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风叶轴套与风叶轴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和/或电机轴套与电机轴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风叶轴上的紧固件沿风叶轴的轴向和/或径向设置;电机轴上的紧固件沿电机轴的轴向和/或径向设置。

进一步地,风叶轴套包括顺次连接的连接段、过渡段及卡接段,紧固件穿设在连接段内且拧紧在风叶轴上,以使风叶轴套与风叶轴连接,卡接段具有多个沿风叶轴套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接件,多个第一卡接件与电机轴套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连接段远离卡接段的一端具有向卡接段一侧凹入的容纳槽,且容纳槽的槽底具有贯通至卡接段的连接孔,部分或全部风叶轴伸入容纳槽内,紧固件由卡接段一侧穿过连接孔且伸入容纳槽内与风叶轴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孔位于容纳槽的底部中心处。

进一步地,容纳槽为锥状结构,沿连接段到卡接段的方向上,容纳槽的槽截面积逐渐减小,风叶轴与风叶轴套连接的一端为与容纳槽的形状相适配的锥状结构。

进一步地,容纳槽的部分槽壁具有垂直于风叶轴轴线的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与风叶轴上的第二台阶面之间具有间隙D1,风叶轴与风叶轴套连接的一端和容纳槽与风叶轴的轴线垂直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D2,且间隙D1大于间隙D2。

进一步地,连接段和/或过渡段和/或卡接段为锥状结构,沿连接段到卡接段的方向上,连接段和/或过渡段和/或卡接段的外表面径向尺寸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电机轴套包括:本体部;嵌件,本体部套设在嵌件外,且嵌件具有内螺纹孔,电机轴伸入内螺纹孔内,以使电机轴套与电机连接;多个第二卡接件,设置在本体部上,多个第二卡接件沿本体部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围住嵌件,多个第二卡接件伸入卡接段内且与多个第一卡接件卡接,其中,多个第一卡接件与多个第二卡接件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嵌件与本体部镶嵌注塑在一起。

进一步地,电机轴套包括:本体部,具有沿其中心轴线设置的内螺纹孔,电机轴伸入内螺纹孔内,以使电机轴套与电机连接;多个第二卡接件,设置在本体部上,多个第二卡接件沿本体部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卡接件伸入卡接段内且与多个第一卡接件卡接,其中,多个第一卡接件与多个第二卡接件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卡接件通过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卡接以使电机轴套和风叶轴套连接,且第一卡接件和/或第二卡接件为三爪式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卡接件为外螺旋卡爪,第一卡接件为螺旋式卡齿,螺旋式卡齿的配合面是螺旋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风机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风机组件包括风叶、电机、风叶轴套及电机轴套。其中,风叶轴套与风叶的风叶轴可拆卸地连接。电机轴套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电机轴套与风叶轴套可拆卸地连接,移动风叶轴套或电机轴套以使风叶与电机连接或分离。这样,风叶轴套与风叶可拆卸地连接,且电机轴套与风叶轴套可拆卸地连接,进而使得电机与风叶的拆卸或安装、风叶轴套与风叶的拆卸或安装更加容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叶与电机的安装或者拆卸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中风叶与电机通过紧固螺钉连接相比,本申请中风机组件的风叶轴套与电机轴套的安装或者拆卸较为简单、容易,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风机组件的上述连接方式使得风机组件较易清洗。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实施例应用于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风机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风叶组件的风叶与风叶轴套装配、电机与电机轴套装配后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图3中的风叶组件的装配后的主视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风叶组件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风叶组件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4中的风叶组件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风叶组件的C-C向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图8中的风叶组件的D-D向剖视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风叶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风叶组件的E处放大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1中的风叶组件的F处放大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1中的风叶组件的风叶轴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的风叶轴套的主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1中的风叶组件的电机轴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7示出了图16中的电机轴套的主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风叶;11、风叶轴;111、第二台阶面;20、电机;21、电机轴;30、风叶轴套;31、连接段;311、容纳槽;312、连接孔;313、第一台阶面;32、过渡段;33、卡接段;331、第一卡接件;40、紧固件;50、电机轴套;51、本体部;511、嵌件;52、第二卡接件;6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叶与电机的安装或者拆卸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如图1至图8所示,风机组件包括风叶10及电机20,风机组件还包括风叶轴套30及电机轴套50。其中,风叶轴套30与风叶10的风叶轴11可拆卸地连接。电机轴套50与电机20的电机轴21连接,电机轴套50与风叶轴套30可拆卸地连接,移动风叶轴套30或电机轴套50以使风叶10与电机20连接或分离。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风叶轴套30与风叶10可拆卸地连接,且电机轴套50与风叶轴套30可拆卸地连接,进而使得电机20与风叶10的拆卸或安装、风叶轴套30与风叶10的拆卸或安装更加容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叶与电机的安装或者拆卸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中风叶与电机通过紧固螺钉连接相比,本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风叶轴套30与电机轴套50的安装或者拆卸较为简单、容易,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风机组件的上述连接方式使得风机组件较易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上述设置能够满足售后便捷的快速拆装,同时保证拆装不会对整机的运转可靠性造成较大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将风叶10与电机轴套50连接处的布丝结构设计为轴向可紧固的结构,实现了风叶10与电机20的快速拆装,满足了模块化空调器底壳部件售后拆装的要求。其中,布丝结构包括风叶10上的橡胶件和风叶轴11。

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电机轴套50与电机轴21螺纹连接。这样,在进行电机轴套50和电机轴21之间的装配或者拆卸时,将电机轴套50与电机轴21相对旋入或旋出即可,进而使得电机轴套50与电机轴21的装配或者拆卸更加容易、方便,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1至图3所示,风机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40,风叶轴套30与风叶轴11之间通过紧固件40连接。这样,在进行风叶轴套30与风叶轴11之间的装配或者拆卸时,将紧固件40旋入风叶轴套30和风叶轴11或者将紧固件40从风叶轴套30和风叶轴11上旋出即可,进而使得风叶轴套30与风叶轴11的装配或者拆卸更加容易、方便,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可选地,紧固件40为螺钉或者螺栓。这样,螺钉或者螺栓为标准件,进而降低了风叶组件的加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风叶轴11上的紧固件40沿风叶轴11的轴向和/或径向设置;电机轴21上的紧固件40沿电机轴21的轴向和/或径向设置。这样,可以根据风机组件内的具体空间,灵活地设置紧固件40,使得紧固件40便于安装,降低操作难度。

具体地,如图9所示,装配时先将风叶轴套30的左端套在风叶轴11上,保证风叶轴套30的轴孔配合平台面与风叶轴11的配合平台面对齐配合,再将紧固件40从风叶轴套30的右侧装入风叶轴套30内,使用螺丝刀将紧固件40拧入风叶轴11内,从而完成风叶轴套30与风叶10的装配。

可选地,风叶轴套30包括顺次连接的连接段31、过渡段32及卡接段33,紧固件40穿设在连接段31内且拧紧在风叶轴11上,以使风叶轴套30与风叶轴11连接,卡接段33具有多个沿风叶轴套3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接件331,多个第一卡接件331与电机轴套50卡接配合。如图14和图15所示,卡接段33具有三个沿风叶轴套3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接件331,三个第一卡接件331与电机轴套50卡接配合。这样,风叶轴套30与电机轴套50的卡接连接使得二者的安装或者拆卸更加容易、方便。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装配、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接件331的个数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卡接件331为四个、五个或多个。这样,上述设置能够增大电机轴套50与风叶轴套3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电机轴套50带动风叶10运动的运动可靠性。

具体地,紧固件40穿过连接段31后拧紧在风叶轴11上,以完成风叶轴套30与风叶10之间的装配。再将电机轴套50与电机轴21螺纹连接,以完成电机轴套50与电机20之间的装配。之后,再将卡接段33的第一卡接件331与电机轴套50卡接,以将风叶轴套30与电机轴套50连接在一起。

如图11所示,连接段31远离卡接段33的一端具有向卡接段33一侧凹入的容纳槽311,且容纳槽311的槽底具有贯通至卡接段33的连接孔312,部分或全部风叶轴11伸入容纳槽311内,紧固件40由卡接段33一侧穿过连接孔312且伸入容纳槽311内与风叶轴11连接。具体地,风叶轴11伸入连接段31的容纳槽311内,紧固件40穿过连接孔312后伸入容纳槽311内且拧紧在风叶轴11上,以实现风叶轴套30与风叶10的装配。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如图11所示,连接孔312位于容纳槽311的底部中心处。这样,上述设置保证装配后的连接段31与风叶轴11同轴设置,避免风叶轴套30带动风叶轴11偏心转动,进而避免由于偏心转动产生的振动、噪声等现象。

如图11所示,容纳槽311为锥状结构,沿连接段31到卡接段33的方向上,容纳槽311的槽截面积逐渐减小,风叶轴11与风叶轴套30连接的一端为与容纳槽311的形状相适配的锥状结构。具体地,沿连接段31到卡接段33的方向上,容纳槽311为锥形槽,且风叶轴11与风叶轴套30连接的一端为锥状结构,且该锥状结构的横截面接逐渐减小。这样,上述设置保证风叶轴11的轴端部外径小于容纳槽311的内径,且在装配时为大孔套配小轴,十分方便装配。同时,在风叶轴套30与风叶轴11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容纳槽311和风叶轴11的锥面起到对中校正作用,使得二者装配体具有较好的同轴度,防止后期运转中出现轴心偏离造成轴跳动而影响整机运转及寿命。

如图11至图13所示,容纳槽311的部分槽壁具有垂直于风叶轴11轴线的第一台阶面313,第一台阶面313与风叶轴11上的第二台阶面111之间具有间隙D1,风叶轴11与风叶轴套30连接的一端和容纳槽311与风叶轴11的轴线垂直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D2,且间隙D1大于间隙D2。这样,连接段31的靠近风叶轴11的端面与风叶轴11的配合端面、卡接段33的靠近电机轴套50的端面与电机轴套50的配合端面均为零配,即两个端面之间的间距为零。同时,上述设置保证风叶轴11能够装配到位且其轴端不会顶住风叶轴套30,进而保证风机组件能够正常运行。

如图15所示,连接段31、过渡段32及卡接段33均为锥状结构,沿连接段31到卡接段33的方向上,连接段31、过渡段32及卡接段33的外表面径向尺寸均逐渐增大。具体地,风叶轴11的外周面与风叶轴套30的连接段31的配合面、电机轴套50与风叶轴套30的卡接段33的配合面均为锥面配合。这样,上述设置使得连接段31与风叶10的连接、卡接段33与电机轴套5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段为锥状结构,沿连接段到卡接段的方向上,连接段的外表面径向尺寸逐渐增大。这样,上述设置使得连接段与风叶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过渡段为锥状结构,沿连接段到卡接段的方向上,过渡段的外表面径向尺寸逐渐增大。这样,连接段的尺寸小于卡接段的尺寸,尽可能减小风叶轴套的质量,使得电机带动风叶的转动更加容易实现。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卡接段为锥状结构,沿连接段到卡接段的方向上,卡接段的外表面径向尺寸逐渐增大。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卡接段与电机轴套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1、图16及图17所示,电机轴套50包括本体部51、嵌件511和多个第二卡接件52,本体部51套设在嵌件511外,且嵌件511具有内螺纹孔,电机轴21伸入内螺纹孔内,以使电机轴套50与电机20连接;第二卡接件52设置在本体部51上,多个第二卡接件52沿本体部51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围住嵌件511,多个第二卡接件52伸入卡接段33内且与多个第一卡接件331卡接,其中,多个第一卡接件331与多个第二卡接件52一一对应设置。电机轴套50的内螺纹孔与电机轴21外表面上外螺纹螺纹连接,电机轴套50套设在电机轴21外,且采用紧固工装将电机轴套50拧紧在电机轴21上,以使二者螺纹连接。

具体的,电机轴套50包括三个第二卡接件52,且三个第一卡接件331与三个第二卡接件52一一对应设置。这样,通过三个第一卡接件331与三个第二卡接件52的对应卡接设置,以使电机轴套50与风叶轴套30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得电机轴套50与风叶轴套30的安装或者拆卸更加容易。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三个第一卡接件331和三个第二卡接件52形成快拆式连接结构,可以实现电机轴套50与风叶轴套30的快速连接或者分离,降低装配或者拆卸复杂程度。

在该实施例中,嵌件511与本体部51镶嵌注塑在一起。其中,嵌件511是螺母。

除了上述的具体实施例外,还可以选择在本体部51上直接设置内螺纹孔。具体的,电机轴套50包括本体部51及多个第二卡接件52。其中,本体部51具有沿其中心轴线设置的内螺纹孔,电机轴21伸入内螺纹孔内,以使电机轴套50与电机20连接。多个第二卡接件52设置在本体部51上,多个第二卡接件52沿本体部5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卡接件52伸入卡接段33内且与多个第一卡接件331卡接,其中,多个第一卡接件331与多个第二卡接件52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内螺纹孔与本体部51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风叶轴套30和电机轴套50通过注塑成型。需要说明的是,风叶轴套30和电机轴套50的加工方式及材质选取不限于此。可选地,风叶轴套30采用不锈钢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件52通过注塑成型。上述加工方式使得第二卡接件52容易加工、实现,进而降低电机轴套50的加工成本。

如图14和图16所示,通过第一卡接件331和第二卡接件52卡接以使电机轴套50和风叶轴套30连接,且第一卡接件331和第二卡接件52为三爪式结构。可选地,第二卡接件52为外螺旋卡爪,第一卡接件331为螺旋式卡齿,卡齿的配合面是螺旋面,这种螺旋面与电机轴套50的外螺旋卡爪的螺旋面配合,能够保证两者在连接时紧密配合,形成自锁连接。这种设计可以避免风叶10在停止转动时因风叶10自身产生的较小轴向力,造成风叶10与电机20发生自分离的现象,并且螺旋爪式配合结构在轴向受到较大分离力时(拆卸中人为施加的轴向分离力,这个较大的分离力只是相对于风叶10停转过程中产生的自分离力而言,对于拆卸的操作者而言这个力在一般可接受的范围内)能够快速分离。

具体地,卡接段33具有螺旋爪配合孔,三个第一卡接件331沿螺旋爪配合孔的孔壁周向间隔设置。在进行第一卡接件331与第二卡接件52的装配时,直接将电机轴套50的外螺旋卡爪插入至风叶轴套30的螺旋爪配合孔内,以使第一卡接件331与第二卡接件52卡接;需要将风叶轴套30与电机轴套50进行分离时,直接对风叶10施加向左侧的分离力或者对电机20施加向右侧的分离力即可实现二者的快速拆卸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0的靠近电机轴套50的端面与电机轴套50的靠近紧固件40的一端、电机轴套50的外螺旋卡爪与风叶轴套30的右部螺旋面均为间隙配合,保证电机轴套50的外螺旋卡爪能够完整的装配到风叶轴套30内部,实现电机轴套50轴向带动风叶10转动,而且上述间隙配合有效地消除了风机组件在运转过程中传递的轴向震动,降低风机组件的整体运动振动及噪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进行风机组件的拆卸时,操作风机组件整体向左侧移动,在风叶轴套30与风叶轴11分离过程中,风叶轴套30外表面的锥面与轴承60之间的配合间隙逐渐减小,最终使得风叶轴套30的外表面与轴承60之间形成轻微的过盈配合。在分离过程中,风叶轴套30的外表面与轴承60之间为间隙配合,保证了整个装配体的同轴度,不至于在拆卸中影响到装配体装配完整后的同轴度。同时,这种设计方式直接避免了风叶轴套30与轴承60在运转中的机械摩擦,即使是运转中出现轻微的轴跳动也不会产生风叶轴套30的磨损与碰撞,避免了因为各种外部因素产生的机械接触。这样,上述设置不但保证了整机运转的可靠性,延长整机寿命,还防止了机械摩擦产生噪声,大大提升了运转的噪声品质。

可选地,轴承60由橡胶制成。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未示出),包括上述的风机组件。在空调器的装配过程中,空调器的底壳部件与其基座进行配合装配后,再将电机20从左侧装配在电机座上,由于风叶轴11与电机轴21对中设计,风叶轴套30与电机轴套50直接快速对接。在空调器的售后拆卸时,可以通过在出风口手动施加分离力并向左拨动风叶10,将风叶10与电机20的连接快速断开,实现底壳部件的快速拆出。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的风机组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风叶轴套30与风叶轴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风叶轴套与风叶轴螺纹连接,电机轴与电机螺纹连接。这样,在进行电机轴套和电机轴之间、风叶轴套与风叶轴之间的装配或者拆卸时,将电机轴套与电机轴、风叶轴与风叶轴套相对旋入或旋出即可,进而使得电机轴套与电机轴、风叶轴与风叶轴套的装配或者拆卸更加容易、方便,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中的风机组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电机轴套50与电机轴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轴套与电机轴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风叶轴套与风叶轴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在进行风叶轴套与风叶轴之间、电机轴套和电机轴的装配或者拆卸时,将第一紧固件旋入电机轴套和电机轴或者将第一紧固件从电机轴套和电机轴上旋出,将第二紧固件旋入风叶轴套和风叶轴或者将第二紧固件从风叶轴套和风叶轴上旋出即可,进而使得风叶轴套与风叶轴、电机轴套与电机轴的装配或者拆卸更加容易、方便,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风叶轴套与风叶可拆卸地连接,且电机轴套与风叶轴套可拆卸地连接,进而使得电机与风叶的拆卸或安装、风叶轴套与风叶的拆卸或安装更加容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叶与电机的安装或者拆卸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中风叶与电机通过紧固螺钉连接相比,本申请中风机组件的风叶轴套与电机轴套的安装或者拆卸较为简单、容易,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风机组件的上述连接方式使得风机组件较易清洗。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