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765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设置有本体、连杆以及至少两定位件,本体呈长条形,具有基部,基部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侧壁,连杆设置于本体的两侧壁之间,连杆两侧分别设置有枢接部,两定位件分别设置于连杆的枢接部处,各定位件具有枢转部,枢转部上方连接有定位部,且枢转部两侧分别枢接于本体的侧壁与连杆的枢接部,俾使两定位件呈连动状,方便使用者使用。
【专利说明】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尤指使用于翻转式荧幕,并可定位突幕的卡榫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翻转式荧幕设置有支架与荧幕,荧幕两侧枢接于支架,使荧幕可于支架上翻转,但由于荧幕在不需翻转时,必须使荧幕定位,因此支架上会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件,让荧幕可凭借定位件于支架上呈定位状态,但由于各定位件并非同动状态,因此常常会造成荧幕与支架定位不确实,再者,多个定位件非呈同动状,让使用者必须以双手翻动荧幕定位,才可使荧幕完全的与支架定位,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卡榫结构所设置的两定位件呈连动状,
[0004]让定位件可确实地进行定位,且方便使用者使用。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设置有本体、连杆以及至少两定位件,其中:
[0006]该本体呈长条形,具有基部,基部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侧壁;
[0007]该连杆设置于本体的两侧壁之间,连杆两侧分别设置有枢接部;
[0008]该两定位件分别设置于连杆的枢接部处,各定位件具有枢转部,枢转部上方连接有定位部,且枢转部两侧分别枢接于本体的侧壁与连杆的枢接部,使其中一个定位件的定位部受外力推动,使枢转部依本体枢转时,枢转部带动连杆偏摆,使另一定位件的枢转部受连杆带动而依本体枢转。
[0009]所述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其中,该本体两侧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一插接孔内设置有第一插销,连杆的枢接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插接孔,第二插接孔内设置有第二插销,而定位件的枢转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第一枢接孔靠近于定位部,第二枢接孔远离于定位部,且第一枢接孔枢接于第一插销,第二枢接孔枢接于第二插销。
[0010]所述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其中,该本体两侧壁之间分别于前后两端位置设置有限位件,各限位件内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件两侧固定于侧壁,而设置于本体两侧壁之间的连杆,其两端位于限位件的限位槽内。
[0011]所述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其中,该本体两侧壁之间分别于前后两端位置设置有限位件,该连杆于两限位件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止挡部,且连杆两侧套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抵持于止挡部与限位件。
[0012]所述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其中,该连杆的枢接部上表面设置有抵持面,而定位件的枢转部底面剖设有抵靠面,抵靠面抵持于抵持面。
[0013]所述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其中,该定位件的定位部末端设置有弧形的导引面。[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卡榫结构所设置的两定位件呈连动状,让定位件可确实地进行定位,且方便使用者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件的立体外观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动作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于翻转式荧幕的示意图;
[0021]图7为图6的A部分的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_基部;12_侧壁;121-第一插接孔;13-限位件;131-限位槽;2-连杆;21_枢接部;211_第二插接孔;212_抵持面;22_止挡部;3_定位件;31-枢转部;311-第一枢接孔;312_第二枢接孔;313_抵靠面;32_定位部;321_导引面;4-第一插销;5_第二插销;6_弹性元件;7_翻转式荧幕;71_支架;711_横杆;712_枢接杆;72-荧幕;72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本体1、连杆2以及至少两定位件3,其中:
[0024]该本体I呈长条形,具有基部11,基部11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侧壁12,本体I两侧的侧壁12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孔121,第一插接孔121内设置有第一插销4,该本体I两侧壁12之间分别于前后两端位置设置有限位件13,各限位件13内设置有限位槽131,且限位件13两侧固定于侧壁12。
[0025]该连杆2设置于本体I的两侧壁12之间,连杆2的两端位于限位件13的限位槽131内,且连杆2两侧分别设置有枢接部21,各枢接部21上表面设置有抵持面212,且枢接部21设置有第二插接孔211,并于各第二插接孔211内设置有第二插销5,且连杆2于两限位件13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止挡部22,且连杆2两侧套设有弹性元件6,弹性元件6两端分别抵持于止挡部22与限位件13。
[0026]该两定位件3分别设置于连杆2的枢接部21处,各定位件3具有枢转部31,枢转部31上方连接有定位部32,定位部32末端设置有弧形的导引面321,而枢转部3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枢接孔311与第二枢接孔312,第一枢接孔311靠近于定位部32,第二枢接孔312远离于定位部32,且第一枢接孔311枢接于第一插销4,第二枢接孔312枢接于第二插销5,并于枢转部31底面剖设有抵靠面313,抵靠面313抵持于抵持面212。
[0027]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定位件3的定位部32受外力推动,使其枢转部31依本体I的第一插销4枢转时,枢转部31同时会带动第二插销5偏摆,使第二插销5拉动连杆2,使连杆2朝向枢转部31的枢转方向横向位移,让连杆2通过第二插销5带动另一定位件3的枢转部31依第一插销4枢转,使两定位件3的定位部32呈同动状,而于连杆2横向位移时,连杆2的止挡部22为挤压弹性元件6,使弹性元件6产生复位能力,当定位部32失去外力推动后,弹性元件6会依先前所产生的复位能力推动连杆2的止挡部22,使连杆2移动回复至原先位置,让连杆2凭借第二插销5使两定位件3回复至原先位置。
[0028]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翻转式荧幕7具有支架71与荧幕72,支架71具有横杆711,横杆711两端延伸有枢接杆712,荧幕72两侧枢接于枢接杆712末端,使荧幕72可于支架71上翻转,而荧幕72 —端设置有定位槽721。
[0029]当本实用新型使用于翻转式荧幕7时,是将本实用新型设置于横杆711内,并让两定位件3的定位部32露出于横杆711,当荧幕72进行定位时,荧幕72的定位槽721会先推动其中之一定位件3的定位部32让定位件3枢转,并通过连杆2带动另一定位件3枢转,因此,不论是使荧幕72与定位件3呈定位状,或是荧幕72脱离定位件3呈枢转状,使用者皆可推动荧幕72单边即可,且不会发生定位不确实的情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本体、连杆以及至少两定位件,其中: 该本体呈长条形,具有基部,基部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侧壁; 该连杆设置于本体的两侧壁之间,连杆两侧分别设置有枢接部; 该两定位件分别设置于连杆的枢接部处,各定位件具有枢转部,枢转部上方连接有定位部,且枢转部两侧分别枢接于本体的侧壁与连杆的枢接部,使其中一个定位件的定位部受外力推动,使枢转部依本体枢转时,枢转部带动连杆偏摆,使另一定位件的枢转部受连杆带动而依本体枢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两侧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一插接孔内设置有第一插销,连杆的枢接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插接孔,第二插接孔内设置有第二插销,而定位件的枢转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第一枢接孔靠近于定位部,第二枢接孔远离于定位部,且第一枢接孔枢接于第一插销,第二枢接孔枢接于第二插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两侧壁之间分别于前后两端位置设置有限位件,各限位件内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件两侧固定于侧壁,而设置于本体两侧壁之间的连杆,其两端位于限位件的限位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两侧壁之间分别于前后两端位置设置有限位件,该连杆于两限位件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止挡部,且连杆两侧套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抵持于止挡部与限位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的枢接部上表面设置有抵持面,而定位件的枢转部底面剖设有抵靠面,抵靠面抵持于抵持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式荧幕的卡榫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的定位部末端设置有弧形的导引面。
【文档编号】F16M11/06GK203594928SQ201320653639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2日
【发明者】杨仕斌, 林伯伦, 苏顺进 申请人: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