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015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线导轨副中的返向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
背景技术
国内高端数字程序化机床制造、宽幅印刷机机械、雕刻机机械、特种建材磨削机械等行业。诸多自动化加工机械中大量使用直线导轨副这样的直线运动机构。直线导轨副返向器,由滚道,钢球,固定螺孔,回程返向器等组成。当导轨与滑块作相对直线运动时,钢球就沿着导轨上的滚道滚动,滑块中的钢球通过回程器进入回程孔滚道,钢球作周尔复始直线滚动。在现有技术中,返向器用尼龙及塑料材料制成,该返向器在承载重负荷的滚动钢球和带有润滑油、热磨擦的工况下运作时,返向器容易变形、磨损;极易造成滚动钢球阻滞、互 撞、不顺畅,噪音大的现象。影响导轨副产品的整体直线运动质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滚柱直线导轨副插管返向器[申请号200720018961.0],由上下两个插管组成“分体十字交叉”两轨道各自独立的组合结构,插管为内有滚道的L型,插管端头有与滑块滚柱通道孔定位的圆头,圆头端部有周向定位的槽,下插管内端面有与滑块端面定位的凸台,上插管内侧有容纳下插管宽度和厚度的开口槽,上插管外侧有与滚道相通的开口。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但该方案在钢球滚动在滚道包括负荷重力工况中时,由于没有自润结构,钢球和滚道之间还是会出现卡死现象;其次,该结构易损坏,不易被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摩擦系数小,储油性能高,润滑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设置在导轨上,在导轨上设有滑块,本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块两端的保持架,在保持架上设有若干道环形回程滚道,若干滚子设置在环形回程滚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架上设有当滚子相对环形回程滚道滚动时能使所述滚子和环形回程滚道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的自润结构。在上述的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中,所述的自润结构包括设置在保持架上的若干储油微孔。在本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中,先用润滑油浸透整个返向组件,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润滑油充满在保持架上的储油微孔中;当处于工作状态(包括负荷状态)时,因滚动摩擦而发热时,保持架热膨胀使储油微孔减小,使保持架上储油微孔里面的润滑油溢出,进入环形回程滚道和滚子之间的接触面,使滚子包裹在油膜里。该结构减小了滚子和环形回程滚道之间的摩擦,润滑效果好。当滚子停止滚动后,滚子和保持架冷却,储油微孔恢复,润滑油又被吸回储油微孔,润滑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在上述的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中,所述的保持架包括设置在滑块两端的返向器,每个返向器靠近滑块一端设有返向器盖,所述的环形回程滚道包括设置在返向器上的截面呈U形的回程槽,在返向器盖上设有能将所述的回程槽间隔形成所述环形回程滚道的隔块,储油微孔分别设在返向器和返向器盖上。 在上述的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中,所述的返向器和返向器盖均由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压铸制成。当然,这里的材料只要能满足机械性能要求和具有储油功能的材料都可使用。在上述的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中,本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每个返向器远离滑块一端的挡板,在挡板上设有若干紧固螺栓,所述的螺栓贯穿保持架设于所述的滑块上。结构强度高,固定牢靠。在上述的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中,其中一个挡板远离返向器一端还安装有油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2、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润滑油充满在保持架上的储油微孔中;当处于工作状态(包括负荷状态)时,因滚动摩擦而发热时,保持架热膨胀使储油微孔减小,使保持架上储油微孔里面的润滑油溢出,进入环形回程滚道和滚子之间的接触面,使滚子包裹在油膜里。该结构减小了滚子和环形回程滚道之间的摩擦,润滑效果好。当滚子停止滚动后,滚子和保持架冷却,储油微孔恢复,润滑油又被吸回储油微孔,润滑效果好,使用寿命长。3、结构强度高,固定牢靠。4、使用寿命长。

图I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导轨I、滑块2、保持架3、环形回程滚道31、滚子4、储油微孔3a、返向器32、返向器盖33、回程槽31a、隔块33a、挡板5、紧固螺栓6、油杯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设置在导轨I上,在导轨I上设有滑块2,本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块2两端的保持架3,在保持架3上设有若干道环形回程滚道31,若干滚子4设置在环形回程滚道31中,在保持架3上设有当滚子4相对环形回程滚道31滚动时能使所述滚子4和环形回程滚道31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的自润结构。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该自润结构包括设置在保持架3上的若干储油微孔3a。具体的,如图1-2所示,这里的保持架3包括设置在滑块2两端的返向器32,每个返向器32靠近滑块2 —端设有返向器盖33,如图3所示,环形回程滚道31包括设置在返向器32上的截面呈U形的回程槽31a,在返向器盖33上设有能将所述的回程槽31a间隔形成所述环形回程滚道31的隔块33a,储油微孔3a分别设在返向器32和返向器盖33上。作为一种优化方案,这里的返向器32和返向器盖33均由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压铸制成。当然,这里的材料只要能满足机械性能要求和具有储油功能的材料都可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使用之前先用润滑油浸透整个返向组件,当本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润滑油充满在保持架3上的储油微孔3a中;当处于工作状态(包括负荷状态)时,因滚子4滚动摩擦而发热时,保持架2热膨胀使储油微孔3a减小,使保持架3上储油微孔3a里面的润滑油溢出,进入环形回程滚道31和滚子4之间的接触面,使滚子4包裹在油膜里。该结构减小了滚子4和环形回程滚道31之间的摩擦,润滑效果好。当滚子4停止滚动后,滚子4和保持架3冷却,储油微孔3a恢复,润滑油又被吸回储油微孔3a,使用寿命长。更具体地说,为了能牢靠固定保持架3,如图1-2所示,本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每个返向器32远离滑块2 —端的挡板5,在挡板5上设有若干紧固螺栓6,所述的螺栓6贯穿保持架3设于所述的滑块2上。为了方便添加润滑油,在其中一个挡板5远离返向器32 —端还安装有油杯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导轨I、滑块2、保持架3、环形回程滚道31、滚子4、储油微孔3a、返向器32、返向器盖33、回程槽31a、隔块33a、挡板5、紧固螺栓6、油杯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设置在导轨(I)上,在导轨(I)上设有滑块(2),本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块(2)两端的保持架(3),在保持架(3)上设有若干道环形回程滚道(31),若干滚子(4)设置在环形回程滚道(3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架(3)上设有当滚子(4)相对环形回程滚道(31)滚动时能使所述滚子(4)和环形回程滚道(31)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的自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润结构包括设置在保持架(3)上的若干储油微孔(3a)。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架(3)包括设置在滑块(2)两端的返向器(32),每个返向器(32)靠近滑块(2)一端设有返向器盖(33),所述的环形回程滚道(31)包括设置在返向器(32)上的截面呈U形的回程槽(31a),在返向器盖(33)上设有能将所述的回程槽(31a)间隔形成所述环形回程滚道(31)的隔块(33a),储油微孔(3a)分别设在返向器(32)和返向器盖(3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返向器(32)和返向器盖(33)均由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压铸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本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每个返向器(32)远离滑块(2) —端的挡板(5),在挡板(5)上设有若干紧固螺栓(6),所述的螺栓(6)贯穿保持架(3)设于所述的滑块(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挡板(5)远离返向器(32) —端还安装有油杯(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直线导轨副中的返向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摩擦大,润滑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本用于直线导轨上的储油自润式返向组件,设置在导轨上,在导轨上设有滑块,本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块两端的保持架,在保持架上设有若干道环形回程滚道,若干滚子设置在环形回程滚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架上设有当滚子相对环形回程滚道滚动时能使所述滚子和环形回程滚道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的自润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更合理,摩擦系数小,储油性能高,润滑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F16C29/06GK202674016SQ20122034934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孙品贤, 蓝国水, 马啸风, 许浩, 马啸浩, 毛建云 申请人:孙品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