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燃机系统的减振降噪声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0800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燃机系统的减振降噪声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内燃机系统的减振降噪声装置,包括:上隔音板、下承压板和减震元件,减震元件设置在上隔音板和下承压板之间,减震元件为采用金属丝制成的多层、等节距的多孔金属带,多孔金属带的内部空间填充有机硅高分子树脂。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发动机产生的高频激励具有减振效果,对低频激励,提供较大阻尼,消耗振动能量,减小振幅,阻尼减振的效果明显,是一种具有干摩擦、阻尼特征的非线性减振降噪声元件,它能承受较大变形,具有抗冲击能力,耐老化,免维护等优点,完全弥补了现有橡胶减振垫的缺陷。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内燃机系统的减振降噪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系统的减振降噪声
装直。
【背景技术】
[0002]减振降噪声元件应用广泛,大多数用于车辆内燃机(发动机)排气系统与消声净化器连接支架部分,因发动机运转和车辆运行时,发动机相对于底盘车架会产生振动和移位,而消声净化器是通过发动机和排气管之间连接的,发动机运转时会产生振动和位移,传递给消声净化器还会发出大量噪声,强烈的振动和噪声会使机体结构长期处于交变应力作用下而发生疲劳破裂,影响使用寿命,影响坐车舒适度,影响对周围环境噪音污染。目前这种元件材料一般为天然橡胶类材料等制成,在发动机高温状态下使用,容易发生变脆,老化,失效而损坏,寿命短,更换使用维修频繁,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系统的减振降噪声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系统的减振降噪声装置,包括:上隔音板、下承压板和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设置在所述上隔音板和所述下承压板之间,所述减震元件为采用金属丝制成的多层、等节距的多孔金属带,所述多孔金属带的内部空间填充有机硅高分子树脂;所述减震元件的数目为多个,在所述上隔音板和所述下承压板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每两个所述减震元件之间设置有隔层板。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上隔音板和所述下承压板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金属带的外形为菱形。
[0007]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发动机产生的高频激励具有减振效果,对低频激励,提供较大阻尼,消耗振动能量,减小振幅,阻尼减振的效果明显,是一种具有干摩擦、阻尼特征的非线性减振降噪声元件,它能承受较大变形,具有抗冲击能力,耐老化,免维护等优点,完全弥补了现有橡胶减振垫的缺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内燃机系统的减振降噪声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内燃机系统的减振降噪声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上隔音板101、下承压板102和减震元件103,所述减震元件103设置在所述上隔音板101和所述下承压板102之间,所述减震元件103为采用金属丝制成的多层、等节距的多孔金属带,在交变应力一应变作用下,能大量消耗振动能量,起到减振和降低因振动发出的噪声作用;所述多孔金属带的内部空间填充有机硅高分子树脂,以加强减振吸附声频特性;所述减震元件103的数目为多个,在所述上隔音板101和所述下承压板102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每两个所述减震元件103之间设置有隔层板104。
[0012]上述实施例的减震降噪声可以用于内燃机(发动机)系统的消声净化器、传动、底盘等相关连接部分,此外也可以用于商用汽车、改装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军用气车(装甲车、坦克、导弹运输车)、工程车、轮船、军舰、火车等等,降低振动,降低噪声,延长设备寿命,改善噪声污染环境,提高舒适度。
[0013]进一步地,为便于安装使用,所述上隔音板和所述下承压板上还分别设置有安装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金属带的外形为菱形。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元件的数目为多个,在所述上隔音板和所述下承压板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每两个所述减震元件之间设置有隔层板。
[0016]其中,上述金属丝可以采用耐高温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承载能力强,性能稳定具有抗疲劳、耐腐蚀、耐辐射、耐高低温、不老化、寿命长、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具有对全环境的适应性,耐高低温差,从-50至600摄氏度延长储存和使用寿命,能耐海洋盐雾、霉变、潮湿、臭氧、油污、雾霾、日照、辐射、尘埃等等。安装在车辆发动机上,可以在各种路况、恶劣气候环境下正常运行,尤其适合于长途运输、军工舰船,海洋运输,极地运输的减振防振防噪声的元件应用上。相应的,上述用于内燃机系统的减振降噪声装置也可以称为耐高温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的多用减振降噪声元件。
[0017]本实用新型中减震降噪声装置的各种规格大小可以根据各种功率大小的内燃机(发动机)排气系统现有使用的橡胶隔振垫的规格大小尺寸做参考,再经计算,用耐高温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所需规格的减振降噪声元件。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主要针对内燃机(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安装结构进行设计,可以对集体扩散的动载荷进行阻尼减振、隔振;对高频激励具有隔振效果,对低频激励提供较大的阻尼作用,消耗振动能量,减小振幅,阻尼减振作用显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002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00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内燃机系统的减振降噪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隔音板、下承压板和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设置在所述上隔音板和所述下承压板之间,所述减震元件为采用金属丝制成的多层、等节距的多孔金属带,所述多孔金属带的内部空间填充有机硅高分子树脂;所述减震元件的数目为多个,在所述上隔音板和所述下承压板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每两个所述减震元件之间设置有隔层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降噪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音板和所述下承压板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降噪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带的外形为菱形。
【文档编号】F16F7/00GK203784174SQ201420219262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楼伟章, 叶陆, 官海文, 张碧莲 申请人:厦门市安凯全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