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隔温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180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隔温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隔温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热水管、油管,在使用中大多数都是按装在地面内及墙 体内或是外装,常因天气的变化在输送热水、冷水或者油的过程中由 于管内与地面、墙壁或者外环境温差大从而消耗大量的热原,或者因 结冰不能正常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隔温管,避免现有的冷热水 管、油管,在使用中因墙壁内或外环境温差消耗大量的热源或者因为 结冰不能正常运输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隔温管,主要包括主管身、复合隔温管外层,在主管身 和复合隔温管外层之间有中间隔温管层,形成空气层隔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的中间隔温管层为波纹状。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的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上有 复合高效能隔温膜。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是,隔温管终端与终端隔温部件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终端管与终端隔温部件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 隔温管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隔温管由现有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造,主管身管径 为现有的各种标准管径制造,新型隔温管的连接件及各种配件用现有 相对材质的连接配件安装,连接安装后用加装本外层连接隔温配件 达到输送隔温的完美效果。


图la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管身切向剖面示意图lb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管身径向剖面示意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温组件切向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温组件径向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管管接结构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直管管接结构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弯管管接结构示意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弯管终端管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结构如图la和图lb,图2a和图2b, 图3,图4所示,包括主管身1、复合隔温管外层3,在主管身1和复合隔温管外层3之间有中间隔温管层2,主管身1和复合隔温管外
层3之间形成空气隔温层,中间隔温管层为波纹状,增大了隔温层的 面积,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上有复合高效能隔温膜4,终端管与终端 隔温部件通过直管连接接头相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5,隔温管 与隔温管通过直管连接接头相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5。通过中 间波形隔温层2,空气层隔温和复合高效能隔温膜4多重隔温,达到 很好的隔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结构如图la和图lb,图2a和图 2b,图5,图6所示,包括主管身l、复合隔温管外层3,在主管身l 和复合隔温管外层3之间有中间隔温管层2,主管身1和复合隔温管 外层3之间形成空气隔温层,中间隔温管层为波纹状,增大了隔温层 的面积,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上有复合高效能隔温膜4,终端管与终 端隔温部件通过直管连接接头相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5,隔温 管与隔温管通过直管连接接头相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5。通过 中间波形隔温层2,空气层隔温和复合高效能隔温膜4多重隔温,达 到很好的隔温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对其所作的进一 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 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隔温管,包括主管身、复合隔温管外层,其特征是在主管身和复合隔温管外层之间有中间隔温管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隔温管层 为波纹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 上有复合高效能隔温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在隔温管终端接有终 端隔温部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隔温管终端与终端隔 温部件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
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隔温管连接处外 层有隔温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隔温管,包括主管身、复合隔温管外层,其中主管身与复合隔温管外层之间有中间隔温层,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上有复合高效能能隔温膜,隔温管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冷热水管、油管因天气的变化在输送过程中因管内和外环境温差大从而消耗大量的热原,或者因结冰不能正常运输的问题。
文档编号F16L59/14GK201288922SQ20082014746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2日
发明者刘白云 申请人:刘白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