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控卸荷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6286发布日期:2019-01-22 20:5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气控卸荷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阀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气控卸荷阀。



背景技术:

高压冲洗水泵是一种高效高压清洗泵,是一种节能的清洗设备,一般用于化工厂、热电厂、糖厂和造纸厂等行业热交换器或反应釜和各种管道的清圬。

在高压冲洗水泵出水口处通常设有气控卸荷阀,通过气控卸荷阀实现高压冲洗水的建立。气控卸荷阀建立和卸去高压冲洗水的具体过程通常如下。需建立高压冲洗水时,向气控卸荷阀内通入仪用压缩空气,仪用压缩空气推动托盘以及与托盘连接的阀芯克服弹簧弹力作用向阀座方向移动,使阀芯与阀座紧密接触,并切断气控卸荷阀内进水口与回水口之间的连通,并使进水口与射水管连通,建立起高压力冲洗水;需卸去高压冲洗水时,将仪用压缩空气与气控卸荷阀断开,托盘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阀芯向远离阀座的方向运动,阀芯与阀座分离,使气控卸荷阀内进水口与回水口之间连通,卸去压力水并使压力水回到水箱。

在托盘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弹簧由于是与托盘底部较光滑的平面直接接触,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形无法获得有效限制,常出现弹簧与托盘之间出现相对滑动致使弹簧变形突然偏离正常路径进的问题,弹簧变形突然发生偏斜,会进一步导致托盘因受力不均而变形,以及阀芯与阀座配合不稳定,无法建立稳定的冲洗压力等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气控卸荷阀,以解决弹簧受力变形时突然偏离其变形的正常路径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控卸荷阀,以解决弹簧受力变形时突然偏离其变形的正常路径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控卸荷阀,该气控卸荷阀包括气控的第一阀体和邻近该第一阀体设置且内部设有流体通道的第二阀体,该第二阀体的所述流体通道包括进水口和回水口,在所述第一阀体的阀腔内设置有承受压缩空气压力的托盘和用于支撑所述托盘且能够在压缩空气压力作用下弹性变形的弹簧,在所述流体通道内设置有阀芯,所述托盘与所述阀芯之间通过能够带动所述阀芯在所述弹簧弹性变形方向运动以开或关所述流体通道的阀杆连接,所述托盘面对所述第二阀体的一侧上设置有嵌入所述弹簧一端端口内的凸台,所述托盘边缘设有向弹簧一侧弯折且位于所述弹簧相应端口外侧的翻边。

优选地,所述翻边为环形,沿所述托盘边缘延伸。

优选地,所述凸台与所述翻边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弹簧的顶端落入该环形槽内。

优选地,在所述托盘背离所述第二阀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托盘接触并将所述第一阀体的阀腔分为腔室第一部分和腔室第二部分的弹性膜片,压缩空气通入密封的所述腔室第一部分中,所述托盘接触所述弹性膜片的表面与所述翻边之间为弧形过渡。

优选地,所述托盘与所述凸台的厚度之和大于2mm。

优选地,在所述弹簧远离所述托盘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弹簧的弹簧座,在所述弹簧座上设有供所述弹簧相应端部嵌入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1.5mm。

优选地,所述流体通道内设有用于容纳阀芯的阀芯容腔,在所述阀芯容腔与所述回水口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阀芯端部配合时封堵所述回水口的阀座。

优选地,所述阀芯靠近所述阀座一端端面与所述阀芯侧壁之间为过渡面,在所述阀芯容腔与所述回水口连接处设置有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配合时与所述过渡面贴合的贴合面。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为水平方向延伸的管孔,所述回水口为竖直方向延伸的管孔。

本实用新型的气控卸荷阀,能够避免弹簧在受力变形时弹簧的顶端与托盘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致使弹簧弹性变形突然偏离其变形的正常路径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阀芯与阀座之间的配合不稳定的问题,进而避免了由射水管路产生的高压冲洗水的压力不够稳定的问题以及托盘因受力不均匀出现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控卸荷阀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托盘 10-凸台

11-环形槽 12-翻边

2-弹性膜片 3-第一阀体

31-腔室第一部分 32-腔室第二部分

33-压缩空气管 4-阀芯

5-第二阀体 6-阀座

61-进水口 62-回水口

63-阀芯容腔 7-弹簧

8-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气控卸荷阀,该气控卸荷阀包括气控的第一阀体3和邻近该第一阀体3设置且内部设有流体通道的第二阀体5,该第二阀体5的所述流体通道包括进水口61和回水口 62,在所述第一阀体3的阀腔内设置有承受压缩空气压力的托盘1和用于支撑所述托盘1且能够在压缩空气压力作用下弹性变形的弹簧7,在所述流体通道内设置有阀芯4,所述托盘1与所述阀芯4之间通过能够带动所述阀芯 4在所述弹簧7弹性变形方向运动以开或关所述流体通道的阀杆8连接,所述托盘1面对所述第二阀体5的一侧上设置有嵌入所述弹簧7一端端口内的凸台10,所述托盘边1缘设有向弹簧7一侧弯折且位于所述弹簧7相应端口外侧的翻边12。

通过对凸台10和翻边12的设置,使得在弹簧7弹性变形的过程中,弹簧7的顶端限制在凸台10和翻边12之间,避免弹簧7在受力变形时弹簧7 的顶端与托盘1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致使弹簧7弹性变形突然偏离其变形的正常路径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阀芯4与阀座6之间的配合不稳定的问题,进而避免了由射水管路产生的高压冲洗水的压力不够稳定的问题以及托盘因受力不均匀出现变形的问题。

由于弹簧7端口一般为圆形的,要将弹簧7与托盘1之间在弹簧7径向的相对运动进行限制,至少要在一点或多点进行限制,优选地,所述翻边12 为环形,沿所述托盘1边缘延伸,此时翻边12可以限制弹簧7与托盘1之间在弹簧7径向的各种可能的相对运动,且翻边12更容易加工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凸台10与所述翻边9之间形成环形槽11,所述弹簧7的顶端落入该环形槽11内。由于环形槽11与弹簧7端口形状吻合,进一步保正了弹簧7与托盘1之前配合的稳定性,当弹簧7端口与环形槽11卡合时,效果最为理想。

本申请中,优选情况下,在所述托盘1背离所述第二阀体5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托盘1接触并将所述第一阀体3的阀腔分为腔室第一部分31和腔室第二部分32的弹性膜片2,压缩空气通入密封的所述腔室第一部分31中。由于弹性膜片2属于弹性结构,当在压缩空气压力作用下其因被拉伸而弹性变形时,弹性膜片2厚度会减小,此时如果托盘1边缘比较锋利并与弹性膜片2接触很容易割伤弹性膜片2,甚至可能出现压缩空气泄漏的问题,所以要对托盘结构进行一定改进以避免此类问题。优选地,所述托盘1接触所述弹性膜片2的表面与所述翻边12之间为弧形过渡,由于弹性膜片2被拉伸时,托盘1可能对弹性膜片2可能造成伤害的地方主要在翻边12与托盘1 连接的位置,因此,将此处设置为弧形过渡有效避免了对弹性膜片2的损伤。

为避免托盘1因受力不均而出现变形的情况,可适当改变现有托盘1的厚度,优选地,所述托盘1与所述凸台10的厚度之和大于2mm,进一步地,所述托盘1与所述凸台10的厚度之和为3mm。

在通过对托盘1的改进对弹簧7一端位置进行限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对弹簧7另一端位置进行限制,则可进一步避免在弹性变形时弹簧7突然出现偏离其正常变形路径的情况。优选地,在所述弹簧7远离所述托盘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弹簧7的弹簧座,在所述弹簧座上设有供所述弹簧7相应端部嵌入的凹槽。通过该凹槽,能够避免弹簧7端部在其径向方向上相对弹簧座滑动,进而保证了弹簧7的变形在其正常的变形路径上。进一步地,为保证凹槽限制弹簧7端部的运动,同时凹槽相对更容易加工,凹槽要选择适当的深度,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1.5mm,其中,凹槽深度为 1.5mm时为最优选择。

为实现阀芯4在流体通道内的运动,所述流体通道内设有用于容纳阀芯 4的阀芯容腔63,此时,阀杆8一端穿过腔室3底面连接托盘1且另一端穿过阀体5顶部进入阀芯容腔63连接阀芯4。为使阀芯4端部与回水口62之间密封的更加紧密,需在阀芯容腔63与回水口62连接的位置设置适当的与阀芯4端部配合的结构。优选地,在所述阀芯容腔63与所述回水口62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阀芯4端部配合时封堵所述回水口62的阀座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芯4靠近所述阀座6一端端面与所述阀芯4侧壁之间为过渡面,在所述阀芯容腔63与所述回水口62连接处设置有所述阀芯4与所述阀座6配合时与所述过渡面贴合的贴合面。通过过渡面与贴合面紧密贴合以及阀芯4与阀座6的配合有效增大了阀芯4用于密封的面的面积,提高了阀芯 4密封的效果。进一步地,为增加阀芯4的密封效果适当的设置进水口61 与回水口62之间的角度,优选地,所述进水口61为水平方向延伸的管孔,所述回水口62为竖直方向延伸的管孔。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