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719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组装简便、成本低廉的单轴枢纽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枢纽器结构,较简易,其于枢轴的一端设以环凸缘(或挡止片),而于该枢轴另一端则设有外螺纹,使该枢轴贯穿二旋转件及其间的相关组件(如弹簧、垫片)后,以该环凸缘(或挡止片)挡止于其中一旋转件外侧,而以一螺帽螺合于另一端的外螺纹,以形成一组合结构;然而,上述此种结构其由于二旋转件经常的相互枢转动作,往往带动该螺帽反向转动,致使容易产生松动甚至于脱落的情形发生,此为一使用上严重缺失。
另有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285635号新型专利案,其是一种枢纽器,其中包括一枢轴;一旋转承架,其贯穿型有一圆孔,其以圆孔套设于枢轴上;一凸定位块,其中央贯穿成型有一圆孔,其以圆孔套设于枢轴上,凸定位块与旋转承架相互固定,凸定位块相对异于旋戋承架一侧突伸有两定位凸部,定位凸部两侧成型有斜面;一凹定位块,其中央贯穿成型有一穿孔,其以穿孔套设并相对固定于枢轴上,凹定位块相对于凸定位块一侧内凹成型有两相对的扇形凹部。且扇形凹部的宽度大于凸定位块的定位凸部的宽度,扇形凹部两侧成型有斜面,扇形凹部的一端内凹成型有一定位槽;一弹性组件,其套设于枢轴上;一固定承架,其贯穿成型有一穿孔,其以穿孔套设并相对固定于枢轴上;一开关片,其套设并固定于枢轴一端上,并位于旋转承架的相异于凸定位块一侧;一固定片,其套设并固定于枢轴的另一端。
上述此结构其是以固定片(即C形环或E形环)套合于该枢轴端部预设的环槽内,以形成一挡止,其虽能有效防止松脱的情形,但由于该固定片(C形环、E形环)的组装需有特殊工具,且组装上极不便利,使其组装效率不易提升。
有鉴于现有的枢纽器结构有上述的缺点,发明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其组装上极为简便,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其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套管,是结合于一固定组件的枢接部位,于该套管的一端凹设有一长圆形断面的容置空间,另端则设有一贯通的圆孔;一从动凸轮,中央贯设一圆孔,该从动凸轮于圆孔的一端周缘设有至少二对称的定位凸部,而该圆孔另一端则可经由一弹性组件抵顶于套管的容置空间内端侧,于该从动凸轮周缘设有至少一平削面,可伸入该套管的容置空间内形成滑移结合;一主动凸轮,是结合于一枢转组件的枢接部位,其中央贯设一圆孔,且于该圆孔的一端周缘设有至少二定位凹部对应于该从动凸轮的定位凸部;一转轴,一端设有端挡止部,可依序贯穿该主动凸轮的圆孔、从动凸轮的圆孔而凸伸于套管的圆孔外,而转轴另一端则为一端凸缘,可挡止于该主动凸轮的圆孔外旁侧;一挡止块,可伸入该套管的圆孔,并以其一端预设的环凸缘形成挡止,于该挡止块中央设有一长孔,且于该外侧由该长孔中段向二旁侧延伸一横槽,使该挡止块以长孔套合于转轴的端挡止部后伸入于凹缩部内,再使该挡止块与转轴相对枢转90度,利用该转轴的端挡止部嵌入挡止块的横槽内形成定位。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确实具有组装简便、成本低廉的功效,确已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图。
图式组件符号说明1.....套管11、21、34....平削面12....容置空间13、221、31....圆孔2.....从动凸轮
22....中央凸部222...弹性组件23...定位凸部3.....主动凸轮32....定位凹部4.....转轴41....端凸缘42....端挡止部43....凹缩部5.....挡止块51....环凸缘52....长孔53....横槽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由其参照图2的组合动作示意图及图3的组合外观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套管1、从动凸轮2、主动凸轮3、转轴4及挡止块5等部分,其中该套管1周缘设有至少一平削面11,可伸入结合于一固定组件预设具平削面的定位孔内,于该套管1的一端凹设有一长圆形断面的容置空间12,另端则设有一贯通的圆孔13,从动凸轮2的中央贯设一圆孔221,该从动凸轮2于圆孔221的一端周缘设有至少二对称的定位凸部23,而圆孔221另一端则突设一中央凸部22,使该中央凸部22可套合一弹性组件222(螺旋弹簧)抵顶于套管1的容置空间12内端侧,于该从动凸轮2周缘设有至少一平削面21,可伸入该套管1的容置空间12内形成滑移结合,主动凸轮3的周缘设有至少一平削面34,可伸入结合于一枢转元件预设具平削面的定位孔内,于该主动凸轮3中央贯设一圆孔31,且于该圆孔31的一端周缘设有至少二定位凹部32对应于该从动凸轮2的定位凸部23,转轴4一端设有端凸缘41,另一端则为一具凹缩部43的端挡止部42,挡止块5一端周缘设有环凸缘51,于该挡止块5中央设有一长孔52,且于该环凸缘51外侧由长孔52中段向二旁侧延伸一横槽53;组装时,使该转轴4以端挡止部42的一端依序贯穿该主动凸轮3的圆孔31、从动凸轮2的圆孔221而凸伸于套管1的圆孔13外,并以其端凸缘41挡止于主动凸轮3的圆孔31外侧面;而该挡止块5则可伸入该套管1的圆孔13,并以其长孔52套合于转轴4的端挡止部42,若再施力下压该转轴4,则可使端挡止部42凸伸出横槽53外(此时,该凹缩部43恰位于挡止块5的长孔52部位,如图2所示),再使该挡止块5与转轴4相对枢转90度,然后放松该转轴4,则可通过由该弹性组件222的弹性,可使该转轴4的端挡止部42嵌入挡止块5的横槽53内形成定位;上述结构中,由于该从动凸轮2与套管1是呈可滑动结合,而该转轴4与挡止块5仅是用以限制该套管1、从动凸轮2及主动凸轮3的间结合,因此,该主动凸轮3是可与套管1、从动凸轮2产生相对枢转,并可通过由从动凸轮2的定位凸部23嵌入主动凸轮3的定位凹部32内形成角度的定位(其定位的角度是依定位凸部23、定位凹部32设置数目而定),且该挡止块5与转轴4的结合极为简便,亦无需特殊工具即可实施,可有效增进其组装效率,其中套管1也可以依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来使用,也可以设计成无套管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管,是结合于一固定组件的枢接部位,于该套管的一端凹设有一长圆形断面的容置空间,另端则设有一贯通的圆孔;一从动凸轮,中央贯设一圆孔,该从动凸轮于圆孔的一端周缘设有至少二对称的定位凸部,而该圆孔另一端则可经由一弹性组件抵顶于套管的容置空间内端侧,于该从动凸轮周缘设有至少一平削面,可伸入该套管的容置空间内形成滑移结合;一主动凸轮,是结合于一枢转组件的枢接部位,其中央贯设一圆孔,且于该圆孔的一端周缘设有至少二定位凹部对应于该从动凸轮的定位凸部;一转轴,一端设有端挡止部,可依序贯穿该主动凸轮的圆孔、从动凸轮的圆孔而凸伸于套管的圆孔外,而转轴另一端则为一端凸缘,可挡止于该主动凸轮的圆孔外旁侧;一挡止块,伸入该套管的圆孔,并以其一端预设的环凸缘形成挡止,于该挡止块中央设有一长孔,且于该外侧由该长孔中段向二旁侧延伸一横槽,使该挡止块以长孔套合于转轴的端挡止部后伸入于凹缩部内,再使该挡止块与转轴相对枢转90度,利用该转轴的端挡止部嵌入挡止块的横槽内形成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转轴于端挡止部内旁侧设有一外径较小的凹缩部,以便于转轴于挡止块的长孔内枢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套管、主动凸轮分别于周缘设有至少一平削面,供结合于二分离的固定组件及枢转组件的预设具平削面的定位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从动凸轮是以一中央凸部伸入该弹性组件的一端,使该弹性组件端部形成一不易滑脱的套合。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弹性组件是一螺旋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单轴枢纽器设置成无套管的外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在一套管的一端凹设有一长圆形断面的容置空间,从动凸轮并以一弹性组件抵顶于容置空间内部,该套管另端设有一贯通的圆孔,一挡止块伸入,从动凸轮于临套管的容置空间开口端周缘设有至少二对称的定位凸部,一主动凸轮的一端侧周缘设有至少二定位凹部可套合于该从动凸轮的定位凸部,挡止块是以一端预设的环凸缘挡止于该套管的圆孔外侧,挡止块中央设有一长孔,长孔一端中段设有向旁侧延伸的横槽,一转轴的一端设有环凸缘,挡止于该主动凸轮的外旁侧,而转轴的另端则为一端挡止部,依序贯穿该主、从动凸轮及挡止块的长孔,使该转轴与挡止块相对枢转90度,可使该转轴的端挡止部嵌入挡止块的横槽内形成定位。
文档编号F16C11/04GK2903543SQ200620006700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日
发明者陈义聪, 洪国维 申请人:圣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