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工况扭转减振器的汽车液力变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409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工况扭转减振器的汽车液力变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结构。
背景技术
液力变矩器是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对整车性能起着重要影响。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在当今各种类型的自动变速器中技术最成熟,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是一个多自由度的扭转振动系统,该系统在发动机等的激励作用下,产生扭转振动。当激励频率与系统 固有频率重合时,将会出现严重的共振现象。共振载荷会造成剧烈振动和噪声,降低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使用寿命。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更严格,以及人们对驾驶舒适性和动力性的要求,当前发动机的技术趋势是在更小的体积内实现更大的功率和扭矩输出,这导致了在汽车发动机上大量应用涡轮增压技术和燃油缸内直喷技术,这会使得整车的传动系统出现更剧烈的扭转振动,甚至引起传动系统的噪声和损坏,因此急需减振性能更好的液力变矩器来改善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汽车的传动系统振动。现有汽车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主要包括盖总成,锁止减振器,涡轮总成,导轮总成和泵轮总成五部分,在盖和锁止减振器之间以及导轮总成两侧为推力部件。其中锁止减振器主要包括锁止离合器、减振弹簧、主动盘、从动盘等。该液力变矩器的主要缺点如下(I)该减振器只能在锁止离合器闭锁工况才起到减振作用。此时,发动机飞轮与变矩器盖直接将动力通过锁止离合器传递给主动盘,二者之间通过铆钉刚性连接,主动盘通过减振弹簧再将动力传递给从动盘,从动盘与涡轮总成和变速箱输入轴套之间为刚性连接。当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也就是液力传动工况下,发动机扭矩通过飞轮(与液力变矩器盖固定)传递到液力变矩器的泵轮,泵轮带动泵轮和涡轮之间的传动油,在液力传动的作用下,涡轮直接将动力输出给变速箱的输入轴。该工况下仅存在液力减振无机械减振,从而降低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自动变速箱的使用寿命;(2)该减振器不能使发动机-变速器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开发动机常用转速范围,减振效果差;(3)该减振器受结构空间限制,不能充分满足扭振减振器弹性元件和阻尼件的布置要求,减振器弹性元件设计尺寸小、刚度大,振动较大;(4)当匹配低速大扭矩发动机时,由于减振能力有限,导致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汽车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工况扭转减振器的汽车液力变矩器。具有能在全工况下有效降低传动系的振动,减振效果好;能减少变速箱磨损、燃油经济性好等特点。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エ况扭转减振器的汽车液カ变矩器,主要包括盖总成、锁止减振器、涡轮总成、导轮总成、泵轮总成等五部分,其特征是所述的锁止减振器主要包括轴套板、盖板、钢片、对偶钢盘、闭锁离合器、外圈铆钉、内圈铆钉、ー级减振弹簧、ニ级减振弹簧等。所述的轴套板为外径为160 180mm、厚度为3 5mm的圆形板,在所述的轴套板的外圆周边缘处均勻设置有4 6个凸台,姆个凸台 的径向高度为8. 5 IOmm,姆个凸台的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轴套板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为8 14°,用以限制所述轴套板在所述锁止减振器中的相对转动角度。在所述轴套板的外圆周边上并位于两个凸台之间均匀设置有4 6个弧形窗ロ,每个弧形窗ロ的径向长度为20 28mm,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轴套板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为46 68°,上底面为直径为150 168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为98 Illmm的弧形,用以安装一级减振弹簧。在所述轴套板的轴套中心设置一直径为35 40mm、轴向长度为22 30mm的圆台,所述圆台的形状及其在所述轴套板的轴向位置与所述锁止减振器在所述液カ变矩器的内部布置相匹配。在所述圆台的中心设置有一花键孔,所述花键孔的參数与变速箱输入轴匹配,用以给变速箱输入轴传递运动和力。在所述轴套板上并位于所述弧形窗ロ的内侧均匀设置4 6个内圈铆钉活动窗ロ,每个活动窗ロ的径向长度为12 14mm,每个活动窗ロ的周向长度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0 60°,每个活动窗ロ两端为直径为12 14mm的圆弧且与活动窗口上下底面平滑连接,每个活动窗ロ的上底面为直径为90 102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为65 74mm的弧形,以便内圈铆钉在所述活动窗口内自由活动。所述的盖板为外径为181 210_、厚度为2 4_的圆形板,在所述盖板的圆周上直径为178 200mm处均匀设置有4 6个外圈铆钉通孔,每个外圈铆钉通孔直径为5 7mm,用以将所述盖板和所述钢片铆接成一体。在所述盖板上并位于所述铆钉通孔之间均匀设置有4 6个凸台活动窗ロ,每个凸台活动窗ロ的径向长度为8. 5 10mm,每个凸台活动窗ロ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盖板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为33 50°,每个凸台活动窗ロ的上底面为直径为180 203mm的弧形,所述凸台活动窗ロ的下底面为直径为162 183_的弧形,用以和所述钢片一起形成所述轴套板凸台的活动空间。在所述外圈铆钉通孔内侧均匀设置有4 6个弧形窗ロ,每个弧形窗ロ的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盖板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为46 68°,每个弧形窗ロ的上底面为直径为150 168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为98 11 Imm的弧形,在每个弧形窗ロ的下底面上设置有高度为3. 5 5. 5_、长度为30 37_的翻边,所述翻边的形状和方向与所述ー级减振弹簧匹配,所述翻边用以防止ー级减振弹簧从窗ロ脱落。在所述盖板的圆周直径为78 88_并位于弧形窗ロ的内侧均匀设置有4 6个内圈铆钉通孔,每个内圈铆钉通孔的直径为8. 5 10_,用以将所述盖板和所述钢片铆接成一体。所述盖板中心设置一圓形通孔,用于和所述轴套板对接且二者能够相对转动,其尺寸与所述轴套板圆台直径匹配。在所述盖板上且与盖板同心的直径为140 158mm的圆周上设置有凸起的褶皱,所述褶皱凸起的圆弧半径为8 10_,高度和方向与所述ー级减振弹簧匹配,以增强盖板的刚度和形成ー级减振弹簧的安装空间。所述的钢片的厚度为2 4mm,所述钢片的形状为边缘直径为181 210mm的圆筒形,所述圆筒的长度为12 15_,用于固定对偶钢盘。在所述钢片的圆周上直径为178 200mm处均勻设置有4 6个外圈铆钉通孔,姆个外圈铆钉通孔的直径为5 7mm,用以将所述钢片与所述盖板铆接成一体。在所述钢片上并位于所述铆钉通孔之间均匀设置有4
6个凸台活动窗ロ,每个凸台活动窗ロ的径向长度为8. 5 10_,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钢片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为33 50°,上底面为直径为180 203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为162 183_的弧形,用以和所述的盖板一起形成所述轴套板凸台的活动空间。在所述外圈铆钉通孔内侧均匀设置有4 6个弧形窗ロ,每个弧形窗ロ的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钢片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为46 68°,上底面为直径为150 168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为98 Illmm的弧形,在每个弧形窗ロ的下底面上设置有高度 为3. 5 5. 5_、长度为30 37_的翻边,所述翻边的形状和方向与所述ー级减振弹簧匹配,所述翻边用以防止ー级减振弹簧从窗ロ脱落。在所述钢片的圆周上直径为78 88mm并位于所述弧形窗ロ的内侧均匀设置有4 6个内圈铆钉通孔,每个内圈铆钉通孔的直径为8. 5 10_,用以将所述盖板和所述钢片铆接成一体。在所述钢片中心设置一圓形通孔,用于和所述轴套板对接且二者能够相对转动,其尺寸与所述轴套板圆台的直径匹配。在所述钢片上且与钢片同心的直径为140 158mm的圆周上设置有凸起的褶皱,褶皱凸起圆弧半径为8 10_,高度和方向与所述ー级减振弹簧匹配,以增强钢片的刚度和形成ー级减振弹簧的安装空间。所述的对偶钢盘的形状为外径为177 206mm,内径为150 180mm,厚度为2 4mm的圆环形,所述的对偶钢盘与所述的钢片焊接成一体,在所述对偶钢盘上与所述闭锁离合器接触的一侧粘接有纸基湿式摩擦材料,当对偶钢盘与所述闭锁离合器结合时,将闭锁离合器的转矩传递给锁止减振器。所述的闭锁离合器的形状为中心带活塞孔的圆盘形,活塞孔的尺寸及结构与盖总成结构和所述液カ变矩器内部部件设置相匹配,在内部液压カ的作用下,闭锁离合器能沿盖总成轴向滑动而不能沿圆周方向转动,实现与对偶钢盘的接合和分离,以传递和断开闭锁离合器传递给对偶钢盘的转矩。所述的内圈柳钉为中部粗两端细的冋心圆柱形。所述内圈柳钉中部圆柱直径为11 13mm,长度为4 6mm,以保证所述钢片和盖板间的距离,便于所述轴套板能在钢片和盖板之间的空间内自由转动,两端圆柱直径为8. 5 IOmm,长度为5 7mm。所述的外圈铆钉为普通圆柱形,直径为5 7mm,长度为5 8mm。所述的一级减振弹簧为外径为23 28mm,内径为19 24mm,长度为63 88mm的圆柱螺旋弹簧,所述ー级减振弹簧的刚度与自动变速箱要求匹配。所述的ニ级减振弹簧为外径为18 23mm,内径为14 19mm,长度为45 56mm的圆柱螺旋弹簧,所述ニ级减振弹簧的刚度与自动变速箱要求匹配。所述的ニ级减振弹簧安装在所述的ー级减振弹簧内部。所述的涡轮总成与盖板、钢片通过所述的内圈铆钉和外圈铆钉联接成一体,内圈铆钉中部较粗圆柱使盖板和钢片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所述的轴套板同心地设置于钢片和盖板之间的空间内,并且能沿所述锁止减振器圆周方向作一定角度的自由转动。所述的ー级减振弹簧沿圆周切线方向布置在所述的钢片、盖板和轴套板共同形成的窗口内,使得所述的轴套板通过ー级减振弹簧与钢片和盖板弹性连接。所述的内圈铆钉能够限制轴套板相对钢片-盖板的转动角度,以免一级减振弹簧、二级减振弹簧因变形量太大而过早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闭锁离合器分离时,发动机的转矩通过飞轮(与液力变矩器盖固定)传递到液力变矩器的泵轮,泵轮带动泵轮和涡轮之间的传动油,将力矩传递给涡轮,涡轮上的扭矩通过一级、二级减振弹簧之后传递给轴套板,然后输入变速箱。当闭锁离合器闭锁时,发动机的转矩通过盖总成传递给闭锁离合器和对偶钢盘,然后传递给钢片-盖板,转矩经过一级、二级减振弹簧之后传递给轴套板,然后输入变速箱。因此在闭锁离合器闭锁与分离两种工况下都能起到减振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主要有如下效果I、能在全工况下有效减振且减振效果更好。首先,在汽车起步阶段,除了液力传动本身的阻尼作用之外,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在闭锁离合器分离的状态下也起到减振作用, 所以能更好地改善匹配低速大扭矩发动机的整车的低速驾驶舒适性;其次,对于整个动力传动系统而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布置方式降低了减振器后端的等效转动惯量,使得该弹簧-等效转动惯量系统的固有频率增大,避开人体较为敏感的发动机的常用转速范围,也就是发动机振动波动较大的低转速区。在较高的共振频率处,即使存在共振,也由于发动机的激励振幅减小,使得系统振动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变速器噪声,减振效果好;2、减少变速箱磨损。由于增压发动机在较低转速就实现了大扭矩平稳运行,因此液力变矩器提前进入闭锁工况,本实用新型中涡轮的转动惯量与主动侧为一体,减小了变速器输入轴上的集中转动惯量,根据动量定理,在同样的扭矩和转速差条件下,能节省闭锁接合时间,减少闭锁离合器滑磨功率损失。同时由于转动惯量小,在同样的转速差条件和闭锁接合时间下,有利于在更低扭矩条件下进入闭锁。这些都有利于减轻对变速器的冲击。而在换挡过程中,较小的变速箱输入轴转动惯量同样有利于减小换挡过程中的冲击与磨损耗能,从而能够降低噪声,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使用寿命;3、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更早的锁止,使得发动机工作在较低的转速范围,同时配合较高的变速器挡位,实现较高的车速。从而能显著提高燃油经济性,据测算能节油2%-5%。本实用新型以广泛用作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特别是配备有低速大扭矩发动机比如涡轮增压、机械增压、燃油直喷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等车型中。

图I为现有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I的轴套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I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I的钢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C-C剖视图。图中1盖总成,2-1锁止离合器,2-2主动盘,2-3减振弹簧,2-4从动盘,3涡轮总成,4泵轮总成,5导轮总成,6泵轮止推轴承,7导轮止推轴承,8止推轴承,9锁止减振器,9~1轴套板,9-2内圈柳钉,9-3盖板,9-4钢片,9_5 —级减振弹黃,9_6 二级减振弹黃,9_7外圈铆钉,10闭锁离合器,11对偶钢盘,12活动窗口,13弧形窗口,14凸台,15凸台活动窗口,16翻边,17褶皱,0a轴套板外径,0b弧形窗口上底面所在圆弧直径,小(3弧形窗口下底面所在圆弧直径,活动窗口上底面所在圆弧直径,活动窗口下底面所在圆弧直径,<tf轴套板圆台直径,外圈铆钉所在圆弧直径,凸台活动窗口上底面所在直径,凸台活动窗口下底面所在直径,0 j内圈铆钉所在圆弧半径,0k皱褶所在圆弧直径,Ctm钢片上圆筒直径,a I凸台两侧面夹角,a 2弧形窗口两侧面夹角,a 3活动窗口周向长度对应的圆心角,a 4凸起活动窗口两侧面夹角,LI凸台径向高度,L2弧形活动窗口径向宽度,L3活动窗口径向宽度,L4轴套板圆台长度,L5翻边的长度,L6翻边的高度,L7钢片上圆筒形深度,L8凸台活动的径向宽度,RA褶皱的过轴线剖面图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如图I 8所示,一种全工况扭转减振器的汽车液力变矩器,主要包括盖总成I、锁止减振器9、涡轮总成3、导轮总成5、泵轮总成4等五部分,其特征是所述的锁止减振器9主要包括对偶钢盘11、闭锁离合器10、轴套板9-1、盖板9-3、钢片9-4、外圈铆钉9-7、内圈铆钉9-2、一级减振弹簧9-5、二级减振弹簧9-6等。所述的轴套板9-1为外径小a为180mm、厚度为4mm的圆形板,在所述的轴套板的外圆周边缘处均勻设置有5个凸台14,每个凸台14的径向高度LI为5mm,每个凸台14的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轴套板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a I为11°,用以限制所述轴套板9-1在所述锁止减振器9中的相对转动角度。在所述轴套板9-1的外圆周边上并位于两个凸台14之间均匀设置有5个弧形窗口 13,每个弧形窗口 13的径向长度L2为28mm,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轴套板9-1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a2为57°、上底面为直径ctb为168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为Illmm的弧形。在所述轴套板9-1的轴套中心设置一直径为40mm、轴向长度L4为30mm的圆台,圆台的形状及其在所述轴套板9-1的轴向位置与所述锁止减振器9在所述液力变矩器内部布置相匹配。在所述圆台中心设置有一花键孔,花键孔的参数与变速箱输入轴匹配,用以给变速箱输入轴传递运动和力。在所述轴套板9-1上并位于所述弧形窗口 13的内侧均匀设置5个内圈铆钉活动窗口12,每个活动窗口的径向长度L3为14mm,每个活动窗口的周向长度所对应的圆心角a 3为50°,每个活动窗口两端为直径为14mm的圆弧且与活动窗口上下底面平滑连接,每个活动窗口 12的上底面为直径4>d为102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4>e为74mm的弧形,以便内圈铆钉9-2在所述活动窗口 12内自由活动。所述的盖板9-3为外径为210mm、厚度为3mm的圆形板,在所述盖板9_3的圆周上直径4^为200mm处均勻设置有5个外圈铆钉通孔,每个外圈铆钉通孔直径为7_。在所述盖板9-3上并位于所述外圈铆钉通孔之间均匀设置有5个凸台活动窗口 15,每个凸台活动窗口 15的径向长度L8为10mm,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盖板9-3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a 4为41° ,上底面为直径4>h为203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i为183mm的弧形。在所述外圈铆钉通孔内侧均匀设置有5个弧形窗口 13,每个弧形窗口 13的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盖板9-3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α2为57°,每个弧形窗ロ 13的上底面为直径为Φ13为168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Φ c为IIlmm的弧形,在每个弧形窗ロ 13的下底面上设置有高度L6为5. 5mm、长度L5为37mm的翻边16,所述翻边的形状和方向与所述ー级减振弹簧9-5匹配。在所述盖板9-3的圆周直径Φ]_为88mm并位于弧形窗ロ 13的内侧均匀设置有5个内圈铆钉通孔,姆个内圈铆钉通孔的直径为10mm。所述盖板9-3中心设置一圓形通孔,用于和所述轴套板9-1对接且二者能够相对转动,其尺寸与所述轴套板9-1圆台直径匹配。在所述盖板9-3上且与盖板同心的直径Φ 为158mm的圆周方向位置设置有裙皱17,所述裙皱凸起的圆弧半径RA为10mm、高度和方向与所述ー级减振弹簧9-5匹配,以增强盖板9-3的刚度和形成ー级减振弹簧9-5的安装空间。所述的钢片9-4厚度为3mm。所述钢片9-4的形状为边缘直径Φπι为210mm的圆筒形,所述圆筒的长度し7为15mm,用于固定对偶钢盘11。在所述钢片9_4的圆周上直径<i)g为200_处均匀设置有5个外圈铆钉通孔,每个外圈铆钉通孔的直径为7_。在所述钢片9-4上并位于所述铆钉通孔之间均匀设置有5个凸台活动窗ロ 15,每个凸台活动窗ロ的径 向长度L9为IOmm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钢片9_4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α 4为41°,上底面为直径Φ ι为203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Φ 为183mm的弧形。在所述外圈铆钉通孔内侧均匀设置有5个弧形窗ロ 13,每个弧形窗ロ 13的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钢片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α2为57° ,上底面为直径Φ13为168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Φ( 为Illmm的弧形,在每个弧形窗ロ 13的下底面上设置有高度L6为5. 5mm、长度L5为37_的翻边16,所述翻边的形状和方向与所述ー级减振弹簧9-5匹配。在所述钢片9-4的圆周的直径Φ]_为88mm并于弧形窗ロ 13的内侧均匀设置有5个内圈铆钉通孔,每个内圈铆钉通孔的直径为10_。在所述钢片中心设置一圓形通孔,用于和所述轴套板9-1对接且二者能够相对转动,其尺寸与所述轴套板9-1圆台直径Φ ·匹配。在所述钢片9-4上且与钢片同心的直径Φ 为158mm的圆周上设置有圆弧半径为RA为IOmm的凸起的褶皱17,褶皱凸起的高度和方向与所述ー级减振弹簧匹配,以增强钢片9-4的刚度和形成ー级减振弹簧9-5的安装空间。所述的对偶钢盘11的形状为外径为206mm,内径为180mm,厚度为3mm的圆环形钢片,所述的对偶钢盘11与所述的钢片9-4焊接成一体,在所述对偶钢盘11上与所述闭锁离合器10接触的一侧粘接有纸基湿式摩擦材料,当对偶钢盘11与所述闭锁离合器10结合吋,将闭锁离合器10的转矩传递给锁止减振器9。所述的闭锁离合器10的形状为中心带活塞孔的圆盘形,活塞孔的尺寸及结构与盖总成I结构和所述液カ变矩器内部部件设置相匹配,在内部液压カ的作用下,闭锁离合器10能沿盖总成I轴向滑动而不能沿圆周方向转动,实现与对偶钢盘11的接合和分离,以传递和断开闭锁离合器10传递给对偶钢盘11的转矩。所述的内圈铆钉9-2为中部粗两端细的同心圆柱形。所述内圈铆钉9-2中部圆柱直径为13mm,长度为6mm,两端圆柱直径为IOmm,长度为7mm。所述的外圈铆钉9-7为普通圆柱形,直径为7mm,长度为8mm。所述的ー级减振弹簧9-5为外径为28mm,内径为24mm,长度为88mm的圆柱螺旋弹簧,所述ー级减振弹簧9-5的刚度与自动变速箱要求匹配。所述的ニ级减振弹簧9-6为外径为23mm,内径为19mm,长度为56mm的圆柱螺旋弹簧,所述二级减振弹簧9-6的刚度与自动变速箱要求匹配。所述的二级减振弹簧9-6安装在所述的一级减振弹簧9-5内部。所述的涡轮总成3与盖板9-3、钢片9-4通过所述的内圈铆钉9_2和外圈铆钉9_7联接成一体,内圈铆钉中部较粗圆柱使盖板和钢片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所述的轴套板9-1同心地设置于钢片9-4和盖板9-3之间的空间内,并且能沿所述扭转减振器9圆周方向作一定角度的自由转动。所述的一级减振弹簧9-5沿圆周切线方向布置在所述的钢片9-4、盖板9-3和轴套板9-1共同形成的窗口内,使得所述的轴套板9-1通过一级减振弹簧9-5与钢片9-4-盖板9-3弹性连接。所述的内圈铆钉9-2能够限制轴套板9-1相对钢片9-4-盖板9_3的转动角度,以免一级减振弹簧9-5、二级减振弹簧9-6因变形量太大而过早的损坏。
实施例2一种全工况扭转减振器的汽车液力变矩器,同实施例1,其中所述轴套板9-1的外径为160mm,在所述的轴套板的外圆周边缘处均匀设置有4个凸台14,每个凸台14的径向高度LI为5_,两侧面的夹角a I为14°。所述轴套板
9-1的外圆周边上的弧形窗口 13有4个,每个弧形窗口 13的径向长度L2为20mm,两侧面的夹角a 2为68° ,上底面弧形的直径4>b为150mm,下底面弧形的直径4>b为98mm。所述轴套板9-1的轴套中心圆台的直径 为35mm、轴向长度L4为22mm,在所述轴套板9-1上的内圈铆钉活动窗口 12有4个,每个活动窗口的径向长度L3为12mm,圆心角a 3为60°,活动窗口两端圆弧的直径为12mm,每个活动窗口的上底面圆弧的直径¢(1为90mm,下底面圆弧的直径为65mm。所述的盖板9-3的外径为181mm、厚度为2mm,所述盖板9-3的圆周直径g为178mm处的外圈铆钉通孔有4个,孔径为5mm。所述盖板9-3上凸台活动窗口 15有4个,每个凸台活动窗口 15的径向长度L8为8. 5mm,夹角a 4为50°,上底面弧形的直径为180_,下底面弧形的直径01为162_。在所述外圈铆钉通孔内侧的弧形窗口 13有4个,每个弧形窗口 13的两侧面的夹角a 2为68° ,上底面圆弧的直径为小13为150mm,下底面弧形的直径c为98mm,每个弧形窗口 13下底面上翻边的高度L6为3. 5mm、长度L5为30mm。所述盖板9-3的圆周直径为78_处的内圈铆钉通孔有4个,每个内圈铆钉通孔的直径为8. 5mm。在所述盖板9-3的直径4>k为140mm处的裙皱17凸起的圆弧半径RA为8mm。所述的钢片9-4厚度为2mm,边缘直径为181mm,长度L7为12mm。在所述钢片
9-4的圆周直径4>g为178mm处的外圈铆钉通孔有4个,每个的孔径为5mm。所述钢片9_4上的凸台活动窗口 15有4个,每个凸台活动窗口 15的径向长度L9为8. 5mm,两侧面的夹角a 4为50° ,上底面弧形的直径4>h为180mm、下底面弧形的直径4>i为162mm。所述外圈铆钉通孔内侧的弧形窗口 13有4个,每个弧形窗口 13两侧面的夹角a2为68°,上底面弧形的直径为150mm、下底面弧形的直径c为98mm,每个弧形窗口 13下底面上的翻边16的高度L6为3. 5mm、长度L5为30mm。在所述钢片9-4的圆周直径$ j为78mm处的内圈铆钉通孔有4个,每个内圈铆钉通孔的直径为8. 5mm。在所述钢片9_4上的直径(tk为140mm的圆周方向的凸起的裙皱17的圆弧半径为RA为8mm。所述的对偶钢盘11的外径为177mm,内径为151mm,厚度为2mm。所述的内圈铆钉9-2中部圆柱直径为Ilmm,长度为4mm,两端圆柱的直径为8. 5mm,长度为5mm。所述的外圈铆钉9-7的直径为5mm,长度为5mm。所述的ー级减振弹簧9-5的外径为23mm,内径为19mm,长度为70mm,所述ー级减振
弹簧9-5的刚度与自动变速箱要求匹配。所述的ニ级减振弹簧9-6的外径为18mm,内径为14mm,长度为50mm,所述ニ级减振弹簧9-6的刚度与自动变速箱要求匹配。实施例3一种全エ况扭转减振器的汽车液カ变矩器,同实施例1,其中所述轴套板9-1的外径Φα为170mm,在所述的轴套板的外圆周边缘处均匀设置有6个凸台14,每个凸台14的径向高度LI为9mm,两侧面的夹角α I为8°。所述轴套板9_1的外圆周边上的弧形窗ロ 13有6个,每个弧形窗ロ 13的径向长度L2为24_,两侧面的夹角α 2为46° ,上底面弧形的直径Φ13为159mm,下底面弧形的直径为104mm。所述轴套板9-1的轴套中心圆台的直径Φ ·为38mm、轴向长度L4为26mm,在所述轴套板9-1上的内圈铆钉活动窗ロ 12有6个,每个活动窗ロ的径向长度L3为13mm,圆心角α 3为40°,活动窗ロ两端圆弧的直径为13mm,每个活动窗ロ的上底面圆弧的直径Φ(1为96mm,下底面圆弧的直径Φθ为69mm。所述的盖板9-3的外径为196mm、厚度为3mm,所述盖板9-3的圆周直径为189mm处的外圈铆钉通孔有6个,孔径为6mm。所述盖板9-3上凸台活动窗ロ 15有6个,每个凸台活动窗ロ 15的径向长度L8为9mm,夹角α4为33°,上底面弧形的直径Φ ι为191mm,下底面弧形的直径Φ i为172mm。在所述外圈铆钉通孔内侧的弧形窗ロ 13有6个,弧形窗ロ 13的两侧面的夹角α 2为46° ,上底面圆弧的直径为小ゎ为159mm,下底面弧形的直径Φο为104臟,每个弧形窗ロ 13下底面上翻边的高度L6为4. 5mm、长度L5为33mm。所述盖板9-3的圆周直径Φ j为83mm处的内圈铆钉通孔有6个,每个内圈铆钉通孔的直径为9mm。在所述盖板9-3的直径Φ 为149mm处的裙皱17凸起的圆弧半径RA为9mm。所述的钢片9-4厚度为3mm,边缘直径Φπι为196mm,长度L7为14臟。在所述钢片9-4的圆周直径为189mm处的外圈铆钉通孔有6个,姆个的孔径为6mm。所述钢片9-4上的凸台活动窗ロ 15有6个,每个凸台活动窗ロ的径向长度L9为9mm,两侧面的夹角α4为33°,上底面弧形的直径Φ ι为191mm、下底面弧形的直径Φ 为172mm。所述外圈铆钉通孔内侧的弧形窗ロ 13有6个,每个弧形窗ロ 13两侧面的夹角α2为46°,上底面弧形的直径为159mm、下底面弧形的直径Φο为104mm,姆个弧形窗ロ 13下底面上的翻边16的高度L6为4. 5mm、长度L5为33mm。在所述钢片9-4的圆周直径Φ j为83mm处的内圈铆钉通孔有6个,每个内圈铆钉通孔的直径为9mm。在所述钢片9_4上的直径Φ k为149mm的圆周方向的凸起的裙皱17的圆弧半径为RA为9mm。所述的对偶钢盘11的外径为186mm,内径为165mm,厚度为2. 5mm。所述的内圈铆钉9-2中部圆柱直径为12mm,长度为5mm,两端圆柱的直径为9mm,长度为6mm。所述的外圈铆钉9-7的直径为6mm,长度为6. 5mm。所述的ー级减振弹簧9-5的外径为25mm,内径为21mm,长度为63mm,所述ー级减振弹簧9-5的刚度与自动变速箱要求匹配。[0069] 所述的二级减振弹簧9-6的外径为20mm,内径为16mm,长度为45mm,所述二级减振 弹簧9-6的刚度与自动变速箱要求匹配。
权利要求1.一种全工况扭转减振器的汽车液力变矩器,主要包括盖总成(I)、锁止减振器(9)、涡轮总成(3)、导轮总成(5)、泵轮总成(4)五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减振器(9)包括轴套板(9-1)、盖板(9-3)、钢片(9-4)、对偶钢盘(11)、闭锁离合器(10)、外圈铆钉(9-7)、内圈铆钉(9-2 )、一级减振弹簧(9-5 )、二级减振弹簧(9-6 ); 所述的轴套板(9-1)为外径a为160 180mm的圆形板,在所述轴套板(9-1)的外圆周边缘处均勻设置有4 6个凸台(14),每个凸台(14)的径向高度LI为8. 5 IOmm,每个凸台(14)的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轴套板(9-1)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a I为8 14° ;在所述轴套板(9-1)的外圆周边上并位于两个凸台(14)之间均匀设置有 .4 6个弧形窗口(13),每个弧形窗口(13)的径向长度L2为20 28mm,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轴套板(9-1)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a2为46 68°,所述弧形窗口(13)上底面为直径为150 168mm的弧形,所述弧形窗口(13)的下底面为直径(^b为.98 Illmm的弧形;在所述轴套板(9_1)的轴套中心设置一直径小f为35 40mm、轴向长度L4为22 30_的圆台,圆台形状与所述锁止减振器(9)在所述液力变矩器内部布置相适应,在所述圆台中心设置有一花键孔,花键孔的参数与变速箱输入轴匹配;在所述轴套板(9-1)上并位于所述弧形窗口(13)的内侧均匀设置4 6个内圈铆钉活动窗口(12),每个活动窗口(12)的径向长度L3为12 14mm,所述活动窗口(12)的周向长度所对应的圆心角a3为40 60°,活动窗口(12)两端为直径为12 14mm的圆弧,所述活动窗口(12)的上底面为直径4>d为90 102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e为65 74mm的弧形; 所述的盖板(9-3)为外径为181 210mm、厚度为2 4mm的圆形板;在所述盖板(9_3)的圆周直径0 8为178 200_处均匀设置有4 6个外圈铆钉通孔,外圈铆钉通孔直径为.5 7mm ;在所述盖板(9_3)上并位于所述外圈铆钉通孔之间均匀设置有4 6个凸台活动窗口(15),每个凸台活动窗口(15)的径向长度L8为8. 5 10mm,凸台活动窗口(15)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盖板(9-3)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a4为33 50°,所述凸台活动窗口(15)上底面为直径(^h为180 203mm的弧形,所述凸台活动窗口( 15)的下底面为直径4>i为162 183mm的弧形;在所述外圈铆钉通孔内侧均勻设置有4 6个弧形窗口( 13),弧形窗口( 13)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盖板(9-3)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a2为46 68°,所述弧形窗口( 13)上底面为直径为小bl50 168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etc为98 Illmm的弧形,在每个弧形窗口( 13)下底面上设置有高度L6为3. 5 .5.5_、长度L5为30 37_的翻边(16),所述翻边(16)形状和方向与所述一级减振弹簧(9-5)匹配;在所述盖板(9-3)的圆周直径$ j为78 88mm并位于弧形窗口(13)的内侧均勻设置有4 6个内圈铆钉通孔,所述内圈铆钉通孔直径为8. 5 IOmm,所述盖板(9-3)中心设置一圆形通孔,其尺寸与所述轴套板(9-1)圆台直径 匹配;在所述盖板(9-3)上且与盖板(9-3)同心的直径4>k为140 158mm的圆周方向位置设置有圆弧半径为RA为.8 10_凸起的褶皱(17),褶皱(17)凸起的高度和方向与所述一级减振弹簧(9-5)匹配;所述的钢片(9-4)厚度为2 4mm;所述钢片(9-4)边缘直径为181 210mm的圆筒形,所述圆筒形长度L7为12 15mm ;在所述钢片(9-4)的圆周直径g为178 200mm处均匀设置有4 6个外圈铆钉通孔,外圈铆钉通孔直径为5 7_ ;在所述钢片(9-4)上并位于所述铆钉通孔之间均匀设置有4 6个凸台活动窗口(15),每个凸台活动窗口(15)的径向长度L8为8. 5 10mm,凸台活动窗口(15)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钢片(9-4)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a 4为33 50°,所述凸台活动窗口( 15)上底面为直径h为180 203mm的弧形,所述凸台活动窗口(15)的下底面为直径为162 183mm的弧形;在所述外圈铆钉通孔内侧均匀设置有4 6个弧形窗口(13),弧形窗口(13)两侧面所在平面是过所述钢片中心轴线的平面且两侧面的夹角a2为46 68°,所述弧形窗口(13)上底面为直径为150 168mm的弧形,下底面为直径c为98 Illmm的弧形,在每个弧形窗口( 13)下底面上设置有高度L6为3. 5 5. 5_、长度L5为30 37_的翻边(16),所述翻边(16)形状与所述一级减振弹簧(9-5)匹配;在所述钢片(9-4)的圆周直径为78 88mm并于弧形窗口( 13)的内侧均勻设置有4 6个内圈铆钉通孔,所述内圈铆钉通孔直径为8. 5 10_ ;所述钢片(9-4)中心设置一圆形通孔,用于和所述轴套板(9-1)对接 且二者能够相对转动,其尺寸与所述轴套板(9-1)圆台直径 匹配;在所述钢片(9-4)上且与钢片同心的直径为140 158mm的位置设置有圆弧半径为RA为8 IOmm的凸起的褶皱(17),褶皱凸起的高度与所述一级减振弹簧(9-5)匹配; 所述的对偶钢盘的形状为外径为177 206mm,内径为150 180mm,厚度为2 4mm的圆环形钢片,所述的对偶钢盘(11)与所述的钢片(9-4)焊接成一体; 所述的内圈铆钉(9-2)为中部粗两端细的同心圆柱形,所述内圈铆钉(9-2)中部圆柱直径为11 13mm,长度为4 6mm,两端圆柱直径为8. 5 IOmm,长度为5 7mm ; 所述的外圈铆钉(9-7)为普通圆柱形,直径为5 7mm,长度为5 8mm ; 所述的一级减振弹簧(9-5)为外径为23 28mm,内径为19 24mm,长度为63 88mm,所述一级减振弹簧(9-5)的刚度与自动变速箱要求匹配; 所述的二级减振弹簧(9-6)为外径为18 23mm,内径为14 19mm,长度为45 56mm,所述二级减振弹簧(9-6)的刚度与自动变速箱要求匹配;所述的二级减振弹簧(9-6)安装在所述的一级减振弹簧(9-5)内部; 所述的涡轮总成(3)与盖板(9-3)、钢片(9-4)通过所述的内圈铆钉(9-2)和外圈铆钉(9-7)联接成一体,所述的轴套板(9-1)设置于钢片(9-4)和盖板(9-3)之间,并且能沿所述扭转减振器(9)圆周方向作一定角度的自由转动; 所述的一级减振弹簧(9-5)沿圆周切线方向布置在所述的钢片(9-4)、盖板(9-3)和轴套板(9-1)共同形成的窗口内,使得所述的轴套板(9-1)通过一级减振弹簧(9-5)与钢片(9-4)和盖板(9-3)弹性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全工况扭转减振器的汽车液力变矩器,涉及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盖总成、锁止减振器、涡轮总成、导轮总成、泵轮总成等五部分,其中锁止减振器主要包括对偶钢盘、闭锁离合器、轴套板、盖板、钢片、外圈铆钉、内圈铆钉、一级减振弹簧、二级减振弹簧等。本实用新型主要能在全工况下有效减振,减振效果好并具有能有效降低传动系的振动、减少变速箱磨损、噪声小,使用寿命长,乘坐舒适性好,节约燃油等特点。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作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特别是配备有低速大扭矩发动机比如涡轮增压、机械增压、燃油直喷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的车型中。
文档编号F16H41/04GK202381644SQ20112047472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刘启光, 吕浩, 张振臣, 殷学仙, 金旭东 申请人: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