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固定结构以及防震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415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震固定结构以及防震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震固定结构以及防震风扇,尤其涉及一种由单一线材挠曲而成,可固定震动源于基座上并提供防震功能的防震固定结构,以及利用上述防震固定结构的防震风扇。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半导体与电子通讯产业蓬勃发展,电子产品的运算速度不断提高,同时其体积也朝向小型化发展。电子产品高速化且小型化后,其单位体积内所容纳的元件数量也快速地增加,因此,必须藉由散热装置将元件所产生的热量有效地排出至外界,以确保电子元件正常运作,进而提高电子产品的稳定度。
散热风扇是最常被使用的散热方法之一,其系透过风扇将元件附近的空气吹散或抽离,使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可由附近的空气带走而达到散热效果。一般而言,散热风扇为固定在电子产品的机壳或元件上,使得散热风扇的叶片转动时不至于因反作用力而偏离原本设置位置。传统的散热风扇是利用螺丝固锁于机壳上,然而,以这种方法固锁的散热风扇高速运转后,其透过螺丝将转动时的反作用力传导至机壳以及内部元件上。若散热风扇或机壳上未设计有良好的防震结构,将使机壳内部产生共振现象,可能产生扰人的噪音,甚至造成机壳内元件损坏。此外,若无防震设计,散热风散经过长期震动可能会使螺丝鬆脱,除了会偏离原本位置造成散热效果不佳外,也会因为稳定性不足而减少风扇寿命。传统的散热风扇防震方法,系以防震垫圈或是其他以吸震材料製成的防震元件设置于如螺丝等结合件与机壳的结合孔之间,令散热风扇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部分被防震元件吸收而降低机壳的震动。虽然缓衝用的防震元件可吸收部分的震动,但大部分震动仍会透过结合件本体传导到机壳上,故此种防震方法的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传统的散热风扇设计需要装设多个结合件,为了配合结合件规格,防震元件也需要经过特别设计,因而提高了每个散热风扇所需防震元件的生产成本。除了散热风扇之外,各种设置在机壳内的震动源,例如引擎、马达等,都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亟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稳定性高的防震固定结构。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震效果好的防震风扇。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震固定结构,包含了承载段、第一支撑段以及第一固定段。承载段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系用以承载震动源于其上;自第一端侧向延伸出第一支撑段,第一支撑段在相对于第一端之另一侧形成第三端;第一支撑段的第三端侧向延伸出第一固定段,并且第一固定段在相对于第三端之一侧形成用来连接基座之第一固锁端,第一固锁端用以连接所述基座;其中,所述防震固定结构由单一线材挠曲而成。
进一步地,自第二端侧向延伸出第二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在相对于第二端之另一侧形成一第四端;第二支撑段的第四端侧向延伸出第二固定段,并且第二固定段在相对于第四端另一侧形成一第二固锁端,所述第二固锁端系用以连接所述基座。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段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之间弯折而形成一第一弯折点。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段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弯折而形成一第二弯折点。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承载段包含一卡合构造,用以连接所述震动源之连接构造致使所述承载段能承载所述震动源。进一步地,其中当所述防震固定结构固设所述震动源于所述基座时,所述第一支 撑段支撑所述震动源,致使所述震动源浮于所述基座上。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震风扇,包含一风扇本体;以及一防震固定结构,用以固设所述风扇本体于一基座上,所述防震固定结构包含一承载段,承载所述风扇本体,所述承载段具有互相相对之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一第一支撑段,一侧自所述第一端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三端;以及一第一固定段,一侧自所述第一支撑段的所述第三端点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一固锁端,所述第一固锁端系用以连接所述基座;一第二支撑段,一侧自所述第二端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四端;以及一第二固定段,一侧自所述第二支撑段的所述第四端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二固锁端,所述第二固锁端系用以连接所述基座,其中,所述防震固定结构系由单一线材挠曲而成。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承载段包含一卡合构造,并且所述风扇本体包含一连接构造,所述卡合构造连接所述连接构造致使所述承载段承载所述风扇本体。进一步地,其中当所述防震固定结构固设所述风扇本体于所述基座时,所述第一支撑段支撑所述风扇本体,致使所述风扇本体浮于所述基座上。防震固定结构透过第一支撑段以及第二支撑段可支撑风扇本体使其浮于基座上,以提供防震功能给风扇本体及基座。


图I为本发明震动源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2本发明防震风扇的分解示意图。图3本发明防震风扇的组合示意图。图中
1、22:防震固定结构;10、220:承载段;
12、222 :第一支撑段;14、224 :第一固定段;
16、226 :第二支撑段;18、228 :第二固定段;
100,2200 :第一端;102、2202 :第二端;
104,2204 :卡合构造;120、2220 :第三端;
122,2222 :第一弯折点;140、2240 :第一固锁端;160、2260:第四端;162、2262 :第二弯折点;
18,228 :第二固定段;180、2280 :第二固锁端;
2 :防震风扇;20 :连接构造。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仅对本发明之必要元件作出陈述,说明书之概要说明及详细说明二部仅系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一可能之实例,然而该说明书之记述应不限制本发明所主张之技术本质之权利范围。除非于说明书明确地排除其可能,否则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结构、材料、功能或手段。亦应瞭解,目前所述仅系实例本发明时可能之实施例,在本发明之实践或测试中可使用与所述方法及材料相类似或等效之任何方法、材料、元件、装置或手段。再 者,图式仅为表达本发明之精神,其绘述结构之比例仅供参考,使用者得据所属于技术领域之通常知识以自由的将各结构元件之比例放大或减小以达本说明书所述之功效。此外,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说明书所用之所有技术及科学术语皆具有与熟习本发明所属于技术者通常所瞭解意义相同之意义。儘管在本发明之实践或测试中可使用与彼等所述方法及材料相类似或等效之任何方法及材料,但目前所述系实例方法及材料,该方法及例子系仅供参考。请参阅图1,图I系绘示根据本发明之一具体实施例之震动源固定结构I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震动源固定结构I是以单一线材挠曲而成,于实务中,震动源固定结构I可将震动源,例如散热风扇或马达,固定于基座或是一电子或机械装置的机壳上。此外,单一线材可选用如钢琴线等具有弹性支撑力的材料。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震动源固定结构I包含有用来承载震动源的承载段10、与承载段10连接的第一支撑段12、以及与第一支撑段12连接的第一固定段14。承载段10两侧有互相相对的第一端100与第二端102,并且两侧之间还有卡合构造104供承载震动源之用。第一支撑段12的一侧是从第一端100侧向延伸出来的,另一侧则形成第三端120。第一固定段14的一侧是从第三端120侧向延伸出来的,另一侧则形成第一固锁端140,并且第一固锁端140是用来连接如机壳等基座。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承载段10的另一侧,即第二端102所在之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段16与第二固定段18。如图I所示,第二支撑段16的一侧系由第二端102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第四端160。第二固定段18的一侧系由第四端160侧向延伸出来,另一侧则形成第二固锁端180,并且第二固锁端180是用来连接基座。在防震固定结构I并未承载震动源的状况下,第一支撑段12及第一固定段14系与第二支撑段16及第二固定段16呈相对配置的,因此可对承载段10的第一端100与第二端102提供相当程度的支撑力。当震动源承载在承载段10上,且透过第一固定段12与第二固定段18固定在基座上时,第一支撑段12与第二支撑段16可支撑震动源,使得震动源浮于基座上而不直接接触基座,避免震动源于操作时所产生的震动直接传导到基座上。防震固定结构I系以类似钢琴线等具有弹性支撑力的线材挠曲而成,因此防震固定结构I的各部分可吸收震动源于操作时所产生的震动,进而提供防震效果。请再参阅图1,图I的第一支撑段12与第二支撑段16分别在第一端100与第三端120、第二端102与第四端160中间处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点122与第二弯折点162。第一弯折点122与第二弯折点162分别对第一支撑段12与第二支撑段16形成弹簧的效果,此弹簧效果可以更进一步地吸收震动源于操作时所产生的震动,换言之,提升防震固定结构I的防震效果。如上述,防震固定结构I藉由避免震动源直接接触基座且提供弹性支撑力的方式来达到良好的防震效果,并且由于其系以单一线材构成,可明显降低生产成本。如图2所示,防震风扇2具有风扇本体20与防震固定结构22,其中防震固定结构22包含承载段220、第一支撑段222、第一固定段224、第二支撑段226以及第二固定段228,此外,防震固定结构22系以具弹性支撑力的单一线材构成,例如钢琴线等线材。防震固定结构22中的各单元系与上一具体实施例的防震固定结构I的相对应单元大体上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结合图2,防震固定结构22的承载段220上之卡合构造2204可与风扇本体20上的连接构造200互相卡合,使得风扇本体20可承载在承载段220之上。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承载段220的卡合构造2204可配合连接构造200而呈现如图示之凹陷状,此外,连接构造200可为固锁于风扇本体20上的螺丝,其头部亦设置有配合卡合 构造2204的沟槽,以利卡合构造2204与连接构造200互相卡合。如图2以及图3所示,风扇本体20藉连接构造200及卡合构造2204承载于承载段220,且第一固锁端2240与第二固锁端2280分别与基座3连接使防震风扇2连接于基座
3。基座3于实务中可为电子装置或是机械装置的机壳内部,换言之,防震风扇2可设置在电子或机械装置的机壳内部,以帮助电子或机械装置内部的元件散热。于实务中,第一固锁端2240与第二固锁端2280可透过螺丝或是焊接等各种连接方式固锁于基座3上,本发明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图3系风扇本体20与防震固定结构22结合后的示意图,为了图面简洁起见省略了细部的元件标号,其相对应的元件标号请参阅图I所示。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当风扇本体20承载于承载段220上时,风扇本体20的底部并不直接与基座3接触,而是被防震固定结构22的第一支撑段222与第二支撑段226支撑而浮于基座3之上,因此,风扇本体20运转时因风扇转动产生的震动不会直接传到基座3。除了图3所示外,风扇本体20还可以其他不同形式承载于承载段220上,举例而言,风扇本体20的位置可整个承载于承载段220的上方,而非如同本具体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支撑段222与第二支撑段226的中间。另一方面,风扇的扇面也可面对不同方向来调整要提供散热功能的部位。上述各种承载风扇本体20的样态均可根据使用者或设计者的需求而进行调整,其设计原则仅在于风扇本体20不直接接触基座3即可。当风扇本体20开始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会透过连接构造200传导到卡合构造2204,并传导到整个承载段220上。由于第一支撑段222是从第一端2200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其中具有第一弯折点2222,进一步对第一端2200提供了类似弹簧的作用,换言之,风扇本体20的震动能量被第一支撑段222转换为位移能量而产生吸震功能。同样地,第二支撑段226对第二端2202提供了类似弹簧的作用。另一方面,第一固定段224与第二固定段228分别从第三端2220与第四端2260侧向延伸出来,同样提供了类似弹簧的作用。经过整个防震固定结构22的吸震后,风扇本体20运转所产生之震动能量大幅降低,使基座3不至于与风扇产生共振的现象。透过本具体实施例之防震固定结构22的设计,使得风扇本体20可获得更多的位移自由度,形成更有效的防震效果。在前述的先前技术中,防震垫片等防震元件是设置在震动源的固锁螺丝及基座的螺丝孔间,使得震动源仅能沿固锁螺丝的方向作一维移动,但震动源所产生的震动经常不是一维的,导致其他方向的震动仍然由基座直接承受,故先前技术的防震效果不佳。结合图2以及图3所示,各防震固定结构22的各直线段之间是以弯折点(第一端2200、第二端2202、第三端2220、第四端2260、第一弯折点2222与第二弯折点2262)进行零维连接,换言之,在弯折点两侧的各直线段可以弯折点进行三维转动。藉此,风扇本体20可在空间中进行三维的移动甚至三维的转动,而能转换更多的震动能量为位移能量,以提升防震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之防震固定结构系以单一线材挠曲而成,其包含承载段、自承载段侧向延伸而出的支撑段以及自支撑段延伸而出的固定段 。承载段用来承载如散热风扇或是马达等震动源,固定段系与基座相连接,支撑段则可支撑震动源使其不直接接触基座,进而避免震动源所产生的震动直接传导到基座。支撑段上分别设置有弯折点,折弯点配合各段的连接点可使震动源进行三维的移动或转动,藉以转换其震动能量为位移能量而达到良好的吸震效果。另一方面,防震固定结构可以如钢琴线等具有弹性支撑力的单一线材挠曲而言,不仅可透过其弹性支撑力对震动源提供弹簧的效果,其线材相较于先前技术的防震元件而言,製作过程简单并且生产成本较低。换言之,本发明之防震固定结构可同时达到固定震动源、对震动源提供防震效果、以及具低廉生产成本等优点。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之详述,系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之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之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震固定结构,用以固设一震动源于一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固定结构包含 一承载段,用以承载所述震动源,所述承载段具有互相相对之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 一第一支撑段,一侧自所述第一端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三端;以及一第一固定段,一侧自所述第一支撑段的所述第三端点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一固锁端,所述第一固锁端用以连接所述基座; 其中,所述防震固定结构由单一线材挠曲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段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之间弯折而形成一第一弯折点。
3.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第二支撑段,一侧自所述第二端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四端;以及一第二固定段,一侧自所述第二支撑段的所述第四端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二固锁端,所述第二固锁端系用以连接所述基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防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段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弯折而形成一第二弯折点。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一权利所述的防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承载段包含一卡合构造,用以连接所述震动源之一连接构造致使所述承载段能承载所述震动源。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之防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防震固定结构固设所述震动源于所述基座时,所述第一支撑段支撑所述震动源,致使所述震动源浮于所述基座上。
7.一种防震风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风扇本体;以及 一防震固定结构,用以固设所述风扇本体于一基座上,所述防震固定结构包含 一承载段,承载所述风扇本体,所述承载段具有互相相对之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一第一支撑段,一侧自所述第一端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三端;以及一第一固定段,一侧自所述第一支撑段的所述第三端点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一固锁端,所述第一固锁端系用以连接所述基座; 一第二支撑段,一侧自所述第二端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四端;以及一第二固定段,一侧自所述第二支撑段的所述第四端侧向延伸出来,并且另一侧形成一第二固锁端,所述第二固锁端系用以连接所述基座, 其中,所述防震固定结构系由单一线材挠曲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之防震风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承载段包含一卡合构造,并且所述风扇本体包含一连接构造,所述卡合构造连接所述连接构造致使所述承载段承载所述风扇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之防震风扇,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防震固定结构固设所述风扇本体于所述基座时,所述第一支撑段支撑所述风扇本体,致使所述风扇本体浮于所述基座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以固设震动源于基座上的防震固定结构,其系以单一线材挠曲而成,并包含承载段、第一支撑段以及第一固定段。承载段可用来承载震动源,并具有互相相对之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支撑段的一侧系自第一端侧向延伸出来,并且于另一侧形成第三端。第一固锁端的一侧系自第一支撑段的第三端侧向延伸出来,并于另一侧形成第一固锁端以连接基座。透过本发明之防震固定装置,可将震动源固设于基座之上并同时对震动源提供防震效果。
文档编号F16F15/02GK102678812SQ20121013811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韦彦豪 申请人: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