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263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按照权利要 求I前序部分所述的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包括具有两个螺母部分的速紧螺母,其中,各螺母部分分别具有ー个槽,用于容纳一螺杆;以及具有至少ー个通孔的固定体,用于将速紧螺母固定在螺杆上,其中,该固定体在通孔中具有用于将螺母部分压紧到螺杆上的固定面和用于在所述通孔中对螺杆进行定心的定心面。
背景技术
例如在安装技术领域中,速紧螺母作为标准螺母的替代品是已知的,速紧螺母由多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拼合并固定在螺杆上。这种螺母的优点在于,其无须从螺杆的端部旋装上去,而是能够直接在螺杆上的任意位置固定。速紧螺母可以在特别是制造多层的悬挂装置时以及在现有的悬挂装置中后续补充安装附加的安装面时使用。一种由多部分组成的速紧螺母例如由EP I 016 797A2所公开。EPl 016 797A2教导一个几乎完全分开的标准螺母作为速紧螺母使用,其能够通过切缝后留下的接片,在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在接片的区域内打开。螺母打开后能够通过螺杆保持在任意位置,并且然后,螺母部分能够塑性地弯曲回来。另ー种由多部分组成的速紧螺母例如由DE 10 2006 035 404B4得出。按照DE 102006 035 404B4,两个完全分开的螺母部分通过ー个弹簧彼此弹性地连接。为了固定由多部分组成的速紧螺母,通常需要ー个具有通孔(例如在导轨上或在连接件上的圆形的孔洞)的固定体,所述通孔环形地包围被切缝的螺母,这样防止其在负载的作用下被意外地打开。这样的固定体例如由us 4,083,288A示出。按照US4,083,288A,该固定体构成为盘状,并具有一个带有螺杆能够穿过的圆柱形定心面的通孔和ー个固定两个螺母部分的锥形的固定面。另一种能够快速安装的螺母例如由DE 19904293A得出。按http://www. tnb. com/shared/docs/kd_l_g_trapnut. pdf,描述了ー种由四部分组成的装置,其包括两个具有半圈螺纹的被切缝的薄板、一个铆钉和ー个固定销。该装置在打开的状态下保持在螺杆上的任意位置,并且剪刀状地关闭。然后,用夹钳夹住固定销,装置扭转到期望的位置并通过管道甜上紧。按 http://www. cooperbline. com/pdf/Flyers/BA193S. pdf,描述了一种带有螺母和板的方案,所述螺母和板互相挤压,但是还能够相对彼此扭转,井分别具有一个半圈螺纹和ー个用于螺杆的开ロ。在打开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当螺母上的开口和板上的开ロ在相同方向上定向时,该装置保持在螺杆的任意位置上。然后,通过扭转螺母和板将该装置关闭井上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包括由多部分组成的速紧螺母和固定体的紧固装置,该装置在操作简单和制造成本低廉的同时,在应用当中特别可靠。按照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I特征的紧固装置得以实现。优选的实施形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按照本发明的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固定体在通孔中具有ー过渡面,该过渡面连接于固定面和定心面上并且在固定面和定心面之间延伸。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在通孔中设置另一作用面,即过渡面,该过渡面在径向方向和/或轴向方向上(分别指的是通孔的纵轴线和/或螺杆的纵轴线)位于定心面和固定面之间。本发明已经认识到,固定面构成为具有非常小的张角,也就是构成为接近呈圆柱形,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达到两个螺母部分的特别良好的固定效果。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固定面几乎是径向作用到螺母部分上,从而达到与螺杆特别好的挤压效果。而此外,本发明还认识到,有利的是,通孔在定心面上尽可能近地包围螺杆,因为借此可以保证将螺母可靠地拉入通孔内,而不置于棱边上(即傾斜)和/或支承在通孔的边缘上。因为固定体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当螺母位于通孔内时才能如规定地那样起作用,而不是在相反的情况下一当螺母支承在通孔的边缘上吋。因此希望螺杆准确定心并进而使螺母准确定心。按照本发明规定的过渡面能够实现将上述两种效果有利地结合起来。因为按照本发明,固定面和定心面并不彼此邻接,而是通过过渡面彼此分开,一方面,为了使螺母特别可靠地穿入,定心面可以特别近地靠近螺杆,同吋,为了实现特别好的压紧效果,固定面可以构造成陡峭的,也就是说构造为具有ー个小的张角。按照本发明,固定体内的通孔与螺母的几何形状相匹配,借此保证将螺母固定在固定体内。两个螺母部分的槽适宜分别具有至少ー个螺纹线,该螺纹线与螺杆的螺纹相对应。螺杆也可以构成为例如螺栓状并且具有至少ー个头部。根据本发明,两个螺母部分相对于彼此能够运动,这样,螺母能够为了径向推移到螺杆上而打开并且然后再关闭。所述螺杆可以看作是按照本发明的紧固装置的一部分,但也可以看作是单独的部分/部件。特别优选的是,所述固定面、过渡面和/或定心面构成为环段形的或环形的。借此,能够保证将作用力特别好地导入到螺母中或特别好地引导螺杆。如果固定体具有一条延伸到通孔中的缝隙,用于将螺杆引入到通孔中,所述面适宜构成为在缝隙处中断的环段形。如果没有缝隙,这些面可以构成为环形的。此外,按照本发明,与过渡面相比,所述固定面至少局部具有更小的张角。借此可以进一歩改善作用カ的导入。这种张角可以特别地理解为由各个面的两个径向(參照通孔的纵轴线)相对置的区域互相所成的角。在固定面和过渡面之间可以构成一条棱边。但是所述两个面也可以基本上连续地过渡到彼此。固定面的张角可以为例如小于20°、小于10°或小于5°。特别地,其最小可以为接近0°。过渡面的张角可以在例如60°至120°之间。本发明的ー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于,速紧螺母具有至少ー个止挡面,所述止挡面限制所述速紧螺母往所述通孔中的轴向拉入。借此可保证所述螺母在特别大的轴向负载下也能被可靠地固定。在一种结构特别简单的实施形式中,所述止挡面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径向延伸的平面,其包围固定面,并且当螺母按照规定地容纳在固定体中时贴靠在固定体上。特别优选的是,当速紧螺母以止挡面贴靠在固定体上和/或固定面将螺母部分压紧在螺杆上时,过渡面与所述螺母部分是间隔开的。按照这种实施形式,在按照规定使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时,只是所述接近圆柱形的固定面作用在螺母的两半上,而不是相反的情况——构成为具有较大张角的过渡面作用在各螺母半体上。借此保证在螺母完全穿进所述通孔的情况下,固定体的固定效果也主要在径向方向上实现,而轴向分力很小,从而保持特别好的固定效果。按照这种实施形式,止挡面如此定位在螺母上,即,使得当固定面将螺母部分固定在螺杆上时,防止过渡面与螺母接触、特别是与螺母的凸缘接触。
此外适宜的是,为了实现固定面的接合作用,螺母部分分别具有至少ー个凸缘。以适宜的方式设置在螺母的止挡面上的凸缘能够实现固定面的特别好的压紧效果,并且由此在紧凑的外廓尺寸的情况下实现特别好的固定效果。为了实现特别均匀的カ导入,可以将凸缘分别构成为环段形的。若设置有凸缘,特别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凸缘具有一个用于与固定体的固定面接触的接触面和ー个与所述接触面成角度设置的定位面。其中,该定位面的张角比接触面的张角大,使得定位面在将螺母置入通孔时能够用作穿入辅助件。接触面和定位面适宜地构成为环段形的,特别是构成为锥段状的。另ー种有利的改进方案是,螺母部分分别具有两个凸缘,这些凸缘设置在相应的螺母部分的相对置的侧面上。按照这种实施形式,在每个螺母部分上设置ー个上部的凸缘,并且在其相对置的侧面上设置ー个下部的凸缘。借此保证能够不受安装方向的影响而可靠地固定所述螺母,从而,安装工人无须注意安装方向,因此能实现特别快速的安装。特别优选的是,固定体具有ー缝隙,该缝隙从固定体的外侧延伸到通孔中,用以将螺杆引入所述通孔中。通过这种切缝的实施形式,无需沿着螺杆推动固定体,并且固定体可以在螺杆的任意位置从侧面装入,即使本来沿着螺杆就可以进行安装。在ー种特别简单的实施形式中,固定体可以构成为板状的,例如构成为垫片。该固定休也可以具有多个通孔。例如,固定体可以具有至少两个按照本发明构成的通孔,这些通孔为了使螺杆穿过这两个通孔而互相对齐。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两个速紧螺母能够实现螺杆和固定体之间的连接,该连接既能承受拉カ又能承受压力。固定体可以优选地构成为U形的,使其能够包围型材导轨,其中,在固定体的两个相对置的臂中可以分别设置ー个带有速紧螺母的通孔。据此,特别有利的是,固定体具有另ー个通孔,用于将另一个带有两个螺母部分的速紧螺母固定在螺杆上,其中,优选地,所述通孔和所述另ー个通孔互相对齐。特别是,可以规定两个通孔的固定面、定心面和/或过渡面的尺寸至少接近相同,由此可采用相同类型的螺母以用于两个通孔。适宜的是,两个通孔的接触面形成最狭窄的横截面,并且面向彼此,使得两个通孔向外扩张,和/或两个通孔彼此镜面对称地构造。这样允许特别简单地将两个螺母安装在固定体的外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证ー种特别简单的安装,两个螺母部分彼此铰接地连接,优选地,围绕至少ー个沿着槽延伸的铰链轴。此外可以设置例如一个铰链接片将两个螺母部分互相连接,并且该铰链接片能够塑性变形。优选地,所述铰链接片这样确定尺寸,即,使得能够用手将螺母部分按压到螺杆上并且闭锁,并且同时提供再利用的可能。本发明也包括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具有这样ー个螺杆,该螺杆穿过通孔,其中,固定体用其固定面将两个螺母部分径向压紧到所述螺杆上。


以下借助附图中示意性示出的优选实施例来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
图I :按照本发明的紧固装置的固定体的ー个粗略的侧视示意图;图2 :图I所示的固定体的ー个粗略的俯视示意图;图3 :带有图I所示的固定体的紧固装置的局部横剖的前视图;
图4 :图3中的细节图B,其中,螺母只是被部分拉入;图5 :图3中的细节图B,其中,螺母被完全拉入;以及图6和图7 :类似图3和图4的视图,用于说明在螺杆斜向延伸时,螺母凸缘的定位面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至图5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紧固装置的一种实施形式,其中,图I和图2为了ー目了然,给出的细节相比其他附图要少。特别是如图I和图3所示,该紧固装置具有ー个固定休10,该固定体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构成为U形的卡箍,并且具有两个臂11和11’,在这些臂中分别构造有ー个用于螺杆I的通孔20或20’。如只在图3中所示,固定体10用其臂11和11’包围导轨70。两个通孔20和20’为了容纳上述的螺杆I而对齐设置,并因此具有一条共同的纵轴线5,该纵轴线在附图中只是勾画表示出来。另ー方面如图3所示,两个臂11和11’和/或两个通孔20和20’构造为相对于ー个垂直于纵轴线5延伸的镜面呈镜面对称。因此,在下文中只对第一臂11和第一通孔20进行详细描述。那些相应的第二元件是类似设计的。如图2所示,固定体10在臂11上具有一条缝隙13,该缝隙从固定体10的外侧延伸到通孔20中。所述缝隙允许将固定体10相对于纵轴线5径向地推移到螺杆I上,其中,螺杆I通过该缝隙13到达通孔20中。从图3中可以看出,固定体10在通孔20的区域内设有用于实现加强的折槽17。如图3至图5所示,紧固装置还具有两个速紧螺母30和30’,其中,速紧螺母30设置在第一通孔20中,而第二速紧螺母30’设置在第二通孔20’中。两个速紧螺母30和30’基本上相同地构造,因此,在下文中只对第一速紧螺母30进行详细描述。特别是如图3所示,速紧螺母30在外侧构成为多边形,例如构成为六边形,所述速紧螺母30具有两个螺母部分31和32,在这两个螺母部分中各设置有ー个槽33或34。所述槽33和34用于容纳螺杆1,并且分别具有ー个与螺杆I对应的内螺纹段。两个螺母部分31和32通过可塑性变形的接片38可回转地互相连接。所述可塑性变形的接片38能够实现两个螺母部分31、32从张开的位置如此弯到一起,使其内螺纹段与螺杆I的外螺纹实现形状锁合,并且然后,螺母30沿螺杆I固定,在张开的位置中,两个螺母部分可被径向推到螺杆I上。为了防止两个螺母部分31和32意外地再次张开并释放螺杆I,例如通过拧紧螺母30或者通过在螺杆I上的拉力,将螺母30部分插入通孔20中。如后文还会详细阐述的那样,螺母部分31和32在通孔20中由固定体10的壁径向固定,使其在通常情况下不再会张开。为了能将过大的螺母30插入通孔20中,两个螺母部分31和32在其底面分别具有一个环段形的凸缘61或62,其中,这些凸缘61和62能够由通孔20容纳。为了使螺母30两侧能够放入通孔20中,螺母30也在其上侧面具有凸缘63和64。所述上面的凸缘63和64与下面的凸缘61或62镜面对称地构成。因此,下文只对下面的凸缘61和62进行详细描述。特别是如图4所示,凸缘61、62的位于径向外侧的壁具有两个倾斜程度不同的区域,即接触面42和定位面43,其中,定位面43连接于接触面42上,并且在轴向上比接触面42更靠外。在接触面42的背离定位面43的侧面上,ー个基本上径向延伸的止挡面41连接于接触面42上。该止挡面41限制了容纳在通孔20中的螺母30相对于固定体10的轴向运动。特别是,与通孔20同轴设置的螺母30能够轴向推入通孔20中,直到如图5所示,止挡面41抵靠在固定体10的一个包围所述通孔20的支承面21上。设置接触面42,用于与固 定体10的固定面22接触。所述接触面只略微偏离所述槽33、34的纵向方向,也就是说,略微偏离置入此处的螺杆I的纵轴线5的方向,从而,能够通过固定体10的固定面22上的楔形效应而在螺母30上施加ー个大的径向力,该径向カ将螺母部分31、32可靠地压紧在螺杆I上。其中,固定面22的直径和接触面42的直径优选这样互相协调,使得在旋入螺母30时,面22和面42相接触,并且固定体10在固定面22的上面的棱边甚至略微扩开,直到螺母30的继续旋入通过止挡面41在支承面21上的抵靠而被制止,这一点能够通过上紧转矩的剧烈升高而觉察到。与接触面42相比,定位面43更大地偏离所述槽33、34的纵向方向,也就是说,更大地偏离螺杆I的纵轴线5的方向,并且因此具有较大的张角。特别是如图6和图7所示,定位面43使螺母30更容易穿入通孔20中,特别是在螺杆I相对于通孔20倾斜吋,也是如此。通常情况下,在生产エ艺中无法避免定位面43特别是如图4所示往外跑出到倒圆的端部,即在环凸顶部(Bundkrone) 44。由于螺杆I倾斜和/或未定心,所述环凸顶部44可能会靠放到固定体10的支承面21上,该环凸顶部44在此隐藏着出现故障的危险。这种情况下,所述环凸顶部44的不倾斜的顶端支承在固定体10的同样不倾斜的支承面21上,并且螺母30不能穿入固定体10的通孔20。这也许又会导致螺母部分31、32在负载的作用下张开之前不能被充分固定,这样有时可能导致失效。为了避免这种故障,固定体10 (特别是如图4所示)在通孔20中除固定面22之外附加地具有一个定心面24,该定心面与固定面22同轴地构造,但是其直径比固定面22的直径小。这个圆柱形的定心面24的作用是使螺杆I连同处于螺杆I上的螺母30相对于固定面22如此精确地定心,使得即便在螺杆I倾斜时也能从几何结构上杜绝所述环凸顶部44支承在固定体10的支承面21上的情况(參见图6和图7)。因此,螺母30在拧紧(上紧)时无论如何都能穿入通孔20,接触面42和固定面22彼此正确地定位,并且因此避免螺母部分31、32被意外打开。特别是如图4所示,在固定体10的定心面24和固定面22之间设置了一个过渡面23,其中,如图3所示,过渡面23的张角α23比固定面22的张角a 22大。所述过渡面23能够实现在固定面22同时也陡峭时,定心面24设计为具有较小的直径,因此,在得到特别好的固定效果的同时,得到了特别良好的定心效果。如图5所示,螺母30和固定体10如此确定尺寸,S卩,使得在完全拧紧(上紫)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当止挡面41抵靠在支承面21上时,一方面,定位面43与固定体10是有间隔的,另ー方面,过渡面23与螺母30是有间隔的。借此保证在这种状态下也只通过固定面22和接触面42之间的接触来实现两个螺母部分31、32的固定。面22、23、42和/或43优选构成为环形的或环段形的,特别是锥状的或锥段状的。
权利要求
1.紧固装置,包括 具有两个螺母部分(31,32)的速紧螺母(30),其中,所述螺母部分(31,32)分别具有一个槽(33,34),用于容纳ー螺杆(I);以及 具有至少ー个通孔(20)的固定体(10),该固定体用于将所述速紧螺母(30)固定在所述螺杆(I)上,其中,所述固定体(10)在所述通孔(20)中具有用于将所述螺母部分(31,32)压紧到所述螺杆(I)上的固定面(22)和用于在所述通孔(20)中对所述螺杆(I)进行定心的定心面(24), 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体(10)在所述通孔(20)中具有一过渡面(23),所述过渡面连接于所述固定面(22)和所述定心面(24)上并且在所述固定面(22)和所述定心面(24)之间延伸。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22)、所述过渡面(23)和所述定心面(24)构造为环段形的或环形的。
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过渡面(23)相比,所述固定面(22)至少局部具有更小的张角。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紧螺母(30)具有至少一个止挡面(41),所述止挡面限制所述速紧螺母(30)往所述通孔(20)中的轴向拉入,并且,当所述速紧螺母(30)以所述止挡面(41)贴靠在所述固定体(10)上且所述固定面(22)将所述螺母部分(31,32)压紧到所述螺杆(I)上时,所述过渡面(23)与所述螺母部分(31,32)是间隔开的。
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所述固定面(22)的作用,所述螺母部分(31,32)分别具有至少ー个凸缘(61或62)。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缘(61或62)具有用干与所述固定体(10)的固定面(22)接触的接触面(42)以及相对所述接触面成角度设置的定位面(43)。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部分(31,32)分别具有两个凸缘出1,63或62,64),这些凸缘设置在相应的螺母部分(31,32)的相对置的侧面上。
8.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10)具有ー缝隙(13),所述缝隙从所述固定体(10)的外侧延伸到所述通孔(20)中,用以将所述螺杆(I)引入所述通孔(20)中。
9.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10)具有另ー个通孔(20’),用于将另ー个具有两个螺母部分的速紧螺母(30’)固定在所述螺杆(I)上,其中,所述通孔(20)与所述另ー个通孔(20’ )互相对齐。
10.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螺母部分(31,32)彼此铰接地连接。
11.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具有穿过所述通孔(20)的螺杆(I),其中,所述固定体(10)以其固定面(22)将所述两个螺母部分(31,32)径向压紧到该螺杆(I)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固装置,其包括具有两个螺母部分的速紧螺母,其中,所述螺母部分分别具有一个槽,用于容纳一螺杆;以及具有至少一个通孔的固定体,该固定体用于将速紧螺母固定在螺杆上,其中,所述固定体在通孔中具有用于将螺母部分压紧到螺杆上的固定面和用于在通孔中对螺杆进行定心的定心面。按照本发明,规定所述固定体在通孔中具有一过渡面,该过渡面连接于固定面和定心面上并且在固定面和定心面之间延伸。
文档编号F16B37/08GK102678722SQ20121005653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C·维德纳, M·米勒 申请人:喜利得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