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双层卸灰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341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吸式双层卸灰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灰阀,尤其涉及一种自吸式双层卸灰阀。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37319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 一种负压重力自动卸灰阀,其卸灰口与地面垂直,镶有胶皮的密封板悬挂在卸灰口的上方,并紧贴卸灰口。利用风机产生的负压力和积灰自身的重力相互作用实现自动卸灰,在密封状态下,积灰斗内风机的负压力能吸附起一定重量的积灰,当积灰的重力大于风机负压力时,积灰就会短距离地推开密封板落下。这样的结构,结构简单,能降低电能消耗,但密封性较差,影响工作环境。中国专利公开号CN280690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翻版卸灰阀,其包括上灰斗、下灰斗、上翻板、上摆轴、下摆轴,上摆轴固定连接上翻板,下摆轴固定连接下翻板,上摆轴上还固定连接上曲臂,下摆轴上还固定连接下曲臂,在该两曲臂之间,设置实现上翻板和下翻板顺序交替启闭工作的曲臂连杆机构。这样的结构,虽然改善了密封性,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故障,需停产维修,导致工作环境变差。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自吸式双层卸灰阀,其不仅能降低电能消耗,而且能保证设备长时间良好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吸式双层卸灰阀,该种自吸式双层卸灰阀能降低电能消耗,能保证设备长时间良好运行。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吸式双层卸灰阀,包括上层阀体和下层阀体,所述的下层阀体包括连接管和储灰体,所述的连接管与上层阀体相接,所述的储灰体由储灰体固定部和在负压状态时下端吸合的储灰体变形部连成一体组成,所述的储灰体变形部位于储灰体固定部的下方,所述的储灰体固定部固接于连接管上。所述的储灰体的上方设置有法兰,法兰的下方具有外罩,所述的储灰体位于外罩内。所述的储灰体固定部与连接管通过卡箍连接。所述的储灰体固定部和储灰体变形部的材料均为橡胶。本实用新型自吸式双层卸灰阀采用这样的结构,利用负压自吸原理,下层阀体的储灰体下端吸合,当积灰的重力达到突破储灰体下端吸合的极限时,储灰体下端开口张开放灰。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重量减轻,不仅能节省电能,而且减少故障率,能长时间保证良好密封,保证设备长时间良好运行,提高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自吸式双层卸灰阀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自吸式双层卸灰阀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储灰体放灰状态时的仰视放大示意图;[0012]在图I、图2中,I、上层阀体;2、法兰;3、卡箍;4、外罩;5、连接管;6、储灰体;7、开
口 ;8、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所示,自吸式双层卸灰阀包括上层阀体I和下层阀体,下层阀体包括连接管5、储灰体6、法兰2和外罩4,连接管5与上层阀体I相接,储灰体6由储灰体固定部和在负压状态时下端吸合的储灰体变形部连成一体组成,储灰体变形部位于储灰体固定部的下方,储灰体固定部通过卡箍3固接于连接管5上,储灰体6的下端呈 鸭嘴状,开口 7的两端具有连接筋8,法兰2位于储灰体6的上方,法兰2的下方具有外罩4,储灰体6位于外罩内。这样的结构,利用负压自吸原理,下层阀体的储灰体6下端吸合,当积灰的重力达到突破储灰体下端吸合的极限时,储灰体下端的开口 7张开放灰。不仅结构简单,减轻重量,能节省电能,而且减少故障率,能长时间保证良好密封,保证设备长时间良好运行,提高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自吸式双层卸灰阀,包括上层阀体和下层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阀体包括连接管和储灰体,所述的连接管与上层阀体相接,所述的储灰体由储灰体固定部和在负压状态时下端吸合的储灰体变形部连成一体组成,所述的储灰体变形部位于储灰体固定部的下方,所述的储灰体固定部固接于连接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吸式双层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灰体的上方设置有法兰,法兰的下方具有外罩,所述的储灰体位于外罩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吸式双层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灰体固定部与连接管通过卡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吸式双层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灰体固定部和储灰体变形部的材料均为橡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吸式双层卸灰阀,包括上层阀体和下层阀体,所述的下层阀体包括连接管和储灰体,所述的连接管与上层阀体相接,所述的储灰体由储灰体固定部和在负压状态时下端吸合的储灰体变形部连成一体组成,所述的储灰体变形部位于储灰体固定部的下方,所述的储灰体固定部固接于连接管上。本实用新型自吸式双层卸灰阀采用这样的结构,利用负压自吸原理,下层阀体的储灰体下端吸合,当积灰的重力达到突破储灰体下端吸合的极限时,储灰体下端开口张开放灰,不仅能节省电能,而且减少故障率,能长时间保证良好密封,保证设备长时间良好运行,提高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F16K31/00GK202580219SQ2012202317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王洪义, 周元生, 岳成俊 申请人:芜湖市铭诚炉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