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7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过由电动机旋转驱动的压缩元件来压缩制冷气体的压缩机。
第8图是例如日本公开专利昭58-211587号公报所示的传统制冷循环的构成图。
图中,(1)是回转式压缩机,(2)是冷凝器,(3)是电磁阀,(4)是毛细管,(5)是蒸发器,(6)是单向阀。
传统的制冷循环是如上所示构成的,压缩机(1)一运转,被压缩了的制冷气体即被导向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在冷凝器(2)被冷凝,在蒸发器(5)蒸发,起制冷作用,再返回压缩机(1)。而压缩机(1)一停止,利用电磁阀把上述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回路部分切断,并利用单向阀把低压侧回路部分切断。这是为了抑制在压缩机(1)停止期间,由于密闭容器内的大量高温高压气体从冷凝器(2)、向毛细管(4)、蒸发器(5)流动的同时,并通过密闭容器内的压缩元件各部件的密封部分,从气缸内、向吸入管、蒸发器(5)地流动(为了保持回路内压力、温度的平衡),而导致的制冷循环热负荷的增大及制冷循环效率的下降。
第9图图示的是把与第8图同样的动作,利用单向阀(6)前后的压力差变化来进行的装置,图中,(7)是根据连接在单向阀(6)两侧的信号管(8)、(9)的压力信号进行动作的差压阀,通常,其内部采用隔膜。差压阀(7)检测高压侧压力信号(排出侧)与低压侧压力信号(吸入侧),尤其是因为压缩机(1)停止后,低压侧压力(压缩机(1)与单向阀(6)间压力)便上升,与隔膜高压侧压力大致平衡,所以,利用该隔膜的位移,使设在高压侧及低压侧各回路内的阀体动作。
图10也是具有同样功能的回路,采用的是把单向阀设置在差压阀内的整体形差压阀(10)。
在如上所示的传统的制冷循环中,为了防止压缩机(1)停止时制冷剂的反向流动,采用了电磁阀(3)、差压阀(7)或整体形差压阀(10)。因此,当使用电磁阀(3)时,电磁阀本身消耗电能,使效率下降。而当使用差压阀(7)或整体形差压阀(10)时,也会因信号配管及动作结构太复杂而导致动作不良,因焊接部位增多而导致泄漏等,可靠性的下降不可避免。而且存在这些控制阀的价格及装配费用高等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可靠性高、且具有廉价的阀装置,能提高制冷循环的运转效率的回转式压缩机。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了上述目的外,还能使阀装置的动作更可靠的回转式压缩机。
本发明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在其密闭容器的内部或外部,设置带有一端通到密闭容器内,另一端与吸入通道相通的连通道,并分别插入吸入通道与排出通道的筒状体,该筒状体内设有阀体,其一端如果受到制冷气体排出压力的推压,则吸入通道间及排出通道间便分别相连通,如果另一端受到制冷气体的逆流压力及弹簧压力的推压,则吸入通路间及排出通道间便分别关闭不通。
在本发明中,压缩机运转时,筒状体内的阀体受到排出压力的推压,所以吸入通道间及排出通道间分别相通着,而在压缩机停止时,制冷气体反向流动,阀体另一端的压力上升,再加上弹簧力,阀体移动,吸入通道间及排出通道间分别被关闭。
关于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回转式压缩机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为压缩机的局部侧面图,图2及图3是图1所示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图4是制冷循环构成图,图5~图7是显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阀装置部分的纵剖图,图8~图10是传统的制冷循环构成图。
图中,(1)为压缩机,(11)为密闭容器,(12)为电动机,(14)为压缩元件,(22)为筒状体,(23)为阀体,(24)为吸入侧阀体,(25)为排出侧阀体,(29)为推力弹簧,(32)为第2吸入通道,(33)为第1连通道,(34)为第1吸入通道,(35)为第2排出通道,(36)为第1排出通道,(38)为逆流阻力体(射流二极管),(39)为逆流阻力体(单向阀体),(37)、(41)为第2连通道。
又,图中同一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接着,利用本发明。
首先,图1~图4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图1是压缩机的局部侧面图,图2及图3是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图4是制冷循环构成图,(1)、(2)、(4)、(5)是与前述传统装置相同的部分。
图中,(11)是密闭容器,(12)是装在密闭容器(11)内的电动机,(13)是由电动机(12)驱动的曲轴,(14)是由气缸(15)及活塞(16)构成的压缩元件,气缸(15)固定在密闭容器(11)内,活塞(16)嵌装在曲轴(13)上所形成的偏心部分上,能在气缸(15)内偏心回转。又,在气缸(15)内设有贯穿气缸的叶片(未图示),其一端受到推力弹簧(未图示)的推压,另一端与活塞(16)的外周接触,由于活塞(16)的转动而作往复运动。(17)、(18)为分别固定于压缩元件(14)、用来支承曲轴(13)的轴承,(19)为设在轴承(17)上的排出阀,(20)为覆盖排出阀似地设置的排出消声器,(21)是设在压缩元件(14)与密闭容器(11)之间的阀装置,(22)为形成阀装置(21)本体的圆筒状筒状体,具有二个贯穿孔(22a)和(22b),分别成为吸入通道及排出通道的一部分。(22c)和(22d)是在筒状体(22)的端部形成的吸入阀体侧空间及排出阀体侧空间,(23)是可滑动地设在筒状体(22)内、由吸入侧阀体(24)与排出侧阀体(25)构成的阀体,吸入侧阀体(24)由中间部分变细、流体可通过的连通部(24a)与圆柱状的闭塞部(24b)构成,排出侧阀体(25)同样由中间部分变细、流体可通过的连通部(25a)与闭塞部(25b)构成,阀体(24)与(25)通过连接棒(26)互相连接,以整体形式进行动作。(27)是固定在筒状体(22)内、限制排出侧阀体(25)的下限位置的圆环状截止片,(28)是固定在截止片(27)的排出侧阀体(25)侧端面上的填料、O形圈等的密封件,(29)是设在吸入阀体侧空间(22c)内、推压吸入侧阀体(24)的端部的推力弹簧,(30)是封闭筒状体(22)的吸入阀体侧端面的塞子,(31)同样是设在排出阀体侧端面的带孔的塞子,(32)是连接压缩元件(14)的吸入侧与筒状体(22)的贯穿孔(22a)的第2吸入通道,(33)是连接吸入通道(32)与筒状体(22)的吸入阀体侧空间(22c)的第1连通道,(34)是与贯穿孔(22a)连接、穿过密闭容器(11)与蒸发器(5)相连的第1吸入通道,(35)是与贯穿孔(22b)相连,并通到密闭容器(11)内的第2排出通道,(36)是与贯穿孔(22b)相连、穿过密闭容器(11)与冷凝器(2)相连的第1排出通道,(37)是设在带孔塞子(31)上的孔,作为使密闭容器(11)与筒状体(22)的排出阀体侧空间(22d)相通的第2连通道而动作。还有,该装置中未设置如图8~图10所示的电磁阀(3)、差压阀(7)或整体形差压阀(10)。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回转式压缩机中,压缩机(1)在运转时,如图2所示,阀体(23)位于排出侧阀体(25)的端面与密封件(28)接触的第1位置。这是因为由排出阀体侧空间(22d)的压力所产生的力P2比由筒状体(22)的吸入阀体侧空间(22c)的压力所产生的力P1与推力弹簧(29)的力P5的合力还大,阀体(23)被推向截止片(27)的缘故。这时,阀体(23)的连通部(24a)、(25a)与贯穿孔(22a)、(22b)的位置一致,第1吸入通道(34)与第2吸入通道(32)相通,第2排出通道(35)与第1排出通道(36)相连通。又,由于排出侧阀体(25)与密封件(28)接触,高低压力被互相切断。
接着,一旦压缩机(1)停止,如上所述,密闭容器(11)内的高压高温的制冷气体即会从压缩元件(14)的各部件的气密部分,例如从上述叶片与气缸(15)的叶片导向通孔的缝隙,经气缸(15)内部,反向流入第2吸入通道(32)。因为该压力通过第1连通道(33)而被传递,所以,吸入阀体侧空间(22c)的压力上升,该压力产生的力P1与弹簧(29)的力P5的合力大于作用于排出侧阀体(25)端面的力P2,阀体(23)向排出侧阀体(25)侧移动,在如图3所示的吸入侧阀体(24)的连接侧端面与截止片(27)接触的第2位置停止。这时,阀体(23)的闭塞部(24b)、(25b)与贯穿孔(22a)、(22b)的位置一致,第1吸入通道(34)与第2吸入通道(32)被闭塞,第2排出通道(35)与第1排出通道(36)被闭塞。这样,便能抑制密闭容器(11)内的制冷气体反向流过第1吸入通道(34)而大量流入蒸发器(5)。
再有,当压缩机(1)再起动时,随着活塞(16)的转动,通往压缩元件(14)的第2吸入通道(32)的压力P1也下降,当它与推力弹簧的力P5的合力比由作用于阀体(23)的密闭容器(11)内的压力所产生的力P2还小时,阀体(23)再次向吸入侧阀体(24)侧移动,如前所述与截止片(27)接触而停止,于是,吸入及排出各通道相连道。
图5~图7是显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阀装置(21)部分的纵向剖面图。图5是在第2吸入通道(32)上设置阻止制冷气体向反吸入方向流动的逆流阻止体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射流二极管(38),配置在第1连通道(33)与吸入侧阀体(24)之间。
这样,因为第2吸入通道(32)的逆流阻力增加,所以,压缩机(1)停止后,吸入阀体侧空间(22c)的压力迅速上升,停止后经过短时间,第2吸入通道(32)与第1吸入通道(34)即被闭塞,因此可获得更可靠的阀控制动作。其结果,可以把从密封容器(11)流出的高温高压制冷气体抑制在最小范围内。
图6为在吸入侧阀体(24)与第1吸入通道(34)之间设置逆流阻止体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单向阀体(39)。其作用与图5相同。
图7中,阀装置(21)靠近密闭容器(11)的外部设置,筒状体(22)的排出阀体侧端面被塞子(40)所密闭,第2排出通道(35)与排出阀体侧空间(22d)通过第2连通道(41)而相连通。即,第2连通道(41)通过第2排出通道(35),使密闭容器(11)内部与筒状体(22)的另一端即排出阀体侧空间(22d)相连通。
因此,图7的动作与图1~图3所示的完全相同,能使之具有同样的功能。
如上述各实施例所示,通过把阀装置设置在密闭容器(11)的内部,或在密闭容器(11)的外部,作为压缩机(1)的一部分靠近密闭容器(11)设置,便能大幅度减少压缩机(1)的使用者方面的焊接部位,并在可靠性及成本方面也有利。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在密闭容器的内部或外部,设置分别插入吸入通道及排出通道的筒状体,该筒状体具有一端与密闭容器内部相通,另一端与吸入通道相通的连通道,该筒状体内设有阀体,如果阀体的一端受到制冷气体排出压的推压,阀体便移动到第1位置,各吸入通道间及各排出通道间分别连通,如果另一端受到制冷气体的逆流压力及弹簧压力的推压,阀体便移动到第2位置,各吸入通道间及各排出通道间分别闭塞。因此,有如下效果,即,构造简单,可靠性高,而且具有廉价的阀装置,能提高制冷循环的运转效率。
又,如果在吸入通道设置对于制冷气体向反吸入方向的流动成为阻力的逆流阻力体,便能使阀装置的动作更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包括密闭容器;设在该密闭容器内的电动机;设在上述密闭容器内、由上述电动机驱动而回转的压缩元件;与上述密闭容器内相通、接受制冷气体用的第1吸入通道;在上述密闭容器内作为第1排出通道,把被上述压缩元件所压缩的制冷气体从上述密闭容器排出到制冷循环系统用的第1排出通道,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设在上述密闭容器内的、与上述第1吸入通道与上述第1排出通道相连通的筒状体;与该筒状体及上述压缩元件相通的第2吸入通道;与上述筒状体及上述密闭容器内部相通的第2排出通道;使上述第2吸入通道与上述筒状体的一端相通的第1连通道;使上述密闭容器内部与上述筒状体的另一端相通的第2连通道;设在上述筒状体内的阀体;向该阀体的上述第1连通道侧的端面施加作用力的弹簧,当大于上述弹簧所施加的作用力的制冷气体的排出压力,通过上述第2连通道而与上述弹簧相对抗地施加于上述阀体的一端时,便使上述阀体移动到使上述第1吸入通道与上述第2吸入通道之间及上述第1排出通道与第2排出通道之间都相通的第1位置,当与上述弹簧的作用力同方向的、来自上述第1连通道的制冷气体的逆流压力施加于上述阀体的上述第1连通道侧的端面时,使上述阀体移动到使上述第1吸入通道与第2吸入通道间的连通,以及上述第1排出通道与第2排出通道间的连通均关闭的第2位置。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第1吸入通道与第2吸入通道中的一方,设置对于制冷气体向反吸入方向的流动成为阻力的逆流阻力体。
3.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包括密闭容器;设在该密闭器内的电动机;设在上述密闭容器内、由上述电动机驱动而回转的压缩元件;与上述密闭容器内相通、接受制冷气体用的第1吸入通道;在上述密闭容器内作为第1排出通道,把被上述压缩元件所压缩的制冷气体从上述密闭容器排出到制冷循环系统用的第1排出通道,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设在上述密闭容器外的、与上述第1吸入通道与上述第1排出通道相通的筒状体;与该筒状体及上述压缩元件相通的第2吸入通道;与上述筒状体及上述密闭的容器内部相通的第2排出通道;使上述第2吸入通道与上述筒状体的一端相连通的第1连通道;经过上述第2排出通道、使上述密闭容器内部与上述筒状体的另一端相连通的第2连通道;设在上述筒状体内的阀体;在该阀体的上述第1连通道侧的端面施加作用力的弹簧,当大于上述弹簧所施加的作用力的制冷气体的排出压力,通过上述第2连通道而与上述弹簧相对抗地施加到上述阀体的一端时,便使上述阀体移动到使上述第1吸入通道与上述第2吸入通道之间,以及上述第1排出通道与上述第2排出通道之间都相通的第1位置,当与上述弹簧的作用力同方向的、来自上述第1连通道的制冷气体的逆流压力施加于上述阀体的上述第1连通道侧的端面时,使上述阀体移动到使上述第1吸入通道与第2吸入通道间的连通,以及上述第1排出通道与第2排出通道间的连通均关闭的第2位置。
4.按权利要求
3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第1吸入通道与第2吸入通道中的一方,设置对于制冷气体向反吸入方向的流动成为阻力的逆流阻力体。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回转式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密闭容器、设在密闭容器内的压缩元件及与压缩元件相通的吸入通道和与密闭容器内部相通的排出通道,通过在密闭容器的内部或外部设置分别插入吸入通道及排出通道的筒状体,并设置相应的连通道和在筒状体内设置阀体,从而使阀体在压缩机运转时能移动到使吸入通道与排出通道均分别连通的位置,而在压缩机停止时能移动到使上述两个通道均分别关闭的位置,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可提高效率。
文档编号F04C18/356GK87103108SQ87103108
公开日1988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87年4月25日
发明者浅见和友, 佐野文昭, 和田富美夫, 石孝次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