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折叠机构以及升降折叠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5641发布日期:2022-01-22 12:5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升降折叠机构以及升降折叠风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折叠机构以及升降折叠风扇。


背景技术:

2.现有风扇的体积大,不利于收纳。折叠风扇在折叠后可以有效的减少风扇的体积,从而减小风扇对空间的占用,有利于收纳,尤其适用于收纳空间有限的使用者。同时,折叠式风扇也可应用于可携式风扇,方便经常需要外出或者是在户外的使用者。
3.然而,现有的折叠风扇主要采用手动折叠,使用过程不便捷,折叠调节方式多采用阻尼、摩擦、顶柱等方式实现,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上述折叠调节方式容易失效,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升降折叠机构以及升降折叠风扇。本技术的升降折叠机构由电机带动,结构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折叠机构,该升降折叠机构包括:底座,其用于承载传动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其包括:螺纹杆和设置在所述螺纹杆上的螺母滑块,所述螺母滑块能够随着所述螺纹杆的转动沿着所述螺纹杆直线移动;曲柄,所述曲柄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曲柄的顶部与连杆单元连接;以及,所述连杆单元,所述连杆单元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螺母滑块上;以及,所述动力组件,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螺纹杆转动。利用该升降折叠机构,以电机作为动力源,结构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6.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电机齿轮和螺杆齿轮;所述电机能够带动与其同轴设置的所述电机齿轮转动,转动的所述电机齿轮能够带动所述螺杆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所述螺杆齿轮同轴设置的所述螺纹杆转动。通过该实施方式,电机能够带动螺纹杆转动。
7.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杆的两端与所述底座通过轴承连接。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使螺纹杆相对底座转动,有利于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
8.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单元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与所述螺母滑块连接;所述曲柄的底端连接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动力组件的一端,所述曲柄的顶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通过该实施方式,第一连杆能够随螺母滑块的移动升降折叠。
9.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单元还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连接在所述曲柄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连接。通过该实施方式,连杆单元能够随螺母滑块的移动升降折叠。
10.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单元还包括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连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底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顶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底端连接。通过该实施方式,连杆单元能够随螺母滑块的移动升降折叠,且能够使待升降物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大。
1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升降折叠风扇,该升降折叠风扇包括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升降折叠机构。利用该升降折叠风扇,能够以电机作为动力源,结构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12.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升降折叠风扇还包括风扇底盘,用于容纳所述升降折叠机构。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节约收纳空间。
13.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升降折叠风扇还包括网罩,用于保护风叶;所述网罩的底面与第五连杆的顶壁相贴合。通过该实施方式,由于网罩的底面与第五连杆的顶壁相贴合,第五连杆的打开角度与风扇的打开角度相同,有利于连杆单元控制风扇的打开角度。
14.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罩与所述风扇底盘能够同轴上下堆叠设置,且所述网罩的半径等于所述风扇底盘的半径。通过该实施方式,折叠后的风扇呈圆柱状,有利于更好地收纳、存储折叠后的风扇,尤其适用于收纳空间有限的使用者。
15.本技术提供的升降折叠机构以及升降折叠风扇,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6.1、利用该升降折叠机构,以电机作为动力源,结构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17.2、五个连杆的设置,连杆单元能够随螺母滑块的移动升降折叠,且能够使待升降物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大。
18.3、利用该升降折叠风扇,能够以电机作为动力源,结构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19.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20.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21.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升降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升降折叠风扇的爆炸图;
23.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升降折叠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收纳状态下的升降折叠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清单:
26.1-风扇底盘;2-底座;3-螺母滑块;4-螺杆齿轮;5-电机齿轮;6-轴承;7-电机;8-螺纹杆;9-曲柄;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3-第四连杆;14-第五连杆;15-网罩;16-风叶。
27.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9.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升降折叠机构,该升降折叠机构包括:底座2,其用于承载传动组件和动力组件;传动组件,其包括:螺纹杆8和设置在螺纹杆8上的螺母滑块3,螺母滑块3能够随着螺纹杆8的转动沿着螺纹杆8直线移动;曲柄9,曲柄9的底端固定在底座2的一端,曲柄9的顶部与连杆单元连接;以及,连杆单元,连杆单元的底端固定在螺母滑块3上;以及,动力组件,其包括电机7,电机7能够带动螺纹杆8转动。
30.如图1所示,动力组件和曲柄9分别固定在底座2的两端。底座2为传动组件和动力组件提供支撑。
31.电机7带动螺纹杆8转动,转动的螺纹杆8带动其上的螺母滑块3移动,螺母滑块3能够随着螺纹杆8的转动沿着螺纹杆8做直线移动。又由于连杆单元的底端固定在螺母滑块3上,直线移动的螺母滑块3能够带动连杆单元的底端直线移动。也就是,电机7转动能够驱动连杆单元的底端直线移动。
32.曲柄9的顶部与连杆单元连接,曲柄9的底端固定在底座2远离动力组件的一端。连杆单元的运动能够带动曲柄9运动。
33.连杆单元的顶部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而升降。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连杆单元的顶部逐渐上升;当螺母滑块3朝向背离曲柄9的方向滑动时,连杆单元的顶部逐渐下降。
34.连杆单元能够折叠,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处于距离曲柄9最远的位置时,连杆单元处于折叠状态;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连杆单元逐渐打开。
35.综上所述,随着螺母滑块3的移动,连杆单元能够升降折叠。电机7通过自身转动,能够带动螺母滑块3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杆单元升降折叠。
36.相较于手动折叠,使用过程便捷,避免使用阻尼、摩擦、顶柱等手动折叠调节方式实现升降折叠。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阻尼、摩擦、顶柱等手动折叠调节方式容易失效,影响用户体验。而本实施方式折叠调节方式以电机7作为动力源,结构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37.利用该升降折叠机构,以电机7作为动力源,结构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3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动力组件还包括电机7齿轮5和螺杆齿轮4;电机7能够带动与其同轴设置的电机7齿轮5转动,转动的电机7齿轮5能够带动螺杆齿轮4转动,从而带动与螺杆齿轮4同轴设置的螺纹杆8转动。
39.电机7与电机7齿轮5同轴设置,因此,电机7能够带动电机7齿轮5转动。电机7齿轮5与螺杆齿轮4相互啮合,从而转动的电机7齿轮5能够带动螺杆齿轮4转动。螺杆齿轮4与螺纹杆8同轴设置,因此,螺杆齿轮4能够带动螺纹杆8转动。
40.通过该实施方式,电机7能够带动螺纹杆8转动。
4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螺纹杆8的两端与底座2通过轴承6连接。
42.螺纹杆8位于底座2内部并与底座2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在螺纹杆8的两端设置轴
承6,能够使螺纹杆8相对底座2转动,有利于电机7带动螺纹杆8转动。
43.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使螺纹杆8相对底座2转动,有利于电机7带动螺纹杆8转动。
4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连杆单元包括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10的底端与螺母滑块3连接;曲柄9的底端连接在底座2远离动力组件的一端,曲柄9的顶端连接在第一连杆10的中部。
45.第一连杆10的顶部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而升降。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第一连杆10的顶部逐渐上升;当螺母滑块3朝向背离曲柄9的方向滑动时,第一连杆10的顶部逐渐下降。
46.第一连杆10能够折叠,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处于距离曲柄9最远的位置时,第一连杆10处于折叠状态;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第一连杆10逐渐打开。
47.综上所述,随着螺母滑块3的移动,第一连杆10能够升降折叠。电机7通过自身转动,能够带动螺母滑块3的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10升降折叠。
48.通过该实施方式,第一连杆10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升降折叠。
4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连杆单元还包括第二连杆11和第三连杆12,第二连杆11与第一连杆10平行设置,第二连杆11的底端连接在曲柄9的顶部;第三连杆12的底部与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的顶端连接。
50.第三连杆12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而升降。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第三连杆12逐渐上升;当螺母滑块3朝向背离曲柄9的方向滑动时,第三连杆12逐渐下降。
51.连杆单元能够折叠,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处于距离曲柄9最远的位置时,连杆单元处于折叠状态;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连杆单元逐渐打开。
52.综上所述,随着螺母滑块3的移动,连杆能够升降折叠。电机7通过自身转动,能够带动螺母滑块3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杆单元升降折叠。
53.其中,待升降物可以固定在第三连杆12上。
54.通过该实施方式,连杆单元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升降折叠。
5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连杆单元还包括第四连杆13和第五连杆14,第四连杆13与第三连杆12平行设置;第三连杆12的顶端与第五连杆14的底部连接;第四连杆13的底端与第一连杆10的顶部连接,第四连杆13的顶端与第五连杆14的底端连接。
56.第五连杆14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而升降。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第五连杆14逐渐上升;当螺母滑块3朝向背离曲柄9的方向滑动时,第五连杆14逐渐下降。
57.连杆单元能够折叠,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处于距离曲柄9最远的位置时,连杆单元处于折叠状态;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连杆单元逐渐打开。
58.综上所述,随着螺母滑块3的移动,连杆能够升降折叠。电机7通过自身转动,能够带动螺母滑块3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杆单元升降折叠。
59.其中,待升降物可以固定在第五连杆14上。相较于第三连杆12,第五连杆14的高度更大,利用第五连杆14,能够使待升降物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大。
60.通过该实施方式,连杆单元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升降折叠,且能够使待升降物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大。
61.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升降折叠风扇,该升降折叠风扇包括上述的升降折叠机构。
62.利用该升降折叠风扇,能够以电机7作为动力源,结构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6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升降折叠风扇还包括风扇底盘1,用于容纳升降折叠机构。
64.当升降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时,升降折叠机构可以完全收纳在风扇底盘1内,从而有利于节约收纳空间。
65.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节约收纳空间。
66.可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升降折叠风扇还包括网罩15,用于保护风叶16;网罩15的底面与第五连杆14的顶壁相贴合。
67.通过该实施方式,由于网罩15的底面与第五连杆14的顶壁相贴合,第五连杆14的打开角度与风扇的打开角度相同,有利于连杆单元控制风扇的打开角度。
68.优选地,第五连杆14位于网罩15底面的一条直径上,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控制风扇的打开角度,且能够使得风扇的平衡性能更优,避免应力集中。
69.可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升降折叠风扇还包括网罩15,用于保护风叶16;网罩15的底面与第三连杆12的顶壁相贴合,且能够使得风扇的平衡性能更优,避免应力集中。
70.通过该实施方式,由于网罩15的底面与第三连杆12的顶壁相贴合,第三连杆12的打开角度与风扇的打开角度相同,有利于连杆单元控制风扇的打开角度。
71.优选地,第三连杆12位于网罩15底面的一条直径上,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控制风扇的打开角度。
72.可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升降折叠风扇还包括网罩15,用于保护风叶16;网罩15的底面与第一连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
7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网罩15与风扇底盘1能够同轴上下堆叠设置,且网罩15的半径等于风扇底盘1的半径。
74.通过该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折叠后的风扇呈圆柱状,有利于更好地收纳、存储折叠后的风扇,尤其适用于收纳空间有限的使用者。
75.实施例一
7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折叠机构,该升降折叠机构包括:底座2,其用于承载传动组件和动力组件;传动组件,其包括:螺纹杆8和设置在螺纹杆8上的螺母滑块3,螺母滑块3能够随着螺纹杆8的转动沿着螺纹杆8直线移动;曲柄9,曲柄9的底端固定在底座2的一端,曲柄9的顶部与连杆单元连接;以及,连杆单元,连杆单元的底端固定在螺母滑块3上;以及,动力组件,其包括电机7,电机7能够带动螺纹杆8转动。
77.如图1所示,动力组件和曲柄9分别固定在底座2的两端。底座2为传动组件和动力组件提供支撑。
78.电机7带动螺纹杆8转动,转动的螺纹杆8带动其上的螺母滑块3移动,螺母滑块3能够随着螺纹杆8的转动沿着螺纹杆8做直线移动。又由于连杆单元的底端固定在螺母滑块3上,直线移动的螺母滑块3能够带动连杆单元的底端直线移动。也就是,电机7转动能够驱动连杆单元的底端直线移动。
79.曲柄9的顶部与连杆单元连接,曲柄9的底端固定在底座2远离动力组件的一端。连
杆单元的运动能够带动曲柄9运动。
80.连杆单元的顶部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而升降。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连杆单元的顶部逐渐上升;当螺母滑块3朝向背离曲柄9的方向滑动时,连杆单元的顶部逐渐下降。
81.连杆单元能够折叠,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处于距离曲柄9最远的位置时,连杆单元处于折叠状态;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连杆单元逐渐打开。
82.综上所述,随着螺母滑块3的移动,连杆单元能够升降折叠。电机7通过自身转动,能够带动螺母滑块3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杆单元升降折叠。
83.相较于手动折叠,使用过程便捷,避免使用阻尼、摩擦、顶柱等手动折叠调节方式实现升降折叠。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阻尼、摩擦、顶柱等手动折叠调节方式容易失效,影响用户体验。而本实施方式折叠调节方式以电机7作为动力源,结构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84.利用该升降折叠机构,以电机7作为动力源,结构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85.实施例二
86.如图1所示,连杆单元包括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10的底端与螺母滑块3连接;曲柄9的底端连接在底座2远离动力组件的一端,曲柄9的顶端连接在第一连杆10的中部。
87.第一连杆10的顶部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而升降。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第一连杆10的顶部逐渐上升;当螺母滑块3朝向背离曲柄9的方向滑动时,第一连杆10的顶部逐渐下降。
88.第一连杆10能够折叠,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处于距离曲柄9最远的位置时,第一连杆10处于折叠状态;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第一连杆10逐渐打开。
89.综上所述,随着螺母滑块3的移动,第一连杆10能够升降折叠。电机7通过自身转动,能够带动螺母滑块3的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10升降折叠。
90.通过该实施例,第一连杆10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升降折叠。
91.实施例三
9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折叠风扇,该升降折叠风扇包括实施例二中的升降折叠机构。
93.该升降折叠风扇包括还包括网罩15,用于保护风叶16;网罩15的底面与第一连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
94.实施例四
95.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连杆单元还包括第二连杆11和第三连杆12,第二连杆11与第一连杆10平行设置,第二连杆11的底端连接在曲柄9的顶部;第三连杆12的底部与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的顶端连接。
96.第三连杆12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而升降。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第三连杆12逐渐上升;当螺母滑块3朝向背离曲柄9的方向滑动时,第三连杆12逐渐下降。
97.连杆单元能够折叠,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处于距离曲柄9最远的位置时,连杆单元处于折叠状态;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连杆单元逐渐打开。
98.综上所述,随着螺母滑块3的移动,连杆能够升降折叠。电机7通过自身转动,能够带动螺母滑块3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杆单元升降折叠。
99.其中,待升降物可以固定在第三连杆12上。
100.通过该实施例,连杆单元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升降折叠。
101.实施例五
10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折叠风扇,该升降折叠风扇包括实施例四中的升降折叠机构。
103.该升降折叠风扇包括还包括网罩15,用于保护风叶16;网罩15的底面与第三连杆12的顶壁相贴合。通过该实施例,由于网罩15的底面与第三连杆12的顶壁相贴合,第三连杆12的打开角度与风扇的打开角度相同,有利于连杆单元控制风扇的打开角度。
104.优选地,第三连杆12位于网罩15底面的一条直径上,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控制风扇的打开角度,且能够使得风扇的平衡性能更优,避免应力集中。
105.优选地,底座2、连杆、曲柄9、网罩15间的连接方式为销钉连接。
106.实施例六
107.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连杆单元还包括第四连杆13和第五连杆14,第四连杆13与第三连杆12平行设置;第三连杆12的顶端与第五连杆14的底部连接;第四连杆13的底端与第一连杆10的顶部连接,第四连杆13的顶端与第五连杆14的底端连接。
108.第五连杆14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而升降。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第五连杆14逐渐上升;当螺母滑块3朝向背离曲柄9的方向滑动时,第五连杆14逐渐下降。
109.连杆单元能够折叠,具体地,当螺母滑块3处于距离曲柄9最远的位置时,连杆单元处于折叠状态;当螺母滑块3朝向曲柄9滑动时,连杆单元逐渐打开。
110.综上所述,随着螺母滑块3的移动,连杆能够升降折叠。电机7通过自身转动,能够带动螺母滑块3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杆单元升降折叠。
111.其中,待升降物可以固定在第五连杆14上。相较于第三连杆12,第五连杆14的高度更大,利用第五连杆14,能够使待升降物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大。
112.通过该实施例,连杆单元能够随螺母滑块3的移动升降折叠,且能够使待升降物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大。
113.实施例七
114.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折叠风扇,该升降折叠风扇包括实施例六中的升降折叠机构。
115.该升降折叠风扇包括还包括网罩15,用于保护风叶16;网罩15的底面与第五连杆14的顶壁相贴合。通过该实施例,由于网罩15的底面与第五连杆14的顶壁相贴合,第五连杆14的打开角度与风扇的打开角度相同,有利于连杆单元控制风扇的打开角度。
116.优选地,第五连杆14位于网罩15底面的一条直径上,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控制风扇的打开角度,且能够使得风扇的平衡性能更优,避免应力集中。
117.优选地,底座2、连杆、曲柄9、网罩15间的连接方式为销钉连接。
1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19.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