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机轴承进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864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速机轴承进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速机轴承进油结构,包括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上的进油孔端口设有大于进油孔孔径的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为20mm,所述圆形凹槽的深度为5mm;本实用新型在轴承座进油孔端口设置凹槽,扩大进油端面,使润滑油可顺利进入轴承的进油孔,避免在减速机装配中和使用现场因轴系的轴向攒动导致进油孔无法对准或润滑油无法正常润滑,因此更有利于调整轴系的安装,设备使用时间的长短不影响轴承的润滑效果,进一步保证减速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减速机轴承进油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速机轴承。
【背景技术】
[0002]在冶金行业中的轧钢设备线以及铝冶设备线上,减速机均需要轴承来保证减速机的正常运转,轴承的润滑则是关键,轴承的润滑是否合理及供油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轴承的寿命,从而影响减速机的使用寿命。目前对于减速机中轴承的润滑,通常是轴承座上直接开进油孔通过稀油来强制润滑轴承,此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油孔的加工误差、装配误差以及使用中的轴向攒动导致发生问题频繁,主要集中在如下:(1)轴承座上的进油孔无法对准轴承本身的进油孔,导致轴承缺油而损坏;(2)在减速机装配中,由于减速机轴系是需要调整的,经常导致进油孔对不准轴承本身进油孔;(3)在使用现场运转一段时间后,轴系会有一个方向上的轴向攒动进而导致无法对准轴承本身进油孔,轴承缺油而干烧损害;(4)轴承的损坏导致减速机无法运转等,整条生产线停产,损失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润滑油充分润滑的减速机轴承进油结构。
[0004]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减速机轴承进油结构,包括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上的进油孔端口设有大于进油孔孔径的圆形凹槽,便于润滑油进入轴承,扩大润滑油流入的口径使润滑油可顺利的进入轴承的进油孔。
[0005]根据进油孔的大小,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为20mm。
[0006]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的深度为2?5mm。
[0007]进一步,所述进油孔设置在轴承盖上,便于对准轴承上的进油孔。
[000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轴承座进油孔端口设置凹槽,扩大进油端面,使润滑油可顺利进入轴承的进油孔,避免在减速机装配中和使用现场因轴系的轴向攒动导致进油孔无法对准或润滑油无法正常润滑,因此更有利于调整轴系的安装,设备使用时间的长短不影响轴承的润滑效果,进一步保证减速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圆形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2]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机轴承进油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轴承座2和轴承1,轴承1安装在轴承座2内,如图2所示,轴承座2上的进油孔端口设有大于进油孔孔径的圆形凹槽3,圆形凹槽3的直径为20mm,深度为3mm,便于润滑油进入轴承1,扩大润滑油流入的口径使润滑油可顺利的进入轴承1的进油孔。
[001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加工误差、装配误差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轴向攒动误差导致轴承1本身的进油孔无法对准轴承座2的进油孔时,因为有一个凹槽区域可以保证减速机轴承1的正常进油从而避免导致轴承1缺油干烧损坏。
[0014]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速机轴承进油结构,包括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的进油孔端口设有大于进油孔孔径的圆形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轴承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为20mm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轴承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的深度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轴承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设置在轴承盖上。
【文档编号】F16H57/04GK203548837SQ201320411962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1日
【发明者】杨绍春, 聂启春, 章宇顺 申请人:南京金鑫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