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692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传动装置的无级变速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齿传动无
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变速机构分为两个类型,一类为有极变速机构,另一类型为无极变 速机构。以在汽车上的应用为例,汽车上第一类型变速机构应用最广(有手动变速机构,半 自动变速机构和自动变速机构),后两种变速机构比第一种变速机构换档控制机构先进,换 档更加容易。有极变速机构优点是传动效率高,动力传递可靠,缺点是档数有限,不能充分 发挥发动机的性能。所以现在有极变速机构的改进主要集中在增加档位,多电磁阀控制换 档和优化液压控制系统三个方面,自动变速箱中有一种液力变矩器,接近无级变速。其优 点是换档容易,运行平稳,但是它结构复杂,价格高,传动效率低,油耗比一般有极变速器高 20%左右。 另一类型是无极变速器,也是最先进的一种变速方法,由荷兰人发明的无极变速 机构,它主要由两个直径可变的滑轮和一条钢带来传动的,并以此来改变速度,从而克服了 普通自动变速机构的换档间歇,油门反应慢,油耗高等缺点。但是用来传递能量的钢带相对 齿轮而言强度低,寿命短,由于钢带是通过摩擦来传递动力,所以它传递发动机的扭矩和能 量低,传递动力不如齿轮准确可靠。而且它变速时,它的滑轮要向钢带传递动力的垂直方向 滑动。这无疑将破坏它们之间的静摩擦,会产生打滑现象,所以现有的无极变速机构在变速 下加速会有反应迟缓的表现。因此这种最先进的变速方式只用在很少一部分低排量的轿车 上,应用范围不广,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汽车工业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无极变速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齿传 动无级变速器,本实用新型变速时不需要钢带,不需要靠摩擦来传递能量,扭矩可调且能量 高,传递动力准确可靠,不会产生打滑现象,在变速下加速不会出现反应迟缓的表现,并且 不局限于在低排量轿车上使用,应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固定
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上设置有在转动座上伸縮运动的伸縮杆,伸縮杆上活动连接有由伸
縮杆带动运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作往复运动的传动齿条,传动齿条滑动设
置在导轨上,传动齿条与设置在机壳上的棘轮齿配合,棘轮与从动轴齿配合。 所述伸縮杆为两根,转动座上设置有连接孔,伸縮杆设置在连接孔内,连接孔内设
置有与伸縮杆配合的调节弹簧。 所述连杆上设置有连杆座,连杆座上固定设置连杆转动轴,连杆与连杆转动轴活 动连接。[0009] 所述导轨为平行设置的两根,导轨固定设置在机壳内,导轨上滑动设置有导轨座, 传动齿条固定设置在导轨座上,一导轨座上固定设置有连杆转动轴,连杆与连杆转动轴活 动连接。 所述导轨座为两个,分别与传动齿条的两端连接。 所述棘轮为两个,对称设置在从动轴两侧。 所述棘轮活动连接在棘轮轴上,棘轮轴固定设置在机壳内。 所述转动座、伸縮杆、连杆、传动齿条和棘轮均设置在机壳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主动轴固定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上设置有在转动座上伸縮运
动的伸縮杆,伸縮杆上活动连接有由伸縮杆带动运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作
往复运动的传动齿条,传动齿条滑动设置在导轨上,传动齿条与设置在机壳上的棘轮齿配
合,棘轮与从动轴齿配合,变速是通过控制伸縮杆的伸縮长度实现,不需要钢带,不需要靠
摩擦来传递能量,扭矩可调且能量高,传递动力准确可靠,不会产生打滑现象,在变速下加
速不会出现反应迟缓的表现,并且不局限于在低排量轿车上使用,应用范围广。 二、本实用新型中,伸縮杆为两根,增加了稳定性,转动座上设置有连接孔,伸縮杆
设置在连接孔内,连接孔内设置有与伸縮杆配合的调节弹簧,易于调节伸縮杆的伸縮长度,
从而改变传动齿条往复运动的距离大小,从而改变传动比,使汽车变速,变速简单方便。 三、本实用新型中,连杆上设置有连杆座,连杆座上固定设置连杆转动轴,连杆与
连杆转动轴活动连接,使伸縮杆与连杆连接更牢固,保证了伸縮杆带动连杆运动。 四、本实用新型中,导轨为平行设置的两根,导轨固定设置在机壳内,导轨上滑动
设置有导轨座,传动齿条固定设置在导轨座上,一导轨座上固定设置有连杆转动轴,连杆与
连杆转动轴活动连接,增加了传动齿条在导轨上作往复运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变速的
准确性。 五、本实用新型中,导轨座为两个,分别与传动齿条的两端连接,使传动齿条在导 轨上作往复运动更加平稳。 六、本实用新型中,棘轮为两个,对称设置在从动轴两侧,由于棘轮为单向做功,设 置两个棘轮,使传动齿条作往复运动时能量都能传递到从动轴上。 七、本实用新型中,棘轮活动连接在棘轮轴上,棘轮轴固定设置在机壳内,增强了 棘轮运动的稳定性。 八、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座、伸縮杆、连杆、传动齿条和棘轮均设置在机壳内,增加 了变速器的集成性,集合变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从而适应飞速发展的汽车工业的需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 、主动轴,2 、从动轴,3 、转动座,4、伸縮杆,5 、连杆,6 、传动齿条,7 、导 轨,8、机壳,9、棘轮,10、导轨座,11、调节弹簧,12、连杆座,13、连杆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种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包括主动轴1和从动轴2,主动轴1固定连接有转动 座3,在转动座3上设置有在转动座3上伸縮运动的伸縮杆4,在伸縮杆4上活动连接有由 伸縮杆4带动运动的连杆5,在连杆5上连接有由连杆5带动作往复运动的传动齿条6,将 传动齿条6滑动设置在导轨7上,传动齿条6与设置在机壳8上的棘轮9齿配合,棘轮9与 从动轴2齿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伸縮杆4为两根,转动座3上设置有连接孔,伸縮杆4设置在连接 孔内,连接孔内设置有与伸縮杆4配合的调节弹簧11。 在连杆5上设置有连杆座12,连杆座12上固定设置连杆转动轴13,连杆5与连杆 转动轴13活动连接。 导轨7为平行设置的两根,导轨7固定设置在机壳8内,导轨7上滑动设置有导轨 座10,传动齿条6固定设置在导轨座10上, 一导轨座上固定设置有连杆转动轴,连杆5与连 杆转动轴活动连接。 将导轨座10设置为两个,分别与传动齿条6的两端连接。将棘轮9设置为两个, 对称设置在从动轴2两侧,两个棘轮的作功方向相反,从而保证传动齿条6运动时,始终只 有一个棘轮在作功。 并且,将棘轮9活动连接在棘轮轴上,棘轮9轴固定设置在机壳8内。将转动座3、 伸縮杆4、连杆5、传动齿条6和棘轮9均设置在机壳8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主动轴1转动时,带动转动座3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座3上的伸縮杆4转动,伸縮
杆4转动时带动连杆5运动,从而使连杆5带动传动齿条6在导轨上作往复运动,传动齿条
6在导轨7上作往复运动时,传动齿条6带动与传动齿条6齿配合的棘轮9转动,棘轮9转
动时带动与其齿配合的从动轴2转动,通过调节弹簧ll,调节伸縮杆4的伸縮长度,从而改
变传动齿条6往复运动的距离大小,从而改变传动比,使汽车无级变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技术
特征,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化显然都应视为等同特征,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
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包括主动轴(1)和从动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1)固定连接有转动座(3),转动座(3)上设置有在转动座(3)上伸缩运动的伸缩杆(4),伸缩杆(4)上活动连接有由伸缩杆(4)带动运动的连杆(5),连杆(5)上连接有由连杆(5)带动作往复运动的传动齿条(6),传动齿条(6)滑动设置在导轨(7)上,传动齿条(6)与设置在机壳(8)上的棘轮(9)齿配合,棘轮(9)与从动轴(2)齿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杆(4)为两 根,转动座(3)上设置有连接孔,伸縮杆(4)设置在连接孔内,连接孔内设置有与伸縮杆(4) 配合的调节弹簧(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上 设置有连杆座(12),连杆座(12)上固定设置连杆转动轴(13),连杆(5)与连杆转动轴(13) 活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为 平行设置的两根,导轨(7)固定设置在机壳(8)内,导轨(7)上滑动设置有导轨座(10),传 动齿条(6)固定设置在导轨座(10)上,一导轨座上固定设置有连杆转动轴,连杆(5)与连 杆转动轴活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座(10)为两 个,分别与传动齿条(6)的两端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9)为 两个,对称设置在从动轴(2)两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9)活 动连接在棘轮轴上,棘轮轴固定设置在机壳(8)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3)、伸縮 杆(4)、连杆(5)、传动齿条(6)和棘轮(9)均设置在机壳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齿传动无级变速器,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固定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上设置有在转动座上伸缩运动的伸缩杆,伸缩杆上活动连接有由伸缩杆带动运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作往复运动的传动齿条,传动齿条滑动设置在导轨上,传动齿条与设置在机壳上的棘轮齿配合,棘轮与从动轴齿配合。本实用新型变速时不需要钢带,不需要靠摩擦来传递能量,扭矩可调且能量高,传递动力准确可靠,不会产生打滑现象,在变速下加速不会出现反应迟缓的表现,并且不局限于在低排量轿车上使用,应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F16H37/12GK201461891SQ200920082500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4日
发明者郑居勇 申请人:郑居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