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2539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泵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及控制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送设备的换向方式有两种,一种为液控换向方式,另一种 为电控换向方式。
[0003] 液控换向方式依靠液压信号进行控制和换向。液压换向方式对液压系统要求较 高,并存在容易内泄和乱换向的缺陷,行程不容易得到保证。
[0004] 电控换向方式通常采用接近开关进行换向。在行程末端,利用两个感应开关作为 信号进行换向。如图1所示,当右主油缸12的活塞到达油缸底部时(最右侧),右输送缸11 上的第二感应环Bl使第二感应开关B感应,控制器(未图示)接收此信号发出换向指令。 右主油缸12的活塞带动右输送缸11的活塞远离往料斗9方向运动。与此同时,左主油缸1 带动左输送缸3往左侧移动。当左主油缸1移动到油缸底部时(最右侧),左输送缸3上的 第一感应环Al使第一感应开关A感应,控制器再次发出换向信号。右主油缸12开始往右 侧动作,循环往复。在整个泵送过程中,不同档位(1-10档)的信号处理均采用上述模式。
[0005] 现有技术存在下述问题和缺点。最主要的问题是轮缸彳丁程利用率低。因主油缸缓 冲距离的大小是以最高排量档位泵送不撞缸为原则确定的,所以在中低档位泵送工况下, 主油缸活塞杆不能运行到底,总是有一段空行程没有利用上,且档位越低空行程越大,降低 了吸入效率,降低幅度最大达6. 5%。不同排量下行程一致性误差大,过大的行程变化量 (最大超过50mm),也严重影响了砼活塞润滑效果。而且在现有技术中,没有仔细考虑摆缸 和主缸的换向时序,使得在泵送换向时,相当容量的混凝土被打回料斗,中低档位还存在较 严重的反吸现象,大幅降低了吸入效率。
[0006] 因此希望有一种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 上述缺陷中的一个或多个。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一个或 多个。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所述混凝土泵送控制方 法包括:
[0009] 检测油缸行程末端段的第一行程位置和第二行程位置,其中,第二行程位置比第 一行程位置更加接近油缸行程末端;
[0010] 在油缸行程到达第一行程位置的第一感应时刻后,保持主泵的转速,并将主泵流 量从工作流量变更为第一设定流量;
[0011] 在油缸行程到达第二行程位置的第二感应时刻后,保持主泵的转速,并将主泵流 量从第一设定流量变更为第二设定流量,其中第二设定流量小于第一设定流量;
[0012] 相对于第二感应时刻延迟第一时长后,发出摆缸换向指令;以及
[0013] 相对于第二感应时刻延迟第二时长后,发出主泵换向到反向工作流量的指令,其 中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
[0014] 优选地,第一设定流量在主泵最大流量的40%至60%的范围内。
[0015] 优选地,第二设定流量在主泵最大流量的10%至30%的范围内。
[0016] 优选地,所述第一时长在10毫秒至15毫秒的范围内。
[0017] 优选地,所述第二时长在200毫秒至250毫秒的范围内。
[0018] 优选地,所述第一行程位置与油缸行程末端的距离在200毫米至300毫米的范围 内。
[0019] 优选地,所述第二行程位置与油缸行程末端的距离在50毫米至80毫米的范围内。 [0020] 优选地,在油缸活塞杆上设置接近开关,在第一行程位置和第二行程位置处分别 设置第一感应环和第二感应环。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控制装置,所述混凝土泵送控制装置包括:感应装 置,其感应油缸行程末端段的第一行程位置和第二行程位置,其中,第二行程位置比第一行 程位置更加接近油缸行程末端;控制装置,其在感应到第一行程位置的第一感应时刻后,保 持主泵的转速,并将主泵流量变更从工作流量变更为第一设定流量;在接近开关感应到第 二行程位置的第二感应时刻后,保持主泵的转速,并将主泵流量从第一设定流量变更为第 二设定流量,其中第二设定流量小于第一设定流量;相对于第二感应时刻延迟第一时长后, 发出摆缸换向指令和油缸换向指令;以及相对于第二感应时刻延迟第二时长后,发出主泵 换向到反向工作流量的指令,其中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
[0022] 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接近开关,其固定设置;第一感应环,其设置在油缸 活塞杆上,且对应油缸活塞杆的行程末端段的第一行程位置;以及第二感应环,其设置在油 缸活塞杆上,且对应油缸活塞杆的行程末端段的第二行程位置。
[0023] 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环,其设置在油缸活塞杆上,第一接近开关,其固 定设置,且对应油缸活塞杆的行程末端段的第一行程位置;以及第二接近开关,其固定设 置,且对应油缸活塞杆的行程末端段的第二行程位置。
[0024] 本发明的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对于不同排量挡位采用基本相同的换 向过程,从而能够有效利用了行程,改善了吸料性。而且保证了每个档位停泵的位置,使得 润滑更加充分,能够有效降低砼活塞磨损。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现有技术的混凝土泵送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0026]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的排量-时间曲线示意图。
[0027]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混凝土泵送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
[0029]
【主权项】
1. 一种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油缸行程末端段的第一行程位置和第二行程位置,其中,第二行程位置比第一行 程位置更加接近油缸行程末端; 在油缸行程到达第一行程位置的第一感应时刻后,保持主泵的转速,并将主泵流量从 工作流量变更为第一设定流量; 在油缸行程到达第二行程位置的第二感应时刻后,保持主泵的转速,并将主泵流量从 第一设定流量变更为第二设定流量,其中第二设定流量小于第一设定流量; 相对于第二感应时刻延迟第一时长后,发出摆缸换向指令;以及 相对于第二感应时刻延迟第二时长后,发出主泵换向到反向工作流量的指令,其中第 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设定流量在主泵最大 流量的40%至60%的范围内。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定流量在主泵最大 流量的10%至30%的范围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在10毫秒至 15毫秒的范围内。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在200毫秒至 250毫秒的范围内。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程位置与油缸 行程末端的距离在200毫米至300毫米的范围内。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程位置与油缸 行程末端的距离在50毫米至80毫米的范围内。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油缸活塞杆上设置接近 开关,在第一行程位置和第二行程位置处分别设置第一感应环和第二感应环。
9.一种混凝土泵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应装置,其检测油缸行程末端段的第一行程位置和第二行程位置,其中,第二行程位 置比第一行程位置更加接近油缸行程末端; 控制装置,其在感应到第一行程位置的第一感应时刻后,保持主泵的转速,并将主泵流 量变更从工作流量变更为第一设定流量; 在接近开关感应到第二行程位置的第二感应时刻后,保持主泵的转速,并将主泵流量 从第一设定流量变更为第二设定流量,其中第二设定流量小于第一设定流量; 相对于第二感应时刻延迟第一时长后,发出摆缸换向指令和油缸换向指令;以及 相对于第二感应时刻延迟第二时长后,发出主泵换向到反向工作流量的指令,其中第 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 接近开关,其固定设置; 第一感应环,其设置在油缸活塞杆上,且对应油缸活塞杆的行程末端段的第一行程位 置;以及 第二感应环,其设置在油缸活塞杆上,且对应油缸活塞杆的行程末端段的第二行程位 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 感应环,其设置在油缸活塞杆上, 第一接近开关,其固定设置,且对应油缸活塞杆的行程末端段的第一行程位置;以及 第二接近开关,其固定设置,且对应油缸活塞杆的行程末端段的第二行程位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所述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包括:在油缸行程到达第一行程位置后,保持主泵的转速,并将主泵流量从工作流量变更为第一设定流量;在油缸行程到达第二行程位置后,并将主泵流量变更为第二设定流量;相对于到达第二行程位置的感应时刻延迟第一时长后,发出摆缸换向指令;以及相对于所述感应时刻延迟第二时长后,发出主泵换向到反向工作流量的指令,其中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本发明的混凝土泵送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对于不同排量挡位采用基本相同的换向过程,从而能够有效利用了行程,改善了吸料性。而且保证了每个档位停泵的位置,使得润滑更加充分,能够有效降低砼活塞磨损。
【IPC分类】F04B15-02, F04B49-06
【公开号】CN104847642
【申请号】CN201410806554
【发明人】胡智, 韩术亭, 杜忌, 张亮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