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显示器固定的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343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显示器固定的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显示器的用于显示器固定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器往往需要在一些场合下吊装使用,例如在公共大厅中,在候车站或者在一些办公环境中。由于高度较高等原因,其安装的操作过程往往不便于进行复杂度较高、过程较繁琐的紧固件操作过程。尤其是为了保证安装的牢固程度而设置多组紧固件的情形下更是如此。而一些简易的固定方式则往往难以保证牢固度,或者虽然能够保证牢固度,但是难以对锁定形成紧固的效果,使得安装后的显示器设备发生轻微晃动。这给使用带来不便而且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显示器的用于显示器固定的吊装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显示器固定的吊装装置,用于悬挂式承载显示器,包括用以分开地紧固于顶壁上的左臂板和右臂板、各自均在左右方向上贯穿所述左臂板和右臂板的上支承杆和下支承杆、以及用以与显示器固连的显示器承载架;其中,所述上支承杆包括上支杆主体以及与所述上支杆主体的左端通过上推力轴承而轴向固定地连接的螺纹推动驱动件,所述下支承杆包括下支杆主体以及与所述下支杆主体的左端通过下推力轴承而轴向固定地连接的螺纹拉动驱动件,其中,所述螺纹推动驱动件和所述螺纹拉动驱动件的外圆周上均设置有外螺纹,用以分别与所述左臂板中的前后设置的两个螺纹孔配合,其中,所述螺纹推动驱动件和所述螺纹拉动驱动件的末端处均设置有工具接合部用以进行转动驱动;其中,所述显示器承载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开设置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用以分别滑入设置在所述左臂板和右臂板的内侧滑槽中,所述左臂板和所述右臂板在各自的内侧滑槽的顶部处设置有定位凸出,以在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板伸入时止动从而进行定位,并同时在安装后实现端面处平面接合的作用效果,以增加结构稳定性,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滑入所述左臂板和右臂板的内侧滑槽中的那一端设置有接触传感器,所述显示器承载架的顶部、位于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闪烁指示灯,所述闪烁指示灯与所述接触传感器电连接,从而在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滑入所述左臂板和右臂板的内侧滑槽中而使得所述接触传感器与所述定位凸出接触时,所述接触传感器传递信号并控制所述闪烁指示灯发出闪烁的灯光,通过所述闪烁指示灯发出闪烁的灯光直观地提示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滑入所述左臂板和右臂板的内侧滑槽中滑入到位,其中,所述左固定板中设置有分开的上锥形孔和下锥形孔,所述右固定板对应地设置有分开的上锥形孔和下锥形孔,由此,所述下支承杆能够从所述右臂板依次穿过所述右固定板的下锥形孔和所述左固定板的下锥形孔并从所述左臂板伸出,所述上支承杆能够从所述左臂板依次穿过所述左固定板的上锥形孔和所述右固定板的上锥形孔而从所述右臂板伸出;其中,所述上支杆主体包括用以与所述左固定板中的上锥形孔配合的上支杆左锥形段、中间的上支杆柱形段以及用以与所述右固定板中的上锥形孔配合的上支杆右锥形段,且所述下支杆主体包括用以与所述左固定板中的下锥形孔配合的下支杆左锥形段、中间的下支杆柱形段以及用以与所述右固定板中的下锥形孔配合的下支杆右锥形段,其中,在所述定位凸出的上方位于所述左臂板和所述右臂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方形加强杆,所述方形加强杆、所述上支承杆以及所述下支承杆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的上部设置有方形凹槽用以与所述方形加强杆配合,所述加强肋板的中部设置有上U型凹槽用以与所述上支杆主体中间的上支杆柱形段配合,所述加强肋板的下部设置有下U型凹槽用以与所述下支杆主体中间的下支杆柱形段配合,所述加强肋板用以增加所述上支承杆和所述下支承杆的连接牢固度,从而增加所述上支承杆和所述下支承杆的承载能力。

通过上述装置,能够避免使用多组螺栓紧固件对显示器的紧固,从而简化较高位置处的操作过程。而且,两个支承杆与两个臂板形成相互交联形式,增强了整体的结构稳固性。而且,通过使用锥形配合面与显示器承载架的固定板中的锥形孔配合,能够实现锥形楔紧,从而避免显示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松动。通过锥形斜面的渐缩方向的不同,从而在每个固定板的同一主体中楔紧方向相反的两个孔,一拉一顶,能够避免对于楔紧推拉力形成施加于相应固定板的合力,相反而是能够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固定板与承载架主体的连接结构更为稳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显示器固定的吊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强肋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显示器固定的吊装装置,用于悬挂式承载显示器,包括用以分开地紧固于顶壁1上的左臂板2和右臂板21、各自均在左右方向上贯穿所述左臂板2和右臂板21的上支承杆3和下支承杆4、以及用以与显示器固连的显示器承载架10;其中,所述上支承杆3包括上支杆主体以及与所述上支杆主体的左端通过上推力轴承36而轴向固定地连接的螺纹推动驱动件6,所述下支承杆4包括下支杆主体以及与所述下支杆主体的左端通过下推力轴承48而轴向固定地连接的螺纹拉动驱动件8,其中,所述螺纹推动驱动件6和所述螺纹拉动驱动件8的外圆周上均设置有外螺纹,用以分别与所述左臂板2中的前后设置的两个螺纹孔配合,其中,所述螺纹推动驱动件6和所述螺纹拉动驱动件8的末端处均设置有工具接合部60、80用以进行转动驱动;其中,所述显示器承载架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开设置的左固定板131和右固定板132,用以分别滑入设置在所述左臂板2和右臂板21的内侧滑槽130中,所述左臂板2和所述右臂板21在各自的内侧滑槽130的顶部处设置有定位凸出129,以在所述左固定板131和所述右固定板132伸入时止动从而进行定位,并同时在安装后实现端面处平面接合的作用效果,以增加结构稳定性,所述左固定板131和右固定板132的滑入所述左臂板2和右臂板21的内侧滑槽130中的那一端设置有接触传感器75,所述显示器承载架10的顶部、位于所述左固定板131和右固定板132之间设置有闪烁指示灯76,所述闪烁指示灯76与所述接触传感器75电连接,从而在所述左固定板131和右固定板132滑入所述左臂板2和右臂板21的内侧滑槽130中而使得所述接触传感器75与所述定位凸出129接触时,所述接触传感器75传递信号并控制所述闪烁指示灯76发出闪烁的灯光,通过所述闪烁指示灯76发出闪烁的灯光直观地提示所述左固定板131和右固定板132滑入所述左臂板2和右臂板21的内侧滑槽130中滑入到位,其中,所述左固定板131中设置有分开的上锥形孔和下锥形孔,所述右固定板132对应地设置有分开的上锥形孔和下锥形孔,由此,所述下支承杆4能够从所述右臂板21依次穿过所述右固定板132的下锥形孔和所述左固定板131的下锥形孔并从所述左臂板2伸出,所述上支承杆3能够从所述左臂板2依次穿过所述左固定板131的上锥形孔和所述右固定板132的上锥形孔而从所述右臂板21伸出;其中,所述上支杆主体包括用以与所述左固定板131中的上锥形孔配合的上支杆左锥形段31、中间的上支杆柱形段32以及用以与所述右固定板132中的上锥形孔配合的上支杆右锥形段33,且所述下支杆主体包括用以与所述左固定板131中的下锥形孔配合的下支杆左锥形段41、中间的下支杆柱形段42以及用以与所述右固定板132中的下锥形孔配合的下支杆右锥形段43,其中,在所述定位凸出129的上方位于所述左臂板2和所述右臂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方形加强杆5,所述方形加强杆5、所述上支承杆3以及所述下支承杆4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加强肋板55,所述加强肋板55的上部设置有方形凹槽52用以与所述方形加强杆5配合,所述加强肋板55的中部设置有上U型凹槽53用以与所述上支杆主体中间的上支杆柱形段32配合,所述加强肋板55的下部设置有下U型凹槽54用以与所述下支杆主体中间的下支杆柱形段42配合,所述加强肋板55用以增加所述上支承杆3和所述下支承杆4的连接牢固度,从而增加所述上支承杆3和所述下支承杆4的承载能力。

有利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螺纹推动驱动件6的末端处的外周面上或内沉孔中设置有工具接合部60,所述螺纹拉动驱动件8末端处的外周面上或内沉孔中设置有工具接合部80。

有利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下支杆主体和/或上支杆主体的截面为方形。

以上实施例中的装置能够避免使用多组螺栓紧固件对显示器的紧固,从而简化较高位置处的操作过程。而且,两个支承杆与两个臂板形成相互交联形式,增强了整体的结构稳固性。而且,通过使用锥形配合面与显示器承载架的固定板中的锥形孔配合,能够实现锥形楔紧,从而避免显示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松动。通过锥形斜面的渐缩方向的不同,从而在每个固定板的同一主体中楔紧方向相反的两个孔,一拉一顶,能够避免对于楔紧推拉力形成施加于相应固定板的合力,相反而是能够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固定板与承载架主体的连接结构更为稳固可靠。上述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