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喷淋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107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喷淋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喷淋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直线往返运动型轴、轴套配合类机构经常持续进行往返运动,特别是ー些高温、高压、高速往返直线运动型的轴、轴套表面磨损大,易损坏,尤其是当轴与轴套的同轴度在运动中发生微小的变动时易出现两者卡死的情况,使机器不能运作,甚至造成轴的拉断,或者与轴相连接的传动件连件拉断。目前,传统的轴、轴套配合类直线往返运动型润滑方式,如图I所示,油缸10中的润滑油直接由脱压式电动油泵11通过输油管40注入与轴24相配合的轴套23内以进行润滑。对于直线往返运动型轴、轴套配合类机构,此种润滑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润滑油注入量大;第二,润滑面的面积相对于轴套的内部面积小;第三,润滑面积不够均匀;第四,特别是对高压、高速的轴、轴套配合类直线往返运动型润滑的响应速度不够,严重影响轴、轴套配合类直线往返运动型的润滑,其润滑效果不够理想。由此可见,在传统的轴、轴套配合类直线往返运动型润滑装置上开发ー种新型的润滑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干,针对现有技术中润滑油注入量大、润滑面的面积相对于轴套的内部面积小、润滑面积不够均匀等缺陷,提供一种润滑效果更好的内喷淋润滑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ー种内喷淋润滑装置,包括轴和与所述轴配合的轴套,还包括供油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淋润滑装置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套装在所述轴套内并安装在所述轴的一端,所述喷嘴开设有轴向润滑通道;所述喷嘴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油部分相连。在本实用新型内喷淋润滑装置中,所述喷嘴开有和所述轴向润滑通道连通的径向润滑通道。在本实用新型内喷淋润滑装置中,所述喷嘴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体与所述供油部分相连。在本实用新型内喷淋润滑装置中,所述轴向润滑通道为所述喷嘴内开设的ー层轴向空腔。在本实用新型内喷淋润滑装置中,所述输油管一端连接油气混合板,油气混合板与柱塞油缸及单向气阀相连。在本实用新型内喷淋润滑装置中,所述柱塞油缸和气缸、油滤器相连,单向气阀连接压缩空气进行通断控制。在本实用新型内喷淋润滑装置中,所述柱塞油缸和气缸组合成气动油泵,气缸与换向气阀、空气过滤减压阀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可用于轴、轴套配合类直线往返运动型机构,柱塞油缸和气缸组合成气动油泵、油气混合板、气阀、润滑油箱、输油管和喷嘴,将喷嘴安装在轴的一端,实现喷嘴和轴随动,通过喷嘴上的轴向润滑通道注入润滑油实现跟踪润滑,对避免轴、轴套的表面磨损,可避免轴的卡死以及拉断现象。该套润滑装置提供的润滑物为气雾状态的润滑物质,同体积的润滑油在气雾态时比其在液态时的润滑面积更广、流通性更强,实现对润滑油的消耗量更少;气雾态润滑 雾中润滑油的分布较均匀,因此润滑面上润滑油的分布更为均匀,有利于轴与轴套的润滑;气态润滑物的喷入位置是随着轴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对轴的全程运动过程进行追踪润滑;气雾态的润滑物较液体状态的润滑油流通性好、压强更大,经高压气体喷入润滑部位,其润滑响应的速度比液态的润滑油润滑响应快很多。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中润滑装置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喷淋润滑装置实施例内喷淋润滑装置原理图的半剖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喷淋润滑装置实施例喷嘴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喷淋润滑装置实施例用于压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内喷淋润滑装置包括包括轴22、轴套21、喷嘴31和供油部分,轴套21和轴22配合套装在轴22上,喷嘴31套装在轴套21内,可以在轴套21内相对轴套21作往复运动,其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喷嘴31开有轴向润滑通道33,轴向润滑通道33为通孔,输油管40 —端和润滑通道33相连、另一端和供油部分相连。柱塞油缸83、气缸82、油滤器60、油气混合板84、润滑油箱10、换向气阀81、单向气阀80、空气过滤减压阀70。压缩空气进入空气过滤减压阀70进行过滤和稳压后至换向气阀81,压缩空通过换向气阀81驱动气缸82进行往返运动,气缸82带动柱塞油缸83往返运动实现泵油,从而润滑油从油箱10经过油滤器60、柱塞油缸83到达油气混合板84。另一路压缩空气经过单向气阀80也到达油气混合板84,润滑油与压缩空气通过油气混合板84形成气雾状的润滑油通过输油管40送入轴向润滑通道33,气雾状的润滑油通过轴向轴向润滑通道33注入轴套21内,以实现润滑。较佳地,喷嘴31开有和径向润滑通道34,径向润滑通道34和轴向润滑通道33连通,其作用是将雾化的润滑油喷在轴套21内壁与喷嘴31外壁之间,所以其数量和孔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雾化的润滑油喷在轴套21内的实施方式有如下三种第一种,喷嘴31只开有轴向润滑通道33,雾化的润滑油通过轴向润滑通道33喷在轴套21内,以实现润滑; 第二种,喷嘴31只开有径向润滑通道34,雾化的润滑油通过径向润滑通道34喷在轴套21内,以实现润滑; 第三种,喷嘴31同时开有轴向润滑通道33和径向润滑通道34,雾化的润滑油分别通过轴向润滑通道33和径向润滑通道34喷在轴套21内,以实现润滑;较佳的,在输油管40 —端连接有油气混合板84,油泵泵出的润滑油与压缩空气通过油气混合板84形成气雾状的润滑油,气雾状的润滑油再通过轴向润滑通道33、径向润滑通道34将雾化的润滑油注入轴套21内。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喷嘴31的形状优选圆柱形,喷嘴31可以在轴套21内相对轴套21作往复运动,所以喷嘴31的形状和轴套21的形状相配合,例如轴套21的形状为长方体,喷嘴31的形状也为长方体。在喷嘴31上开有轴向的通孔,即轴向润滑通道33 ;并开有和轴向润滑通道33连通的径向润滑通道34 ;气雾状润滑油的喷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
/Jn o由于本润滑装置提供的润滑物为气雾状态的润滑物质,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润滑油的损耗量更少。同体积的润滑油在气雾态时比其在液态时的润滑面积更广,并且气雾态的润滑雾的流通性更强,因此同等量的润滑油在气雾态时所消耗的量比液态的润滑油消耗量少。第二,润滑响应速度更快。由于气雾态的润滑物较液体状态的润滑油流通性好、压强更大,并且气雾态润滑油经高压气体喷入润滑部位,其润滑响应的速度比液态的润滑油润滑响应快很多。第三,润滑油的分布更为均匀。由于气雾态润滑雾是从喷嘴31圆周上的径向润滑通道34喷入,气雾态润滑雾中润滑油的分布也较均匀,因此润滑面上润滑油的分布更为均匀,有利于轴与轴套的润滑。较佳地,轴向润滑通道33为喷嘴31内开设的一层轴向空腔,此时喷嘴31在径向分为三个部分空腔内侧的实体喷嘴、空腔和空腔外侧的实体喷嘴。所述空腔是从喷嘴31内抽部分喷嘴而形成,其形状可以任意形状,本实施例中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柱形空腔。较佳地,为了使喷嘴31和轴套21之间的相对往复运动更顺畅,喷嘴31和轴套21同心配合安装。较佳地,为了使润滑油的雾化效果更好,在输油管40—端连接有油气混合板84,油泵泵出的润滑油与压缩空气通过油气混合板84形成气雾状的润滑油。较佳地,为了使流向气缸82的气体质量更高以及压カ稳定,将空气过滤减压阀70气缸82与相连,换向气阀81控制气缸82的往复运动。换向气阀81单向气阀80使用喷嘴的实施方式如下第一种,将喷嘴31安装在轴套21内的轴22的一端,实现喷嘴31和轴22的随动,实现气态润滑物的喷入位置是随着轴22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对轴22的全程运动过程进行追踪润滑;通过在喷嘴31上的径向润滑通道34注入润滑油实现润滑,即实现跟踪润滑;第二种,将喷嘴31安装在轴套21内的轴22的一端或者两端,轴22上设有喷嘴31轴向润滑通道33连通的轴向润滑通道,实现润滑油从ー个或两个喷嘴31的轴向润滑通道和径向润滑通道34注入轴套21内,实现跟踪润滑;第三种,将喷嘴31安装在轴套21内的轴22的一端或者两端,连接体32、轴22上设有和喷嘴31轴向润滑通道33连通的轴向润滑通道,通过连接体32连接喷嘴31上的轴向润滑通道和输油管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换向气阀81单向气阀80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由控制系统提供电信号以实现实时控制,所述控制系统可选用PLC、单片机等控制系统。由柱塞油缸83、气缸82组合成气动油泵提供动力、空气源通过单向气阀80提供气体,油气混合板84使润滑油与气体相混合形成气雾态的润滑物质。喷嘴31随轴22在轴向运动的同时,将所雾态的润滑物质提供到轴套21内,喷嘴31安装在轴22的一端,并在轴上设有和喷嘴31轴向润滑通道33相连通的润滑通道,实现喷嘴31随轴运动,对轴、轴套配合类直线往返运动型机构进行润滑,即实现跟踪润滑。如图4-5所示,将本内喷淋润滑装置运用于压铸机的实施例,将柱塞油缸83、气缸82、油滤器60、润滑油箱10、换向气阀81、单向气阀80、空气过滤减压阀70固定在固定支架50上。压铸机的压射冲头91相当于轴、入料筒90相当于套筒21,当压射冲头91和入料筒90可以作相对往复运动。当压射冲头91压射完毕时,到达回锤的图示A位置时,控制系统(PLC)的控制下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减压阀70至换向气阀81驱动气缸82往返运动,气缸82带动柱塞油缸83往返运动实现泵油,从而润滑油从油箱10经过油滤器60、柱塞油缸83到达油气混合板84。另一路压缩空气经过单向气阀80也到达油气混合板84,润滑油与压缩空气通过油气混合板84形成气雾状的润滑油。所述气雾态的润滑油再通过气管40喷入打料连接体93中,将经打料打料连接体93的一端做成带有轴向空腔的喷嘴31,或者在打料连接体93的底端连接ー个喷嘴31,气雾状润滑油的喷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压射冲头91运动至图示B位置的过程中将润滑油喷入到入料筒90中,以实现对压射冲头91的润滑。应当理解,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内喷淋润滑装置,包括轴(22)和与所述轴(22)配合的轴套(21),还包括供油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淋润滑装置还包括喷嘴(31),所述喷嘴(31)套装在所述轴套(21)内并安装在所述轴(22)的一端,所述喷嘴(31)开设有轴向润滑通道(33);所述喷嘴(31)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油部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喷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1)开有和所述轴向润滑通道(33)连通的径向润滑通道(34)。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喷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体(32)与所述供油部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喷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润滑通道(33)为所述喷嘴(31)内开设的一层轴向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喷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淋润滑装置包括输油管(40),所述输油管(40)与油气混合板(84)相连,油气混合板(84)与柱塞油缸(83)及单向气阀(8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喷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油缸(83)和气缸(82)、油滤器¢0)相连,单向气阀(80)连接压缩空气进行通断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喷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缸(82)与换向气阀(81)、空气过滤减压阀(70)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喷淋润滑装置,包括轴和与轴配合的轴套,还包括供油部分;内喷淋润滑装置还包括喷嘴,喷嘴套装在轴套内并安装在轴的一端,喷嘴开设有轴向润滑通道;喷嘴的另一端与供油部分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喷嘴安装在轴的一端,实现喷嘴和轴随动,通过喷嘴上的轴向润滑通道注入润滑油实现跟踪润滑,对避免轴、轴套的表面磨损,可避免轴的卡死以及拉断现象,对润滑油的损耗量更少、润滑响应速度更快、润滑油的分布更为均匀。
文档编号F16N7/32GK202432216SQ2011204104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刘相尚, 李哲, 李永兴 申请人:深圳领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