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气动注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389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气动注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注油泵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供油机械的注油泵为齿轮式,其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特别是由于结构上的原因,造成现有注油泵供油量小,效率低。在设计上不是很理想。目前还没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产品在生产实际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气动注油泵,其结构上更为合理简单,注油量大,解决了现有产品存在的各种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由气路换向阀、气缸和储油箱构成。气路换向阀由滑阀和换气阀构成,位于整个机体上部。由左阀体和右阀体构成。左阀体上有一换气阀,换气阀由滑板、大、小滑块组成。滑板固定在左阀体上。滑板上带有一小滑块,小滑块下部有一大滑块。滑板上带有三对小气孔,小滑块压住上部两个小气孔,大滑块压住下部二个小气孔。滑板上有一排气窗,排气窗上排气孔与中间两个小气孔相连通。在左、右阀体中心部有一滑阀,滑阀上部有一气门。右阀体上有一提手。气路换向阀下部有一气缸。气缸的上部带有气缸上盖,气缸的下部有气缸下盖。换向阀与气缸下盖之间有一上下通气管。气缸的下部有一储油箱。气缸中间有一推拉杆。推拉杆上部与滑阀联结。在气缸内有一铝活塞。活塞下部有一活塞杆。推拉杆通过活塞与活塞杆相联结。活塞杆下部联结一上排油阀,上排油阀的下部联结一抽油活塞,抽油活塞外部套装一抽油管,抽油管上部与气缸下盖相联结。抽油管与抽油活塞之间带有四氟密封环。抽油活塞的下部有一下排油阀。抽油管的底部带有抽油孔。在气缸下盖的右部有一排油咀,排油咀上带有压力表。储油箱上盖下面联结一塔形弹簧,弹簧下部联结一压油板,抽油管从储油箱上盖、塔形弹簧及压油板中心穿过。在换气阀正面(A向)有一进气口,阀门上有一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气体从进气口阀门进入换气阀,换气阀在左右阀体中心,固定在左阀体上。换气阀由阀架滑板、滑阀、大小滑块组成。滑板上3对气孔中心一组通排气窗,一组通滑阀,另一组通气缸下盖。压缩空气通过气缸下盖推动铝活塞底部,再推动大小滑块移动。小滑块移动使滑阀上下腔进排气换向。大滑块移动时,使气缸上下腔进排气换向,换向是通过上下通气管、铝活塞底部将铝活塞托起,铝活塞与上面滑阀之间有推拉杆与活塞杆联结。由于滑阀与气缸内铝活塞上下换向的作用,带动上排油阀抽油活塞、下排油阀上下运动。上行时下排油阀开启吸油,上排油阀关闭上腔排油,下行时下排油阀关闭,上排油阀开启,下腔排油,抽油活塞通过吸油管壁内四氟密封环达到真空状态,通过进油孔将油脂吸上来由上排油阀排出,又通过出油口排出到高压油管内直到润滑部位。压油板随车内油面下降而下降,起到压油净化储油箱内壁的作用。推手可将油泵移动,提手可将油泵提走。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齿轮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其设计合理,并且节省大量电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注油效果好,排油压力大。通过高压管可输送润滑油到百米之外的供油机械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气门 1-滑阀 2-小滑块 3-大滑块 4-排气窗 5-换气阀6-左阀体 7-气缸上盖 8-推拉杆 9-铝活塞 10-上下通气管11-活塞杆 12-上排油阀 13-抽油活塞 14-四氟密封环 15-下排油阀 16-抽油孔 17-储油箱 18-抽油管 19-压油板 20-塔形弹簧21-推手 22-排油咀 23-压力表 24-气缸下盖 25-气缸 26-右阀体 27-提手 30-滑板 图2为图1中气路换向阀部A向结构图 28-进气口 29-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由气路换向阀、气缸和储油箱构成。气路换向阀由滑阀和换气阀构成,位于整个机体上部。由左阀体(6)和右阀体(26)构成。在左阀体上有一换气阀(5),滑板(30)固定在左阀体上。滑板上带有一小滑块(2),小滑块下部有一大滑块(3)。滑板上带有三对小气孔,小滑块压住上部两个小气孔,大滑块压住下部二个小气孔。滑板上有一排气窗(4),排气窗上的排气孔与中间两个小气孔相连通。在左、右阀体中心部有一滑阀(1),滑阀上部有一气门(0)。右阀体上有一提手(27)。气路换向阀下部有一气缸(25)。气缸的上部带气缸上盖(7),气缸的下部有气缸下盖(24)。换向阀与气缸下盖之间有一上下通气管(10)。气缸的下部有一储油箱(17)。在储油箱上部有一推手(21)。气缸中间有一推拉杆(8)。推拉杆上部与滑阀联结。在气缸内有一铝活塞(9)。活塞下部有一活塞杆(11)。推拉杆通过活塞与活塞杆相联结。活塞杆下部联结一上排油阀(12),上排油阀的下部联结一抽油活塞(13),抽油活塞外部套装一抽油管(18),抽油管上部与气缸下盖相联结。抽油管与抽油活塞之间带有四氟密封环(14)。抽油活塞的下部有一下排油阀(15)。抽油管的底部带有抽油孔(16)。在气缸下盖的右部有一排油咀(22),排油咀上带有压力表(23)。储油箱上盖下面联结一塔形弹簧(20),弹簧下部联结一压油板(19)。在换气阀正面(A向)有一进气口(28),阀门上有一过滤器(29)。
权利要求1.移动式气动注油泵,其特征在于左阀体(6)上有一滑板(30),滑板上带有一小滑块(2),小滑块下部有一大滑块(3),滑板上带有三对小气孔,滑板上有一排气窗(4),在左、右阀体中心部有一滑阀(1),滑阀上部有一气门(0),气路换向阀下部有一气缸(25),换向阀与气缸下盖之间有一上下通气管(10),气缸的下部有一储油箱(17),气缸中间有一推拉杆(8),在气缸内有一铝活塞(9),活塞下部有一活塞杆(11),活塞杆下部联结一上排油阀(12),上排油阀的下部联结一抽油活塞(13),抽油活塞外部套装一抽油管(18),抽油管与抽油活塞之间带有四氟密封环(14),抽油活塞的下部有一下排油阀(15),抽油管的底部带有抽油孔(16),在气缸下盖的右部有一排油咀(22),排油咀上带有压力表(23),储油箱上盖下面联结一塔形弹簧(20),弹簧下部联结一压油板(19),在换气阀正面有一进气口(28),阀门上有一过滤器(29)。
专利摘要移动式气动注油泵,属注油泵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由气路换向阀、气缸和储油箱构成。气路换向阀由滑阀和换气阀构成。气路换向阀座落在气缸上盖上,储油箱联结在气缸下盖上。通过推拉杆、活塞杆及吸油管将三部分联结为一体。换气阀固定在气路换向阀左阀体上,换气阀由滑板、大小滑块构成。滑板上有三对小气孔,一对通滑阀,一组通排气窗,另一组通气缸下盖。压缩空气通过气缸下盖推动铝活塞底部,再推动大小滑块移动。使气缸上下腔进排气换向。由推拉杆与活塞连杆带动上排油阀抽油活塞和下排油阀上下运动。通过抽油孔将油抽上来,通过上排油阀排出,又通过排油咀送至注油机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比现有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节能,排油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F16N13/00GK201003681SQ200720010260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0日
发明者吕文喜 申请人:吕文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