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力切换啮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0080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多动力切换啮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它解决了现有的啮合器动力输入切换不便等问题。包括切换轴,切换轴上设有第一动力输入齿轮与第二动力输入齿轮以及动力输出齿轮,第一动力输入齿轮上设有第一切换套,第一切换套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相连,第一切换套端部设有第一切换齿轮,第二动力输入齿轮上设有第二切换套,第二切换套与第二动力输入齿轮相连,第二切换套端部设有第二切换齿轮,动力输出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联动齿轮,切换轴连接有切换机构。本多动力切换啮合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具有两个动力输入,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切换动力输入,动力输入之间切换操作方便,强度高,传动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多动力切换啮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动力切换啮合器。
【背景技术】
[0002]啮合器是一种广泛运行在动力传动等领域的设备,所以啮合器的稳定性是直接影响着动力传动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啮合器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或多个输入齿轮与一个输出齿轮哨合来实现动力的传递。现有的哨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输入齿轮位置的固定,使得与输入齿轮相啮合的驱动齿轮的切换存在不便,即无法提供多个与输入齿轮相啮合的驱动齿轮。除此之外现有的啮合器还存在着:结构复杂,强度低,传动稳定性低,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换挡啮合器[申请号:201020523877.6],换挡啮合器由拨环、啮合套和滑块组成。除一挡外,所有齿轮为常啮合斜齿,靠啮合套的移动实现换挡。每一个滑块都有两面,直接啮合面和斜面。一个环通过滑块与从动齿轮端面齿牙相啮合来传递动力,另一环相反方向啮合从动齿轮内侧端面的齿牙。当拨环操纵滑块使其与某挡齿轮相啮合,另一拨环滑块也从另一方向啮合来承担反力;主滑块啮合传递动力的状态下,承担反力的滑块可以随拨环去和另一齿轮啮合。当承担反力的滑块和另一齿轮啮合完成时,速度波动产生的惯性使主滑块与齿轮脱离,滑向另一侧去充当承受反力的滑块。
[0004]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啮合器输入无法切换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结构复杂,动力输入切换不便,强度低,传动稳定性低,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力输入切换方便,稳定性高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包括切换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轴上通过轴向限位机构穿设有能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的第一动力输入齿轮与第二动力输入齿轮以及设置在第一动力输入齿轮和第二动力输入齿轮之间的动力输出齿轮,所述的第一动力输入齿轮上设有能沿第一动力输入齿轮轴向滑动且与切换轴固定相连的第一切换套,所述的第一切换套通过第一联动机构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相连,且所述的第一切换套端部设有第一切换齿轮,所述的第二动力输入齿轮上设有能沿第二动力输入齿轮轴向滑动且与切换轴固定相连的第二切换套,所述的第二切换套通过第二联动机构与第二动力输入齿轮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切换套端部设有第二切换齿轮,所述的动力输出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能与第一切换齿轮和第二切换齿轮相啮合的联动齿轮,所述的切换轴连接有能驱动切换轴轴向往复移动从而使第一切换齿轮与联动齿轮相啮合且使第二切换齿轮与联动齿轮相互分离或使第二切换齿轮与联动齿轮相啮合且使第一切换齿轮与联动齿轮相互分离的切换机构。该结构中,通过切换机构实现切换轴的轴向移动,当切换轴移动时带动第一切换套与第二切换套同步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切换齿轮与联动齿轮相啮合且使第二切换齿轮与联动齿轮相互分离或使第二切换齿轮与联动齿轮相啮合且使第一切换齿轮与联动齿轮相互分离。
[0007]在上述的多动力切换哨合器中,所述的第一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动力输入齿轮中心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切换套上周向设有若干沿第一切换套轴向延伸的第一条形槽,所述的第一通孔内设有若干与第一条形槽相啮合的第一齿状体。为了便于第一切换套插设在第一通孔内,第一条形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切换套的一端边缘,且第一条形槽的另一端不超出第一切换套的另一端边缘。
[0008]在上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中,所述的第二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动力输入齿轮中心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切换套上周向设有若干沿第二切换套轴向延伸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的第二通孔内设有若干与第二条形槽相啮合的第二齿状体。为了便于第二切换套插设在第二通孔内,第二条形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切换套的一端边缘,且第二条形槽的另一端不超出第二切换套的另一端边缘。
[0009]在上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中,所述的轴向限位机构包括两个设置在切换轴上的限位环体,两个限位环体之间设有套设于切换轴上的第一限位套与第二限位套,所述的第一限位套位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之间,且所述的第一限位套一端套接在第一切换套上,另一端套设置在联动齿轮上,所述的第二限位套位于第二动力输入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之间,且所述的第二切换套与联动齿轮分别套设在第二限位套的两端。使得第一动力输入齿轮、第二动力输入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轴向定位,不易移动,稳定性更高。 [0010]在上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中,所述的切换轴、第一动力输入齿轮、第二动力输入齿轮、动力输出齿轮、第一切换套与第二切换套均设置在一个壳体内,所述的壳体呈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结构,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和第二动力输入齿轮相对应的窗口。便于驱动齿轮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和第二动力输入齿轮相连,另外优选地,切换轴两端分别贯穿于壳体。
[0011]在上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中,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通过第一^^接结构与第一切换套相连的第一叉杆以及通过第二卡接结构与第二切换套相连的第二叉杆,所述的第一叉杆与第二叉杆均延伸至壳体外侧,且所述的第一叉杆与第二叉杆连接有能驱动第一叉杆与第二叉杆同步摆动的驱动组件。通过第一叉杆与第二叉杆的同步摆动实现第一切换套与第二切换套同步移动。
[0012]在上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中,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叉杆与第二叉杆之间的摆动杆,所述的摆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叉杆和第二叉杆端部铰接相连,所述的摆动杆中部与铰接设置在壳体上的切换杆的中部铰接相连。通过对切换杆的操作实现第一叉杆与第二叉杆的同步摆动。
[0013]在上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中,所述的第一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切换套外端的第一环形卡接槽,所述的第一叉杆端部设有与第一环形卡接槽相卡接的第一叉头;所述的第二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切换套外端的第二环形卡接槽,所述的第二叉杆端部设有与第二环形卡接槽相卡接的第二叉头。
[0014]在上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中,所述的第一叉头与第二叉头均呈C形。
[0015]在上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中,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若干安装孔。[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动力切换啮合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具有两个动力输入,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切换动力输入,动力输入之间切换操作方便,强度高,传动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切换轴1、轴向限位机构2、限位环体21、第一限位套22、第二限位套23、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第一切换套31、第一环形卡接槽311、第一切换齿轮32、第一条形槽33、第一齿状体34、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第二切换套41、第二环形卡接槽411、第二切换齿轮42、第二条形槽43、第二齿状体44、动力输出齿轮5、联动齿轮51、切换机构6、第一叉杆61、第一叉头611、第二叉杆62、第二叉头621、摆动杆63、切换杆64、壳体7、窗口 71、安装孔7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如图1-3所示,本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包括切换轴1,切换轴I上通过轴向限位机构2穿设有能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的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与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以及设置在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和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之间的动力输出齿轮5,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上设有能沿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轴向滑动且与切换轴I固定相连的第一切换套31,第一切换套31通过第一联动机构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相连,且第一切换套31端部设有第一切换齿轮32,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上设有能沿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轴向滑动且与切换轴I固定相连的第二切换套41,第二切换套41通过第二联动机构与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相连,且第二切换套41端部设有第二切换齿轮42,动力输出齿轮5的两侧分别设有能与第一切换齿轮32和第二切换齿轮42相啮合的联动齿轮51,切换轴I连接有能驱动切换轴I轴向往复移动从而使第一切换齿轮32与联动齿轮51相啮合且使第二切换齿轮42与联动齿轮51相互分离或使第二切换齿轮42与联动齿轮51相啮合且使第一切换齿轮32与联动齿轮51相互分离的切换机构6,该结构中,通过切换机构6实现切换轴I的轴向移动,当切换轴I移动时带动第一切换套31与第二切换套41同步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切换齿轮32与联动齿轮51相啮合且使第二切换齿轮42与联动齿轮51相互分离或使第二切换齿轮42与联动齿轮51相啮合且使第一切换齿轮32与联动齿轮51相互分离。
[002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中心的第一通孔,第一切换套31上周向设有若干沿第一切换套31轴向延伸的第一条形槽33,第一通孔内设有若干与第一条形槽33相哨合的第一齿状体34,优选地,为了便于第一切换套31插设在第一通孔内,第一条形槽3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切换套31的一端边缘,且第一条形槽33的另一端不超出第一切换套31的另一端边缘。同样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中心的第二通孔,第二切换套41上周向设有若干沿第二切换套41轴向延伸的第二条形槽43,第二通孔内设有若干与第二条形槽43相啮合的第二齿状体44,优选地,为了便于第二切换套41插设在第二通孔内,第二条形槽43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切换套41的一端边缘,且第二条形槽43的另一端不超出第二切换套41的另一端边缘。
[0024]进一步地,轴向限位机构2包括两个设置在切换轴I上的限位环体21,两个限位环体21之间设有套设于切换轴I上的第一限位套22与第二限位套23,第一限位套22位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与动力输出齿轮5之间,且第一限位套22 —端套接在第一切换套31上,另一端套设置在联动齿轮51上,第二限位套23位于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与动力输出齿轮5之间,且第二切换套41与联动齿轮51分别套设在第二限位套23的两端,使得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与动力输出齿轮5轴向定位,不易移动,稳定性更高。本实施例中的切换轴1、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动力输出齿轮5、第一切换套31与第二切换套41均设置在一个壳体7内,壳体7呈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结构,壳体7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和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相对应的窗口 71,便于驱动齿轮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和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相连,另外优选地,切换轴I两端分别贯穿于壳体7。
[0025]这里的切换机构6包括通过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一切换套31相连的第一叉杆61以及通过第二卡接结构与第二切换套41相连的第二叉杆62,第一叉杆61与第二叉杆62均延伸至壳体7外侧,且第一叉杆61与第二叉杆62连接有能驱动第一叉杆61与第二叉杆62同步摆动的驱动组件,即通过第一叉杆61与第二叉杆62的同步摆动实现第一切换套31与第二切换套41同步移动。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叉杆61与第二叉杆62之间的摆动杆63,摆动杆6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叉杆61和第二叉杆62端部铰接相连,摆动杆63中部与铰接设置在壳体7上的切换杆64的中部铰接相连,通过对切换杆64的操作实现第一叉杆61与第二叉杆62的同步摆动。这里的第一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切换套31外端的第一环形卡接槽311,第一叉杆61端部设有与第一环形卡接槽311相卡接的第一叉头611 ;第二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切换套41外端的第二环形卡接槽411,第二叉杆62端部设有与第二环形卡接槽411相卡接的第二叉头621。优选地,第一叉头611与第二叉头621均呈C形。为了便于安装,壳体7上设有若干安装孔72。
[002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7]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切换轴1、轴向限位机构2、限位环体21、第一限位套22、第二限位套23、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第一切换套31、第一环形卡接槽311、第一切换齿轮32、第一条形槽33、第一齿状体34、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第二切换套41、第二环形卡接槽411、第二切换齿轮42、第二条形槽43、第二齿状体44、动力输出齿轮5、联动齿轮51、切换机构
6、第一叉杆61、第一叉头611、第二叉杆62、第二叉头621、摆动杆63、切换杆64、壳体7、窗口 71、安装孔7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包括切换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轴(I)上通过轴向限位机构(2)穿设有能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的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与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以及设置在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和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之间的动力输出齿轮(5),所述的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上设有能沿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轴向滑动且与切换轴(O固定相连的第一切换套(31),所述的第一切换套(31)通过第一联动机构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相连,且所述的第一切换套(31)端部设有第一切换齿轮(32),所述的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上设有能沿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轴向滑动且与切换轴(I)固定相连的第二切换套(41),所述的第二切换套(41)通过第二联动机构与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切换套(41)端部设有第二切换齿轮(42),所述的动力输出齿轮(5)的两侧分别设有能与第一切换齿轮(32)和第二切换齿轮(42)相啮合的联动齿轮(51),所述的切换轴(I)连接有能驱动切换轴(I)轴向往复移动从而使第一切换齿轮(32)与联动齿轮(51)相啮合且使第二切换齿轮(42)与联动齿轮(51)相互分离或使第二切换齿轮(42)与联动齿轮(51)相啮合且使第一切换齿轮(32)与联动齿轮(51)相互分离的切换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中心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切换套(31)上周向设有若干沿第一切换套(31)轴向延伸的第一条形槽(33),所述的第一通孔内设有若干与第一条形槽(33)相哨合的第一齿状体(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中心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切换套(41)上周向设有若干沿第二切换套(41)轴向延伸的第二条形槽(43),所述的第二通孔内设有若干与第二条形槽(43)相啮合的第二齿状体(44)。
4.根据权利 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限位机构(2)包括两个设置在切换轴(I)上的限位环体(21),两个限位环体(21)之间设有套设于切换轴(I)上的第一限位套(22)与第二限位套(23),所述的第一限位套(22)位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与动力输出齿轮(5)之间,且所述的第一限位套(22) —端套接在第一切换套(31)上,另一端套设置在联动齿轮(51)上,所述的第二限位套(23)位于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与动力输出齿轮(5 )之间,且所述的第二切换套(41)与联动齿轮(51)分别套设在第二限位套(23)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轴(I)、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动力输出齿轮(5)、第一切换套(31)与第二切换套(41)均设置在一个壳体(7)内,所述的壳体(7)呈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结构,所述的壳体(7)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动力输入齿轮(3)和第二动力输入齿轮(4)相对应的窗口(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机构(6)包括通过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一切换套(31)相连的第一叉杆(61)以及通过第二卡接结构与第二切换套(41)相连的第二叉杆(62),所述的第一叉杆(61)与第二叉杆(62)均延伸至壳体(7)外侦牝且所述的第一叉杆(61)与第二叉杆(62)连接有能驱动第一叉杆(61)与第二叉杆(62)同步摆动的驱动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叉杆(61)与第二叉杆(62)之间的摆动杆(63),所述的摆动杆(6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叉杆(61)和第二叉杆(62)端部铰接相连,所述的摆动杆(63)中部与铰接设置在壳体(7)上的切换杆(64)的中部铰接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切换套(31)外端的第一环形卡接槽(311),所述的第一叉杆(61)端部设有与第一环形卡接槽(311)相卡接的第一叉头(611);所述的第二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切换套(41)外端的第二环形卡接槽(411),所述的第二叉杆(62)端部设有与第二环形卡接槽(411)相卡接的第二叉头(6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动力切换啮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叉头(611)与第二叉头(621)均呈C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动力切换哨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7)上设有若干安装孔(72)。`
【文档编号】F16H59/02GK203656162SQ20142003388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0日
【发明者】吕林 申请人:浙江迈尔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