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防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2452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器防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器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和插入防尘罩内的罩盖,所述防尘罩包括罩体和包边部,罩体的侧壁设有朝向内侧凸出且对所述罩盖轴向限位的凸环,包边部设在罩体的端部边沿并压紧罩盖。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防尘装置,通过在防尘罩上设置凸环和包边部相配合,将罩盖固定在防尘罩上,两者连接可靠,形成的防尘装置质量好,压装结构能充分保证防尘罩与罩盖以及防尘罩与减振器主体的同轴度,而且便于制作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专利说明】一种减振器防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轿车后轴的减振器结构常见两种:一种是一端带吊环,而另一端是通过螺母连接到车身;另一种是两端都是吊环结构,通过吊环的结构分别同轮轴和车身连接。通常,第二种结构的减振器在整车生产装配过称中,简易,快速,且维修时拆装方便。
[0003]对于双吊环减振器,在加工时对防尘罩和罩盖的焊接工艺及减振器表面作保护层的工艺,目前国内外普遍采取先四点焊、后喷涂的作法。由于焊接要导电,故低碳钢的防尘罩内外表面不能作保护处理,但焊接之后,因为喷涂只能喷到防尘罩的表面,故防尘罩的内壁在没有表面处理的情况下,暴露在外,不符合产品的寿命要求。而且这种工艺必须是具备四点焊机和喷涂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器防尘装置,目的是提高质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振器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和插入防尘罩内的罩盖,所述防尘罩包括罩体和包边部,罩体的侧壁设有朝向内侧凸出且对所述罩盖轴向限位的凸环,包边部设在罩体的端部边沿并压紧罩盖。
[0006]所述凸环为沿所述罩体的整个周向延伸的圆环形,凸环靠近罩体的端部。
[0007]所述凸环的内侧面为圆弧面。
[0008]所述凸环的外侧面处形成一圆环形的沟槽。
[0009]所述包边部为沿所述罩体的整个端部边沿延伸且为朝向所述罩盖处弯曲的结构。
[0010]所述罩盖插入所述罩体内的端部具有倒角。
[0011]本实用新型减振器防尘装置,通过在防尘罩上设置凸环和包边部相配合,将罩盖固定在防尘罩上,两者连接可靠,形成的防尘装置质量好,压装结构能充分保证防尘罩与罩盖以及防尘罩与减振器主体的同轴度,而且便于制作工艺的优化和改进;而且在加工时,可以取消喷涂工序,防尘罩可以通过自泳的方式使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形成保护层,从而可以提闻广品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3]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防尘装置的剖视图;
[0014]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5]图3是防尘罩的剖视图;
[0016]图4是罩盖的剖视图;
[0017]图中标记为:
[0018]1、吊环;2、活塞杆;
[0019]3、防尘罩;31、罩体;32、凸环;33、包边部;
[0020]4、罩盖;41、柱体部;42、圆环部;43、锥体部;44、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3和插入防尘罩3内的罩盖4,防尘罩3包括罩体31和包边部33,罩体31的侧壁设有朝向内侧凸出且对罩盖4轴向限位的凸环32,包边部33设在罩体31的端部边沿并压紧罩盖4。包边部33与罩体31内的凸环32沿罩体31轴向为相对设置,两者相配合可以将罩盖4固定在防尘罩3上,确保罩盖4与防尘罩3连接可靠,罩盖4跳动较小并且稳定性好,保证罩盖4与防尘罩3装配的同轴度,提高了防尘装置的产品质量。
[0023]具体地说,防尘罩3的罩体31为长度较长的圆管状构件,罩体31的侧壁具有一定的后端,凸环32位于罩体31的侧壁上靠近设置包边部33的端部的位置处。
[0024]作为优选的,如图3所示,凸环32为沿罩体31的整个周向延伸的圆环形,且为沿罩体31的径向朝向罩体31中心伸出。凸环32处的最小内径小于罩盖4的外径,从而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凸环32是采用对防尘罩坯料进行挤压的方式制作出,相应形成的凸环32的内侧面为圆弧面,而且在凸环32的外侧面处形成一个圆环形的沟槽。
[0025]作为优选的,如图3所示,包边部33为沿罩体31的整个端部边沿延伸且为朝向罩盖4处弯曲的结构,相应的包边部33为回转体,包边部33的圆弧形的内表面与罩盖4的外表面贴合,将罩盖4压紧在罩体31内。
[0026]防尘罩3上的包边部33是在压装罩盖4过程中,同时对防尘罩坯料的端部进行挤压,压制出包边部33后,即可将罩盖4压紧在防尘罩3上。
[0027]如图1所示,罩盖4是套在减振器主体的活塞杆2上,与活塞杆2端部的吊环I位置相邻。如图4所示,罩盖4为回转体,其包括锥体部43、圆环部42和柱体部41,锥体部43呈锥台形的结构,圆环部42呈圆环形的结构,柱体部41呈圆柱形的结构,圆环部42位于锥体部43与柱体部41之间,且三者同轴。圆环部42的内边缘与锥体部43的大径端边缘连接,圆环部42的外边缘与柱体部41的一端连接,且圆环部42与柱体部41之间为圆弧过渡。
[0028]罩盖4的柱体部41的外直径大小与防尘罩3的罩体31的内直径大小相等,柱体部41插入罩体31内,进一步保证了防尘罩3与罩盖4的同轴度。如图2所示,防尘罩3上的包边部33是在罩盖4的圆环部42与柱体部41之间的圆弧过渡部位处与罩盖4接触,一方面便于包边部33压制成型,另一方面确保罩盖4安装可靠。
[0029]如图4所示,罩盖4的柱体部41的端部外侧面处具有倒角44,罩盖4在倒角44处与凸环32接触。
[0030]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减振器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和插入防尘罩内的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包括罩体和包边部,罩体的侧壁设有朝向内侧凸出且对所述罩盖轴向限位的凸环,包边部设在罩体的端部边沿并压紧罩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为沿所述罩体的整个周向延伸的圆环形,凸环靠近罩体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的内侧面为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的外侧面处形成一圆环形的沟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部为沿所述罩体的整个端部边沿延伸且为朝向所述罩盖处弯曲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插入所述罩体内的端部具有倒角。
【文档编号】F16F9/36GK204175856SQ201420596675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范建强, 罗金良, 陈希中, 郭亚洲, 赵以伟, 张思成 申请人:芜湖天佑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