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3191发布日期:2019-01-22 21: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输入动力的输入齿轮(10),所述输入齿轮(10)的圆周外围设有多根行星轮轴(20),各所述行星轮轴(20)上沿其轴线方向依次间隔设有第一行星齿轮(30)、第二行星齿轮(40)及第三行星齿轮(50),所述第一行星齿轮(30)与所述输入齿轮(10)外啮合;

包括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一齿圈(60)和第二齿圈(70),所述第一齿圈(60)和所述第二齿圈(70)均围设于多根所述行星轮轴(20)外,且所述第一齿圈(60)与各所述行星轮轴(20)上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40)内啮合,所述第二齿圈(70)与各所述行星轮轴(20)上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50)内啮合;

包括用于分别输出动力的第一输出轴(80)和第二输出轴(90),所述第一输出轴(8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90)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圈(60)与所述第一输出轴(80)相连,所述第二齿圈(70)与所述第二输出轴(90)相连;

各所述行星轮轴(20)上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30)与所述输入齿轮(10)啮合处节线的中点、所述第二行星齿轮(40)与所述第一齿圈(60)啮合处节线的中点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50)与所述第二齿圈(70)啮合处节线的中点在同一直线上,以确保所述行星轮轴(20)自转及沿水平方向的扭矩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行星轮轴(20)进行径向支承的输入外支承环(100)、输入内支承环(110)、输出外支承环(120)及输出内支承环(130);

所述输入外支承环(100)和所述输入内支承环(110)均设置于多根所述行星轮轴(20)的动力输入端,且所述输入外支承环(100)的内环壁与多根所述行星轮轴(20)的外环壁线接触,所述输入内支承环(110)的外环壁与多根所述行星轮轴(20)的外环壁线接触;

所述输出外支承环(120)和所述输出内支承环(130)均设置于多根所述行星轮轴(20)的动力输出端,且所述输出外支承环(120)的内环壁与多根所述行星轮轴(20)的外环壁线接触,所述输出内支承环(130)的外环壁与多根所述行星轮轴(20)的外环壁线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输入齿轮(10)的齿轮轴(140),所述输入齿轮(10)装设于所述齿轮轴(140)的外圆上且与所述齿轮轴(140)一体化设计;

所述输入内支承环(110)装设于所述齿轮轴(140)的外圆上,且所述输入内支承环(110)的内环与所述齿轮轴(140)的外圆之间装设于用于提供行星轮轴(20)轴向支承的支承轴承(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齿圈(60)与所述第一输出轴(80)的第一连接套筒(160)和第二连接套筒(170);

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圈(60)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套筒(17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6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套筒(17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8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齿圈(70)与所述第二输出轴(90)的第三连接套筒(180)和第四连接套筒(190);

所述第三连接套筒(18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圈(70)相连;

所述第四连接套筒(19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套筒(18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连接套筒(19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轴(9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轴(8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90)均为空心轴,且所述第二输出轴(90)装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8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轮轴(20)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行星轮轴(20)沿所述输入齿轮(10)的外圆周均匀间隔设置,且各所述行星轮轴(20)为空心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自由度共轴输出行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30)、所述第二行星齿轮(40)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50)与所述行星轮轴(20)一体化加工成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