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823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多媒体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媒体装置。该多媒体装置包括:机体,与外部设备连接,用于与所述外部设备传输数据;背夹,所述用于与外部设备相固定,从而将所述多媒体设备与所述外部设备相固定,所述背夹包括:上活动支架,与所述机体相连接;上固定支架,所述上活动支架与所述上固定支架相滑设;下活动支架,与所述上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上固定支架与所述下活动支架之间的角度可调;下固定支架,与所述下活动支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下固定支架与所述下活动支架之间的角度可调;通过所述上固定支架和所述下固定支架在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侧产生压力,将所述背夹固定于所述外部设备。
【专利说明】多媒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媒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电视不携带多媒体装置或是将多媒体装置置于电视内部。对于不携带多媒体装置的电视,不能实现外界与电视之间进行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传输。对于多媒体装置置于内部的电视,用户只能在使用该电视时才能使用该多媒体装置,并且该多媒体装置的角度不能调节,不能满足用户多角度使用多媒体装置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媒体装置,该多媒体装置置于电视外部,并且可移动,可调节机体角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媒体装置,该多媒体装置包括:
[0005]机体,与外部设备连接,用于与所述外部设备传输数据;
[0006]背夹,所述用于与外部设备相固定,从而将所述多媒体设备与所述外部设备相固定,所述背夹包括:
[0007]上活动支架,与所述机体相连接;
[0008]上固定支架,所述上活动支架与所述上固定支架相滑设;
[0009]下活动支架,与所述上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上固定支架与所述下活动支架之间的角度可调;
[0010]下固定支架,与所述下活动支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下固定支架与所述下活动支架之间的角度可调;
[0011]通过所述上固定支架和所述下固定支架在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侧产生压力,将所述背夹固定于所述外部设备。
[0012]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上活动支架与所述上固定支架通过轴芯和弹簧连接,所述弹簧用于使所述上固定支架与所述下固定支架之间产生预压力,用以将所述背夹固定于外部设备。
[0013]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机身和所述上活动支架分别设置极性相反的磁铁,以通过所述磁铁的引力将所述机身固定于所述上活动支架。
[0014]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下活动支架与下固定支架之间通过轴芯连接,所述下活动支架与所述下固定支架之间通过轴芯调整角度。
[0015]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上固定支架和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内表面具有防滑软胶。
[0016]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机体设置有喇叭孔和/或麦克孔和/或摄像头和/或接口,所述机体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
[0017]通过上述方案,多媒体装置有机体和背夹两部分组成,通过背夹将机体固定与外部设备上,通过该多媒体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外部设备与外界之间进行多媒体数据传输,并且该多媒体装置可任意移动,可固定于不同尺寸,不同外形的外部设备上,并且能够满足用户多角度使用多媒体装置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媒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媒体装置的背夹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媒体装置的背夹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以图1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媒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该多媒体装置包括:机体I和背夹2。机体I与背夹2连接,并通过背夹2将机体I固定于外部设备。
[0024]机体I与背夹2连接后,可通过背夹2调整机体I的俯仰角度,并且该背夹2可固定于任意尺寸或任意形状的外部设备上。
[0025]具体的,背夹2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媒体装置的背夹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该背夹2包括:上活动支架21,上固定支架22,下活动支架23及下固定支架24。
[0027]上活动支架21的上表面与机体I相连接,可通过在机体I和上活动支架21上分别设置极性相反的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引力将机体I固定与上活动支架21,或者通过转轴连接机体I和上活动支架21,以使机体I能够360°旋转。当然也可采用其他部件将机体I和上活动支架21连接,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0028]上活动支架21与上固定支架22相滑设,通过一轴芯相连接,以使机体I通过上活动支架21能够调整俯仰角度。
[0029]上固定支架22为“L”型,与下活动支架23的一端转动连接,下活动支架23的另一端与下固定支架24转动连接,使得上固定支架22与下活动支架23之间的角度可调,下活动支架23与下固定支架24之间的角度可调。上固定支架22未与上活动支架21相连接的一面与下固定支架24形成一个卡口。由于下活动支架23与上固定支架22和下固定支架24之间的角度都可调,所以该背夹可根据外部设备的尺寸或形状调整卡口的大小,使得上固定支架22未与上活动支架21相连接的一面和下固定支架24分别于外部设备的两侧产生压力,从而将背夹I固定于外部设备上。
[0030]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媒体装置的背夹的结构示意图二。由图3可知,上固定支架22与下活动支架23的一端通过一弹簧25和轴芯26转动连接,下活动支架23的另一端通过轴芯27与下固定支架24旋转连接。因此,下活动支架23与上固定支架22可以绕轴芯26旋转,下活动支架23与下固定支架24可以绕轴芯27旋转。两个轴芯结合使用,能够更大限度的调整由上固定支架22未与上活动支架21相连接的一面与下固定支架24形成的卡口的大小。通过弹簧25可使上固定支架22未与上活动支架21相连接的一面与下固定支架24之间产生预压力,以使得上固定支架22未与上活动支架21相连接的一面和下固定支架24分别于外部设备的两侧产生压力,从而将背夹I固定于外部设备上。
[0031]为更好的将背夹I固定于外部设备上,上固定支架22和下固定支架24的内表面具有防滑软胶,以增强背夹I固定于外部设备上的稳定性。
[0032]另外,机体I上可设置有喇叭孔和/或麦克孔和/或摄像头和/或接口,机体I可通过麦克孔,摄像头,接口等设置获取数据,通过喇叭孔,接口等设置输出数据。另外机体I通过接口与外部设备连接,以与外部设备进行传输数据,从而实现外部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流。
[0033]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媒体装置,该多媒体装置有机体和背夹两部分组成,通过背夹将机体固定与外部设备上,通过该多媒体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外部设备与外界之间进行多媒体数据传输,并且该多媒体装置可任意移动,可固定于不同尺寸,不同外形的外部设备上,并且能够满足用户多角度使用多媒体装置的需求。
[0034]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装置包括: 机体,与外部设备连接,用于与所述外部设备传输数据; 背夹,所述用于与外部设备相固定,从而将所述多媒体设备与所述外部设备相固定,所述背夹包括: 上活动支架,与所述机体相连接; 上固定支架,所述上活动支架与所述上固定支架相滑设; 下活动支架,与所述上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上固定支架与所述下活动支架之间的角度可调; 下固定支架,与所述下活动支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下固定支架与所述下活动支架之间的角度可调; 通过所述上固定支架和所述下固定支架在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侧产生压力,将所述背夹固定于所述外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支架与所述上固定支架通过轴芯和弹簧连接,所述弹簧用于使所述上固定支架与所述下固定支架之间产生预压力,用以将所述背夹固定于外部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和所述上活动支架分别设置极性相反的磁铁,以通过所述磁铁的引力将所述机身固定于所述上活动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活动支架与下固定支架之间通过轴芯连接,所述下活动支架与所述下固定支架之间通过轴芯调整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支架和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内表面具有防滑软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置有喇叭孔或麦克孔或摄像头或接口,所述机体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
【文档编号】F16M11/04GK104141869SQ201310172768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0日
【发明者】赵梦龙, 张斌, 占奇志, 赵帅 申请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