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输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3293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输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流域,涉及一种新型混输栗,尤其是一种将原油产出物进行混合增压直接输送到联合站的混输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海洋、边远油田的不断开发利用,集输工艺有效且经济效益好的气液两相混输栗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多相栗输送的对象是气、液、固等多相混合介质,而且其中气或液的含量往往高于常规栗或者压缩机的工作范围,因此多相栗应兼备压缩机和栗的性能。目前国内外油气混输设备大都使用螺杆混输栗,但由于油田的井下压力不稳定、油气比变化大,泥沙不易分离和高的含气率,所以造成了螺杆混输栗工作可靠性差。
[0003]我国油田开采中,每年的伴生气资源量是极其巨大的,可实际回收利用的气量不到10%,如此放空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还造成严重污染。多相混输技术的突破已迫在眉睫,而多相混输栗作为实现多相混输技术的核心动力部件,成为关键所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混输栗是一种容积型回转式混输栗,它利用缸体工作容积的变化实现吸入、压缩和排出的过程。转子与缸体组成的月牙形工作腔,由滑片将其分割成直接与进口连通的进口腔和直接与出口连通的压缩腔,当曲轴转动时,转子紧贴缸体内壁面回转,从而改变工作容积的大小。结合容积回转式流体机械的上述特点,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可以更好满足多相混输技术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实现油气混输技术的混输栗的结构,该混输栗采用与电机分离的单体结构,安装维修简单,经过改进的转子、滑片、进出口结构,使系统运行稳定,泄漏量减少,摩擦降低,可以更好地满足油气混输技术的需求。
[0005]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混输栗,其包括缸体,缸体的一端安装有左端盖,左端盖另一侧与出口管道连通,缸体的另一端安装有油箱及轴承座;缸体内腔中设置有转子和曲轴,曲轴沿水平方向设置,转子随曲轴作平面摆动,且保持转子的外壁面与缸体的内壁面始终相切;转子和曲轴之间安装有滚动轴承,转子通过滚动轴承与曲轴紧密配合。
[0006]作为优选,在与转子配合部分的一端形成与曲轴的中心轴偏心的曲拐部分,转子的曲拐部分通过其中部突起实现滚动轴承的轴向定位,套装在曲轴的曲拐部分保持轴向固定。
[0007]作为优选,左端盖中开设有注脂口,注脂口通过油塞和四氟垫密封,转子内设置有环形的储脂腔,在曲轴上设置有主注脂通道和分支注脂通道并与设置在左端盖上的注脂口相连,在主注脂通道的一端内设有输脂阀,在混输栗运行过程中,储脂腔内预存的润滑脂保证对滚动轴承的良好润滑。
[0008]作为优选,转子采用悬臂结构,法兰板和双列轴承内嵌在油箱及轴承座中,并通过波纹弹垫、调整垫片以及套筒实现双列轴承的定位,并能够调整转子与法兰板的间隙。
[0009]作为优选,双列轴承的润滑,通过储油池、甩油盘,以及开在顶部紧贴双列轴承的导油槽来实现,储油池由油箱端盖压紧,其上部开设有注油口,该储油池通过唇形骨架密封进行油封,甩油盘由轴套和螺母进行定位,螺母旋向和曲轴转动方向相同。
[0010]作为优选,法兰板与缸体之间采用密封件、活塞环、轴封以及唇形密封进行密封,并在法兰板与油箱及轴承座压紧部分安装有0型圈密封。
[0011]作为优选,缸体在与其轴向有一定夹角的方向设置有滑片槽,滑片槽内装有滑片以及嵌在滑片末端的滚针,滑片在滑片槽中作上下的往复运动,滑片末端嵌入的滚针在柱形槽内旋转,滚针与转子进行滚动接触。
[0012]作为优选,在滑片槽上端开设有弹簧槽,弹簧槽上端安装有弹簧盖板,在滑片槽内位于滑片和弹簧盖板之间安装弹簧,以保证滑片内嵌滚针与转子外壁的贴合,同时滑片槽为倾斜设置。
[0013]作为优选,转子绕滑片作平面滚动,缸体的内表面与转子的外表面共同组成一个月牙形的工作腔,该工作腔通过滑片分为进口腔和压缩腔,缸体上设有连通进口腔的进口与连通压缩腔的出口 ;所述出口通过出口接头、密封垫片、管接头及接头直管形成出口流道。
[0014]作为优选,混输栗的出口部分包括菌状阀、弹簧和阀板,以保证压缩腔的容积与阀隙通道的通流面积。
[0015]本发明旨在开发一种适用于油田开采过程油气混输工艺的混输栗,其与电机分离的单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转子与曲轴之间安装滚动轴承以及在滑片的末端设置滚针,滚针可在滑片的柱形槽内自由旋转的特殊结构,使两接触部分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增大摩损接触面积,保证混输栗运行稳定,同时注脂通道和储脂腔的开设保证了转子中滚动轴承工作的可靠性,轴承中单面防尘盖的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工作流体进入转子内部,保证转子稳定正常工作;流体出口部分采用菌状阀、弹簧和阀板的组合结构,保证压缩腔的容积与阀隙通道的通流面积,可满足不同气液比的工质需求。该混输栗可以应用于油田井下压力不稳定,油气比例变化大,泥沙不易分离和高的含气率的恶劣工况,为多相混输技术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混输栗的A-A剖视图。
[0017]图2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混输栗的B-B局部剖视图。
[0018]图3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混输栗的正视图。
[0019]图4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混输栗的左视图。
[0020]图5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混输栗的C-C剖视图。
[0021]上述图中标号分别为:1为左端盖,2为左侧防尘盖,3为左侧滚动轴承,4为转子,5为缸体,6为储脂腔,7为分支输脂通道,8为主输脂通道,9为右侧滚动轴承,10为右侧防尘盖,11为法兰板,12为油箱及轴承座,13为双列轴承,14为注油口,15为轴套,16为用油盘,17为螺母,18为油箱端盖,19为键槽,20为骨架密封,21为储油池,22为导油槽,23为调整垫片,24为套筒,25为0型橡胶圈,26为波纹弹垫,27为唇形密封,28为密封件,29为活塞环,30为轴封,31为曲轴,32为输脂阀,33为注脂口,34为四氟垫,35为油塞,36为出口,37为菌状阀,38为阀弹簧,39为阀隙通道,40为阀板,41为出口流道,42为接头直管,43为管接头,44为密封垫片,45为出口接头,46为阀腔体,47为进口,48为弹簧盖板,49为弹簧,50为弹簧槽,51为滑片槽,52为滑片,53为滚针,54为压缩腔,55为进口腔。
[0022]具体实施方法
[0023]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发明内容】
做进一步说明。
[0024]请参考图1-3,如图所示的混输栗,其包括缸体5,缸体5的一端安装有左端盖1,左端盖1另一侧与出口管道连通,缸体5的另一端安装有油箱及轴承座12 ;缸体5内腔中设置有转子4和曲轴31,曲轴31沿水平方向设置,转子4可以随曲轴31作平面摆动,且保持转子4的外壁面与缸体5的内壁面始终相切,旋转方向由进出口的设置确定。转子4和曲轴31之间安装有两个相同的单面带防尘盖2,10的滚动轴承3、9,转子4通过滚动轴承3、9与曲轴31紧密配合,在与转子4配合部分的一端形成与曲轴31的中心轴偏心的曲拐部分,转子4曲拐部分通过其中部突起实现滚动轴承3、9的轴向定位,套装在曲轴31的曲拐部分保持轴向固定。
[0025]左端盖1中开设有注脂口 33,注脂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