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前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441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前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前
生 皿。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硅油风扇离合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感温装置将发动机的热负荷状况转 化为旋转运动,当发动机超负荷时,带动阀片旋转将阀门打开,进而使硅油在工作室与 储油室之间进行不断的循环,从而带动风扇进行高速旋转,使发动机及时得到冷却;当 发动机负荷低时,储油室的硅油不再流向工作室,此时带动风扇进行低速旋转,起到平 衡发动机负荷的作用,在前盖上成型有迷宫槽结构,并且,前盖内具有径向回油通道。 一般的,硅油风扇离合器由于需要实现长期驱动风扇的功能, 一般选用高性能压铸 铝材为材料进行精密加工,从而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离合器 迷宫槽结构以压铸铝作为前盖la,是在前盖la上用高精度数控机床切削加工出迷宫槽 lla,然后再钻孔来做回油通道12a。生产过程复杂,成本高,而且,回油通道需要额外 钻孔来实现,增加了操作复杂程度,以及漏序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加工方便,造价 低廉的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前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前盖,包括
本体和迷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后端面上设置有一片状冲压件,该冲压件表面冲
压成型有所述的迷宫槽。
所述本体上成型有回油通道预留区域,所述冲压件内壁与前述回油通道预留区域形
成回油通道。这样,回油通道就无需通过另外钻孔来完成,工序减少,成本降低。 所述的冲压件通过可以刚性连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的本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刚性连接方式具体为所述本体后端面具有环形扣合槽,该扣合 槽两侧具有径向插入口,而所述的冲压件呈圆环形,并且外周和内周均具有一与前述插 入口配合以实现本体与冲压件固定的插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具有迷宫槽的冲压件与本体组装构成前 盖,无需机加工的复杂工序,制造成本下降,冲压件厚度减小可以控制为较薄,能使本 体的壁厚一致,即前盖厚度不受影响,同时,有利于减少因铸件而产生的气孔,减小产 品报废率。


图l为传统前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前盖包括本体1和圆
环形片状的冲压件2,冲压件2设置于本体1后端面上,该冲压件2表面冲压成型有迷 宫槽21。本体1上成型有回油通道预留区域,冲压件2内壁与回油通道预留区域形成回 油通道3。
结合图5所示,冲压件2通过刚性连接方式固定于本体1上。刚性连接方式具体为
本体1后端面具有环形扣合槽11,该扣合槽11两侧具有径向插入口 12,而冲压件2的 外周和内周均具有一与插入口 12配合以实现本体1与冲压件2固定的插装部22。本实 施例中本体l采用铝压铸件,而冲压件2采用钢板。
权利要求1、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前盖,包括本体和迷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后端面上设置有一片状冲压件,该冲压件表面冲压成型有所述的迷宫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成型 有回油通道预留区域,所述冲压件内壁与前述回油通道预留区域形成回油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压件通过 刚性连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的本体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连接方式具体为所述本体后端面具有环形扣合槽,该扣合槽两侧具有径向插入口,而所述的冲压件呈圆环形,并且外周和内周均具有一与前述插入口配合以实现本体与冲压件固定 的插装部。
专利摘要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前盖,包括本体和迷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后端面上设置有一片状冲压件,该冲压件表面冲压成型有所述的迷宫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具有迷宫槽的冲压件与本体组装构成前盖,无需机加工的复杂工序,制造成本下降,冲压件厚度减小可以控制为较薄,能使本体的壁厚一致,即前盖厚度不受影响,同时,有利于减少因铸件而产生的气孔,减小产品报废率。
文档编号F16D35/00GK201344058SQ20082020893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戴宏鸣, 良 陈 申请人:华纳圣龙(宁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