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管接头以及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4310阅读:17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管接头以及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硬管接头以及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液压硬管总成中,接头与硬管(例如金属管)之间的密封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式和卡套式两种。焊接式是利用各种焊接方法使接头和硬管的材料融合,从而形成密封连接。虽然焊接式所采用的材料成本较低,但是焊接耗材和人力成本相对较高,而且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此外,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光污染,而且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飞溅物等容易残留于管件内,从而导致管件清洁度不好控制。卡套式是利用卡套预装机配合卡套锥面产生收紧力和推力,使卡套的刃口切开硬管表面的材料,从而填充卡套与硬管之间的间隙,最后装配时螺纹拧紧产生的锥面收紧力就可以使卡套与硬管密封。卡套式效率较高,外形美观,能耗低,生产过程中的清洁度也容易控制,但是卡套式所采用的材料的价格较高。此外,由于液压系统各元件油口很难直接与卡套密封连接,通常还需要另外配合过渡接头使用,在增加额外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密封面,使成本增加、密封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清洁度好并且能够降低硬管的材料成本的硬管接头以及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管接头,该硬管接头具有硬管连接端和元件连接端,其中,所述硬管连接端为中空的且所述硬管连接端的内周表面为圆柱形表面,该硬管连接端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齿。优选地,所述齿环绕所述硬管连接端的内周表面设置。优选地,所述齿为环形。优选地,所述齿为多个,该多个齿环绕所述硬管连接端的内周表面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齿环绕所述硬管连接端的内周表面设置多圈,该多圈齿沿着所述硬管连接端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优选地,所述齿的截面为三角形。优选地,所述齿的尖端沿着所述硬管连接端的内周表面的径向方向指向所述硬管连接端的中心。优选地,所述硬管连接端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优选地,所述硬管连接端包括第一配合段和第二配合段,所述第一配合段适于与所述硬管接头所要连接的硬管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配合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配合段的内径,所述齿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段的内周表面上。[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配合段为两段,该两段第二配合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合段的两端。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硬管接头和硬管,其中,所述硬管接头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硬管接头,所述硬管插入所述硬管接头的 硬管连接端中且与所述硬管连接端相互配合,所述齿挤压所述硬管的外表面并且在所述硬管的外表面上形成与所述齿相互匹配的凹陷。优选地,所述硬管连接端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密封件,该密封件分别与所述硬管连接端和所述硬管密封配合。优选地,与所述齿相比,所述密封件更加远离所述元件连接端。优选地,所述硬管连接端包括第一配合段和第二配合段,该第一配合段和第二配合段均与所述硬管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配合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配合段的内径且将所述硬管收紧,所述齿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段的内周表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二配合段为两段,该两段第二配合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合段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以及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具备以下优势I)与现有焊接式的硬管接头相比,能够降低耗材和人力成本,生产效率较高,可以大规模生产,而且清洁度好,绿色节能环保。2)与现有卡套式的硬管接头相比,由于硬管根据硬管连接端扣压压缩后的内孔形状进行压缩变形,与硬管连接端的内表面贴合,所以对硬管的尺寸精度要求较低,从而降低了硬管的材料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不需要配合过渡接头使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密封面,使成本减少、密封可靠性提高。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几乎包含了焊接式的硬管接头和卡套式的硬管接头的所有优点,而克服了焊接式的硬管接头和卡套式的硬管接头的所有缺点,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硬管连接端;2 :元件连接端;3 :齿;4 :环形凹槽;5 :第一配合段;6 :第二配合段;7 :硬管接头;8 :管;9 :密封件;10 :凹陷;11 :接管;12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管接头,该硬管接头具有硬管连接端I和元件连接端2,其中,所述硬管连接端I为中空的且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为圆柱形表面,该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齿3。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在与硬管连接时,将硬管8插入硬管接头7的硬管连接端I中,利用扣压机扣压硬管连接端1,硬管8根据硬管连接端I扣压压缩后的内孔形状进行压缩变形,与硬管连接端I的内表面相互配合,齿3挤压硬管8的外表面并且在硬管8的外表面上形成与齿3相互匹配的凹陷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通过扣压的方式而利用齿3在硬管8的外表面上形成凹陷10,并且利用齿3与凹陷10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硬管8与硬管连接端I的稳固连接和初步密封。齿3可以在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上适当布置,只要能够实现硬管8与硬管连接端I的稳固连接即可。为了使硬管8受力均匀并且方便齿3的布置,优选地,所述齿3环·绕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设置。齿3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形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齿3整体形成为环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齿3为多个,该多个齿3环绕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间隔设置。另外,齿3的形状根据硬管8的形状设计。例如,硬管8通常为圆形,此时,齿3相应地设计为圆环形或者圆弧形。此外,齿3通常与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一体成形。通常情况下,所述齿3环绕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设置多圈,该多圈齿3沿着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作为选择,齿3也可以环绕硬管连接端I的内
周表面设置一圈。齿3的截面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状。优选地,所述齿3的截面为三角形。这样,可以通过齿3的尖端方便地将硬管8压陷。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齿3的尖端沿着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的径向方向指向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中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4。这样,可以在环形凹槽4中设置密封件,以进一步地在硬管连接端I与硬管8之间形成密封,防止液体泄漏。密封件可以在制作硬管接头时设置,也可以在将硬管接头与硬管连接时设置。为了方便硬管接头的使用,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4中设置有密封件9。密封件9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形式,例如密封件9可以为橡胶密封圈或者密封毡等其它密封材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硬管连接端I包括第一配合段5和第二配合段6,所述第一配合段5适于与所述硬管接头所要连接的硬管8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配合段6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配合段5的内径,所述齿3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段5的内周表面上。作为选择,第一配合段5的内径也可以略小,即第一配合段5适于与所述硬管接头所要连接的硬管8形成间隙配合。由于第二配合段6的内径小于第一配合段5的内径,所以第二配合段6也可以与硬管8形成过盈配合,这样,在利用扣压机扣压硬管连接端I时,第一配合段5和第二配合段6均与硬管8过盈配合,并且第二配合段6将硬管8收紧,从而防止硬管8在装配受力情况下发生松动,影响密封效果。第二配合段6可以适当地布置,为了使硬管8更加稳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配合段6为两段,该两段第二配合段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合段5的两端。在图I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环形凹槽4将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段5 —端的第二配合段6分割。第二配合段6的内径的具体尺寸可以适当选择,只要能够实现将硬管8收紧的效果即可。所述元件连接端2用于与液压元件(例如各种阀)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的元件连接端2与普通的焊接式的硬管接头的元件连接端相同,其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元件连接端2可以包括接管11和套在接管11上的螺母12。所述硬管连接端I与元件连接端2的接管11通常形成为一体。作为选择,硬管连接端I与元件连接端2的接管11也可以分开形成,然后将硬管连接端I与元件连接端2的接管11例如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扣压的方式密封连接。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 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硬管接头7和硬管8,其中,所述硬管接头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硬管接头,所述硬管8插入所述硬管接头7的硬管连接端I中且与所述硬管连接端I相互配合,所述齿3挤压所述硬管8的外表面并且在所述硬管8的外表面上形成与所述齿3相互匹配的凹陷10。如上文所述,在将硬管8插入硬管接头7的硬管连接端I中之后,利用扣压机扣压硬管连接端1,硬管8根据硬管连接端I扣压压缩后的内孔形状进行压缩变形,与所述硬管连接端I相互配合,齿3挤压硬管8的外表面并且在硬管8的外表面上形成与齿3相互匹配的凹陷10。硬管接头7通过扣压的方式而利用齿3在硬管8的外表面上形成凹陷10,并且利用齿3与凹陷10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硬管8与硬管连接端I的稳固连接和初步密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4,该环形凹槽4中设置有密封件9,该密封件9分别与所述硬管连接端I和所述硬管8密封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在硬管连接端I与硬管8之间形成密封,防止液体泄漏。密封件9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形式,例如密封件9可以为橡胶密封圈或者其它密封材料。为了能够首先利用齿3形成初步密封,而利用密封件9形成进一步的密封,优选地,与所述齿3相比,所述密封件9更加远离所述元件连接端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硬管连接端I包括第一配合段5和第二配合段6,该第一配合段5和第二配合段6均与所述硬管8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配合段6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配合段5的内径且将所述硬管8收紧,所述齿3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段5的内周表面上。这样,可以防止硬管8在装配受力情况下发生松动,影响密封效果。此夕卜,作为选择,第一配合段5也可以与硬管8形成间隙配合。第二配合段6可以适当地布置,为了方便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配合段6为两段,该两段第二配合段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合段5的两端。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环形凹槽4将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段5—端的第二配合段6分割。第二配合段6的内径的具体尺寸可以适当选择,只要能够实现将硬管8收紧的效果即可。硬管接头7其它部分的结构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说明。硬管8可以为各种硬管,例如金属管。齿3的硬度通常高于硬管8的硬度,以能够挤压硬管8的外表面而在硬管8的外表面上形成凹陷10。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硬管接头在使用时,首先在环形凹槽4中设置密封件9,然后将硬管8插入硬管接头7的硬管连接端I中,利用扣压机扣压硬管连接端1,硬管8根据硬管连接端I扣压压缩后的内孔形状进行压缩变形,与硬管连接端I的内表面相互配合,齿3挤压硬管8的外表面并且在硬管8的外表面上形成与齿3相互匹配的凹陷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通过扣压的方式而利用齿3在硬管8的外表面上形成凹陷10,并且利用齿3与凹陷10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硬管8与硬管连接端I的稳固连接和初步密封。密封件9分别与硬管连接端I和硬管8密封配合,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密封。并且,第二配合段6将硬管8收紧,防止硬管8在装配受力情况下发生松动,影响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以及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具备以下优势I)与现有焊接式的硬管接头相比,能够降低耗材和人力成本,效率较高,可以大规模生产,而且清洁度好,绿色节能环保。2)与现有卡套式的硬管接头相比,由于硬管8根据硬管连接端I扣压压缩后的内孔形状进行压缩变形,与硬管连接端I的内表面贴合,所以对硬管8的尺寸精度要求较低,从而降低了硬管8的材料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不需要配合过渡接头使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密封面,使成本减少、密封可靠性提高。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齿3与凹陷10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硬管8与硬管连接端I的初步密封,并且通过密封件9实现进一步的密封,所以具有刚性和弹性的双重密封,密封效果好。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管接头几乎包含了焊接式的硬管接头和卡套式的硬管接头的所有优点,而克服了焊接式的硬管接头和卡套式的硬管接头的所有缺点,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硬管接头,该硬管接头具有硬管连接端(I)和元件连接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连接端(I)为中空的且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为圆柱形表面,该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齿(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3)环绕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3)为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3)为多个,该多个齿(3)环 绕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3)环绕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设置多圈,该多圈齿(3)沿着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3)的截面为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3)的尖端沿着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的径向方向指向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4)。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连接端(I)包括第一配合段(5)和第二配合段(6),所述第一配合段(5)适于与所述硬管接头所要连接的硬管(8)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配合段(6)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配合段(5)的内径,所述齿(3)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段(5)的内周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硬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段(6)为两段,该两段第二配合段(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合段(5)的两端。
11.一种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硬管接头(7)和硬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接头(7)为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管接头,所述硬管(8 )插入所述硬管接头(7 )的硬管连接端(I)中且与所述硬管连接端(I)相互配合,所述齿(3)挤压所述硬管(8)的外表面并且在所述硬管(8)的外表面上形成与所述齿(3)相互匹配的凹陷(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连接端(I)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4),该环形凹槽(4)中设置有密封件(9),该密封件(9 )分别与所述硬管连接端(I)和所述硬管(8 )密封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齿(3 )相比,所述密封件(9 )更加远离所述元件连接端(2 )。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连接端(I)包括第一配合段(5)和第二配合段(6),该第一配合段(5)和第二配合段(6)均与所述硬管(8 )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配合段(6 )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配合段(5 )的内径且将所述硬管(8)收紧,所述齿(3)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段(5)的内周表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段(6)为两段,该两段第二配合段(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合段(5)的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管接头,该硬管接头具有硬管连接端(1)和元件连接端(2),其中,硬管连接端(1)为中空的且硬管连接端(1)的内周表面为圆柱形表面,该硬管连接端(1)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齿(3)。此外,还公开了一种硬管接头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硬管接头(7)和硬管(8),其中,硬管接头(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硬管接头,硬管(8)插入硬管接头(7)的硬管连接端(1)中且与硬管连接端(1)相互配合,齿(3)挤压硬管(8)的外表面并且在硬管(8)的外表面上形成与齿(3)相互匹配的凹陷(10)。上述硬管接头几乎包含了焊接式的硬管接头和卡套式的硬管接头的所有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所有缺点。
文档编号F16L13/16GK202719294SQ20122042182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何安, 王武华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