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支点杠杆负臂式加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4823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支点杠杆负臂式加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加速的机械背景技术 传统的变速器是主动轮是大轮或小轮,输出轮则为小轮或大轮,以轮的大小不同而达到变速的目的,其能耗大。为此,有人设计出行星减速器,如《一种滚动接触式摆动活齿行星减速器》(专利号02222398),它主要由输入转轴、凸缘激波器、活齿、活齿架、内齿圈和输出轴构成,凸缘激波器偏心安装在输入轴上,活齿偏心安装在活齿架柱销上,活齿架与输出轴固联,活齿位于凸缘激波器与内齿圈之间,分别与凸缘激波器和内齿圈接触啮合。活齿的外贺面沿齿轴向为分段结构,其不同段位的活齿外圆面分别与凸缘激波器和内齿圈滚动接触啮合。《一种圆型活齿行星减速器》(专利号02224579)它是由输入轴、行星轮以及销孔式输出机构组成,行星轮中设有输入轴外转的偏心套、转臂轴承以及内圈滚子、圆型活齿和固定的内齿圈,所述的圆型活齿为圆柱型滚子活齿,输出机构包括带销盘的输出轴以及销轴和销孔,销孔设在销盘上,其销轴由圆型活齿的贺柱型滚子代替。本申请人申请了《杠杆行星式变速器》(专利申请号200310111524.X),它由机壳、固定轮轴的固定板、轮盘上有齿的主动轮、由主动轮盘上的齿带动的齿轮、链轮及输出轮等构成。它采用绕输出轮轮轴啮合转动的双链轮的行运动方式,通过双链轮的活动轮轴与输出轴的固定轮轴间型成的杠杆的作用以达到变速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耗小,加速快,加速倍大的,双支点杠杆负臂式加速器。
本发明的目的实现方式为,双支点杠杆负臂式加速器,包括主动轮(3)及固定在主动轮(3)上的轴(5)及装在轴(5)上的内外齿盆型齿轮(1)的半径臂与输出轴(7),输入轴(6)间型成的杠杆作用。由电机带动装在输入轴(6)上的主动轮(3),及装在主动轮(3)上的内外齿盆型齿轮(1)及轴(5),齿轮(1)的内齿与固定在输入轴上的固定齿轮(2)齿合,而齿轮(1)的外齿与输出轮(4)的内齿、齿合、齿轮(4)的外齿为输出点。输出加速的能量本发明在传统加速的同等条件下,可节能一倍左右,且加速快。
本发明采用主动轮转动及固定在主动轮上的轴(5)及装在轴(5)上的盆型内外齿轮(1)的内齿与固定在输入轴上的齿轮(2)齿合主动轮(3)输入轴(6)和固定在输入轴(6)上齿轮(2)的O点的半径臂到负齿边的负极,齿合绕齿轮(2)转动,齿轮(1)的外齿的正极边与盆型齿轮(4)的内齿齿合转动,通过输入轴(7),与装在轴(7)上的齿轮(4)的外齿齿合转动、输出加速的能量。
具体原理见图(3),图中,杠杆I、II、III分别表示齿轮1、2、3、4及图(2)中的各齿轮齿合点的及转动的示意图,其中,轴(6)和轴(7)是同心的两根轴,轴(5)是固定在主动轮(3)上的半径处的齿轮(1)的轴心、轴(5)可在主动轮(3)的半径上根据加速的需要而变化调节轴心在主动轮半径的轴(5)的固定点。


图1本发明主要加速机构运动状态2本发明各齿轮齿合状态示意3本发明利用杠杆原理加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发明包括主动轮及固定在主动轮半径上的内外齿的盆型齿轮(1)、主动轮(3)、内外齿盆型齿轮(1)、固定不转动齿轮(2)、输出齿轮(4)(内外盆型齿轮4)同心的两根轴6、7及固定在主动轮3半径上的轴5、内外盆型齿轮1的半径超过主动轮半径轴6和轴7间的齿轮1的半径臂与固定齿轮(2)齿合,从正点至负点的齿轮1的半径,型成反作用力的顺向转动的加速的目的。
使用时,电机带动主动轮3,主动轮3的半径上的轴5随着主动轮3转动,装在轴5上的齿轮1的内齿与固定齿轮2齿合,就形成了齿轮1绕齿轮2负点顺转、通过齿轮1的外齿与齿轮4的内齿齿合,将加速的能量通过齿轮(4)的外齿输出。以达到与输入的能量基本相等,但却使输出的速度快了一倍。
权利要求
双支点杠杆负臂式加速器,包括主动轮及固定主动轮(3)上的半径中的内外盆型(3)齿轮(1)、固定不转动齿轮(2)、输出的内外齿盆型齿轮(4)、同心的两棍轴(6)(7)、及固定在主动轮(3)半径上的轴(5),轴(5)上的盆型齿轮(1)的半径超过主动轮中心点轴(6)和轴(7)间的齿轮(1)的中心点的半径中,从正点到负点型成的反作用力的顺向转动的加速的目的。主动轮半径中的轴(5)与主动轮半径轮中、轮轴间型成的杠杆作用。
全文摘要
双支点杠杆负臂式加速器,涉及一种可加速的机械,包括主动轮及固定在主动轮上的盆型齿轮,本发明由电机带动主动轮主动轮半径中的盆型齿轮绕固定轮转动、从而带动另一盆型输出齿轮转动,以达到正点负动、反力顺转的加速的目的。主动轮轴与半径轮轴间形成的杠杆作用以达到加速的目的,本发明在传统加速同等条件下,可节能一倍左右,且加速快。
文档编号F16H1/28GK1587744SQ200410071780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9日
发明者徐松林 申请人:徐松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