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铸机的液压油缸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49827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大吨位液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实施例2中一种用于压铸机的液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0037]实施例1
[003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吨位液压油缸以及一种用于液压油缸的密封端盖。
[0039]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大吨位液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缸筒110,缸筒110内设有衬套120,衬套120上滑动连接有活塞杆130。缸筒110底部开口,且其开口处通过一密封端盖140密封。
[0040]缸筒110侧壁上部设有稳压机构160,稳压机构160包括连通缸筒110内腔和外界的孔腔。上述孔腔内设有活塞161、弹簧162和盖板163,弹簧162用于将活塞161抵压在上述孔腔与缸筒110内腔的连通口上,盖板163用于将活塞161和弹簧162限制在上述空腔内。缸筒110侧壁底部设有进出油机构150,进出油机构150用于与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连接,缸筒110侧壁内埋设有溢油流道170,溢油流道170用于连通上述孔腔与出油管。上述孔腔沿缸筒110的径向设置,盖板163与上述孔腔通过螺纹连接。
[0041]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油缸是用于大吨位的液压油缸,大吨位液压油缸工作时,其缸筒110内腔的所承受的液压较大,如果不对缸筒110内腔的液压进行稳定操作,轻则易使活塞杆130或衬套120的形变,重则易导致安全事故。本实施例中的稳压机构160设于缸筒110侧壁上部,当活塞杆130完全伸出缸筒110时,稳压机构160受到缸筒110内腔液压油的压力,当缸筒110内腔液压过高时,活塞161向外侧发生位移,使得缸筒110内腔的液压油能够沿溢油流道170流入出油管道,从而对缸筒110内腔进行泄压,避免了因缸筒110内腔液压过高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004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液压油缸的密封端盖,其设置于缸筒110的底端开口上。其中,密封端盖140中部凸起形成用于伸入缸筒110内的凸台143,凸台143外壁构造成贴合缸筒110内壁,凸台143外周构造有一圈挡板141。挡板141与凸台143共同限制出一圈安装槽145,缸筒110底部开口处的外壁向内周收缩构造成与安装槽145配合的安装板113 ;挡板141上设有通孔144,缸筒110侧壁对应通孔144处设有螺孔112。挡板141转配于缸筒110底部时,挡板141的外壁与缸筒110外壁平齐。凸台143侧壁环设有一周内密封圈142,安装板113外壁环绕设有一周外密封圈111。
[0043]实施例2
[004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铸机的液压油缸,其与实施例1中的一种大吨位液压油缸的不同之处在于:进出油机构150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出油槽道210、缓冲槽道220和进油槽道230。
[0045]本实施例中,出油槽道210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出油口 211,缓冲槽道220上设有与缸筒110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油口 221以及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进油口 222,进油槽道230上设有与缸筒110内腔连通的第二进油口 231。缓冲槽道220设有第一柱塞223、第一弹簧224和第二柱塞225,第一弹簧224将第一柱塞223、第二柱塞225对应抵压在第二出油口 221、第一进油口 222处。缓冲槽道220侧壁上设有与出油槽道210连通的出油孔1020以及与进油槽道230连通的进油孔2030,出油孔1020在径向上位于进油孔2030内侧。出油孔1020的孔径小于第二柱塞225的长度,进油孔2030的孔径小于第一柱塞223的长度。
[0046]本实施中的第一出油口 211用于与出油管道连接,第一进油口 222用于与进油管道连接。
[0047]当液压油自第一进油口 222进入缸筒110内腔时,液压油将第二柱塞225向缸筒110内侧压缩,随着第二柱塞225的内缩,进油孔2030显露出来,从而使得液压油能够自进油孔2030进入进油槽道230,之后进油槽道230内的液压油自第二进油口 231进入缸筒110内腔。在此过程中,第一柱塞223始终封闭第二出油口 221、第二柱塞225始终封闭出油孔1020,从而保证了在进油过程中液压油不会进入出油管道。
[0048]当液压油自缸筒110内腔流出时,第一进油口 222停止通入液压油,此时第一柱塞223在缸筒110内液压油的作用下被压向外侧,随着第一柱塞223的外移,出油孔1020显露出来,从而使得液压油能够自出油孔1020进入出油槽道210,之后从第二出油口 221处流至出油管道处。在此过程中,第二柱塞225始终封闭第一进油口 222,第一柱塞223始终封闭进油孔2030,从而保证了在出油过程中液压油不会进入进油管道。
[0049]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用于压铸机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110),缸筒(110)侧壁底部设有进出油机构(150),进出油机构(150)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出油槽道(210)、缓冲槽道(220)和进油槽道(230);出油槽道(210)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出油口(211),缓冲槽道(220)上设有与缸筒(110)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油口(221)以及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进油口(222),进油槽道(230)上设有与缸筒(110)内腔连通的第二进油口(231);缓冲槽道(220)设有第一柱塞(223)、第一弹簧(224)和第二柱塞(225),第一弹簧(224)将第一柱塞(223)、第二柱塞(225)对应抵压在第二出油口(221)、第一进油口(222)处;缓冲槽道(220)侧壁上设有与出油槽道(210)连通的出油孔(1020)以及与进油槽道(230)连通的进油孔(2030),出油孔(1020)在径向上位于进油孔(2030)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铸机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出油孔(1020)的孔径小于第二柱塞(225)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压铸机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进油孔(2030)的孔径小于第一柱塞(223)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铸机的液压油缸。其缸筒侧壁底部设有进出油机构,进出油机构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出油槽道、缓冲槽道和进油槽道;出油槽道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出油口,缓冲槽道上设有与缸筒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油口以及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进油口,进油槽道上设有与缸筒内腔连通的第二进油口;缓冲槽道设有第一柱塞、第一弹簧和第二柱塞,第一弹簧将第一柱塞、第二柱塞对应抵压在第二出油口、第一进油口处;缓冲槽道侧壁上设有与出油槽道连通的出油孔以及与进油槽道连通的进油孔,出油孔在径向上位于进油孔内侧。本实用新型能够较佳地运用于压铸机上。
【IPC分类】F15B15-16, F15B15-20
【公开号】CN204357831
【申请号】CN201420716031
【发明人】戴荣根
【申请人】杭州荣力铸锻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