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线针轮传动装置的修形方法及摆线针轮传动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589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摆线针轮传动装置的修形方法,使摆线针轮传动装置中所有针齿都与摆线齿轮始终保持接触,并且自动消除因工作磨损造成的齿侧间隙,提高摆线针轮传动的承载能力和传动精度,其特征在于:

将传统摆线针轮传动装置中的圆柱形针齿改为圆台形针齿,并在各针齿大端面配有弹簧及固定弹簧的端盖,将传统摆线针轮传动装置中壳体上针齿槽的水平圆柱面改为倾斜圆柱面;

将圆台形针齿锥度角角限定在:

其中μ为壳体针齿槽与针齿相接触表面的摩擦系数,

将针齿槽圆柱面的倾斜角度θ角等于针齿的锥度,与针齿槽轴线垂直的平面截针齿槽任一位置所得圆弧的直径与针齿大端直径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线针轮传动装置的修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形后的针齿、壳体、摆线齿轮、弹簧、端盖的连接关系为:安装各针齿时,将针齿一条母线与壳体上的针齿槽平行对齐后插入,插入后各针齿均有一条母线紧靠在壳体针齿槽的圆柱面上;选择某一个针齿作为初始啮合针齿,将摆线齿轮齿根处圆柱面紧靠该针齿内侧母线放入,该针齿与摆线齿轮表面应完全贴合;弹簧对应安装在每个针齿大端面的轴线处,最后再将端盖安装好;实际应用时,输入曲轴与摆线齿轮的中心孔配合,输出机构与摆线齿轮除中心孔外的圆周孔配合。

3.一种摆线针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摆线齿轮(2)、针齿(3)、弹簧(4)及端盖(5),所述的壳体(1)内部中空,并在内侧壁开设有用于放置针齿(3)的针齿槽(11),所述的摆线齿轮(2)放置在壳体(1)中心,所述的针齿(3)放置于针齿槽(11)内,且针齿(3)同时与摆线齿轮(2)及针齿槽(11)接触,所述的针齿(3)为圆台形针齿,所述的针齿槽(11)内表面为倾斜圆柱面,所述的端盖(5)连接在壳体(1)上针齿槽(11)倾斜圆柱面大端面的一侧,所述的弹簧(4)设置在各针齿(3)的大端面与端盖(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摆线针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齿(3)的锥度角角为:其中μ为针齿槽(11)与针齿(3)相接触表面的摩擦系数,针齿槽(11)圆柱面的倾斜角度θ角等于针齿(3)的锥度,即与针齿槽轴线垂直的平面截针齿槽任一位置所得圆弧的直径与针齿大端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摆线针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线齿轮(2)上设有用于与输入曲轴配合的中心孔(21),及设置在中心孔(21)周围用于与输出机构配合的圆周孔(2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摆线针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齿(3)共设有7个。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