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衬套的气动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279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衬套的气动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动控制元件,特别是作为气动控制元件的换向阀。
在已有技术中的气动换向滑阀,从密封形式上分有硬质密封(金属对金属)和软质密封(金属对非金属)两种。硬质密封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但是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加工困难,泄漏量较大的缺点。软质密封密封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其共同的特点是使用寿命只在200~500万次左右之间。这个参数已不能满足目前工程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具有衬套的气动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阀体中具有一个金属的衬套,衬套内装有一个阀芯。衬套的外表面与阀体的内孔之间是金属对金属的硬质密封面,即配合面是硬质密封。衬套的内表面与阀芯之间是滑动的、由非金属的弹性密封圈与阀芯的内表面弹性接触,是弹性密封的配合表面,即配合面是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软质密封。衬套的一端由挡圈定位,阀芯的大端与衬套的另一端配合,形成截面大小不同的两个腔K1和K2可在阀的一侧构成换向阀的压力差换向腔,同时又是阀芯的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衬套的内外表面构成两个不同的密封面,其外表面与阀体的内孔表面构成硬质密封面,用密封胶填充间隙,其加工精度可以较低;内腔与阀芯间是软质密封,阀芯上有弹性密封圈和密封圈支撑槽,密封圈基本上处于自由状态,靠自身的弹性密封,磨损小,使用寿命较长,最高可达2000~3000万次。
以下

,附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二是图一中的Ⅰ放大图。在附图中的各零件的序号为1和5是挡圈,2阀体,3阀芯,4衬套,6硬密封面,7软密封面,8弹性密封圈,9支撑槽,10环槽,11小孔。01,A,P,B,02是控制的通路,K1和K2是换向腔,e是通路间距离。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一是一个两位五通双气控气动换向阀的实施例。阀体2上具有两个挡圈1和5,内有衬套4,阀芯3作为基本零部件,阀体2连接外部气路。衬套4上具有环槽10在其环槽圆周上的直径小于密封圈截面直径的若干小孔11。阀芯3上有支撑槽9,该槽内装有密封圈8。密封圈8将衬套上的通路分隔成若干区段,工作时阀芯3只有两位,即左止点和右止点。每个位使通路01,A,P,B,02组成不同的组合,实现气路的方向控制。阀芯3上的支撑槽9内的密封圈8基本上呈约自由状态,靠自身的弹性与衬套4内壁接触,其径向压力极小。运动时,只密封与运动方向相反的一侧的阀芯与衬套之间的间隙,密封可靠,内泄小,磨损也小。衬套外部的环槽圆周上的小孔11,将阀体通路的宽度减小了,(即小孔的直径),这样,也就减小了换向的行程,使通路间的距离e减少约20~30%。阀芯3的大端与衬套的端面构成两个大小不同的换向腔K1和K2。如附图所示,K1和K2的压力差换向腔可在阀的同一侧,也同时减小了换向阀的轴向尺寸,该大端又是阀芯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合理。
权利要求1.一种衬套式气动换向阀,该阀包括阀体2,阀芯3和阀体两端的挡圈1和5,其特征在于阀体2和阀芯3之间有一个衬套4,衬套4的外表面与阀体2之间是密封面6,而其内表面与阀芯3之间是滑动的间隙配合表面7,衬套4的一端由挡圈1定位,另一端通过与阀芯3的大端配合构成换向阀的换向腔K1和K2。
专利摘要一种衬套式气动换向阀,该阀包括阀体2,阀芯3和阀体两端的挡圈1和5,其特征在于阀体2和阀芯3之间有一个衬套4,衬套4的外表面与阀体2之间是密封面6,而其内表面与阀芯3之间是滑动的间隙配合表面7,衬套4的一端由挡圈1定位,另一端通过与阀芯3的大端配合构成换向阀的换向腔K1和K2。其优点是衬套的存在减少了加工精度,同时增加了换向密封的可靠性,磨损小,寿命长。
文档编号F15B13/02GK2215046SQ94246209
公开日1995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0日
发明者吴子恺 申请人:吴子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