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手控器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516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嵌式手控器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紧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按摩椅上的内嵌式手控器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很多人因长期伏案工作和长时间面对电脑,精神压力不断增大,并患上了颈锥和腰椎疾病,为了改善精神状态和人体健康状况,缓解肌肉紧张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按摩椅作为工作之余进行按摩放松和提神保健的产品。按摩椅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的一类健身器材,人们在使用按摩椅后能够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和振奋精神的功效。为了方便按摩椅的使用,通常都配置有可实现按摩椅功能调节和控制的手动控制器,现有技术的手控器很多都是单独使用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920296050.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按摩椅手控器》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可手持操作的按摩椅手控器,该手控器独立于按摩椅主机,需要单独收纳和存放,在不使用时很容易弄丢和损坏。为了避免手控器丢失,现有技术中有如专利号为ZL201220120582.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用于智能家具的嵌入式手控器》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手控器,它包括触摸按键盖、下盖、按键控制电路板和安装盘,按键控制电路板中的按键电路与智能家具中的控制盒里的总控制电路相连接,还可增设一电线夹,用于镶嵌在各种智能家具中并控制其多种功能。但是,上述专利的手控器能够镶嵌在产品上,避免丢失,但是手控器与产品主体连接为一体,无法将手控器从产品上拿下来单独使用,而且手控器的操作界面始终朝一个固定方向,比如按摩椅这类产品倾斜设置时,会造成操作不方便,使用不够灵活,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目前也有一些自锁式手控器结构,即手控器通过推弹结构设置于按摩椅上,但是,这类手控器的锁定结构有些结构过于复杂,安装和维护困难,使用成本高,而且使用中容易发生故障,造成手控器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内嵌式手控器的锁紧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内嵌式手控器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装置容置于一安装盒体内,该锁紧装置包括有扣接杆,可摆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盒体中,该扣接杆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盒体铰接相连,该扣接杆的顶部设置有能与手控器扣压配合的卡扣;第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安装盒体铰接相连,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扣接杆铰接相连;[0010]顶杆,能与所述第一连杆配合并驱动该第一连杆实现沿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第一复位装置,能与所述扣接杆配合并使得该扣接杆顶部的卡扣具有始终靠近手控器的趋势;第二复位装置,能与所述顶杆配合并使得该顶杆具有始终竖直向上抬起的趋势。为了更好地控制顶杆的下降行程,防止顶杆在下压过程中发生卡死现象,保证锁紧装置的按压平衡,提高操作手感,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盒体内还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连杆相抵而限制该第一连杆竖直向下运动的限位块。为了实现第一连杆和顶杆之间的配合,并保证顶杆能够带动第一连杆实现沿竖直方向的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连杆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通孔中,并且,所述顶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能防止该顶杆从所述通孔中脱出的第一外凸部和第
二外凸部。作为优选,第一复位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的安装盒体在所述扣接杆的下端外侧成型有第一腔室,该第一腔室内容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相抵,该第一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扣接杆相连。于是,第一压簧既能起到保持整个锁紧机构平衡的作用,又能够实现扣接杆的摆动复位。为了简化结构,作为进一步优选,第二复位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的安装盒体在所述顶杆的底部成型有第二腔室,该第二腔室内容置有竖直放置的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相抵,该第二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杆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了由扣接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配合组成的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在竖直运动的顶杆带动下能够驱动扣接杆来回摆动,从而实现与手控器之间的卡扣连接;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方便安装和维护,而且容易操作,只需按压手控器的端部就能够实现自动解锁,将手控器重新装回后压下端部就能够实现自动锁定,更加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使用状态剖视图(锁紧状态下)。图2为图1所示锁紧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在初始锁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顶杆帽在刚被压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顶杆帽在被完全压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在外力取消后的复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特别适用于具有内嵌式手控器的按摩椅上,也能够适用于其他的可有手控器控制的智能家具中。如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锁紧装置容置于一安装盒体5内,安装盒体5设置于手控器盒体9的其中一端的下方,该锁紧装置包括有扣接杆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顶杆4、第一复位装置和第二复位装置。[0027]其中,扣接杆I可摆动地连接在安装盒体5中的摆杆,该扣接杆I的底部与安装盒体5铰接相连,扣接杆I的顶部成型有卡扣11,内嵌式手控器8的一端成型有缺口 81,卡扣11能与手控器8的缺口 81进行扣压配合。安装盒体5在扣接杆I的下端外侧还成型有第一腔室51,该第一腔室51内容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一压簧6,第一压簧6作为第一复位装置能与扣接杆I配合,并使得该扣接杆I顶部的卡扣11具有始终靠近手控器8的趋势,其中,第一压簧6的一端与第一腔室51的底部相抵,第一压簧6的另一端与扣接杆I相连,第一压簧6也可以用弹簧等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弹性件代替。安装盒体5内还具有外凸的铰接部53,第一连杆2的其中一端与该铰接部53铰接相连,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的一端铰接相连,该第二连杆3的另一端则与扣接杆I的中部铰接相连;第一连杆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顶杆4穿设于该通孔中,并且,顶杆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成型有能防止该顶杆4从通孔中脱出的第一外凸部41和第二外凸部42,顶杆4能与第一连杆2配合并驱动该第一连杆2实现沿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为了限制第一连杆2向下运动的行程,安装盒体5内还设置有能与第一连杆2相抵而限制该第一连杆2竖直向下运动的限位块54。安装盒体5在顶杆4的底部还成型有第二腔室52,该第二腔室52内容置有竖直放置的第二压簧7,第二压簧7作为第二复位装置能与顶杆4配合,并使得该顶杆4具有始终竖直向上抬起的趋势,其中,第二压簧7的一端与第二腔室52的底部相抵,第二压簧7的另一端与顶杆4相连,第二压簧7同样可以用弹簧等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弹性件来代替。本实施例锁紧装置的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扣接杆I之间均采用销轴实现铰接连接,并且,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扣接杆I形成了一个可以联动的连杆机构,结构简单、紧凑,顶杆4从第一连杆2中穿过,并能够驱动连杆机构动作。初始状态下,手控器8完全容置于手控器盒体9内,第一连杆2和铰接部53之间形成铰接点A,第二连杆3和扣接杆I之间形成铰接点B ;当按下手控器8时,顶杆4受压向下运动,铰接点A与铰接点B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扣接杆I的卡扣11开始被向外抵开,当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在一条直线上时,铰接点A与铰接点B的距离最大,整个连杆机构处于临界位置,此时,卡扣11张开的最大;当顶杆4继续向下运动时,铰接点A与铰接点B之间的距离开始变小,卡扣11开始回位,当第一连杆2碰到安装盒体5内的限位块54时,顶杆4无法再驱动第一连杆2向下移动,第一压簧6把扣接杆I抵住,整个锁紧装置处于一个稳定的位置;此时,松开手控器8,顶杆4被下面的第二压簧7顶起一定高度后,顶杆4下端的第二外凸部42会与第一连杆2相抵,进而带动第一连杆2向上冲过临界位置,使得手控器8抬起的高度超过卡扣11的位置,从而实现解锁。手控器盒体9内部设置有转动臂91,该转动臂91可转动地套设于一转轴92上,转轴92中间装有弹簧93,使转轴92有一个回弹力,手控器8的尾部成型有卡口,能与转动臂91插接配合;当锁紧装置松开手控器8后,手控器8就会在转轴92的回弹力作用下抬起,当转动臂91与手控器盒体9后部的凸台卡住后,手控器8就会停止转动,此时,手控器8与手控器盒体9 (即按摩椅扶手)之间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使用者坐在按摩椅上可以舒适的操作手控器8或将手控器8从盒里取出操作;在使用完后,将手控器8插入转动臂91,然后按住手控器8头部,轻轻向下压,当听到轻微的“啪”的一声,手控器8即实现自锁。
权利要求1.一种内嵌式手控器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装置容置于一安装盒体(5)内,该锁紧装置包括有 扣接杆(I),可摆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盒体(5)中,该扣接杆(I)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盒体(5)铰接相连,该扣接杆(I)的顶部设置有能与手控器(8)扣压配合的卡扣(11); 第一连杆(2),其一端与所述安装盒体(5)铰接相连,该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连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扣接杆(I)铰接相连; 顶杆(4),能与所述第一连杆(2)配合并驱动该第一连杆(2)实现沿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 第一复位装置,能与所述扣接杆(I)配合并使得该扣接杆(I)顶部的卡扣(11)具有始终靠近手控器(8)的趋势; 第二复位装置,能与所述顶杆(4)配合并使得该顶杆(4)具有始终竖直向上抬起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手控器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盒体(5)内还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连杆(2)相抵而限制该第一连杆(2)竖直向下运动的限位块(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手控器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2)中部开设有通 孔,所述顶杆(4)穿设于所述通孔中,并且,所述顶杆(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能防止该顶杆(4)从所述通孔中脱出的第一外凸部(41)和第二外凸部(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手控器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盒体(5)在所述扣接杆(I)的下端外侧成型有第一腔室(51),该第一腔室(51)内容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一压簧(6),所述第一压簧(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51)的底部相抵,该第一压簧(6)的另一端与所述扣接杆(I)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手控器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盒体(5)在所述顶杆(4)的底部成型有第二腔室(52),该第二腔室(52)内容置有竖直放置的第二压簧(7),所述第二压簧(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52)的底部相抵,该第二压簧(7)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杆(4)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内嵌式手控器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装置包括有扣接杆,可摆动地连接在安装盒体中,扣接杆的底部与安装盒体铰接相连,顶部设置有能与手控器扣压配合的卡扣;第一连杆一端与安装盒体铰接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相连,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扣接杆铰接相连;顶杆,能与第一连杆配合并驱动第一连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复位装置,使得该扣接杆顶部的卡扣具有始终靠近手控器的趋势;第二复位装置,使得该顶杆具有始终竖直向上抬起的趋势。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由扣接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配合组成的连杆机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方便安装和维护,而且容易操作,更加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文档编号F16B2/18GK203081933SQ20132003738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卿永洲, 顾乾坤, 李智伟, 袁挺 申请人:宁波秉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