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装置和三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601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伸缩装置和三脚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性良好、并且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的伸縮装置 和三脚架。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作为三脚架的脚装置等的伸缩装置,公知有图12和图 13所示的装置(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l)。
该图12和图13所示的伸縮装置具有圆筒状的上侧管状体1,其 在下端部具有向内侧突出的防脱用内凸部la;下侧管状体2,其以能够 沿着上侧管状体l的轴向移动即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插入在上侧管状体l 内,并且在上端部具有防脱用外凸部2a,所述防脱用外凸部2a向外侧突 出,在下侧管状体2相对于上侧管状体1突出最大时与上侧管状体1的 防脱用内凸部la抵接;以及限制单元3,其设置在下侧管状体2的上端 部,限制下侧管状体2相对于上侧管状体1的向上移动。
而且,限制单元3具有一对销钉(夕、'求)等限制体5,所述限制体5 借助压縮弹簧等施力体4的作用力而向径向外侧移动并从孔部2b突出至 下侧管状体2外,通过与上侧管状体1的下端部抵接来限制下侧管状体2 相对于上侧管状体1的向上移动。
另外,上侧管状体1和下侧管状体2都由黄铜制作且其厚度尺寸为 0.25mm。并且,由于上侧管状体1的除防脱用内凸部la以外的部分的内 部形状尺寸比下侧管状体2的除防脱用外凸部2a以外的部分的外形尺寸 稍大,因此在上侧管状体1和下侧管状体2之间存在间隙。
非专利文献1: [online]、伟如宝株式会社、[平成19年2月28日 卞佥索]、网i止〈URL: http:〃www.velbon.com/jp/catalog/classic/tlOO.html〉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必须在上侧管状体1的下端部形成防脱用内凸部la并且在下侧管状体2的上端部形成防脱用外凸部2a,因此, 管状体1、 2的制造有可能很费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性 良好、并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的伸缩装置和三脚架。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伸縮装置具有第一管状体;第二管状体, 其能够沿轴向移动地插入在该第一管状体内;第三管状体,其能够沿轴 向移动地插入在该第二管状体内;以及限制单元,其限制该第三管状体 相对于所述第二管状体的移动,所述第二管状体具有外孔部,所述第三 管状体具有与所述外孔部对置的内孔部,所述限制单元具有限制体, 其通过向突出方向移动而从所述内孔部突出至所述第三管状体外;以及
施力体,其对该限制体向突出方向施力,当所述第三管状体的内孔部由 于所述伸縮装置的伸长动作而与所述第二管状体的外孔部对置时,0f述 限制体基于所述施力体的作用力而向突出方向移动,由此从所述内孔部 突出并进入所述外孔部,通过该进入后的突出状态的限制体与所述第二 管状体的外孔部的周缘的卡合来限制所述第三管状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管 状体的移动,在所述伸縮装置的收縮动作途中,当所述突出状态的限制 体与所述第一管状体的轴向端部抵接时,该限制体通过所述第一管状体 的轴向端部的按压而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然后,基于所述第二管 状体的外孔部的周缘的按压而进一步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由此从 所述外孔部脱出。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伸縮装置形成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伸縮装 置中,限制体在前端侧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从第三管状体的内孔部 整体与第二管状体的外孔部对置之前的时刻开始进入所述外孔部。
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伸缩装置形成为,在第二方面所述的伸缩装 置中,在限制体的限制部中,伴随着第三管状体相对于第二管状体的移 动而逐渐进入该第二管状体的外孔部中的被按压面从限制体的前端面一 端直到前端面另一端形成为倾斜面状。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三脚架具有基体;以及三根本发明第一方 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伸縮装置,其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该基 体上。
根据本发明,不需要在第二管状体上形成防脱用内凸部、在第三管 状体上形成防脱用外凸部,因此生产性良好,并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降 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伸縮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该伸縮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具有该伸縮装置的三脚架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该伸缩装置的收縮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该伸缩装置的伸长动作途中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a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该伸缩装置的伸长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该伸縮装置的收縮动作途中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的b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限制体的被按压面将要被第二管状体的外孔部的周缘按压 之前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限制体的被按压面被第二管状体的外孔部的周缘按压而移动 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现有的伸缩装置的收縮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该现有的伸缩装置的伸长状态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三脚架;11:基体;12:伸縮装置;16:第一管状体;17:第 二管状体;18:第三管状体;22:作为限制单元的第二限制单元;24: 外孔部;26:内孔部;31:限制体;32:施力体;33:限制部;34:被
按压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

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方式。
在图3中,IO为三脚架,该三脚架10具有基体11。在基体ll上能 够转动地安装有可沿长度方向伸縮的纵长形状的三根脚装置即伸縮装置 12。各伸縮装置12是多段式例如三段式,且都是相同的结构。并且,在 基体11上安装有支撑照相机等的云台13。另外,下面以伸縮装置12的 伸縮方向(伸长方向和收縮方向)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4至图11所示,伸縮装置12具备多根例如三根不 具有用于防脱的凹凸的筒形状的管状体16、 17、 18。即,伸縮装置12具 有第一管状体16,其上端部经由连接体15能够转动地连接在基体11 上;第二管状体17,其以能够沿着该第一管状体16的轴向移动即能够上 下移动的方式嵌合并插入第一管状体16内;以及第三管状体18,其以能 够沿着该第二管状体17的轴向移动即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嵌合并插入第 二管状体17内。在第三管状体18的下端部安装有作为前端部件的着地 部19。
另外,管状体16、 17、 18形成为截面形状在全长范围内相同且两端 面开口的细长的方筒形状,即例如形成为截面形状为作为四边形的正方 形的薄壁状且细长的四方筒形状。并且,管状体16、 17、 18为铝制的, 其厚度尺寸即管壁厚为0.35mm 0.4mm。另外,相互邻接的管状体16、 17、 18中的一方的管状体16、 17的内部形状尺寸与另一方的管状体17、 18的外形尺寸大致相同,在内外相互邻接的管状体16、 17、 18之间基本 没有间隙。
并且,伸縮装置12具有第一限制单元21,其设置在第二管状体 17的上端部,是限制第二管状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沿轴向的移动 即上下移动的锁定单元等;以及第二限制单元(限制单元)22,其设置 在第三管状体18的上端部,是限制第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 沿轴向的移动即上下移动的锁定单元等。
此处,在第一管状体16的下端部和第二管状体17的下端部分别贯 通形成有相互分开并对置的矩形状的一对外孔部23、 24。在第二管状体17的上端部和第三管状体18的上端部分别贯通形成有相互分开并对置的 矩形状的一对内孔部25、 26。外孔部23、 24和内孔部25、 26为相同形 状。进而,如图7等所示,在第二管状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最大 地突出的状态下,第二管状体17的上端部的内孔部25整体和第一管状 体16的下端部的外孔部23整体对置,在第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 体17最大地突出的状态下,第三管状体18的上端部的内孔部26整体和 第二管状体17的下端部的外孔部24整体对置。
并且,作为限制单元的第二限制单元22具有 一对销钉等限制体 31,其能够向与第三管状体18的轴向(伸缩装置12的伸缩方向)正交 的水平方向即突出方向A和突出方向的反方向B移动,并且相互分开并 对置;以及一个压縮弹簧等施力体32,其配设在两个限制体31之间,对 各限制体31向不同的方向即突出方向A施力。
进而,如图7等所示,在第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处于 最大地突出的状态时,两限制体31通过基于施力体32的作用力向突出 方向A的移动而从第三管状体18的内孔部26突出至第三管状体18外并 进入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中。通过该进入后的突出状态的限制体 31的前端部的限制部33与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的周缘的卡合,第 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的轴向的移动即上下移动被限制。此 时,突出状态的限制体31的前端部从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突出至 第二管状体17外而露出至外部。
另一方面,如图4等所示,在第三管状体18整体被收纳在第二管状 体17内的状态时,两限制体31不突出至第三管状体18外,位于第三管 状体18内。gp,限制体31的前端部以受到施力体32的作用力而与第二 管状体17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位于第三管状体18的内孔部26内。
并且,各限制体31在前端侧具有限制部33,所述限制部33在伸縮 装置12的伸长动作时,在第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向下移动 时,从第三管状体18的内孔部26整体与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整 体对置之前的时刻幵始,伴随着该第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 向下移动而逐渐进入外孔部24。在该限制部33中,被按压面34从前端
8面一端即下端直到前端面另一端即上端相对于第三管状体18的轴向(与 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为倾斜面状,所述被按压面34伴随着第三管 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向下移动而逐渐进入该第二管状体17的外 孔部24中。即,限制体31的前端面由被按压面34构成,所述被按压面 34为从上端朝向下端而逐渐朝向外侧的倾斜面状并且为朝向外侧稍微凸 出的弯曲面状。另外,被按压面34的上端和下端在突出方向上的距离L 比第二管状体17的厚度尺寸大(参照图10)。
另外,各限制体31在基端侧具有截面大致〕字状的施力体支承部 35。施力体32的一端部嵌装在一方的限制体31的施力体支承部35上, 施力体32的另一端部嵌装在另一方的限制体31的施力体支承部35上。 施力体支承部35为比内孔部26大的形状,通过施力体支承部35与第三 管状体18的内孔部26的周缘内表面的抵接,从而限制体31不会从第三 管状体18内脱出。
另一方面,第一限制单元21和第二限制单元22同样,具有 一对 销钉等限制体41,其能够向与第二管状体17的轴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即突 出方向A和突出方向的反方向B移动且相互分开并对置;以及一个压縮 弹簧等施力体42,其配设在两限制体41之间并对各限制体41向不同的 方向即突出方向A施力。施力体42的长度尺寸比第二限制单元22的施 力体32的长度尺寸短。
进而,如图7等所示,在第二管状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处于 最大地突出的状态时,两限制体41通过基于施力体42的作用力向突出 方向A的移动而从第二管状体17的内孔部25突出至第二管状体17外并 进入第一管状体16的外孔部23。通过该进入后的突出状态的限制体41 的前端部的限制部43与第一管状体16的外孔部23的周缘的卡合,第二 管状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的轴向的移动即上下移动被限制。
另一方面,如图4等所示,在第二管状体17整体被收纳在第一管状 体16内的状态时,两限制体41不突出至第二管状体17外,位于第二管 状体17内。即,限制体41的前端部以受到施力体42的作用力而与第一 管状体16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位于第二管状体17的内孔部25内。并且,各限制体41在前端侧具有限制部43,所述限制部43在伸縮 装置12的伸长动作时,在第二管状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向下移动 时,从第二管状体17的内孔部25整体与第一管状体16的外孔部23整 体对置之前的时刻开始,伴随着该第二管状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 的向下移动而逐渐进入外孔部23。在该限制部43中,被按压面44从前 端面一端即下端直到前端面另一端即上端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的轴向 (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为倾斜面状,所述被按压面44伴随着第 二管状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的向下移动而逐渐进入该第一管状体 16的外孔部23中。g卩,限制体41的前端面由被按压面44构成,所述被 按压面44为从上端朝向下端而逐渐朝向外侧的倾斜面状并且为朝向外侧 稍微凸出的弯曲面状。
另外,两限制体41由未图示的罩体覆盖,通过设在该罩体上的操作 杆等操作单元的操作,被按压面44被按压,能够使限制体41向突出方 向的反方向B移动。另外,也可以是不设置罩体和操作单元,而用手指 等直接推压限制体41的被按压面44的结构等。
并且,各限制体41在基端侧具有截面大致3字状的施力体支承部 45。施力体42的一端部嵌装在一方的限制体41的施力体支承部45上, 施力体42的另一端部嵌装在另一方的限制体41的施力体支承部45上。 施力体支承部45为比内孔部25大的形状,通过施力体支承部45与第二 管状体17的内孔部25的周缘内表面的抵接,从而限制体41不会从第二 管状体17内脱出。
其次,对上述三脚架10的作用等进行说明。
在使用三脚架10时,在使脚装置即伸縮装置12伸长时,使用者从 图4所示的收縮状态即收纳状态把持伸縮装置12的下端部的着地部19, 将第二管状体17从第一管状体16内拉出,同时,将第三管状体18从第 二管状体17内拉出。即,使第二管状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向下移 动,同时,使第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向下移动。
图5中示出伸縮装置12的伸长动作途中(伸脚途中),在该伸长动 作途中,第一限制单元21的限制体41的限制部43利用施力体42的施
10力而向突出方向A移动并进入第一管状体16的外孔部23中,第二管状 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成为锁定状态,其后,当伸縮装置12成为最 大伸长状态时,第二限制单元22的限制体31的限制部33利用施力体32 的施力而向突出方向A移动并进入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中,第三 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成为锁定状态(参照图7)。
在该伸縮装置12伸长动作时,如图6所示,限制体41的限制部43 从第二管状体17的内孔部25整体与第一管状体16的外孔部23整体对 置之前的时刻开始进入该第一管状体16的外孔部23中,因此,不会存 在限制部43未能进入外孔部23中而导致第二管状体17从第一管状体16 内脱出的情况。并且,同样地,限制体31的限制部33从第三管状体18 的内孔部26整体与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整体对置之前的时刻开始 进入该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中,因此,不会存在限制部33未能进 入外孔部24中而导致第三管状体18从第二管状体17内脱出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使用完三脚架10后,收縮伸縮装置12时,使用者首 先在图7所示的伸长状态下,操作未图示的操作杆等操作单元,使限制 体41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B移动而从第一管状体16的外孔部23脱出, 解除第二管状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的锁定,即成为允许第二管状 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向上移动的状态。进而,使用者推压伸縮装 置12的下端部的着地部19,使第二管状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向上 移动。
图8中示出伸縮装置12的收縮动作途中(缩脚途中),在该收縮动 作途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当第二限制单元22的突出状态的限制体 31与第一管状体16的轴向端部16a抵接时,该限制体31通过第一管状 体16的轴向端部16a的按压而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B移动,然后,基于 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的周缘的按压而进一步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B 移动,由此从该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脱出,其结果是,解除第三 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的锁定,即允许第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 二管状体17向上移动,伸縮装置12成为图4所示的收纳状态。
艮P,如图9所示,当突出状态的限制体31的被按压面34与第一管状体16的轴向端部16a抵接时,基于第二管状体17和第三管状体18相 对于第一管状体16的向上移动,被按压面34被第一管状体16的轴向端 部16a按压,由此,限制体31抵抗施力体32的施力而向突出方向的反 方向B移动。
接着,如图10所示,当第一管状体16的轴向端部16a从限制体31 的被按压面34离开时,这次基于第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的 向上移动,限制体31的被按压面34被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的周 缘按压,由此,限制体31抵抗施力体32的施力而进一步向突出方向的 反方向B移动,限制体31的限制部33从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脱 出,这样,第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的锁定被解除。
这样,根据伸缩装置12,构成下述结构当第三管状体18的内孔 部26由于伸縮装置12的伸长动作而与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对置 时,限制体31基于施力体32的作用力而向突出方向A移动,由此从内 孔部26突出至第三管状体18外并进入外孔部24中,通过该进入后的突 出状态的限制体31和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的周缘的卡合来限制第 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的轴向移动,另一方面,在伸縮装置 12的收縮动作途中,当突出状态的限制体31与第一管状体16的轴向端 部16a抵接时,该限制体31通过第一管状体16的轴向端部16a的按压 而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B移动,然后,基于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 的周缘的按压而进一步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B移动,由此从外孔部24脱 出,所以,不需要在第二管状体17上形成防脱用内凸部、在第三管状体 18上形成防脱用外凸部,因此,不要求精湛的技术,能够容易地制造管 状体16、 17、 18,由此,生产性良好,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而且, 作为管状体16、 17、 18的材料使用铝材料不会不合理,能够得到轻便且 结实的伸缩装置12。
并且,由于在限制体31的限制部33中,伴随着第三管状体18相对 于第二管状体17的移动而逐渐进入其外孔部24的被按压面34从制体31 的前端面一端直到前端面另一端形成为倾斜面状,并且,在限制体41的 限制部43中,伴随着第二管状体17相对于第一管状体16的移动而逐渐进入其外孔部23的被按压面44从限制体41的前端面一端直到前端面另 一端形成为倾斜面状,所以能够适当地防止第三管状体18从第二管状体 17内脱出以及第二管状体17从第一管状体16内脱出的情况。
另外,伸縮装置12不限于具有三根管状体16、 17、 18的三段式, 例如也可以是两段式或者四段式以上的结构等。
并且,对于将伸縮装置12用作三脚架10的脚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 明,但是也能够应用于其它的支架装置。
另外,限制单元22不限于具有一对限制体31的结构,例如也可以 是仅具有任意一侧的限制体31的结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例如三脚架等脚装置或其它的支架装置等。
权利要求
1、一种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具有第一管状体;第二管状体,其能够沿轴向移动地插入在该第一管状体内;第三管状体,其能够沿轴向移动地插入在该第二管状体内;以及限制单元,其限制该第三管状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管状体的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状体具有外孔部,所述第三管状体具有与所述外孔部对置的内孔部,所述限制单元具有限制体,其通过向突出方向移动而从所述内孔部突出至所述第三管状体外;以及施力体,其对该限制体向突出方向施力,当所述第三管状体的内孔部由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伸长动作而与所述第二管状体的外孔部对置时,所述限制体基于所述施力体的作用力而向突出方向移动,由此从所述内孔部突出并进入所述外孔部,通过该进入后的突出状态的限制体与所述第二管状体的外孔部的周缘的卡合来限制所述第三管状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管状体的移动,在所述伸缩装置的收缩动作途中,当所述突出状态的限制体与所述第一管状体的轴向端部抵接时,该限制体通过所述第一管状体的轴向端部的按压而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然后,基于所述第二管状体的外孔部的周缘的按压而进一步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由此从所述外孔部脱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限制体在前端侧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从第三管状体的内孔部整体与第二管状体的外孔部对置之前的时刻开始进入所述外孔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縮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限制体的限制部中,伴随着第三管状体相对于第二管状体的移动而逐渐进入该第二管状体的外孔部中的被按压面从限制体的前端面一端直到前端面另一端形成为倾斜面状。
4、 一种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具有基体;以及三根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伸縮装置,其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该基体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伸缩装置,其生产性良好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伸缩装置(12)具有第一管状体(16);能够移动地插入第一管状体(16)内的第二管状体(17);以及能够移动地插入第二管状体(17)内的第三管状体(18)。伸缩装置(12)具有限制第三管状体(18)相对于第二管状体(17)的移动的限制单元(22)。限制单元(22)具有通过向突出方向移动而从内孔部(26)突出至第三管状体(18)外并进入外孔部(24)的限制体(31);以及对限制体(31)向突出方向施力的施力体。在伸缩装置(12)的收缩动作途中,当突出状态的限制体(31)与第一管状体(16)的轴向端部(16a)抵接时,该限制体(31)通过轴向端部(16a)的按压而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然后,基于第二管状体(17)的外孔部(24)的周缘的按压而进一步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由此从外孔部(24)脱出。
文档编号F16M11/20GK101542183SQ200880000080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9日
发明者中谷幸一郎 申请人:伟如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