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385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振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振安装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在隔振状态下将汽车传动装置支承在车体上的隔振安装架。
小孔2a形成于第二板状金属部件2的水平部分的中心处。管状金属部件6以环绕小孔2a竖立的方式布置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2的上表面上。该管状金属部件6穿过凸缘部件4延伸,且该管状金属部件6的上端从凸缘部件4中伸出。金属止动器6a牢固安装在管状金属部件6的凸出端上。该金属止动器6a从管状金属部件6径向向外伸出,并且直径稍微大于凸缘部件4的直径。螺栓7从金属止动器6a一侧插入该管状金属部件6中,这样,它的头部卡在金属止动器6a上,同时它的螺纹端部分拧入螺母8内,该螺母8牢固安装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2的外表面的中心部分上。该隔振安装架例如安装在FR(前发动机后驱动)汽车上,这样,第一板状金属部件1安装在传动部分(或车体框架)上,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2安装在车体框架(或传动部分)上。
在上述隔振安装架中,在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之间的有限空间内,凸缘部件4由橡胶覆盖部分5覆盖。通过采用该结构,输入到安装架上的垂直振动将通过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和橡胶覆盖部分5来阻尼减振,安装架沿前后方向的刚性增强,且安装架沿左右方向的刚性能够合适调节,从而改进乘坐舒适性和提高驾驶稳定性。
上述隔振安装架需要大量金属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1和2、凸缘部件4、管状金属部件6、金属止动器6a、螺栓7以及螺母8。另外,还需要用于覆盖螺母8的树脂帽9。因此,组成部件的成本较高。还有,必须进行焊接,以便使第一板状金属部件1和凸缘部件4连接、使第二板状金属部件2和管状金属部件6连接、使第二板状金属部件2和螺母8连接以及使管状金属部件6和金属止动器6a连接。因此,焊接成本较高。而且,在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1和2之间的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以及用于覆盖凸缘部件4的橡胶覆盖部分5都必须通过橡胶的硫化模制而形成。因此,用于硫化模制的橡胶材料预处理成本以及粘接剂的成本增加。因此,包括金属部件成本、焊接成本以及硫化模制成本的制造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减小隔振安装架的成本。
还有,在上述隔振安装架中,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1和2采用细长结构,这样,弯曲部分沿纵向从中心部分向相对的方向伸出。因此,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1和2必须有较大厚度,以便有所需的强度,从而导致重量增加。还有,在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1和2之间的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处于倾斜位置,因此,该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的厚度必须增大。因此,该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1和2分别产生谐振,即有在低频波段的谐振峰值,从而产生单调的声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安装架,包括第一板状金属部件,该第一板状金属部件为矩形形状;第一止动器部件;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第二止动器部件;一对弹性橡胶支承部件;以及弹性橡胶覆盖部分。该第一止动器部件包括一对侧板以及一底板。该侧板和底板成一体形成类似字母U的形状,侧板的端部在纵向相对端部分处固定安装该在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一个平面上,以便使该第一止动器部件固定竖立在该平面上。第二板状金属部件布置在离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预定距离处,并成相对状态,同时第一止动器部件布置在它们之间。第二板状金属部件包括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布置在第二止动器部件的各相对端处,并处在与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对端部分相对的位置处。第二止动器部件以朝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竖立的方式布置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上,并在纵向中间位置处。第二止动器部件的端部可以由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卡在朝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一侧,以便使第一板状金属部件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之间的距离限制在预定范围内。一对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粘接在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平面上,并在平面的相对端部分处,且朝着第二板状金属部件延伸。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端部压配合装入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保持部分内,以便与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弹性连接。弹性橡胶覆盖部分与弹性橡胶支承部件形成一体,并覆盖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表面。
上述结构的本发明隔振安装架以如下方式起作用。在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之间垂直施加的主振动通过与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弹性连接的一对弹性橡胶支承部件来阻尼减振。而且,该一对弹性橡胶支承部件增加了该隔振安装架沿安装架的纵向方向(汽车的左右方向)的刚性,并能够合适调节该隔振安装架沿安装架的宽度方向(汽车的前后方向)的刚性。这样控制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振动改进了乘坐的舒适性,并提高了驾驶的稳定性。当沿垂直方向的过大反弹输入时,第二止动器部件的端部和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彼此卡住,从而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沿垂直方向的过大拉伸变形。因此,保证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耐久性。因为第一和第二止动器部件彼此卡住,因此能可靠防止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分离。
本发明采用四个金属部件,特别是采用了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第一止动器部件以及第二止动器部件,因此,与普通的隔振安装架相比,大大减少了金属部件的数目。还有,因为焊接仅涉及第一板状金属部件和第一止动器部件的连接以及第二止动器部件的形成,因此,与装配普通隔振安装架相比,本发明的隔振安装架的装配所涉及的焊接更少。而且,硫化模制只需要在形成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第一止动器部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以及弹性橡胶覆盖部分的模制组件时集中进行一次。因此,与制造普通隔振安装架的情况相比,硫化模制进行的次数更少,部分更小。因此,制造隔振安装架的成本显著减小。
根据本发明,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粘接在第一板状部件上,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端部压配合装入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保持部分内,即弹性橡胶支承部件并不粘接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上。因此,通过硫化模制和粘接形成的第一板状金属部件和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模制组件能够在不涉及包括保持部分的复杂结构的第二板状部件的脱模的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因此,模具的脱模结构能够简化,模制的组件能够很容易地从模具中取出。因此,模制成本显著减小。
在本发明的隔振安装架中,优选是,第二止动器部件形成为U形形状,并布置成包围底板。第二止动器部件包括一对垂直板部分,该对垂直板部分在纵向中间位置处竖立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上,从而以使得垂直板部分与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分离的方式沿宽度方向夹住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以及水平板部分,该水平板部分与垂直板部分连接。
因此,当沿垂直方向向隔振安装架输入过大反弹时,第二止动器部件的水平板部分抵靠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因此,抑制了弹性橡胶支承部件沿垂直方向的过大变形。还有,因为第一和第二止动器部件彼此卡住,能够可靠防止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分离。当沿纵向方向的过大振动分量输入时,第二止动器部件的水平板部分抵靠第一止动器部件的侧板,从而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沿纵向方向的过大变形。当沿横向方向的过大振动分量输入时,第二止动器部件的垂直板部分抵靠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从而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沿横向方向的过大变形。因此,能够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沿垂直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过大拉伸变形,从而保证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耐久性。
优选是,在本发明的隔振安装架中,在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的中心处提供有通孔,且第二止动器部件包括垂直部分和止动器板。该垂直部分在纵向中间位置处竖立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上,并穿过通孔朝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延伸。止动器板固定安装在垂直部分的端头上,以便能够由底板卡住。因此,当沿垂直方向向隔振安装架输入过大反弹时,第二止动器部件的止动器板在通孔的圆周处抵靠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因此,抑制了弹性橡胶支承部件沿垂直方向的过大变形。还有,因为第一和第二止动器部件彼此卡住,能够可靠防止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分离。当沿纵向方向的过大振动分量输入时,第二止动器部件的垂直部分在通孔的壁面处抵靠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从而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沿纵向方向的过大变形。当沿横向方向的过大振动分量输入时,第二止动器部件的垂直部分在通孔的壁面处抵靠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从而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沿横向方向的过大变形。因此,能够保证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耐久性。
优选是,在本发明的隔振安装架中,第一板状金属部件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基本成平板形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基本成长方体块的形状。因此,第一止动器部件(该第一止动器部件从第一板状金属部件朝着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突出)和第二止动器部件(该第二止动器部件布置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上,且该第二止动器部件的端部可以由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在朝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一侧卡住)构成反弹止动器结构。与普通的隔振安装架相比,止动器部分不会从第一板状金属部件向外伸出。因此,本发明的隔振安装架使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能够基本成简单的平板形状。在该隔振安装架中,因为第一止动器部件的一对侧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纵向相对端部分上,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刚性增强。因此,即使当第一板状金属部件形成平板形状,它的厚度也能够减小。还有,因为第一板状金属部件形成平板形状,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也能够形成平板形状,因此,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厚度可以减小。因为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厚度能够减小,因此,隔振安装架的重量减小。
在本发明的隔振安装架中,因为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成平板形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能够基本成并不相对于轴向方向倾斜的长方体块的形状。当基本成为长方体块的形状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沿汽车垂直方向的刚性增强。因此,与普通隔振安装架相比,当沿隔振安装架的纵向方向测量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壁厚能够减小,从而使隔振安装架沿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的弹簧常数减小。因此,由于使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成平板形状,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谐振频率能够朝着高频侧移动,从而避免产生在普通隔振安装架中可以观察到的低频波段的单调声音。
优选是,在本发明的隔振安装架中,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保持部分包括一对第一啮合部分、两对第二啮合部分以及一对凹口部分。该对第一啮合部分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纵向端朝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竖立。每对第二啮合部分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横向相对端处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纵向端附近朝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竖立。该对凹口部分的每一个都形成于相应的第一啮合部分和相应对的第二啮合部分之间。因此,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端部压配合装入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保持部分内,以便压配合装入相应的凹口部分中,同时通过与该对第一啮合部分相抵以及与两对第二啮合部分相抵而受压,该对第一啮合部分竖立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纵向相对端处,而每对第二啮合部分竖立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横向相对端处,并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纵向相对端附近。因此,弹性橡胶支承部件两个安装在相应保持部分内。因此,弹性橡胶支承部件有良好的隔振特性。
优选是,在本发明的隔振安装架中,第一啮合部分和/或第二啮合部分朝着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凹口部分弯曲,以便伸出到该凹口部分上面。当朝着凹口部分弯曲时,第一啮合部分和/或第二啮合部分各自成朝着进口变窄的袋形结构。因此,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端部压配合装入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保持部分内,同时两个卡在该袋形部分中。因此,弹性橡胶支承部件将更牢固地保持在相应的保持部分内。
优选是,在本发明的隔振安装架中,第一啮合部分和/或第二啮合部分朝着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凹口部分弯曲,以便伸出到该凹口部分上面,且第一啮合部分的端部和/或第二啮合部分的端部弯曲离开相应的凹口部分。当弯曲离开凹口部分时,该端部起到引导器的作用,这样,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端部能够平滑装入保持部分内。
优选是,在本发明的隔振安装架中,第一线性凸起代替第一啮合部分而在纵向中间位置处布置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各凹口部分中,以便朝着第二啮合部分的相同侧凸出,并沿横向方向延伸,或者第二线性凸起代替第二啮合部分而在横向中间位置处布置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各凹口部分中,以便朝着第一啮合部分的相同侧凸出,并沿纵向方向延伸;而且,啮合槽形成于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各端头部分上,以便与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啮合。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第一线性凸起与在弹性橡胶支承部件上的相应啮合槽啮合,这将防止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纵向运动,就象有第一啮合部分的情况一样。也可选择,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第二线性凸起与在弹性橡胶支承部件上的相应啮合槽啮合,这将防止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横向运动,就象有第二啮合部分的情况一样。
优选是,在本发明的隔振安装架中,将压配合安装到相应保持部分内的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端头部分包括定位凸起,该定位凸起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分之间的切口部分而凸出到保持部分的外部,以便卡在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分上。通过卡在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分上,该定位凸起可靠地防止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端部在隔振安装架中纵向和横向运动。


图13是示意表示图12的后发动机安装架的仰视图;图14是示意表示图12的后发动机安装架的侧视图;以及图15是示意表示普通发动机安装架的正视图。
后发动机安装架10包括上部金属板部件(第一板状金属部件)11、金属止动器部件(第一止动器部件)13、底部金属板部件(第二板状金属部件)21、第二止动器部分(第二止动器部件)16、一对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以及弹性橡胶覆盖部分39。上部金属板部件11为由铁制成的矩形平板。该金属止动器部件13固定安装在上部金属板部件11的底表面上并在该上部金属板部件11的相对端部分处,并且向下凸出成类似字母U的形状。底部金属板部件21布置在离开上部金属板部件11预定距离处,并成相对状态,同时金属止动器部件13布置在它们之间。第二止动器部分16布置在底部金属板部件21上,并在纵向中间位置处,同时环绕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底板14。一对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粘接在上部金属板部件11的底表面的相应相对端部分上,并朝着底部金属板部件21延伸。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的端部通过压配合装入底部金属部件21的相应保持部分22和23中,该保持部分22和23将在后面介绍。这样,该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与上部和底部金属板部件11和21弹性连接。弹性橡胶覆盖部分39与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形成为一体,并覆盖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底板14。在后发动机安装架10安装在汽车上时的状态中,图1中的左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分别对应于汽车的左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垂直于图1的纸面的方向对应于汽车的前后方向。
如图4A至4C所示,上部金属板部件11有四个安装孔11a,这四个安装孔11a形成为穿过该上部金属板部件延伸,并布置成相对于纵向中心线和横向中心线对称,且在横向相对端附近。上部金属板部件11还有L形定位凸起11b,该定位凸起11b在上部金属板部件11的纵向方向中心处,并布置在横向方向的一端处(图中为前侧端)。定位凸起11b有从上部金属板部件11水平凸出的水平部分以及从该水平部分向上延伸的较短垂直部分。金属止动器部件13包括底板14和一对侧板15,该对侧板垂直设置在底板14的两端,因此呈现类似于字母U的形状,并纵向和横向对称。底板14的宽度基本为侧板15的宽度的一半。底板14和各侧板15沿弯曲线平滑连接。各侧板15的端部以直角向外弯曲,从而形成安装端部分15a。该金属止动器部件13由铁板通过压力加工和弯曲而成一体形成。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安装端部分15a在上部金属板部件11的纵向相对端附近处焊接到上部金属板部件11上,从而使金属止动器部件13牢固安装在上部金属板部件11上。
如图5至7所示,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32)基本成长方体块的形状,并包括臂部分33(34)和啮合部分35(36)。该臂部分33(34)粘接在上部金属板部件11的纵向左侧(右侧)端部分上,并向下延伸,同时稍微向左(向右)或向外倾斜。啮合部分35(36)成一体形成于臂部分33(34)的底端处。该臂部分33和34通过硫化模制和粘接而以包围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相应安装端部分15a和侧板15的方式形成。啮合部分35(36)包括平板部分35a(36a)和垂直部分35b(36b)。平板部分35a(36a)形成于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32)的底端,并呈现矩形平板状形状。垂直部分35b(36b)布置在平板部分35a(36a)的左端(右端),从而使该垂直部分35b(36b)和平板部分35a(36a)形成类似字母L的形状。两个啮合凹口35c(36c)形成于平板部分35a(36a)的底表面上,并布置在平板部分35a(36a)沿前后方向的相对端附近,同时从平板部分35a(36a)的外端沿左右方向向内偏移。啮合凹口35c(36c)容纳相应螺栓27(28)的头部,这将在后面介绍。呈垂直延伸的四棱柱形式的一对定位凸起37(38)形成于啮合部分35(36)的外侧拐角处。应当知道,需要时可以省略该定位凸起37和38。
覆盖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底板14的弹性橡胶覆盖部分39形成为使它在底板14的上表面上的部分成多个三角形脊的形状,这些三角形脊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沿左右方向布置,这样,它在底板14的底表面上的部分呈现厚板的形状。弹性橡胶覆盖部分39上的覆盖底板14和各侧板15之间的边界部分的那一部分为薄壁形,并与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形成为一体。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以及弹性橡胶覆盖部分39通过橡胶硫化模制和粘接而与上部金属板部件11形成为一体,从而生成橡胶硫化模制组件M,如图5至7所示。特别是,上部金属板部件11和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组件布置在在模具(未示出)中,然后将橡胶材料注入模具中,从而进行橡胶硫化模制。因为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硫化粘接到上部金属板部件11上,如上所述,但是并不粘接到底部金属板部件21上,橡胶硫化模制组件M可以在不涉及复杂结构的底部金属板部件21的脱模的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该底板金属板部件21包括第一啮合部分25a和26a、第二啮合部分25b和26b以及垂直板部分29,这将在后面介绍。因此,模具的脱模结构可以简化,橡胶硫化模制组件M可以很容易地从模具上取下。
如图8A至8C所示,底部金属板部件21为由铁制成的、基本平的细长板,并呈现纵向和横向对称形状。底部金属板部件21包括位于纵向相对端处的保持部分22和23以及连接相对保持部分22和23的中心连接板部分24。底部金属板部件21由铁板通过压力加工和弯曲而形成,并且比上部金属板部件11更薄。各保持部分22和23呈现沿前后方向细长的矩形形状。连接板部分24呈现基本正方形形状。保持部分22和23稍微降低至低于连接板部分24,并彼此平行。台阶部分24a(24b)作为保持部分22(23)和连接板部分24之间的边界。保持部分22(23)包括平凹口22a(23a)、第一啮合部分25a(26a)以及一对第二啮合部分25b(26b)。第一啮合部分25a(26a)通过以在凹口22a(23a)的左侧(右侧)端处垂直竖立的方式朝着连接板部分24的相同侧凸出而弯曲形成,一对第二啮合部分25b(26b)通过以在凹口22a(23a)的前端和后端处垂直竖立的方式朝着与第一啮合部分25a(25b)的相同方向而凸出形成。
保持部分22(23)设置成使得在各第一啮合部分25a(26a)和各第二啮合部分25b(26b)的边界处的拐角部分进行切口,以便形成切口部分22b(23b),从而使各第一啮合部分25a(26a)的端部与各第二啮合部分25b(26b)彼此分离。保持部分22(23)有一对安装孔22c(23c),该对安装孔22c(23c)形成于台阶部分24a(24b)的前后端附近。螺栓27(28)从上面插入相应的安装孔22c内,这样,该螺栓的螺纹部分向下凸出。当卡在保持部分22(23)的上表面上时,螺栓27(28)的头部焊接到该保持部分22(23)上。一对垂直板部分29通过以在连接板部分24的前后端部分处垂直向上竖立的方式而弯曲形成。
上述橡胶硫化模制组件M固定安装在底部金属板部件21上,这样,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的底部啮合部分35和36压配合安装到底部金属板部件21的保持部分22和23上。一对定位凸起37(38)——各定位凸起呈现四棱柱形状,并形成于啮合部分35(36)的相应外侧拐角处——沿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分25a和25b(26a和26b)的端头凸出到相应的切口部分22b(23b)内,从而牢固卡在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分25a和25b(26a和26b)内。在橡胶硫化模制组件M压配合安装在底部金属板部件21上的整体状态下,底部金属板部件21的垂直板部分29的上端设置在弹性橡胶覆盖部分39的上表面之下,该弹性橡胶覆盖部分39覆盖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底板14。
当上部金属板部件11朝着底部金属板部件21而向下压时,垂直板部分29的上端凸出到弹性橡胶覆盖部分39的上表面之上。这时,如图1所示,水平平板部件17的相对端焊接到垂直板部分29的相应上端上,同时水平板部件17覆盖弹性橡胶覆盖部分39的上表面延伸。水平板部件17和垂直板部分29构成第二止动器部分16。从而形成本实施例的后发动机安装架10。
后发动机安装架10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汽车上。首先,上部金属板部件11通过安装孔11a螺栓连接在传动壳体(未示出)上。然后,底部金属板部件21通过使用螺栓27和28而牢固安装在车体框架(未示出)上。因此,上部金属板部件11承受由传动部分施加的向下负载(1W负载),从而支承发动机。因此,上部金属板部件11朝着底部金属板部件21运动预定距离,从而将压力负载施加在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上。
当上部金属板部件11向下运动时,金属止动器部件13向下运动,从而形成在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底板14和第二止动器部分16的水平板部件17之间的反弹间隙以及在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底板14和底部金属板部件21的连接板部分24之间的弹起间隙。当反弹振动输入变得过大时,底板14抵靠水平板部件17,从而抑制反弹振动输入。当弹起振动输入变得过大时,底板14抵靠连接板部分24,从而抑制弹起振动输入。
在上述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中,垂直施加在上部金属板部件11和底部金属板部件21上的主振动通过与上部金属板部件11和底部金属板部件21弹性连接的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而阻尼减振。
因此,一对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增强了后发动机安装架10沿左右方向的刚性,并能够使后发动机安装架10沿汽车前后方向的刚性进行合适调节。当沿垂直方向输入过大反弹时,第二止动器部分16的水平板部件17抵靠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底板14,从而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沿垂直方向的过大拉伸变形。因此,能可靠防止上部金属板部件11和底部金属板部件12的分离。
当沿左右方向的过大振动分量输入时,第二止动器部分16的水平板部件17抵靠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侧板15,从而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沿左右方向的过大变形。当沿前后方向的过大振动分量输入时,第二止动器部分16的垂直板部分29抵靠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底板14,从而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沿前后方向的过大变形。这样,能够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沿垂直方向、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过大变形,从而保证该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耐久性。而且,改进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并提高了汽车的驾驶稳定性。
后发动机安装架10采用了四个金属部件,特别是采用了上部金属板部件11、底部金属板部件21、金属止动器部件13以及第二止动器部分16的水平板部件17,因此,与普通隔振安装架相比,大大减少了金属部件的数目。因此,后发动机安装架10的金属部件成本大大降低。还有,因为焊接只涉及上部金属板部件11与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连接以及水平板部件17与垂直板部分29的连接以便形成第二止动器部件16,因此,与普通隔振安装架的装配相比,该后发动机安装架10的装配涉及的焊接更少。因此,焊接成本减小。而且,硫化模制只在形成上部金属板部件11、金属止动器部件13、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以及弹性橡胶覆盖部分39的模制组件时集中执行一次。因此,与制造普通后发动机安装架的情况相比,执行硫化模制的次数更少,部分更小。因此,能够减少用于橡胶硫化模制的金属部件预处理的成本以及粘接剂的成本。因此,与制造普通隔振安装架的情况相比,后发动机安装架10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
后发动机安装架10设置成使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粘接到上部金属板部件11上,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压配合安装到底部金属板部件21的相应保持部分22和23内,即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并不粘接到底部金属板部件21上。因此,通过硫化模制和粘接而形成的上部金属板部件11和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的橡胶硫化模制组件M可以在不涉及底部金属板部件21的脱模的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因此,模具的脱模结构能够简化。因此,模具成本能够大大降低。
还有,在后发动机安装架10中,反弹止动器结构包括金属止动器部件13和第二止动器部分16,该第二止动器部分16包括水平板部件17和垂直板部分29,该反弹止动器结构在上部金属板部件11和底部金属板部件21之间。与普通隔振安装架相比,反弹止动器结构并不从上部金属板部件11向外凸出。因此,本实施例允许上部金属板部件11和底部金属板部件21都基本为简单的平板形状。还有,因为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一对侧板15固定安装在上部金属板部件11的纵向相对端部分上,上部金属板部件11的刚性增强。因此,即使上部金属板部件11成平板形状,它的厚度也能够减小。还有,因为成平板形状的上部金属板部件11能够安装在汽车上,因此,即使底部金属板部件21基本成平板形状,它的厚度也能够减小。这样,因为与普通隔振安装架相比,上部金属板部件11和底部金属板部件21的厚度都能够减小,因此,上部和底部金属板部件11和21的重量能够减小。
而且,因为使上部和底部金属板部件11和21为平板形状,上部和底部金属板部件11和21的谐振频率能够移向高频侧,从而防止产生在普通隔振安装架中可以观察到的、在低频波段的单调声音。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因为上部和底部金属板部件11和21成平板形状,因此,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可以基本呈相对于垂直方向稍微倾斜的长方体块的形状。当基本为长方体块形状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增强了相对于汽车的垂直方向的刚性。因此,与普通的隔振安装架相比,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的、沿后发动机安装架10的纵向方向测量的壁厚能够减小。因此,与汽车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相比,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的弹簧常数能够降低。
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的端部啮合部分35和36压配合安装在底部金属板部件21的相应保持部分22和23内,从而压配合装入相应的凹口22a和23a中,同时通过与一对第一啮合部分25a和26a相抵以及与两对第二啮合部分25b和26b相抵而进行压缩,该第一啮合部分25a和26a布置在底部金属板部件21的纵向相对端处,而每对第二啮合部分25b和26b布置在底部金属板部件21的横向相对端处。因此,即使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并不粘接在保持部分22和23上,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也通过配合而牢固固定。而且,在啮合部分35(36)的外部拐角处的一对定位凸起37(38)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分25a和25b(26a和26b)之间的切口部分而凸出到保持部分22(23)的背面,从而卡在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分25a和25b(26a和26b)上。因此,定位凸起37和38可靠防止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的端部在后发动机安装架10中纵向和横向运动。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二止动器部分16形成为使得作为单独部件的水平板部件17焊接在垂直板部分29上,该垂直板部分29通过在连接板部分24上以竖直形式弯曲而形成。不过,具有垂直板部分和水平板部分的部件也可以与底部金属板部件的连接板部分分开形成。这时,部件的垂直板部分焊接到连接板部分上。
第二实施例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9至11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后发动机安装架40设置成这样,即,构成底部金属板部件41的保持部分42(43)的第一啮合部分45(46)在中间高度位置处纵向向内弯曲,以便形成稍微凸出的倾斜部分45a(46a),从倾斜部分45a(46a)伸出的端头部分纵向向外弯曲,以便形成有水平端部的向后弯曲部分45b(46b)。因此,保持部分42(43)有袋形结构,形成为使得第一啮合部分45(46)的中间部分相对于它的基部朝着底部金属板部件41的内部凸出。第二啮合部分47和48布置在保持部分42和43的横向相对端处,与前述第二啮合部分25b和26b的情况相同。
底部金属板部件41的连接板部分44为基本正方形形状。作为单独部件的U形第二金属止动器部件(第二止动器部分)18在横向相对的位置处以竖立状态焊接在底部金属板部件41上。该第二金属止动器部件18通过使细长金属板弯成类似字母U的形状,并包括一对彼此相对的垂直板部分19a以及在垂直板部分19a的上端之间延伸的水平板部分19b。第二金属止动器部件18布置成类似于字母U的形式,且垂直板部分19a的底端焊接在连接板部分44的横向相对端上,这样,该连接板部分44保持在该对垂直板部分19a的底端之间。还有,第二金属止动器部件18布置成使水平板部分19b在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底板14上面延伸,从而包围该底板14,该底板14由弹性橡胶覆盖部分39覆盖。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与前述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和32的区别是并不形成定位凸起37和38。为了减小上部金属板部件11的重量,基本矩形且稍微比水平板部分19b更宽的中心孔11b形成于上部金属板部件11的中心处。金属止动器部件13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它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特征都以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这样构成的第二实施例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特别是,例如当反弹输入过大时,第二金属止动器部件18的水平板部分抵靠金属止动器部件13的底板14,因此,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沿垂直方向的过大变形。在第二实施例中,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的啮合部分35和36压配合装入底部金属板部件41的相应保持部分42和43中,同时牢固卡在进口狭窄的第一啮合部分45和46内。因此,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更牢固地装入相应保持部分42和43内。还有,通过第二啮合部分47和48能够可靠防止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的横向运动。
而且,第一啮合部分45(46)在中间高度位置横向向内弯曲,从而形成稍微凸出的倾斜部分45a(46a),且从该倾斜部分45a(46a)伸出的端头部分纵向向外弯曲,以便形成往回弯曲的部分45b(46b)。因此,当沿该往回弯曲的部分45b(46b)引导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32A)的啮合部分35(36)光滑装入保持部分42(43)内。还有,因为第二金属止动器部件18通过使细长金属板弯曲而很容易地形成,同时不需要对底部金属板部件41进行任何另外的加工,因此,与制造上述第二止动器部分16的成本相比,制造该第二金属止动器部件18的成本降低。
第三实施例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如图12至14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后发动机安装架50设置成这样,即圆形通孔52a形成于第一金属止动器部件51的底板52的中心处,该第一金属止动器部件51起到第一止动器部件的作用,并牢固安装在上部金属板部件11上。与该通孔52a同心的通孔54a形成于覆盖底板52的弹性橡胶覆盖部分54中。第二止动器部件61包括由金属圆杆制成的垂直部件62以及金属止动器盘63,该金属止动器盘63牢固安装在垂直部件62的顶端,且直径大于通孔52a的直径。垂直部件62的底端部分形成螺纹部分62a。垂直部件62以如下方式布置成竖立在底部金属板部件71的连接板部分74(将在后面介绍)上垂直部件62穿过形成于连接板部分74的中心处的通孔延伸,螺母64与从连接板部分74向下凸出的螺纹部分62a螺纹啮合。垂直部件62的上端从底板52朝着上部金属板部件11凸出,这样,止动器盘63可以卡在通孔52a的圆周上。
底部金属板部件71这样形成,即,构成保持部分72(73)的第一啮合部分75(76)在中间高度位置处纵向向内弯曲,以便形成相对于其底部向底部金属板部件71的内部倾斜的倾斜部分75a(76a)。倾斜部分75a(76a)的端部稍微纵向向外弯曲,以便于将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32A)的啮合部分35(36)装入保持部分72(73)中。而且,底部金属板部件71并不采用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二啮合部分25b和26b,而是采用线性凸起77和78。特别是,线性凸起77和78代替第二啮合部分25b和26b而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处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布置于底部金属板部件71的保持部分72和73的凹口72a和73a中。啮合槽形成于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的相应啮合部分35和36上,以便与凸起77和78啮合。其它结构特征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同。
上述结构的第三实施例以如下方式起作用。当沿垂直方向的过大反弹输入时,第二止动器部件61的止动器盘63在通孔52a的外周处抵靠金属止动器部件的底板52,从而抑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沿垂直方向的过大变形。因此,能可靠防止上部金属板部件11和底部金属板部件的分离。当沿左右方向的过大振动分量输入时,第二止动器部件61的垂直部件62在通孔52a的壁处抵靠金属止动器部件51的底板52,从而抑制过大变形。当沿前后方向的过大振动分量输入时,第二止动器部件61的垂直部件62在通孔52a的壁处抵靠金属止动器部件51的底板52,从而抑制过大变形。这样,能够抑制沿垂直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过大变形,从而能够保证该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的耐久性。而且,能够改进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并提高汽车的驾驶稳定性。
还有,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情况相同,与普通隔振安装架相比,用于后发动机安装架50的金属部件的数目大大减小,从而大大减小金属部件的成本。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情况相同,与普通隔振安装架相比,焊接成本和橡胶硫化模制的成本也大大减小。
在第三实施例中,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的啮合部分35和36压配合装入底部金属板部件71的相应保持部分72和73中,同时牢固卡在进口狭窄的袋形第一啮合部分75和76中。因此,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牢固安装在相应保持部分72和73内。还有,形成于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的啮合部分35和36中的啮合槽与凸起77和78啮合,从而牢固固定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因此,与提供第二啮合部分25b和26b的情况一样,能够可靠防止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的横向运动。使上部和底部金属板部件11和71具有类似平板的形状而产生的效果、使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有类似长方体块的形状而产生的效果以及弹性橡胶支承部件31A和32A并不粘接在底部金属板部件71上而产生的效果都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所述相同。
应当知道,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除了第一啮合部分75和76,也可以提供有第二啮合部分,这样,各第二啮合部分在中间高度部分处横向向内弯曲,以便形成朝着底部金属板部件内侧的袋形结构。这时,不需要在底部金属板部件71上的凸起。也可选择,第二啮合部分代替第一啮合部分75和76,这样,各第二啮合部分在中间高度部分处横向向内弯曲,以便形成朝着底部金属板部件内侧的袋形结构。这时,底部金属板部件可以在纵向中间位置提供有凸起,且可以在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端部形成啮合槽,以便与凸起啮合。这样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参考第三实施例所述的效果。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上部金属板部件安装在汽车的传动装置上,而底部金属板部件安装在汽车车体框架上。不过,也可以颠倒。上述实施例只是作为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其它方式来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隔振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状金属部件,该第一板状金属部件为矩形形状;U形的第一止动器部件,该第一止动器部件包括一对侧板以及一底板,侧板的端部固定安装该在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一个平面上的相对端部分处,从而使该第一止动器部件竖立在该平面上;第二板状金属部件,该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以使得第二板状金属部件对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形式布置在离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预定距离处,同时第一止动器部件布置在它们之间,该第二板状金属部件包括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布置在第二止动器部件的各相对端处,并处在与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对端部分相对的位置处;第二止动器部件,该第二止动器部件位于该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纵向中间位置处,并以朝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竖立的方式布置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上,第二止动器部件的一个端部可以由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卡在朝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一侧,以便使第一板状金属部件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之间的距离限制在预定范围内;一对弹性橡胶支承部件,该对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粘接在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的所述平面上的相对端部分处,且朝着第二板状金属部件延伸;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端部压配合装入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保持部分内,以便弹性连接第一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以及弹性橡胶覆盖部分,该弹性橡胶覆盖部分与弹性橡胶支承部件形成一体,并覆盖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安装架,其特征在于第二止动器部件形成为U形形状,并布置成包围底板,该第二止动器部件包括一对垂直板部分,该对垂直板部分在纵向中间位置处竖立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上,从而以使得垂直板部分与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分离的方式沿宽度方向夹住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以及水平板部分,该水平板部分与垂直板部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止动器部件的底板的中心处提供有通孔,且第二止动器部件包括垂直部分和止动器板,该垂直部分在纵向中间位置处竖立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上,并穿过通孔朝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延伸,该止动器板固定安装在垂直部分的端头上,以便能够由底板卡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隔振安装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板状金属部件和第二板状金属部件基本成平板形状,弹性橡胶支承部件基本成长方体块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隔振安装架,其中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保持部分包括一对第一啮合部分、两对第二啮合部分以及一对凹口部分,该对第一啮合部分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纵向端朝着第一板状金属部件竖立,每对第二啮合部分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横向相对端处朝着第一板状金属件竖立,并位于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纵向端附近,该对凹口部分的每一个都形成于相应的第一啮合部分和相应对的第二啮合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安装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啮合部分和/或第二啮合部分朝着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相应凹口部分弯曲,以便伸出到该凹口部分上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振安装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啮合部分的端部和/或第二啮合部分的端部弯曲离开相应的凹口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隔振安装架,其中第一线性凸起代替第一啮合部分而在纵向中间位置处布置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各凹口部分中,以便朝着第二啮合部分的相同侧凸出,并沿横向方向延伸,或者第二线性凸起代替第二啮合部分而在横向中间位置处布置在第二板状金属部件的各凹口部分中,以便朝着第一啮合部分的相同侧凸出,并沿纵向方向延伸;而且,啮合槽形成于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各端头部分上,以便与第一线性凸起或第二线性凸起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隔振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压配合安装到相应保持部分内的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端头部分包括定位凸起,该定位凸起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分之间的切口部分而凸出到保持部分的外部,以便卡在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分上。
全文摘要
一种后发动机安装架,包括上部金属板部件,金属止动器部件以及底部金属板部件。金属止动器部件包括一对侧板以及一底板,该侧板和底板共同形成类似字母U的形状,并在纵向相对端部分处竖立在上部金属板部件的底表面上。底部金属板部件布置在离开上部金属板部件预定距离处,并成相对状态,同时金属止动器部件布置在它们之间;第二止动器部分包括一对垂直板部分和一水平板部件,该对垂直板部分竖立在底部金属板部件上,该水平板部件安装在垂直板部分的端头上,并越过金属止动器部件的底板延伸,从而包围底板。一对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粘接在上部金属板部件的平面上,并在相对端部分处,弹性橡胶支承部件的端部压配合装入底部金属板部件的保持部分内。
文档编号F16F15/08GK1446711SQ03107539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6日
发明者佐伯明雄, 前桥秀树, 高柳光弘, 南野高伸 申请人: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