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0746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减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使轴向的尺寸变小的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100)具有:一对第一板(10);第二板(20),其包括开口部(26);弹性构件(60),其设置在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之间;第三板(30),其包括位于开口部(26)的内侧的第一部分(33)和位于开口部(26)的外侧的第二部分(34)。并且,第一部分(33)和开口部(26)的内侧的端面能够彼此抵接,在减震装置(100)中,在第一部分(33)和开口部(26)的内侧的端面彼此抵接的情况下,限制第一板(10)以及第三板(30)与第二板(20)围绕旋转轴(Ax)相对旋转的范围。
【专利说明】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如下减震装置,即,具有:一对第一板,围绕旋转轴旋转,第二板,包括位于一对第一板之间的部分,弹性构件,设置在一对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沿着旋转轴的周向发生弹性变形;在一对第一板之间设置有垫圈构件,该垫圈构件发挥用于限制第一板和第二板围绕旋转轴相对旋转的范围的挡止部的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12-19377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减震装置中,有时在设置有挡止部的部分使在轴向上的尺寸变大。因此,希望减震装置在轴向上的尺寸变小。
[0005]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作为一例,具有:一对第一板,设置于在旋转轴的轴向上彼此分离的位置上,并能够以与旋转轴交叉的状态围绕旋转轴彼此一体旋转,第二板,包括位于一对第一板之间的部分,并且设置有开口部,能够以与旋转轴交叉的状态围绕旋转轴旋转,弹性构件,设置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至少在旋转轴的周向上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第三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二板的开口部的内侧,以从轴向上的两侧被一对第一板夹持的状态结合在一对第一板上,第二部分位于第二板的开口部的外侧,该第三板能够以与旋转轴交叉的状态围绕旋转轴旋转;第一部分和开口部的内侧的端面能够彼此抵接,在第一部分和端面彼此抵接的情况下,限制第一板以及第三板与第二板围绕旋转轴相对旋转的范围。由此,作为一例,能够使减震装置的轴向上的尺寸变小。
[0006]在上述减震装置中,作为一例,开口部的内侧的端面包括在周向上与第一部分相向的相向区域;第一部分位于相向区域的在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和另一侧的端部之间。由此,作为一例,与第一部分与开口部的内侧的端面(相向区域)以在轴向上错开的状态局部重叠的情况不同,从而能够使施加于第一部分以及相向区域彼此抵接的部分的面压变小。
[0007]在上述减震装置中,作为一例,一对第一板中的至少一个与位于一对第一板之间的第二板的一部分,能够通过轴承围绕旋转轴彼此相对旋转。由此,作为一例,能够通过轴承抑制第一板和第二板彼此摩擦而磨损的情况。
[0008]在上述减震装置中,作为一例,第二部分呈环状;第一部分从第二部分在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上向内侧突出;在第二部分的在半径方向上比第一部分更靠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加固部。由此,作为一例,能够通过第一加固部提高第三板的刚性。
[0009]在上述减震装置中,作为一例,第二部分呈环状;第一部分从第二部分在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上向内侧突出;在第二部分的在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由此,作为一例,能够通过第二加固部进一步提高第三板的刚性。
[0010]在上述减震装置中,作为一例,在第二板的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加固部。由此,作为一例,能够通过第三加固部提高第二板的刚性。
[0011]在上述减震装置中,还具有设置在第二板上的扭矩限制部;弹性构件以及扭矩限制部分别设置在第三板的第一部分的在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上的内侧以及外侧。由此,作为一例,能够利用第一部分的在半径方向上的内侧以及外侧的空间来设置弹性构件以及扭矩限制部。
[0012]在上述减震装置中,作为一例,开口部的内侧的端面包括在周向上与第一部分相向的相向区域;第一部分位于相向区域的在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和另一侧的端部之间的中央。由此,作为一例,与第一部分与开口部的内侧的端面(相向区域)以在轴向上错开的状态局部重叠的情况不同,从而能够使施加于第一部分以及相向区域彼此抵接的部分的面压变小。
[0013]在上述减震装置中,作为一例,在第二板上设置有4个开口部,与开口部对应地设置有第一部分。
[0014]在上述减震装置中,作为一例,第一加固部以跨越在第一部分的周向上的端部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的角部的方式沿着周向延伸。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0016]图2是沿着图1的I1-1I线剖切的剖视图。
[0017]图3是将图2所示的第三板的第一部分(挡止部)和第二板的开口部的内侧的相向区域放大示出的放大图。
[0018]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第二板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0019]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剖切的剖视图。
[0020]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第三板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0021]图7是沿着图6的VI1-VII线剖切的剖视图。
[0022]图8是沿着图6的VII1-VIII线剖切的剖视图。
[0023]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第三板的第一部分(挡止部)和第二板的开口部的内侧的端面彼此分离的状态的一例的概略图。
[0024]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第三板的第一部分(挡止部)和第二板的开口部的内侧的端面相抵接的状态的一例的概略图。
[0025]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6]10:第一板
[0027]20:第二板
[0028]26:开口部
[0029]26c:相向区域
[0030]28:第三加强筋(第三加固部)
[0031]30:第三板
[0032]33:第一部分
[0033]34:第二部分
[0034]35: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固部)[0035]37: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固部)
[0036]60:弹性构件
[0037]80:扭矩限制部
[0038]91:轴承
[0039]100:减震装置
[0040]Ax:旋转轴
[0041]FW:飞轮(外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3]首先,参照图1至图10,对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100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该减震装置100配置在发动机(动力装置:未图示)和变速器(变速装置:未图示)之间,具有缓和(减小)驱动力的变动(扭矩差)的功能。
[0044]如图1以及图2所示,减震装置100具有能够以与旋转轴Ax交叉的状态围绕旋转轴Ax旋转(转动)的多个板状构件(后述的第一板10、第二板20、第三板30、第四板40以及第五板50等〉。上述多个板状构件由金属等构成。此外,下面,将旋转轴Ax延伸的方向(X方向)作为轴向、将与旋转轴Ax相垂直的方向(R方向)作为半径方向、将围绕旋转轴Ax旋转的旋转方向(C方向)作为周向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中,省略图示后述的结合件Cl?C4。另外,图1是从轴向上的一侧(图2的右侧)观察图2所示的减震装置100的图(剖切图)。
[0045]如图1以及图2所示,减震装置100具有弹性构件60,该弹性构件60通过沿着周向进行弹性变形(伸缩)来吸收(暂时储存)扭矩差。该弹性构件60由螺旋弹簧等构成。另外,如图1所示,通过由树脂等形成的一对支撑构件61从周向上的两侧支撑弹性构件60。另外,如图2所示,弹性构件60以及支撑构件61设置在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之间(一对第一板10之间,且第二板20的后述开口部26的内侧)。
[0046]另外,如图2所示,减震装置100具有滞后机构部70,该滞后机构部70通过摩擦产生滞后扭矩,从而减少振动以及噪音。该滞后机构部701包括摩擦件71和碟形弹簧72等,其中,所述摩擦件71设置在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之间,所述碟形弹簧72朝向第二板20侧对摩擦件71施力(通过弹力按压)。
[0047]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减震装置100具有扭矩限制部80,在产生大于等于规定值的扭矩差的情况下,该扭矩限制部80产生滑动来吸收扭矩差。该扭矩限制部80设置在第二板20上。另外,扭矩限制部80以在从半径方向观察时与弹性构件60重叠的方式,比弹性构件60更靠半径方向上的外侧。具体地说,弹性构件60以及扭矩限制部80分别设置在第三板30的后述的第一部分33的在半径方向上的内侧以及外侧。
[0048]如图2所示,扭矩限制部80包括碟形弹簧81、板状构件82、两个摩擦件83以及84、连接板85。上述碟形弹簧81、板状构件82、摩擦件83、84以及连接板85夹持在通过结合件Cl (在图2中,作为一例为铆钉)彼此结合(紧固连接)的第二板20和第四板40之间。此外,在第二板20以及第四板40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结合件Cl插入的贯通孔20a以及40a。在此,在从轴向观察时,第二板20呈包括内周部21以及外周部22的圆环形状。同样地,在从轴向观察时,第四板401呈包括内周部41以及外周部42的圆环形状。
[0049]扭矩限制部80的碟形弹簧811向摩擦件83侧对板状构件82施力。另外,扭矩限制部80的连接板85夹持在两个摩擦件83以及84之间。此外,连接板85的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的部分通过结合件C2(在图2中,作为一例为铆钉)结合在第五板50的后述的第一部分53上。
[0050]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从轴向观察时,第五板50呈具有内周部51 (参照图2)以及外周部52(参照图2)的圆环形状。另外,如图2所示,第五板50包括:第一部分53,其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第二部分54(构成内周部51的部分),其从第一部分53的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向轴向上的另一侧(图2的左侧)延伸。在第二部分54的内侧插入有设置在变速器(未图示)的输入侧的轴SI。具体地说,在第二部分54的内周面以及轴SI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花键等卡合结构,第二部分54和轴SI通过上述卡合结构彼此固定在一起。
[0051]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弹性构件60的轴向上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第一板10。上述一对第一板10设置在在轴向上彼此分离的位置上。另外,在从轴向观察时,一对第一板10分别呈具有内周部11以及外周部12的圆环形状。另外,在一对第一板10的与弹性构件60相对应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开口部13。
[0052]另外,如图2至图5所示,第二板20包括:第一部分23,在一对第一板10之间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第二部分(具有内周部21的部分)24,从第一部分23的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向轴向的另一侧(图2的左侧)延伸;第三部分(具有外周部22的部分)25,从一对第一板10向半径方向上的外侧突出。此外,图4是从轴向上的另一侧观察图2所示的第二板20的图。
[0053]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第二板20的半径方向上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开口部26。该开口部26以跨越第二板20的第一部分23和第三部分25的方式形成。另外,开口部26包括:第一开口部26a,其用于插入第三板30的后述的第一部分33 (参照图2以及图3);第二开口部26b,其用于插入弹性构件60以及支撑构件61 (参照图2)。另外,在第二板20的比开口部26更靠外周部22侧的部分,设置有用于插入扭矩限制部80的板状构件82的开口部27。此外,如图4所示,沿着周向隔开间隔设置有4个开口部26,并且沿着周向隔开间隔设置有3个开口部27。
[0054]如图2以及图6至图10所示,在从轴向观察时,第三板30呈包括内周部31以及外周部32的圆环形状。该第三板30包括:第一部分33,其配置于第二板20的开口部26的内侧(参照图2以及图3);第二部分34,其配置在第二板20的开口部26的外侧(参照图2)。此外,如图6所示,第一部分33从第二部分34向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突出。另外,第一部分33在周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并沿着半径方向延伸。另外,第一部分33以与设置在第二板20上的4个开口部26相对应的方式设置有4个。上述4个第一部分33沿着第三板30的内周部31在周向上隔开间隔(以大致相等的间隔)设置。
[0055]另外,第一部分33能够与第二板20的开口部26的内侧的端面相抵接。具体地说,如图3、图9以及图10所示,第二板20的开口部26(第一开口部26a)的周向上的内侧的端面包括相向区域26c,该相向区域26c在周向上与第一部分33的周向上的端部33a相向,并且该相向区域26c和第一部分33的周向上的两端部33a能够彼此抵接。更具体地说,在第一板10以及第三板30与第二板20围绕旋转轴Ax相对旋转的情况下,第一部分33和开口部26的周向上的内侧的端面(相向区域26c)彼此相抵接。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100中,在第一部分33和开口部26的内侧的端面(相向区域26c)彼此抵接的情况下,限制第一板10以及第三板30与第二板20围绕旋转轴Ax相对旋转的范围,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33发挥挡止部的功能,该挡止部用于限制第一板10以及第三板30与第二板20围绕旋转轴Ax相对旋转的范围。
[0056]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弹性构件60未收缩的初始状态(在第一板10以及第三板30与第二板20之间未产生扭矩差的状态)下,第一部分33 (周向上的端部33a)配置于与开口部26(第一开口部26a)的内侧的端面(相向区域26c)分离的位置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弹性构件60最大限度地收缩的状态(在第一板10以及第三板30与第二板20之间产生大的扭矩差的状态)下,第一部分33 (周向上的端部33a)与开口部26(第一开口部26a)的内侧的端面(相向区域26c)相抵接。此外,在图9以及图10中,为了变得简单,仅概略性地图示第二板20、第三板30、弹性构件60以及支撑构件61,并省略图示其它构件。另外,在图9以及图10中,还省略图示了第二板20的贯通孔20a、第三板30的螺钉插入孔34a等。
[0057]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部分33的在轴向上的厚度tl小于第二板20的设置有开口部26的部分(在内侧具有与第一部分33相向的相向区域26c的部分)的在轴向上的厚度t2。由此,能够不使第一部分33从第二板20的设置有开口部26的部分在轴向上突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33和第二板20的形成有开口部26的部分配置为,在轴向上的中央部彼此大致一致。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33位于开口部26的内侧的端面(相向区域26c)的轴向上的一侧(图3的右侧)的端部El和另一侧(图3的左侧)的端部E2之间的大致中央。
[0058]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部分33以从轴向上的两侧被一对第一板10夹持的状态,通过结合件C3 (在图2以及图3中,作为一例为铆钉)结合在一对第一板10上。S卩,在第一部分33以及第一板10的彼此对应的部分(面接触的部分)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结合件C3的贯通孔33b以及10a。另外,如图2所示,第二部分34通过结合件C4(在图2中,作为一例为螺钉构件)安装在外部(在发动机(未图示)的输出侧的轴S2上安装的飞轮FW)。S卩,在第二部分34以及飞轮FW彼此对应的部分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结合件C4的螺钉插入孔34a以及螺纹孔。此外,在第二板20的外周部22以及第四板40的外周部42的与结合件C4对应的部分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结合件04 (螺钉插入孔34a)向轴向的一侧(图2的右侧)露出的缺口部22a以及缺口部42a。
[0059]另外,如图2以及图7所示,在第二部分34的比第一部分33更靠半径方向上的外侧的部分,形成有向轴向的一侧(图2以及图7的右侧)突出的第一加强筋35。此外,第一加强筋35是“第一加固部”的一例。在此,如图6所示,在每个与第一部分33的周向上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比在第一部分33的周向上的端部和第二部分34之间形成的角部36更靠半径方向上的外侧)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加强筋35,在整个第三板30上设置有共计8个第一加强筋35。上述第一加强筋35分别以跨越在第一部分33的周向上的端部33a和第二部分34之间形成的角部36的方式沿着周向延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第二部分34的与结合件Cl对应的部分,设置有用于组装时的定位或出厂时的检查等的贯通孔34b。如图6所示,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大致相等间隔)设置有12个贯通孔34b。
[006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第二部分34的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第三板30的内周部31上的4个第一部分33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沿着周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37。此外,第二加强筋37是“第二加固部”的一例。如图2以及图8所示,第二加强筋37从第二部分34的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向轴向的一侧(图2以及图8的右侧)倾斜并延伸。具体地说,第二加强筋37是第二部分34的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向轴向的一侧被切起而成的。
[006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5所示,在第二板20的与第一部分33对应的部分(在内侧具有在周向上与第一部分33的周向上的端部33a(参照图6)相向的相向区域26c(参照图3)的部分)的附近,形成有向轴向的另一侧(图2以及图5的左侧)突出的阶梯状的第三加强筋28。此外,第三加强筋28是“第三加固部”的一例。如图4所示,第三加强筋28设置在4个的开口部26的各第一开口部26a的外周部22侧的边缘部和4个开口部26之间的部分,并沿着周向延伸。
[006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一对第一板10中的在轴向的另一侧(图2的左侧)配置的第一板10的内周部21,通过轴承(滚动轴承)91连接在第二板20的第二部分24上。由此,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能够围绕旋转轴Ax彼此相对地旋转。另外,一对第一板10通过结合件C3结合(共同紧固)在第三板30的第一部分33上。由此,第一板10和第三板30围绕旋转轴Ax —体旋转。
[006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板20的第二部分24通过由树脂制的轴衬(bush)等形成的滑动轴承92与第五板50的第二部分54相连接,并且第二板20的第三部分25通过第四板40以及扭矩限制部80 (连接板85)与第五板50的第一部分53相连接。由此,在扭矩限制部80产生滑动的情况下,第二板20和第四板40围绕旋转轴Ax彼此相对地旋转,并且在扭矩限制部80未产生滑动的情况下,第二板20和第四板40围绕旋转轴Ax —体旋转。
[0064]如上面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三板30包括设置在第二板20的开口部26的内侧的第一部分33。由此,作为一例,与整个第三板30设置在开口部26的外侧的情况(例如,第三板30和第二板20设置于在轴向上彼此分离的位置上的情况)不同,从而能够使减震装置100的轴向上的尺寸变小。
[006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一部分33(周向上的端部33a)和开口部26(第一开口部26a)的内侧的端面(相向区域26c)能够彼此抵接,第一部分33发挥用于限制第一板10以及第三板30与第二板20围绕旋转轴Ax相对旋转的范围的挡止部的功能。由此,作为一例,与将挡止部与第三板30分开独立设置的情况(在一对第一板10之间设置与第三板30分开的独立的挡止部的情况)不同,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且能够使减震装置100的设置有挡止部的部分的在轴向上的尺寸变小。
[006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开口部26(第一开口部26a)的内侧的端面包括在周向上与第一部分33相向的相向区域26c,第一部分33位于相向区域26c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部El和另一侧的端部E2之间。由此,作为一例,与第一部分33和开口部26的内侧的端面(相向区域26c)以在轴向上错开的状态局部重叠的情况不同,从而能够使施加于第一部分33以及相向区域26c彼此抵接的部分的面压变小。
[0067]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三板30的第一部分33的在轴向上的厚度tl小于,第二板20的形成有开口部26的部分(在内侧具有在周向上与第一部分33的周向上的端部33a相向的相向区域260的部分)的在轴向上的厚度t2,第一部分33设置为不会从第二板20的形成有开口部26的部分向轴向突出。由此,作为一例,与第一部分33从第二板20的形成有开口部26的部分向轴向突出的情况不同,从而能够使减震装置100的在轴向上的尺寸变小。
[006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一对第一板10中的轴向的另一侧(图2的左侧)的第一板10和位于一对第一板10之间的第二板20的一部分(第二部分24),能够通过轴承91围绕旋转轴Ax彼此相对地旋转。由此,作为一例,能够通过轴承91抑制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彼此摩擦而磨损的情况,并且能够使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顺畅地彼此相对旋转。
[006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在第二部分34的比第一部分33更靠半径方向上的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5。由此,作为一例,能够通过第一加强筋35提高第三板30的刚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一加强筋35设置于与在第一部分33和第二部分34之间形成的角部36相对应的位置上,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加强筋35抑制施加于在第一部分33和第二部分34之间形成的角部36的应力变高。
[007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在第二部分34的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上形成有第二加强筋37。由此,作为一例,能够通过第二加强筋37进一步提高第三板30的刚性。即,作为一例,能够抑制由因第一部分33和开口部26的内侧的端面相抵接而施加于第一部分33的负载,使第二部分34的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发生变形。
[007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在第二板20的与第一部分33相对应的部分(在内侧具有在周向上与第一部分33的周向上的端部33a相向的相向区域26c的部分)的附近形成有第三加强筋28。由此,作为一例,能够通过第三加强筋提高第二板20的刚性。SP,作为一例,能够抑制由因第一部分33和开口部26的内侧的端面相抵接而施加于第二板20(形成有开口部26的部分)的负载,使第二板20发生变形。
[007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弹性构件60以及扭矩限制部80相对于第三板30的第一部分33分别设置在半径方向上的内侧以及外侧。由此,作为一例,能够利用第一部分33的半径方向的上的内侧以及外侧的空间来容易地分别设置弹性构件60以及扭矩限制部80。
[0073]上面,举例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一例,而并不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变更。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和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宗旨里,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和其均等的范围内。另外,能够适当地变更并实施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结构构件的规格(结构、种类、方向、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配置、位置以及材质等)。
[0074]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设置减震装置的例子,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除了上述之外的两个旋转构件之间(例如,发动机和旋转电机(电动发电机)之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能够设置在各种车辆(例如,混合动力汽车)或具有旋转构件的一般的机械等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一对第一板,设置于在旋转轴的轴向上彼此分离的位置上,并能够以与所述旋转轴交叉的状态围绕所述旋转轴彼此一体旋转, 第二板,包括位于所述一对第一板之间的部分,并且设置有开口部,能够以与所述旋转轴交叉的状态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至少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能够发生弹性变形, 第三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开口部的内侦牝以从所述轴向上的两侧被所述一对第一板夹持的状态结合在所述一对第一板上,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开口部的外侧,该第三板能够以与所述旋转轴交叉的状态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开口部的内侧的端面能够彼此抵接,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端面彼此抵接的情况下,限制所述第一板以及所述第三板与所述第二板围绕所述旋转轴相对旋转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面包括在所述周向上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向的相向区域, 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相向区域的在所述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和另一侧的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板中的至少一个与位于所述一对第一板之间的所述第二板的一部分,能够通过轴承围绕所述旋转轴彼此相对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呈环状, 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上向内侧突出, 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半径方向上比所述第一部分更靠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加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呈环状, 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上向内侧突出, 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板的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加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上的扭矩限制部, 所述弹性构件以及所述扭矩限制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上的内侧以及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面包括在所述周向上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向的相向区域, 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相向区域的在所述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和另一侧的端部之间的中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4个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开口部对应地设置有所述第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固部以跨越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周向上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的角部的方式沿着周向 延伸。
【文档编号】F16F15/134GK203809595SQ20142020429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5日
【发明者】中垣内聪, 佐伯智洋, 江端胜, 关根务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