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844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活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震器的活塞。



背景技术:

在us6401755b2中公开了一种将口的截面形状设为了梯形(扇形)的减震器用活塞。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的活塞,由于能够扩大口的截面积、即工作流体经过的流路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减震器的阻尼力特性。

但是,当扩大口的截面积时,用于将口进行开闭的盘阀落位的座面也扩大。当减震器向盘阀将口封闭的方向工作时,压力作用于盘阀的背面,因此,当盘阀落位的座面扩大时,存在盘阀的挠曲变大、在盘阀产生的应力变大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扩大口的截面积并且减小在盘阀产生的应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活塞,该活塞是用于减震器的环状的活塞,其具有:多个口,该多个口在轴向上贯通,并沿所述活塞的周向形成;以及座面,该座面在所述活塞的一侧的端面围绕所述口各自的开口部而形成,并供用于开闭所述口的盘阀落位,所述口利用圆弧状的内周面、周向长度比所述内周面的周向长度长的圆弧状的外周面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内周面和所述外周面的两个侧面划分形成,在所述口的所述外周面设有至少两个凸部,该至少两个凸部向所述口的内侧突出,并且在轴向上延伸到所述座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剖视图。

图2是从伸长侧室侧观察活塞的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震器100。

减震器100是一种例如安装在汽车(未图示)的车身和车轴之间并产生阻尼力来抑制车身的振动的装置。

如图1所示,减震器100具有:内筒1,其作为缸体,填充有作为工作流体的工作油;外筒2,其覆盖内筒1地配设;活塞3,其滑动自如地插入内筒1,并将内筒1内划分成伸长侧室110和压缩侧室120;以及活塞杆4,其进退自如地插入内筒1,并与活塞3相连结。

在内筒1和外筒2之间形成有用于贮存工作油的贮存器130。在贮存器130中除了贮存有工作油之外,为了防止工作油的气穴等目的,还封入有压缩气体。

作为外筒2的底部侧的压缩侧室120侧的端部被底部构件5封闭。底部构件5通过焊接固定于外筒2。此外,在底部构件5设有用于将减震器100安装于车辆的连结构件6。

在内筒1的伸长侧室110侧的端部设有:杆引导件(未图示),其滑动自如地支承活塞杆4;以及油封件(未图示),其用于防止工作油和压缩气体向减震器100的外部泄漏。此外,在作为内筒1的底部侧的压缩侧室120侧的端部设有用于划分压缩侧室120和贮存器130的基座构件8。

基座构件8具有:多个腿部8a,其形成于底部构件5侧的面的外周侧,并抵接于底部构件5;伸长侧口8b和压缩侧口8c,其将压缩侧室120和贮存器130连通;以及压入部8d,其形成于外周侧。基座构件8被压入部8d压入到内筒1。

在基座构件8的压缩侧室120侧配设有用于将伸长侧口8b开闭的盘阀9,在基座构件8的贮存器130侧配设有用于将压缩侧口8c开闭的盘阀10。

盘阀9为单向阀,在减震器100进行伸长工作时,利用压缩侧室120和贮存器130之间的压力差开阀,开放伸长侧口8b。此外,在减震器100进行收缩工作时,封闭伸长侧口8b。

盘阀10在减震器100进行收缩工作时,利用压缩侧室120和贮存器130之间的压力差开阀,开放压缩侧口8c,并且,对从压缩侧室120经由压缩侧口8c向贮存器130移动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此外,在减震器100进行伸长工作时,封闭压缩侧口8c。

在活塞杆4的活塞3侧的端部形成有小径部4a,该小径部4a比活塞杆4的外径小,并贯穿活塞3。在小径部4a形成有外螺纹,活塞杆4和活塞3利用螺母11相连结。

活塞3具有将伸长侧室110和压缩侧室120连通的伸长侧口3a和压缩侧口3b。此外,在活塞3的伸长侧室110侧配设有用于将压缩侧口3b开闭的盘阀12,在活塞3的压缩侧室120侧配设有用于将伸长侧口3a开闭的盘阀13。之后详细叙述活塞3。

盘阀12在减震器100进行收缩工作时,利用伸长侧室110和压缩侧室120之间的压力差开阀,开放压缩侧口3b,并且对从压缩侧室120经由压缩侧口3b向伸长侧室110移动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此外,在减震器100进行伸长工作时,封闭压缩侧口3b。

盘阀13在减震器100进行伸长工作时,利用伸长侧室110和压缩侧室120之间的压力差开阀,开放伸长侧口3a,并且对从伸长侧室110经由伸长侧口3a向压缩侧室120移动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此外,在减震器100进行收缩工作时,封闭伸长侧口3a。

在活塞杆4从内筒1退出、即在减震器100进行伸长工作时,工作油经过伸长侧口3a从由于活塞3移动而容积缩小的伸长侧室110向容积扩大的压缩侧室120移动。此外,与活塞杆4的从内筒1退出的体积相应的量的工作油经过伸长侧口8b从贮存器130向压缩侧室120供给。

这时,减震器100像上述那样,利用盘阀13对经过伸长侧口3a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使伸长侧室110和压缩侧室120之间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阻尼力。

在活塞杆4向内筒1进入、即在减震器100进行收缩工作时,工作油经过压缩侧口3b从由于活塞3移动而容积缩小的压缩侧室120向容积扩大的伸长侧室110移动。此外,与活塞杆4的进入到内筒1的体积相应的量的工作油经过压缩侧口8c从压缩侧室120向贮存器130排出。

这时,减震器100像上述那样,利用盘阀12对经过压缩侧口3b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利用盘阀10对经过压缩侧口8c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使伸长侧室110和压缩侧室120之间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阻尼力。

此外,减震器100像上述那样,在进行伸长工作时从贮存器130向压缩侧室120供给工作油,在进行收缩工作时从压缩侧室120向贮存器130排出工作油。由此,内筒1内的容积变化得到补偿。

接着,参照图2、图3详细地说明活塞3。

图2是从伸长侧室侧观察活塞3的图。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活塞3具有:贯通孔3c,其供活塞杆4贯穿;伸长侧内座面3d,其形成于伸长侧室110侧的端面的贯通孔3c的周围;以及压缩侧内座面3e(参照图3),其形成于压缩侧室120侧的端面的贯通孔3c的周围。

如图1所示,通过利用螺母11将活塞3与活塞杆4连结,在伸长侧内座面3d和活塞杆4之间夹持盘阀12的内周侧,在压缩侧内座面3e和螺母11之间夹持盘阀13的内周侧。

如图2所示,伸长侧口3a的截面为圆形,该伸长侧口3a在比伸长侧内座面3d和压缩侧内座面3e靠活塞3的外周侧的位置设于在活塞3的周向上等分的六个部位。

压缩侧口3b是沿活塞3的周向利用圆弧状的内周面3f、周向长度比内周面3f的周向长度长的圆弧状的外周面3g以及用于连接内周面3f和外周面3g的两个侧面3h划分形成的。

压缩侧口3b在比通过六个伸长侧口3a的中心的节圆靠活塞3的外周侧的位置以与伸长侧口3a交替地排列的方式设于在活塞3的周向上等分的六个部位。

如图3所示,在活塞3的压缩侧室120侧的端面的伸长侧口3a和压缩侧口3b之间形成有供盘阀13落位的环状的压缩侧外座面3i。此外,在活塞3的压缩侧室120侧的端面的外周侧形成有从外周面相连的筒状部3j。

在落位于压缩侧外座面3i的状态下,与压缩侧内座面3e和压缩侧外座面3i之间的环状路3k相对的部分成为在减震器100进行伸长工作时直到开阀为止的盘阀13的受压面。

在活塞3的伸长侧室110侧的端面形成有分别围绕六个压缩侧口3b的开口部的伸长侧座面3m。

在落位于伸长侧座面3m的状态下,与各伸长侧座面3m的内侧的空间相对的部分成为在减震器100进行收缩工作时直到开阀为止的盘阀12的受压面。

另外,伸长侧座面3m从伸长侧内座面3d分开地设置。由此,在伸长侧座面3m和伸长侧内座面3d之间形成有环状路3n,该环状路3n将六个伸长侧口3a的伸长侧室110侧的各开口部相连。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压缩侧口3b的外周面3g设有两个凸部3p。

如图3所示,凸部3p向压缩侧口3b的内侧突出,并且在轴向上延伸到伸长侧座面3m。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凸部3p的伸长侧座面3m侧的端部形成伸长侧座面3m的一部分。

两个凸部3p相对于外周面3g的周向的中心对称地设置。此外,在伸长侧座面3m的两个凸部3p之间设有缺口3q,利用该缺口3q在伸长侧座面3m和盘阀12之间形成节流孔流路。缺口3q例如利用压印加工形成。另外,如果不需要缺口3q也可以不设置。

接着,说明这样构成减震器100而产生的作用效果。

像上述那样,减震器100在进行伸长工作时,利用盘阀13对经过伸长侧口3a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使伸长侧室110和压缩侧室120之间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阻尼力。此外,在进行收缩工作时,利用盘阀13对经过压缩侧口3b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利用盘阀10对经过压缩侧口8c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使伸长侧室110和压缩侧室120之间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阻尼力。

在这样的减震器中,通过扩大口的截面积、即工作流体经过的流路面积,能够提高阻尼力特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减震器100中,利用圆弧状的内周面3f、周向长度比内周面3f的周向长度长的圆弧状的外周面3g以及用于连接内周面3f和外周面3g的两个侧面3h沿活塞3的周向划分形成活塞3的压缩侧口3b,从而扩大其截面积。

但是,若压缩侧口3b的截面积变大,则围绕其周围设置的伸长侧座面3m也扩大。在盘阀12封闭压缩侧口3b、即在减震器100进行伸长工作时,伸长侧室110的压力作用于盘阀12的背面,因此,若供盘阀12落位的伸长侧座面3m扩大,则盘阀12的挠曲变大,在盘阀12产生的应力变大。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像上述那样,在压缩侧口3b的外周面3g设有延伸到伸长侧座面3m的两个凸部3p,因此,在减震器100进行伸长工作时,盘阀12被突出到压缩侧口3b的内侧的两个凸部3p支承。

由此,与未设置凸部3p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盘阀12的挠曲,能够降低在盘阀12产生的应力。此外,只设置凸部3p即可,因此压缩侧口3b的截面积不会较大地减小。因而,能够扩大压缩侧口3b的截面积,并且能够降低在盘阀12产生的应力。

此外,由于设有两个凸部3p,因此,能够将盘阀12的应力集中部位分散到该盘阀12与两个凸部3p的抵接部,能够降低在盘阀12与各凸部的抵接部产生的最大应力。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凸部3p相对于外周面3g的周向的中心对称地设置。由此,能够使在盘阀12的与两个凸部3p的抵接部分别产生的应力大致等同。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盘阀12的与各凸部3p的抵接部产生的最大应力。

此外,考虑到节流孔特性的稳定性,形成节流孔流路的缺口3q优选地形成于压缩侧口3b的周向的中心。但是,在凸部3p位于外周面3g的中心、或者相当于中心的位置的情况下,缺口3q与凸部3p重叠。在该情况下,节流孔流路的流路长度、流路形状容易产生偏差,难以使节流孔特性稳定。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凸部3p相对于外周面3g的周向的中心对称地设置,在伸长侧座面3m的两个凸部3p之间设置缺口3q,因此缺口3q和凸部3p不会重叠。因而,能够防止节流孔流路的流路长度、流路形状偏差,能够使节流孔特性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压缩侧口3b设置了两个凸部3p,但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但是,在将缺口3q设于伸长侧座面3m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凸部3p的数量设为偶数个,并相对于外周面3g的中心对称地设置。由此,像上述那样,能够防止缺口3q和凸部3p重叠。

以下汇总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

用于减震器100的环状的活塞3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多个压缩侧口3b,该多个压缩侧口3b在轴向上贯通,并沿活塞3的周向形成;以及伸长侧座面3m,该伸长侧座面3m在活塞3的伸长侧室110侧的端面围绕压缩侧口3b各自的开口部而形成,并供用于开闭压缩侧口3b的盘阀12落位,压缩侧口3b利用圆弧状的内周面3f、周向长度比内周面3f的周向长度长的圆弧状的外周面3g以及用于连接内周面3f和外周面3g的两个侧面3h划分形成,在压缩侧口3b的外周面3g设有至少两个凸部3p,该至少两个凸部3p向压缩侧口3b的内侧突出,并且在轴向上延伸到伸长侧座面3m。

在该结构中,当减震器100向盘阀12关闭压缩侧口3b的方向进行工作时,盘阀12被突出到压缩侧口3b的内侧的凸部3p支承。由此,能够扩大压缩侧口3b的截面积,并且与未设置凸部3p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盘阀12的挠曲,能够降低在盘阀12产生的应力。此外,凸部3p设有两个以上,因此,能够将盘阀12的应力集中部位分散到该盘阀12与各凸部的抵接部,能够降低在该盘阀12与各凸部的抵接部产生的最大应力。

此外,本发明的活塞的特征在于,凸部3p为两个,并相对于外周面3g的周向的中心对称地设置。

在该结构中,能够使在盘阀12的与两个凸部3p抵接的抵接部分别产生的应力大致等同。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盘阀12的与各凸部3p抵接的抵接部产生的最大应力。

此外,本发明的活塞的特征在于,在伸长侧座面3m的两个凸部3p之间设有缺口3q,在该缺口3q和盘阀12之间形成节流孔流路。

在该结构中,缺口3q和凸部3p不会重叠。因而,能够防止节流孔流路的流路长度、流路形状偏差,能够使节流孔特性稳定。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只表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并不是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例的意思。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工作油作为工作流体,但也可以使用水等其他的液体。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活塞3设置了六个伸长侧口3a、六个压缩侧口3b,但口的数量只要是两个以上则能够任意地设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减震器100设为了双筒减震器,但也可以设为单筒减震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活塞3的压缩侧口3b设置凸部3p,但也可以将与压缩侧口3b和凸部3p相同的结构应用于活塞的伸长侧口、基座构件的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